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大师说《弟子规》大部分是糟粕 这次大师错了!凭什么流传几百年

大师说《弟子规》大部分是糟粕 这次大师错了!凭什么流传几百年

时间:2022-09-12 21:27:22

相关推荐

大师说《弟子规》大部分是糟粕 这次大师错了!凭什么流传几百年

前几天,帮儿子整理旧书籍,于杂书中翻出《弟子规》一本,虽然是儿子幼时读的注音版读物,闲暇之余,还是信手翻看了一遍。读罢不禁汗颜。原来,我们所标榜的各种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之道,全在里面了啊!

16:05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是一篇韵文,由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做,是依据孔子的教诲而编纂成的生活规范。三字一句,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总共360句,1080字。其文笔自然流畅,内容朴实无华,易诵易背,用浅显的语言向人们传诵着做人的基本道理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儿童诵读弟子规

对大多数现代人来说,《弟子规》可谓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人人皆知;说它陌生,能够诵读上几句的人寥寥无几。很多人是把它作为“低幼读物”来看的。既然是低幼读物,又能传递什么“大道理”呢?甚至有些人认为《弟子规》里面弘扬的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亲子关系的需求。其实,任何典籍都有其时代性,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孩子学了弟子规之后会变得循规蹈矩、愚忠死板。若真是那样,晚晴、民国的一众大师也就不复存在了。

古人诵读《弟子规》

俗语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古人尤其重视对下一代的道德品质培养。古代私塾“传道受业解惑”,“授业”的成分很少,最注重的是“传道解惑”。一棵小树,在它刚刚开始成长的时候,就灌输以肥沃的精神养料,通过几年的“蒙学”,也不需要做什么过多的讲解,只需要“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精神,于千百遍的吟诵中获得修身、齐家、治天下的基本道理。这也是古人传递“正能量”的一种方式吧。

这个社会的浮躁,不仅仅流于表面,更多的表现是内心的无助和孤独。很多人不读经典,不学做人,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原则。而古人呢?自小便将这些至为简单的真理诵读千百遍,基本道理早已内化到体内,根深蒂固,成为了自己做人处事的一个有机部分。当古人慢慢成长的时候,他们自小种下的诚信、孝悌、忠义、仁和等等……才会不断开枝散叶,落地生根。

孔子画像

今天,当我重读《弟子规》的时候,是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来读的。面对这样的典籍,必须恭敬而虔诚。妻子说,读《弟子规》一定要像古人那样大声诵读。也许,这会显得有些“做作”,但唯有这样,才会领会古人的深意。也只有在如歌似唱的吟诵里,才会体会到“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那份深意,才会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人产生思想上的无限共鸣。

《弟子规》竹简

《弟子规》所构建的道德体系层次分明,简单而又基础深厚,这一点与西方文化也多少有点相通之处。西方人也讲“信”,“信、望、爱”是基督教的三大主德,而“信”可以说是基督教伦理学的核心。宗教教徒尤其是基督教徒的诚信获得了大众的一致认同。即使在今天,一些西方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如蒙童一般的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

世界上最美的就是孩子那颗纯洁的童心,做不好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不好人。作为古人打小便熟读的蒙学经典,《弟子规》以其短短的篇幅,被广为传颂,这不能不体现出它在古人心中的分量。那么,作为现代人,我们是不是也有必要跃入书海,像孩子一样脱掉尘世的欲望,在这些国学典籍中尽情沐浴,涤荡心灵呢?

至于怎么读,伟人早已明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亲爱的朋友,你是怎么看待《弟子规》的呢?到底是糟粕还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呢?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