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初见便是一生 相濡以沫却不知妻子年龄 爱妻离世 他用余生怀念

初见便是一生 相濡以沫却不知妻子年龄 爱妻离世 他用余生怀念

时间:2020-07-17 20:24:00

相关推荐

初见便是一生 相濡以沫却不知妻子年龄 爱妻离世 他用余生怀念

冰心赞誉他:“文藻(冰心女士的丈夫)和我又都认为他最可佩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的严肃和专一”。

他的爱情朴实无华,与爱人相濡以沐,用一生诠释了爱情的承诺。

他就是被称为“人民作家”的一代文豪,巴金。

图|年轻时期的

巴金,1904年出生在四川的一户官宦之家,原名李尧棠。代表作品有《家》、《寒夜》、《随想录》等。

其中,巴金创作的文学作品《家》,控诉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讴歌了年轻一代的觉醒和反抗,为当时的青年点亮了前行的明灯。

《家》的问世,不仅让巴金蜚声文坛,也让巴金深受年轻读者的崇拜,萧珊就是其中一位。

萧珊,原名陈蕴珍,浙江鄞县人。当时萧珊才年仅18岁。萧珊经常给巴金写信,巴金耐心对她的问题进行解答。萧珊称巴金为“先生”,把他当成自己的“人生的导师”,而巴金称萧珊为“我的小友”,作为自己一个“特别的读者”。

随着二人鸿雁传书,感情也在两人心中发生着变化,一日萧珊在对巴金的来信中写到:

“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希望李先生能答应我的请求。”

巴金同意了见面,萧珊担心巴金见面时认不出她,在给巴金的信中还寄了一张照片,照片的背面写着:“给我敬爱的先生留个纪念。

萧珊赠给巴金的照片

二人第一次见面时萧珊说:“您比我猜想的可年轻多了。”面对女孩的开朗,巴金反而变得拘束了,他笑着说:“你比我想象的还像个娃娃呀!在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这次见面后,加深了两人之间的感情。

她读了我的小说,给我写信,后来见到了我,对我发生了感情。”

这是巴金在《怀念萧珊》一文中,对恋爱时的回忆。

因为巴金每天忙于工作,所以多数时间都是萧珊去找巴金,她经常拜访巴金工作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和居住的霞飞路上的霞飞坊(今淮海中路淮海坊),关心巴金的创作和生活,也经常跟他讲自己的家事和思想。

她讲什么,巴金就听什么,但巴金从不向她打听她家庭的情况,甚至连她的年龄都没问过。关于萧珊的年龄,在这多写几句,巴金与萧珊生活了几十年,也一直没有弄清楚妻子到底多少岁。

萧珊去世后,巴金曾对朋友说:“我一直不知道萧珊到底是多少岁,直到她去世,才从她表妹那里弄清楚。”

共度一生,却不知妻子的年龄,这事恐怕任何人都不会理解,但是巴金却给出了答案:“只要两个人好,年龄、家庭有什么关系!”

图|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萧珊

言归正传,萧珊不断向巴金示好,但是巴金却一直没有对这段感情做出回应,这让萧珊有些着急,恰巧在这个时候萧珊的家人也开始为萧珊介绍对象,当萧珊向巴金告诉这一情况时,巴金却说让萧珊自己考虑,一时让萧珊很伤心。

没多久巴金就向萧珊解释道:“我是说,你现在还很小,很年轻,充满幻想,不成熟,需要读书、成长。如果将来你长大成熟了,还愿意要我这个老头子,那我就和你生活在一起。”

原来并不是巴金不喜欢自己,只是巴金在考虑两人的年纪,怕萧珊是一时冲动,也怕误了萧珊的终身大事,听完巴金如此解释,萧珊立刻感觉巴金是一位值得托付终身的伴侣。

二人的交往最终得到了萧家的认可,萧珊的母亲读过巴金的作品,从作品中深感巴金人品的高尚,认为巴金是一位可靠之人,她一改旧时传统,亲自出面,请巴金和萧珊去餐馆吃饭。就这样,她把女儿托付给了巴金。

萧珊高中毕业后,在巴金的支持下,萧珊到西南联大学习,而巴金则来到桂林工作,这段时间,二人开始了艰苦的异地生活。

图萧珊

异地的生活让二人再次依靠书信彼此倾诉衷肠,随着战争的扩大,两人渐渐断了书信联络。当时就有好友劝巴金忘记萧珊,尽快娶妻生子,好有个照应。

但是巴金却坚定地回答道:“我看不惯那种单凭个人兴趣、爱好或者冲动,见一个爱一个,见一个换一个的做法……多多想到自己的责任,应该知道怎样控制感情……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任凭世界之大我只钟情于她。“

幸好后来二人恢复了联系。

这段时期,巴金在生活和精神上都倍感压力,当时的巴金正在创作作品《秋》,回忆旧时成都老家的故事,让他重新经受了一次煎熬。而身边的朋友却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出版社,这让巴金感到寂寞和无助。

萧珊理解巴金,不等大学毕业,就在1942年10月来到巴金身边,她安慰巴金说:“李先生,你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

萧珊做到了,此后余生,萧珊再也没有离开过巴金。

图|青年时期的巴金

1944年,巴金与萧珊在恋爱八年之后,在贵阳结为夫妻。这一年巴金40岁,而萧珊只有27岁。

他们的婚礼办得很简单,没有添置任何家当,就连婚房还是巴金向朋友借的木板房,更没有请朋友们来参加婚礼,他们唯一的家产就是巴金四岁时与母亲的合影。

巴金为了避免结婚没有人前来祝福的尴尬,他委托弟弟李济生以双方家长的名义,向亲朋好友印发了一张旅行结婚的通知。

她同我谈了八年的恋爱,后来到贵阳旅行结婚,只印发了一个通知,没有摆过一桌酒席。从贵阳我和她先后到了重庆,住在民国路文化生活出版社门市部楼梯下七八个平方米的小屋里。她托人买了四只玻璃杯开始组织我们的小家庭。她陪着我经历了各种艰苦生活。”

这是巴金写在《怀念萧珊》一文中,对结婚前后的描述。虽然婚礼办得很草率,巴金也没有给予萧珊像样的物质生活,但是并不影响巴金与萧珊的爱情,两个人的婚姻生活依旧甜蜜,让人羡慕不已。

婚后,爱好文学的萧珊在巴金的鼓励下,也开始从事文学创造,由萧珊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在伤兵医院》,还发表在了茅盾主编的《烽火》杂志上。萧珊不仅在写作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她在翻译国外文学作品方面也获得了很多人的肯定。

这时的巴金与萧珊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在事业上更是比翼齐飞。

1945年,萧珊生下了女儿李小林,孩子的到来,让这个三口之家产生了更多的欢声笑语。

图|巴金与夫人萧珊和女儿小林

后来,赶上了社会动荡,巴金受到社会各界的批判,萧珊也受到了牵连,最终她的身体不堪重负,身体每况日下。

1972年,经手术医治无效后,萧珊病逝于上海,享年55岁。

萧珊最放心不下的依然是巴金,在进手术室前,感觉时日不多的萧珊对巴金说:“看来,我们要分别了……我不愿离开你。没有我,谁来照顾你啊?”难言悲痛的巴金用手轻轻地捂住萧珊的嘴巴。

图|萧珊葬礼上,巴金对爱妻的凝望

萧珊去世后,巴金悲痛欲绝,上面的照片是巴金凝望妻子的照片,从中可看出巴金先生内心巨大的痛苦与不舍。巴金曾在《怀念萧珊》一文中写道:

我在变了形的她的遗体旁边站了一会。别人给我和她照了像。我痛苦地想:这是最后一次了,即使给我们留下来很难看的形象,我也要珍视这个镜头。

为了能够永远与挚爱在一起,巴金把萧珊的骨灰放在了自己的卧室中。他说道:

一切都结束了。过了几天我和女儿、女婿到火葬场,领到了她的骨灰盒。在存放室寄存了三年之后,我按期把骨灰盒接回家里。有人劝我把她的骨灰安葬,我宁愿让骨灰盒放在我的寝室里,我感到她仍然和我在一起。

图|晚年的巴金

晚年的巴金为了纪念对妻子萧珊的爱,他写下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还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等文章。这些文章表达了巴金与萧珊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以及互相鼓励着希望摆脱厄运的深切愿望。

再伟大的爱情也莫过于此,巴金虽然没有留住萧珊,但是留住了与萧珊往昔所有的回忆,在对爱妻的思念中,巴金度过了余生。

,巴金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1岁。根据生前遗愿,巴金和妻子萧珊的骨灰被撒入上海长兴岛附近的东海。在广阔无边的大海中,巴金与萧珊的骨灰融为一体,将再也不会分开。

图|巴金一家合影

巴金和萧珊的爱情令人感动,虽然两人相差十三岁,虽然直到萧珊离世,巴金才知道爱妻的年龄,但又何妨,巴金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真正的情,什么是真正的生同衾、死同穴。

参考资料:《怀念萧珊》巴金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