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文惠:数字技术 数字经济与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

文惠:数字技术 数字经济与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

时间:2023-11-10 06:50:42

相关推荐

文惠:数字技术 数字经济与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

中宏网8月21日电(实习记者 虎靖杰)8月18日,由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辽宁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宏网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东北与东北亚经济趋势论坛”在辽宁大学召开。辽宁大学百余名教师与来自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高校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辽宁大学李安民经济研究院文惠博士出席论坛并主题发言。

辽宁大学李安民经济研究院 文惠博士

以下是发言:

感谢刚刚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对我有很大启发。下面,我就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和大家分享我学习的一点收获,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正。

我分享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农村电商市场现状及趋势;第二,智慧农业的发展进程与瓶颈制约;第三,人工智能、云计算与产业融合的挑战与机遇。

下面我先来介绍第一个主题:中国农村电商市场现状及趋势

截至,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22亿,普及率约14%。农村网民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我国农村电商市场发展迅速,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农村电商已成为各地政府和电商企业谋求新一轮发展的新动能,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网络零售发展报告》显示,农村地区网络零售额达13679亿元,占全国网上零售额的15%。其中,东部农村网络产业优势明显,获得最多投资资金。农村电商基础设施,特别是网络与快递物流明显改善,大量青年人才返乡从事电商创业,整体发展效果逐渐显露。

《阿里农产品电商报告》显示,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虽然总体迅猛,但是地区差异较大。根据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省份排名,浙江省名列第一、辽宁省名列第14、吉林省名列第16、黑龙江省名列第22。

通过把东北三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以及农村居民家庭年纯收入和浙江省做一个简单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东北三省在农作物播种面积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位列全国第一,远远高于浙江省。但是在农村居民家庭年纯收入方面,浙江省却显著高于东北三省。这组数据从一个侧面初步说明,东北三省具有很大的农业资源禀赋优势,未来借助农村电商在农民增收方面还有很大潜力。

在农产品电商销售50强县中,东部地区占66%,中西部地区占34%。东北地区有三个县入围。其中,吉林省抚松县位列第28,特色产品是人参;黑龙江省五常市位列第30,特色产品是大米;辽宁省东港市位列第44,特色产品是草莓。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沭阳县位列第一,特色产品是花卉和绿色植物,显示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需求也日益提高。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农村电商未来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电商企业推动农业商业化运作,包括农业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二是电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对接市场需求。三是电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在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一项新近针对农村电商的随机试验研究显示,当把农户收入作为因变量,把电商推广作为处理效应,同时控制了农户的个体特征,对试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电商推广对提高农户收入的作用并不显著。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阿里通过打造地域农产品品牌,实现了单品销售额近亿元,带动了上万名贫困户增收。通过“魔豆妈妈”等公益培训项目,阿里带动上万名经济困难的女性实现创业就业(“互联网+脱贫”:阿里巴巴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微信公众号阿里研究院)。这也说明,在推广农村电商的同时,品牌农业、商业化运作、乡村教育、培育电商人才也是需要关注的方面。

我分享的第二个主题是:中国智慧农业的发展进程与瓶颈制约

智慧农业是指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遥控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智慧农业是将互联网技术、传感技术、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与农业生产结合的新形式。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智慧农业起步较早。以日本为例,早在,农业物联网就被列入日本政府计划。预计日本农用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26亿元。美国的智慧农业发展迅速。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同时,也第一个实现了农业专家系统,即把专家系统知识应用于农业领域的一项计算机技术,比我国早了近40年。德国的智慧农业也非常高效与精准。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一个德国农民可以养活144个人,这一数字是1980年的3倍。

从至的5年间,我国在智慧农业的政策和扶持上力度很大,发布了多个政策文件。各大电商,如阿里、京东、拼多多也纷纷开始深耕智慧农业。京东在北京通州地区打造了一座植物工厂,工厂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采用日本技术、太阳光和人工光结合的植物工厂。通过科技手段,工厂内的蔬菜常年处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产量是常规种植的3至4倍,比常规种植方法节水90%以上。

但是,据农业行业观察(百度百家号,“中国智慧农业的深度反思:什么才是智慧农业的未来”,-07-03)分析,目前一些瓶颈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智慧农业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土地不集中,智慧农业难以实现规模化应用,使用成本大。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

第二,农业生产分散,个体化农业生产限制了智慧农业的推广效果。

第三,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有限。在中国,8亿多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不足7年,使得智慧农业的推广和落地十分困难。

智慧农业在东北地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解决瓶颈制约因素,是值得我们未来探讨的内容。

我分享的第三个主题是:人工智能、云计算与产业融合的挑战与机遇。人工智能、云计算近几年在国内的热度越来越高。大家可能也有切身体会,到银行办业务开始刷脸,进火车站开始刷脸,上网购物有人工智能不知疲倦地推荐。

到底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对产业意味着什么呢?云计算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当时企业规模扩大,数据运算需求不断提高,公司需要购置运算能力更强的服务器。建设成本、电费、运营和设备维护成了许多企业的心病。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公司开创了租赁式软件服务。企业只需要按月支付租赁费用,不用购买软件硬件,也不用花费成本维护。,亚马逊开始出售弹性计算服务,标志着云计算商业模式的诞生。,亚马逊网络平台的营业收入已超过92亿美元(Amazon Annual Report)。美国政府也发布了多项政策支持云计算发展,比如提出“云优先”战略,又升级为“云敏捷”战略。

国内的云计算服务近年来发展也十分迅猛。,腾讯的云服务给腾讯带来了170亿元的收入,付费客户数超过100万(腾讯报)。业界专家甚至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数字化新基建。到这里,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发展为产业提供了简化数字化升级过程的新机遇,使企业可以迅速拥有针对大数据的存储、计算、及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目前,辽宁省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需要,把握好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新一轮数字技术,是加快转型、推动振兴的强大助力。

那么,人工智能、云计算与产业融合目前又面临哪些挑战呢?今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里我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切入难、替代难、磨合难。切入难是指,由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流程较长,特别是第二产业的生产环节比较复杂,目前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还较难切入。替代难是指,由于中国的人力成本相对较低,企业往往不愿意投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而是情愿多招一些工人。磨合难是指,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精准性上还有待突破提高,被社会认可、信任还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未来辽宁省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如何搭建好数字化新基建,科学布署,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