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不平等的童年 终将造成不平等的未来

不平等的童年 终将造成不平等的未来

时间:2021-12-28 22:53:08

相关推荐

不平等的童年 终将造成不平等的未来

37度的生活=事业℃+爱情℃+亲情℃+友情℃+社会℃(生活你好,我叫小马,余生请指教)

电影少年的你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电影所呈现的贫困家庭和中产阶级家庭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校园生活及遭遇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灵魂。

因为从影片中我们:

也许看到了曾经被欺负的自己,

也许看到曾经被欺负的朋友,

也许在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是否受到欺负。(其实我曾经就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之一)

幸运的是,现在伟大的祖国出台了很多政策,加强了对未成年的管制及保护。

那孩子们的不公平待遇是否就会就此停歇呢?

答案是,不会。因为这份不公平,会在孩子们成年之后再次降临到他们的身上。

这并不是我凭空捏造出来的结论。而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安妮特.拉鲁所给出来的结论。

安妮特通过研究调查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生活后,提出父母的社会地位会以一种无形的、但强有力的方式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安妮特因此编写了《不平等的童年》一书,并给出了下方观点:

不同社会阶级的家庭会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它会通过生活节奏、语言运用和人际交往等差异影响到下一代,并决定孩子未来的社会地位。

提起美国教育,有人第一反应就会联想到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美国教育不仅代表了世界的领先水平,它还兼具了自由平等、文化多元等美好属性,学生在尊重个性和创造力的环境中自信成长,一个个俨然都是未来的精英。

所以,很多中国家长有钱后,都希望把自己孩子们送出国门,让大洋彼岸的优质教育为孩子的成功人生铺平道路,有些家长甚至让孩子独自留在美国,面对语言、学业和文化的巨大挑战。

中国家长望子成龙的决心的确令人动容,但其实许多人对国外教育的认知存在着一些误区。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过于迷信教育系统的力量而忽略了原生家庭的重要性。这里的原生家庭主要是指一个家庭所处的社会阶级、家庭结构会以特有的方式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有数据表明,在美国年轻人中,如果父母是低学历,那靠自己能够读完大学的只有5%;而在哈佛等名校中,超过70%的学生均来自于中产家庭或更高收入的家庭。

虽然我们都说在今天,教育早已不再是实现跨跃阶级的唯一途径,但出身于什么阶层的家庭,仍然成为了制约个人发展的天花板。父母的社会地位以一种无形的、但强有力的方式冲击着孩子的人生经历。

安妮特·拉鲁做了一项调研,以美国东北部某大城市的2所小学作为对象,调研了88名学生,又对其中的12名9到10岁的孩子,还有他们的家庭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多维度察访。这12个孩子中6男6女,平均分布在中产阶级、工人阶级和贫困人群之中。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的,就是这12个学生及其家庭的生活记录。研究者们深入到这三类家庭的内部,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究竟有何不同,家庭的社会阶级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且在调研结束的后, 安妮特还追踪了这12个孩子们的生活状态,结果也是令人啼嘘不已。在这12个孩子中,6个中产家庭的孩子,无论成绩好坏,全都申请到了大学,而6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除了1人选修了当地社区大学的课程外,其他5人都放弃了学业。安妮特·拉鲁将本次调研记入了自己的著作《不平等的童年》

下面,我就围绕三个部分来说说《不平等的童年》一书的核心观点。

第一部分

不同阶级的家庭教养孩子的方式不同

人们通常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只要在一个学校孩子们能接受到的基础教育是平等的,无论富裕与否,大家都会经历相似的教育阶段、阅读同样的课本、经历同样的考试等等。

但是,这种表面的平等却掩盖了另一种我们容易忽略的不平等,而这些不平等,就是由原生家庭所带来的。

安妮特在跟踪了88个孩子后发现,不同阶级的教育模式有着典型的共性与差异。

其中最明显的差异,存在于中产家庭与低收入家庭之间。中产家庭教育子女的方式自成一格,他们普遍采取“协作培养"的教育模式,而工人阶级与贫困家庭教育模式上均采取的是“放养式成长"的教育模式。

那这两种教育模式具体存在怎样的差异,又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

(一)中产家庭

中产家庭的培养方式我们以书中典型的中产家庭塔林格一家的描述为例:塔林格家的大儿子加特勒,今年10岁,表现出运动上的天赋和爱好。他的日常活动包括棒球、足球、游泳、钢琴和萨克斯管。

从加特勒一张月活动时间表上发现,加特勒只有4天暂时没有安排课外活动,而最多的一天,他要参加2场足球比赛、1场棒球比赛,还有一个毕业派对。而这仅仅是家中一个孩子的安排,塔林格家还有另外2个儿子,也面临着各自的课外活动和辅导班。而家长们呢,感叹最多的就是时间不够用,一有时间就是忙着接送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常常眼睛熬得通红,没时间睡觉。

中产家庭还会有意识的帮助孩子熟悉一些交际场合所需的特殊技能,例如自我介绍、握手礼仪等等。可以说,经过家长们的不懈努力,美国中产家庭的孩子已经把自己放在一个与成年人平等的地位上。有些十岁的孩子,不但能够非常自信地对成年人做出各种评判,甚至能对政府事务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到这样的孩子,不用怀疑,几乎都来自中产家庭。

他们的语言、见地都是经过刻意引导后的结果,中产家庭的家长们,也以能教育出这样一个个性出众、能表达自我的孩子为荣。

(二)贫困家庭

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们是如何度过他们的课余时间的呢?贫困家庭的家长们通常认为课余活动没有多少价值,认为这只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而已。并且大人的时间和精力要用于为生计忙碌,孩子就自己去玩。

而孩子们却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机会,他们可以自己选择玩伴,琢磨新的娱乐方式(如玩弹珠,跳皮筋),或者干脆自娱自乐。其实,这种教育模式就是我们小时候家长对我们那样(富豪家庭除外)。

一下课后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们就呼朋唤友,自发地聚集在一起,然后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打发属于自己的悠闲时光。

在语言教导方面也要实在得多。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是简单的、直接的,要求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违反会有什么惩罚等等。此外,家长们并不会兴致勃勃地去参与儿童的话题,也不会引导孩子进行有深度的对话。

所以低收入家庭的有效沟通要远远少于中产家庭,在语言的丰富性、广泛性和深度上也大有不足。

第二部分

在了解了中产家庭与低收入家庭的教育理念分歧后,那下一个问题就来了,不同阶级间的教育理念有优劣之分吗?为什么这些不同的教育逻辑会造成新一轮的不平等?

在调研结束后,中产家庭的孩子全部拿到了大学入学资格;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大多在度过了不如意的高中生活后,结束了自己的求学之路。这些孩子在气质上的转变也令人惊叹:

前,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们显得更童真、更活泼,他们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的快乐,而与他们同龄的中产家庭的孩子,常常在父母的车后座上赶赴不同的课外活动,无聊、疲意是他们的常态;

然而后,这种模式却发生了逆转,中产家庭的孩子们显得更年轻,充满可能性的未来让他们兴奋无比,相比之下,低收入家庭的年轻人却显得疲惫焦虑,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他们的菱角已被磨平,早早的就放弃了对未来的憧憬。

为何会产生这样残酷的差距呢?

表面看来,在日常生活的安排上,中产家庭的孩子们参与了许多有趣的活动,然而,逐渐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拉开差距的,却并不仅仅是会乐器、懂艺术、体育好这样技能上的差异。

我们可以看到,中产家庭家长教给孩子们的文化技能,常常是有引导性和目的性的。其中一个隐藏的标准,就是这些活动与社会所要求的品质有着很高的相似度。

无论是体育比赛、知识性学习还是兴趣爱好,背后常常是对现实生活的某些重要特质的模拟。

比如,通过对抗性的比赛,孩子们学会了竞争意识;通过团队活动,孩子们有了团队协作经验;通过公开场合的比赛或表演,他们学会了如何在成年人面前自如地进行表现;通过忙碌的课外活动,他们甚至拥有了时间管理的概念。

这些在课外活动中学到的技能,会在孩子们的青少年时期持续地发生作用,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优势。

而工人阶级或贫困家庭的孩子,却缺少这样的学习。他们有许多机会与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来往,但很少会与成年人进行互动,而且在与权威人士交流时,他们也缺乏一些必要的社交技能:

例如目光的对视、坚定的握手,这些都会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让他们处于劣势。

因此,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中产家庭的孩子们会逐渐表现出中产阶级所特有的一种优越感。从幼年起他们的家庭环境、课外活动,无不是在为他们增长自身的文化资本而服务。

他们在储备了一定的文化技能之后,自然就相信自己有权去追求自己的爱好,并且有能力去掌控自己的生活。

相比之下,放养式教育下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则会逐渐表现出一种局促感。

尽管他们在伙伴们面前轻松自如、足智多谋,他们对待亲戚和兄弟姐妹们真诚而热情,但是在真实社会的价值评判里,这些忧点几乎不值一提,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而父母们对于公共机构的无能为力和挫败感,无形中也成为了孩子们成长的天花板。

安妮特的研究用时间在直白地告诉人们,我们每个人从家庭中继承下来的技能,会被社会赋予不同的价值,年幼时细微的差异会慢慢扩大,价值观上的不同之处会被渐渐定义为不足之处,最终,不同的行为就成为了制度下的不平等。

第三部分

为什么不同阶级的家长会选择不同的教育模式呢?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表述为,为什么说父母辈的社会阶级会传递给下一代?

我们知道所有的父母都很自己的爱孩子,会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无微不至的具体表现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有人负责给孩子吃饱穿暖,有人关心孩子的情绪给他抚慰,有人着重智识上的提高,还有人尽可能地提供资源、创造机会。这是因为社会资源的差异和价值观的不同。

那社会资源和价值观是如何影响家长们的教育选择的?

首先是经济条件。许多课外活动都很花钱,也很花时间。对于中产家庭来说,通常最头痛的是没时间,但对于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来说,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他们都不具备。就参与活动的花费而言,不仅仅是学费和报名费,还有活动装备、在中国还有给老师的谢礼、活动后的聚餐等等,样样都得花钱。另外,参与这些活动还需要别的家庭优势,例如有弹性的工作时间,有比较良好的接送条件等等。

许多低收入家庭的家长因为没有私家车,所以时间利用极为低效,也让孩子们的活动半径大大缩小,只能在居民区或家里活动。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参与课余活动是需要许多资源的,而这些资源都更多的掌握在中产家庭手中。

不仅如此,中产家庭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更高,这让他们有能力去参与孩子的教育也;但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只能让孩子自然成长。除了教育背景,家长当下工作的复杂性,对孩子的教育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例如一个处于管理岗位的家长,就会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领导能力,他们知道哪些是更有价值的技能,从而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获取这些技能。

因此,社会资源的差异不仅仅是经济条件,还包含了家长的社会经历、工作状况、教育背景,这些差异又进一步与特定的价值观互相作用。

对于低收入阶层而言,并不是说,报不起兴趣班,就少报一些,而是他们根本无法意识到,看似是打发时间的课外活动,其实是与真实世界的评价标准结合在一起的。

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现在对于孩子的课外活动很重视。而有些人就谴责现在的家庭把孩子们的生活排得太满,提倡要还孩子们一个单纯、美好的童年。但不得不遗憾地说,这只是一种浪漫的想法。你的社会阶级决定了你的教育方式,阶级始终在默默影响着你的价值观。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孩子不学,而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引导着他去学习,开发更多有趣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如今,中国大城市的儿童教育多少也在追随西方中产家庭的脚步。我们多少也可以看到自己焦虑、忙碌的身影,也不得不感慨,以前那种单纯、美好的童年,在当今的社会趋势下,已经是回不去的过去了。

但安妮特·拉鲁也在提醒读者,她研究的用意,并不是告诉人们哪一种教育方式更为出色,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意识是什么让一部分人获得了优势。

最后,我想说生活在大国崛起的新中国,请坚信这个世界会越来越美好。

总结

1.中产家庭与贫困家庭的教育模式不同,中产家庭采用协同式教育而贫困家庭采用放养式教育。

2.协同式教育下孩子会很累,家长也会很累,但之后就会越来越好。放养式教育下大多数孩子在童年的时候会很快乐,但在成年之后可能会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焦虑。

3.教育模式无优劣之分,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取决于家长的社会资源和价值观。

4.人生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教育,还有个人的能力与及努力、勤奋的品质,但当人们在强调个人的努力和才华的时候,不要忽略教育的力量和阶级的影响(在中国俗称圈子文化)

37度的生活=事业℃+爱情℃+亲情℃+友情℃+社会℃(优质内容分享)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