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 细腻真实 颈联更加含蓄巧妙

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 细腻真实 颈联更加含蓄巧妙

时间:2024-01-18 19:53:45

相关推荐

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 细腻真实 颈联更加含蓄巧妙

每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阅读,都感觉自己仿佛正与古人直接对话,毫无时空阻隔之感。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淡淡的墨香,一卷唐诗聚集着圣贤们的思想,一沓宋词溢满了悲伤的情感。有时李白飘逸而至,有时杜甫沉吟赋诗,既有开元盛世的欢歌笑语,也有安史之乱的慷慨悲歌。下面就一起欣赏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细腻真实,颈联更加含蓄巧妙。

恨别

唐代: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杜甫写此诗时,距安史之乱爆发已有五六个年头。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这是杜甫深为忧虑的事。当时杜甫在成都,听到前线传来胜利的消息,写下这首《恨别》,表示了对战局发展的看法。

杜甫的家在洛城,洛城就是当时的东都洛阳,洛阳离成都相隔约四干里。所以诗一开头就说,“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离开洛阳,来到这四千里地之外的成都,五六年来,胡骑长驱直入。“胡骑”,指安史叛军。这一联点出了自己离家乡的地点遥远,战乱延续的时间漫长,对当时的形势作了高度的概括,从而说明他的生活遭遇和国家的安危密切相连,也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具体描写。

颔联是倒装句,“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从句子的结构看,应该是“草木变衰,兵戈阻绝,行剑外,老江边”。由于连年战乱,兵戈不息,回不了家乡,只能漂泊剑外,在草木零落的锦江边上老去。宋玉的《九辩》中有这样的句子,“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萧瑟的秋风啊,吹落了枯叶,使树木变得衰老,含有盛衰变易的意思。

杜甫此时正孤独地远在异乡,看到树木枯萎,联想到自己的衰老多病,感伤不已。“兵戈”,这里代指战争;“剑外”,是剑门关以外,即四川一带,指他漂泊的范围。“江边”,是锦江边,指他当时居住的地方。

“思家步月清宵立,亿弟看云白日眠。”颈联顺序也应是“思家忆弟,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杜甫想起了老家和兄弟,常常深夜不能入睡,在月下漫步、或默立出神。而白天看云时,却又昏昏欲睡。

“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这里看似反常,细想却合情合理,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何况是一个体衰多病的老人。夜里睡不好,在白天必然困倦思睡。由于作者有切身感受,所以才能表现得这样细致真实。

末联和首联遥相呼应,“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河阳,是现在的河南孟县,那年的四月,李光弼打了胜仗;司徒,就是李光弼,他曾作过检校司徒的官。幽燕,即现在的河北北部一带,当时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杜甫听说李光弼的军队最近在河阳击败史思明的叛军,打了胜仗,他主张应乘胜追击,赶快把叛军的老巢幽燕攻下来。

再细品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坐卧不宁的举动,委婉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也突出了题意的“恨别”。作者描写具体生动的形象,让读者体会形象中蕴含的忧伤之情,手法巧妙,诗味隽永。诗入把对亲人的怀念,与国家的安危紧密相连,可见其爱国思想及同情百姓的精神。杜甫一生遭际坎坷,却始终忧国忧民,难怪后人说,“杜甫一生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