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黄金避险 欲扬先抑?

黄金避险 欲扬先抑?

时间:2020-01-09 05:03:47

相关推荐

黄金避险 欲扬先抑?

□ 王新蕾

近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欧美迅速蔓延,全球投资者恐慌情绪加剧,投资市场上出现了“股金双杀”的罕见局面。一般而言,股票属于风险资产,其所反映的内在价值是各类企业在未来的生产经营状况,在全球经济预期突然恶化时遭遇抛售,属于情理之中。然而,黄金作为举世公认的避险资产,为何此时也跟着一起大幅跌价?“乱世黄金”的避险功能,是否就此失灵?

事实上,黄金价格这次较大幅度下跌,应该属于上升通道中的短期回调。相信随着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不断加大,黄金价格有望迎来更加稳健的上涨周期。

想要准确地看待黄金价格的短期波动,必须放眼更长的周期。此轮黄金上涨周期,始于9月全球贸易摩擦升温之际。9月、5月和8月,黄金价格出现了三次阶段性上涨,分别对应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三个关键时点。进入,随着美伊冲突等地缘政治的局势动荡,黄金价格在此前基础上进一步加速上涨。

从历史经验看,每次疫情发酵导致的避险情绪升温,都是黄金价格攀升的助推器。例如,SARS期间,黄金价格从4月7日到5月27日一路上涨,累计涨幅达到16%。而甲型H1N1流感期间,黄金价格从4月17日的870.5美元/盎司上涨到6月10日的981.8美元/盎司,累计涨幅近13%。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同样体现了这个规律。尤其是3月份以来,为对冲经济下行风险,各国央行在3月初纷纷采取行动。3月3日,美联储超预期降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50个基点,3月16日更是放出大招,紧急降息将利率降至0。此前,英国央行也宣布紧急降息50个基点,为近三年以来的第一次降息。随着避险倾向加大、降息潮来临,金价一路走高。3月9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一度冲至1704.3美元/盎司,创12月以来的历史新高。

然而,到3月10日,随着欧美股市的持续崩盘,黄金价格也开始明显走低,跌幅一度超过1.5%,触及1654美元/盎司。这种“股金双杀”的局面,引发了众多疑惑与讨论。

实际上,这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总体上仅仅是市场对黄金价格的一种技术性“错杀”。一方面,从本轮上涨周期启动以来,金价已积累了一定的涨幅,投资者有获利回吐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其他市场突如其来的暴跌,导致不少个人或机构投资者不得不抛售黄金以补充流动性,从而“拆东墙、补西墙”。这两大因素叠加形成的卖盘,又引发了更多跟风性的恐慌抛盘,共同导致了金价的大幅下跌。

因此,从根本上说,这次的金价回调,只是一次特殊市场环境下的技术性调整。从基本面看,黄金的避险属性没有任何变化。作为一种贵金属,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总量相对恒定,且不产生任何贴息回报,这种“无息资产”所固有的通缩属性,在整体经济萧条、国际货币超发、主权信用恶化时,就是一种独特的优点,在长周期下能够对法定货币体系起到信用对冲作用。可以预见,随着由疫情催生的全球央行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再叠加美国大选和以中东为代表的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黄金价格仍将处于长期温和上行区间。当然,持有贵金属抗通胀的手法讲究“买预期、卖事实”,对投资者的知识体系及信息获取能力要求较高,所以说,投资前先“武装”好头脑才是正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