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什么是良知——良知主义认为正确的良知释义

什么是良知——良知主义认为正确的良知释义

时间:2018-11-15 11:45:14

相关推荐

什么是良知——良知主义认为正确的良知释义

作者说在前面:我所创立的良知主义总计近约八百万字,分为四大部分,共约四十章、一百六十多节、七百多小节。这是我用了约十年时间、撇家舍业、苦熬智慧、废寝忘食研究创立的,自认为对任何人、任何群体、任何组织、任何国家都有用,而且有绝对大的用处,但是否被认可还需时日检验。您现在看到的只是七百多节中的一小节。所以请阅读者连续阅读,并提出相关意见或建议。您不愿意阅读,或者对良知不感兴趣,或者您出于某种原因反对良知都无妨,人毕竟都各自的认知与言行习惯,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人,但我坚信您一定会重视我所说、所论的。

什么良知呢?说白了,人们上学所学的知识就是良知,父母、老师、师傅教诲或教授的是良知,国家、社会提倡的是良知;法律规范的、道德约束的、制度规定的,也是良知;家规、乡约、民俗、民风、企业章程、组织章程也是良知。虽然这之中有许多东西大家可能有时用不上,甚至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比如我学过英语,但到现在也没用得上什么);也可能在某个时候才用得上,也可能这之中的内容或某个方面并不那么良性,甚至有不少错误或者不良的方面,但从整体上来说,这些都是良知的范畴,也就是说学了这些东西并不会导致你做坏事恶事,那就是良知的。

良知从释义角度,就不能像前面这么说了。良知主义倡导的良知与古今的专家、学者对良知的释义有很大的不同,甚至认为他们的释义很偏狭,更甚至有严重的错误,这是首先需要向人们郑重提醒的。良知主义对良知的释义如下:

第一个释义,良知就是良性的认知。

一般来说,或简单来说,或从汉语通常见词知意角度来说,良知就是良性的认知。在汉语中,“良”的通常释义为“好”,“良好”经常被宽泛理解为“好”,所以,良知也可以宽泛地理解为“良好的认知”或再简单地理解为“好的认知”。

这个释义是对良知按通常或习惯的理解,并从汉语名词角度所做的最简单、最通俗易懂的释义,是适用面最广、具有普遍引导性的定义,因而也是良知的基本释义。这里需要提醒和强调的是,良知的标准释义是“良性的认知”,而“良好的认知”或“好的认知”是习惯性的普通理解;良知的“良”标准地释义应当为“良性”,也就是说,“良”字与“好”字及所包含的语义、涉及的范围是不同的,好比良涉及的范围和包含的内容更大、更广;“良”是正性很足的、经得起推敲的、积极性的好,也可以说是将“好”往正性、良性升级了;良好正常释义为良性的好,而不是普遍意义的好,这也是“良知”不适合称为“好知”的原因。从这一点来说,目前的汉语词典对“良”字的解释并不准确。

良知的基本释义可以延伸解读为:良知是从良性或良好的认知角度考察、定性事物的良性状况和良好程度。它不仅适用于一切的人,也适用于一切的事、物、象、景、情等世间的所有;不仅适合于个体的人,也适用于集体性组织、群体、国家、社会;不仅适应于个人的思维、思想、主张,也适用于个人认知所反映、引导、指挥下的具体语言和行为。

良知作为名词应用时,体现为“良性(或良好)的认知”;但作为动词、形容词使用时略有变化。作为动词使用时,体现为“良性(或良好)地认知”,也就是说一切良性或良好地知念、知语、道理、文化、经验、技能的东西你都可以“知”,都可以学习、掌握、收集而变成自己的;良知作为形容词使用时,体现为“认知得良性(或良好)”。作为名词时,通常表明认识、意识、观念、看法、想法、思想、知念(知识)、学问、学识等方面良好;作为动词时,通常表明践行力、应用力及践行、应用过程良性,考察认知事物和事物被认知动态所呈现的良好一面,言行举止、一举一动等动态都可以用良知考量;作为形容词应用时,通常表明品质、内涵、学识、修养、素质等方面的良知表现程度或呈现状态。三者分别对应良知的静态、动态、情态上不同的表现、呈现或展现。

任何物质、任何事情、任何现象、任何问题都有诸多答案或解决、处理上的方式、方法、策略,这虽然都属于认知范畴,但却涉及认知的着重、筛查、选择问题。人脑的存储量、记忆力是有限的,人们必然需要选择有用、有益的知念、知语、知识、经验等去认知。

同样,社会所能包容下的知语、经验也必然遵从广泛人群所能接受的大同的知念(知识)、经验并在良知人的引领下剔除糟粕的、无用的、有害的内容而留存下来。也就是说,历史是历史,曾经是曾经,古往今来人类所开发出来的庞杂的知念、知语与经验不可能全部承接于现今及今后,那些有益于社会进步并能为人类带来生存、健康生活的重要的、必需的内容才会承袭、沿用下来,并且不断更新、完善和开发新的好的知识与经验充实到社会知识库,然后再交给民众去学习、认知。

无论个人的还是社会的知识、经验,都是相互联系和影响、互为补充和完善、互为修正与流通的,而且一定都会遵循“良知”这一铁定规律,也一定由良知人引领完成个人与社会、与世界万物的互动和承接。

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上着重、强调的是全面观、辩证观、真理观等观念,这都属于良知范畴。但是,它却存在诸多理论上在良知主义看来的明显的偏颇或错误,比如强调唯物观、实践观等。良知主义所要强调的或注重的是一切良好的包括马克思主义中的有用有益部分都可接纳,但与良知主义相冲突的理论必然辨析、批驳。

第二个释义,良知就是良性(或良好)地认知事物和事物被良性(或良好)地认知。

这个释义是单从汉语动词角度,并从字面上辩证地理解而做的释义。

认知为分主动地认知和被动地认知两种动性认知。主动认知是从内向外地发动内心,并指挥身体各器官观察、体会、了解事物,同时将信息、情况反映到脑中;被动认知则是外界事物映入、作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而使画面、镜像等情况进入大脑,激发大脑形成刺激性感应,迫使人接收认知。这两种动性认知在良知规范下就形成了良知地认知事物和事物被良好地认知两种情况。

人可以选择亲自实践、亲身经历去认知事物,也可以选择学习他人的经验或社会知语,实践与学习的过程是走马观花还是脚踏实地当然有明显的区别,这就要求人们要驱动良好的心态,转化成自我可以随心所欲调控、掌握的能力,选择良好的方式、方法去认知事物。同样,事物与人发生接触后,是无视、忽视、漠视,还是直视、观察、重视、珍视乃至捕捉每一个细小的情况、环节,这在每个人那里感应不同,事物被良好地认知,乃至特别透彻地认知了,就体现出了良知。去认知与被认知,直接体现了人的主动性、被动性上的区别,也体现了人与万事万物的互动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动法和动态;扩大地说,体现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影响的关系,体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性,是事物之间互动性反映、相辅相成关系的体现。

这个解释是体现人与人、思想与思想巨大不同的最明显标志。良知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在这里体现得很明显,即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刺激人的反映使人有了认知,或者说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产生了意识,是被动接受、适应客观物质世界的作用,客观决定主观,而良知主义认为在自然(界)层面,马克思主义认为的没错,但在人类层面就是错误的。在人的层面尤其人的意识层面,人一定是主动认识世界才有认知,主(观)一定决定客(观),而不是客(观)决定主(观),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人的良知,最终使人类获得文明、进步、发展等方面的提升。“良知地去认知事物和事物被良好地认知”突出体现了人的主观上的主动性,人类的文明、进步、发展与和谐等切实需要必须依靠人的这一特性,那种被客观事物刺激而反映、被动接受教育、被灌输认知的被动认识不是人类被称为“高级”的特征,也不是什么科学。

第三个释义,良知就是从良而知。即遵从良性(或良好)而获得认知和充实知念。

这个释义是从良知的来源、去处和认知的需要性角度,并根据汉语语法辨析的释义。

人要良知起来,良知而想、而行,就需要向好、求好、择好而获得认知和充实头脑中的知念;社会要良知起来,良知运行而进步、发展,也需要向好、求好、择好而完善社会知念(知识)系统。这里的“良”是遵从良好,向往好、追求好、选择好。这里的“知”包括两个意思:一是认知。对于个人而言,什么应当知道或获知得需要个人作出选择。二是知念、知语和知识。对于社会或群体而言,有用有益的个人认知研讨、汇集、补充、修正而形成社会化知语体系,这个体系分为知念、知语、知识三个相互衔接的部分,它们来再反哺地传播、传承给个人。

“良知”在汉语语法的组词结构中,是加前缀而成的附加式合成词,“知”以形容词“良”作前缀,表明以“良”限制、约束“知”的范围,而使“知”抛弃不好的一面,即无需泛知、全知,更不能乱知、恶知,而应当选好而知、择良而知。

世界上的事物是可知的,但却不能全知,也不必全知。浩瀚的宇宙、纷繁复杂的世界包罗万象,无穷无尽,永远也不可能认知全部,认知永远无尽头(永无尽头在某些哲学家那里解读为不可知)。人类只能按需择好而知,并按益用性而留存、传承其中的部分。

人类知与不知都不影响事物“好”的存在,不知需要知,知而遵从需要性、益用性;可知而不知,或者可知而不想、不看、不说、不认同及反对、恶意歪曲个人或社会的认知与知念(知识),在良知主义看来都属于非良知。非良知只会对事物本身上的“好”产生影响,但否定不了“好”的本质,也永远阻碍不了社会的整体性进步。

人类进化的过程就说明人类是整体上进步、发展的。客在事物能被意识歪曲化、邪恶化,也能被弃用、乱用、滥用,知与行的结果都可能向好和不好两个方向发展。人类进化必然会整体选择向好的方向,“行”需要“知”引领和规范,这样才能知行合一而向良性发展。“知”需要知什么、知哪些,必然需要选择“好”来界定;“好”既是个人的主观,但完全可以客观化,也需要客观化才能向更加完好、完美方向发展;知,必然遵从“好”的需要,只有求好的知才能被客观化认同,才符合人类的普遍向往与追求。良知的“良”字限定了“知”的范围与方向,这会使人大幅度地减少偏见、冲动、盲目、恶俗、伤害等认知,会使问题特别是难解问题减少化、容易解决化。

人类通过“良知”可以把事物的好、人的好、认知的好“类聚”起来,交融起来,使世界良性循环起来,世界在良知下美好起来,各种事物会更加灵动并趋良向好地进步、发展。事实上,人类自从有了高级的认知功能后,人们先认知到什么才是好的,然后再知,父母教育、学校教育、自学自悟、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都是以好来约束思想和行为的。没有好的约束,人们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生存和生活,也难以生存和生活。

因此,良知的“从良而知”还可以简单理解为“‘好’与‘知’的互补、互动”或者再精准地理解为“‘良’与‘知’的互补、互动”,即好的总是要升级到良的层面,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显然“良”比“好”更为优化,因此也更精准地成为人的知行的真正需要。

第四个释义,良知是知行在整体上符合社会进步与发展良性标准或良好意义(的)。

单从形容词角度引申地说,良知是知行在整体上符合社会进步与发展良性标准或良好意义(的)。这个释义是从良知在汉语中作为形容词使用时,按社会需要而扩展的更宽泛的释义。

对于个体、个物、个事、个行而言,肯定需要以好和不好衡量,良知人、良知的事、良知的物、良知的行为、良知的心、良知的大脑、良知信仰、良知行为等等,都可以用良知衡量。人需要以好人与坏人、善人与恶人、人民与敌人、朋友与损人、良知人与非良知人、先进分子与落后分子等区分,狼虫虎豹、猫狗牛羊、树木花草等也需要以好孬划分。

好与孬的划分必然是个体、个物本身呈现出了好和不好的一面,即使人的认知没有定义,也都明摆在那里。比如被人驯化了的狗,而且是同一窝的狗,就有经常咬人的狗和从来就不敢咬人的狗;同样是一个族群里的狼,有的就敢挑战狼王,而有的则唯唯诺诺;同样是紧邻着的同种的树,有的就长势喜人,有的则难以成材……每个单体的物种、物件、事情、现象,不管具有不具有认知能力,但都都可能与人发生某种、某方面的联系,人们认知到了他或它,都可以以知念(知识)的形式暂时固定下来,并引导人们去认知他们或它们,这样也就省去了每个人绞尽脑汁地思想、研究、描述等过程。

对于集体、群体、共体而言,也同样需要以好和不好衡量。比如良知社会、良知经济、良知国家、良知民族(优秀民族)、良知单位、良知组织、良知的标准等等,也都可以用良知形容。就以国家来说,邪恶国家、不友好国家是常见的说法,国与国的不和谐本质必然涉及到国家政权组织甚至就是决策者的良知问题,必然是一方甚至双方政见的良知性上出现了较大的差别,绝不是国家意识形态不同或笼统地说为“价值观”不同的问题。老死不相往来的亲属甚至曾经一个家庭的人有之,国家与国家相互争斗也必然有之,问题就在于个人及由个人组成的集体、群体、共体的良知程度到底有多大差别,是否可以通过良知而改变现状和解决问题,是否有意愿达成共识。良知主义认为,不切不和谐、不安定、不如意等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而且是能够得到良好、良性标准和意义的。

单就个体的人来说,以良知形容一个人大方面上是在整体上符合社会进步与发展良性标准或良好意义(的),即不是一个人一言一行、一时一事表现不好及对某物、某事、某方面现象的认知不好就判定其不是良知人,而是全面地、整体地看或衡量。衡量的内容上,既有知也有行,既含因也含果,既看过去更期待将来,既有奖励也有惩罚,既包括某个方面也着重全面;衡量的标准上,既含条目标准,也必然含数字标准,真正实现理想哲学家设想的数字哲学的构想。个体的人是一切涉及良知衡量的事物中最复杂而困难的,但如果一旦有了良性标准,个人对于社会的良好意义也就迎刃而解,这方面已经成型的良知标准在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NBA联盟就已呈现了先进的借鉴性。

个体的人要划分良知人和非良知人、好人和孬人说难确实难、说简单也简单,要每个人都能在认知上判明与确定整体上符合社会进步与发展良性标准或良好意义(的)确实很难,确实难做出准确或很好的判断与衡量,但是,人们可以在形容某人是否是好人、良知人、人民、先进者上作出初步的、大概的判断与衡量,并套用比较好理解的良知释义,比如“具有良好的认知程度、能力(的)”、“良好的知行习性、品性(的)”,这样的释义就可以作为良知作为形容词应用到人时的直观性、通俗性释义。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虽然没有直接分好坏,但批判与斗争甚至革命的对象与团结、争取、甚至树为先锋、主人的对象上却具有明显的感性色彩,理论上强调唯物基调,但思想上却带有浓厚的好坏分别。其中,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等分法现在已经很不适用了,原因就在于工人、农民、知念(知识)分子中照样有政权组织不满意甚至痛恨的人,而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中照样有许多好的分子,唯物者常常冠以“开明资本家”、“开明地主”、“民族资本家”等称呼,这其中的“开明”、“民族”明里暗里所指一定跟好坏密切相关,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第五个释义,就是良性的知念或良好的知念或好的知念。

从汉语一词多义、应用广泛角度,良知可解释为“良性的知念”或“良好的知念”、“好的知念”。知念相对于人类整体的认知来说范围就狭小许多,也就是说,人们的认知在转化成知念时是有限的,而且是经过筛选、提纯过的,尤其个人专属的经验、秘方、技术等没有转化为知念的情况是存在的,因此说,这个释义是相对狭义的释义,但却是精确的释义。

知念,就是现代汉语中的“知识”一词。良知主义之所以不用“知识”这个词,是觉得从认知的过程看应是先“认”后“识”而后再“知”,它是认知的渐进与提升过程;“知”与“念”是相辅相成的,而且二者都可以单独作名词和动词。良知主义之所以不用“观念”这个词,也是因为观念是认知的起始而知念才是认知的终成;观念是感性而来,与知念的理性和知性相比在幼稚与成熟、片面与全面、偏见与成念、肤浅与深刻等方面有较大差别。

知念,是个人认知的转化,是个人认知的公开化、社会化形成的。知念借助人体功能和相应物质而将认知形态化,通过口语与肢体语言、文字、书籍等介质将个人的认知表达、展现到公共范畴,其中的公众认为好的部分被固化、传承下来并推广、传播开来的那部分;知念是人类全部认知中的一部分,可以说,知念算是认知提纯出的精华部分,因此,通常情况下的知念就是良知,但是因为知念中毕竟庞杂而个人的认知能力毕竟有限,且所有知念中也含有糟粕、无用、不适用等内容,良知地获得好的知念显然是必要的,这正是良知主义用“良好”限定知念以达到知念再精良、纯粹后,以达到为人类带来明显益用性的原因。

人们自学、上学、受教而获得知念(知识)本身就是在充实自身的良知,把社会知念吸收、充实到个人的良知中,再用良知引导生存、工作、学习、生活等需要,从而实现个人良知与社会良知的良性循环。

通常来说,知念(知识)的本质通常是将各种各样人的认知经过筛选、总结后的集成,是个人的认知得到大众的认同,这种认同定是符合群体、族群的需要而被采集、推广、引用、传播开来的,所以,知念(知识)(广义的知念(知识)包括经验)通常情况下都是好的认知,也就是说知念(知识)通常情况下就是良知,或者说知念(知识)本身就属于良知。

挑剔地说,绝大部分知念(知识)是良知,即并非全部知念(知识)都是良知,这是因为:第一,人类的认知始终在发展、提高,旧的、错的、无益的知念(知识)慢慢被新的良知排斥、淘汰、取代,转而成为非良知,所以知念(知识)体系中原本为良知的部分可能成为劣知、错知;第二,个人认知展现出来得到族群、民众、社会、国家、民族等公共方面的认可,并不一定都是好的,因为每个人的认知能力与水平不同,比如某些迷信、劣俗、风气等就被众多民众认可或长期认可并入了文化知念(知识)系统。

良好的知念(知识)与不良知念(知识)的差异或区别,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群的变化,特别是在良知人那里有明显且巨大的变化;良知在知念(知识)层面需要人们主动审视、检查、纠正、评判、修正、完善、确立好之后,才可归为良知,这一过程通常是被民众认可的知念渊博、德高望众、智聪慧明的良知人在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做着巨大贡献。

有一点必须特别提醒的是,个人认知转化为社会知念(知识)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认知中的良知部分在转化成良知形态,良知形态就是通常的知念(知识)。这一过程中,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参与其中,而只是部分人,这部分人就是通常的良知人。其中,创新型良知人把自己研发、掌握的专属良知通过创业、劳动成果互换等形式呈现给社会,甚至可能无偿奉献给社会,社会系统接纳并以知念(知识)的形式扩散开来,为广大民众所用,当然也有被统治者垄断的情况;服务型良知人则发挥修订、编撰、完善、讲授、传播、宣传、推广等作用,甚至作以补充、翻新、加深、展开等再创新而变原创良知成为更为完整、精华、适用的良知,充实到社会知念(知识)系统中;普通劳动型良知人则学习、运用这些社会良知转化为个人知念(知识)、个人修养、劳动技术、生活技能、生活经验等方面,并为个人及至社会积累财富。

因此,创新型良知人的社会价值可以说是价值连城的,他们才是社会良知缔造者,是社会生产力的动力源,是劳动人民的主力军,是广大民众中应当赞颂的的高精尖的优秀人才、杰出人物。创新型良知人对社会的贡献或其社会价值肯定远大于其他人,服务型良知人、普通劳动型良知者虽然是成果转化者、使用者,但他们也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那些功于心计、投机取巧、巧取豪夺、好逸恶劳等非良知人则如蛆虫、蛀虫一般侵蚀良知人的劳动成果。

良知的释义本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很少有人关注良知,对良知基本上也没有什么解释,良知主义也就没有多少先验可供借鉴、参照。从上述良知主义对良知的释义可以看出,“良知”一词是很宽泛的,在应用上它是可涉及一切人的思想言行及其他一切灵动的事物、现象。但是,良知关乎人尤其人的认知才是良知的根本。单从人的认知角度看,“良知”还可以有其他多种释义,比如:

(一)良知就是符合人类整体生存、健康生活需要,对人类衣食住行、吃穿用住具有良好影响和作用,能够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谐、发展等大同理想、大同需要的认知。

良知的概念可以综合、宏观定义,可以直白地、让人特别好理解地定义,即良知就是符合人类整体生存、健康生活需要,对人类衣食住行、吃穿用住具有良好影响和作用,能够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谐、发展等大同理想、大同需要的认知。

人类的历史是用良知写就的历史,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文化,本质都是良知与良知引导下的良能、良行共同作用的。良知无处不在,先进文化、优良传统、“五讲四美”、“四有”新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传统道德、知念(知识)武装头脑等用语,儒家思想、理学文化、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提倡,实质就是在倡导良知和运用良知塑造良知人,打造良知民族与良知国家;保护地球生存环境与健康状况,保障人权,和平共处,“一带一路”,世界性组织的成立与推动,经济合作,等等国际影响的思想与行动,都是以良知为根本、从良知角度出发的本着促进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文明与进步、和谐与发展目的的思想与行动。

(二)良知就是一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因素通过人类实践活动与认知的互动问答,从而找出事物符合人类整体需要的、客观与主观互映的认知,并将其中具有益用效果的部分纳入人类认知体系的知念(知识)库。

这个释义是相对复杂但却宽泛的。良知的本质是以人类为核心构建的认知体系,因此必须“以人为本”,从这个角度来说,良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意化良知,即从人的意识出发构建起的人类文化知念(知识)和人类文明系统。另一方面是客在(主观意识之外的客性存在)良知,即客在事物所表现出来的良知,也可以称之为自然良知。它构建了宇宙尤其地球世界的多姿多彩,以及人类及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资源与环境。客在良知是自然事物本身就具有的特别、特异之处,它们被人类发现、认知并赋予了名称、颜色、定义、出处、方位、性能、质量、大小等方面的区别后,收纳充实了意化良知,但尚有无数事物尚未被人类认知到。

客在自然良知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良知,人类发现未发现都不影响它们的良知存在。意化良知与客在良知交相互映而形成庞杂的良知世界。通常情况下,良知主义倡导的“良知”指意化良知,意化良知决定了自然事物的特异、特别之处如何良知地反映出来,决定了良知世界如何越来越庞大、丰富,向外界辐射的范围如何越来越宽广。

在良知的世界里,良知应当有个宏观性定义——良知就是一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因素通过人类实践活动与认知的互动问答,从而找出事物符合人类整体需要的、客观与主观互映的认知,并将其中具有益用效果的部分纳入人类认知体系的知念(知识)库。人类的文明世界,本身就是依靠良知构建起来的,人类意识上的良知与自然事物本身的良知,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作用到的事物归入了人类社会可涉事物,良知主义称为“人化世界”,未作用到的事物为未知事物,尤其地表之外、之内的事物还需人类的良知向外、向内辐射出丰富多彩的良知,使自然与人类在良知互映下实现共存共赢。

(三)良知就是人运用善性与智慧而良性地反映事物的面貌、情况,使事物达到主观与客观、事物与人及人的认知、实在与精神之间的美好交融与互动,以达到认知上的客观化、持久化、益用化。

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良知主义认为物质与认知是良性互动的,良知就是人运用善性与智慧而良性地反映事物的面貌、情况,使事物达到主观与客观、事物与人及人的认知、实在与精神之间的美好交融与互动,以达到认知上的客观化、持久化、益用化。这是将世界上主要方面的现象按马克思主义的联系观和良知主义益用观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定义。其中,一切事物的灵动性本质也是良知性,灵动性通常被人们广泛“唯心”为事物的“灵魂”,但事实上,这是人的“良心”作用,是事物本身具有的灵动性被人为按需要与益用而做了特性上的分别,是事物与人的精神面貌或精神或精气神形成了互动、联系、交融。

举个例子,一个人看到小草在向他“招手”、“微笑”,这就是小草的灵动性,这个灵动性就是小草被主观地认知为好,从而形成了他个人主观下“好的一面”。这个主观并非“唯心”,而是个人的心灵与小草的“灵气”形成了互动。

一个人通过阳光的心态,将美好的愿望、期待、梦想、追求等意愿,与小草这样的事物生动地描述出来,达到呼唤和感召人们都来树立阳光心态并与自身的情感、思想交融起来;他认为小草是良知的,自己观感、感想也是良知的。这就是事物的灵动性与人的灵魂交相互映,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动”(马克思主义中事物的运动属性)被意识为“灵”。他并不是什么“唯心”,而是看到、认知到了一切美好的事物或一切好的东西是良知的。如果他个人的想法与大家的想法不谋而合或得到大家的认同,这就形成了客观。

小草的良知、个人的良知、他人的良知、良知的知念(知识),交融互动起来,这就是广普下的良知。这样的良知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起来的,是人类之所以总体上越来越文明、越来越智慧的根本原因;这样的良知遍及各种事物、各种人的话,世界也便良知起来,并向良知的高级境界——无与伦比的美好世界方向发展、前进,这样的世界可能是人类最希望看到的、拥有的世界,可能是远远超越“共产主义世界”的、人们无比崇尚的世界。

(四)良知就是求好、择良而知。即人们从一切认知中理性地择取相对好的、良性的或正确、健康、积极、有益、满意方面。

这个定义,是按照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过程、目的、方式、方法而概括成一句话释义,虽然也比较好理解,但可能会让人觉得运用起来比较困难,因为人们的习惯总是想约束他人而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事物(世界万事万物)本身的组成、属性等现象和事物本身与其他事物相互间存在的关联与区别,以及事物运动、发展等反映特征灵动地呈现,最终被人类认知或赋予认识。

所有认知中并非都是好的,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伪劣坏恶性质,人们需要从中理性地思维,分析、研判出行与不行、积极与消极、有用与无用、有益与无益、满意与不满意等好与不好来。

同样,一人、一事、一物、一现象在每个人的认知下都会呈现或多或少的不同。

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分析,人类之所以发明、研究、出台各种思想、主义、主张、学问、知念、知语(知识),无非是将事物与人类良性地关联起来,为人类提供更大更好的益用,而这些思想、主义、主张确实在整体上引领了人类的进步、发展,出台思想、主义、主张的思想者或哲家们肯定在“择好而知”上的运用相对自如得多,只不过他们的想法、目的不一而同,有的甚至极力掩藏其目的,为政治需要也好,为国计民生问题也好,总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偏差。作为普通民众,如果也能够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与思维,就能从中理性地分析辨别出到底什么才是好的和个人或社会需要的。

人们如果学会全面分析看待各种人对一人、一事、一物、一现象的不同认为,综合出代表性的认知,并从中分析、挑选相对好的或相对正确、健康、积极、有益、满意的方面性认知,那么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会很容易地良知起来,并向好的方面进步、发展开来。

“择好而知”与前面的“从良而知”似乎是一个意思,但实质有所不同。“择好而知”体现在思维与行动过程上,而“从良而知”体现获取良知的总体原则。

(五)良知是社会的公序良俗、道德修养、懂法程度、学识与常识在个体身上体现的良好程度。

这个定义是针对个体的人而言的,因而比较狭义。但是,因为良知主要是针对人的,解决了人的问题,其它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以这个定义却是“以人为本”在考察人、分类人上最具有社会意义的定义。人们看到这个定义就会马上用良知审视自己和他人,并在社会活动中以良知为准则指导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帮助他人获得良知。

人在社会活动中的思想观念、一言一行,都能体现出与社会进步、发展相匹配的素质、能力、才学上的高低,都能体现出与社会相适应的公序良俗、道德修养、懂法程度、学识与常识掌握程度。社会的整体进步与提升必然要在人上下功夫,必然需要每个人都能充实和自觉提升这些方面的素质并完善自身的能力,这是根本中的根本。每个人的良知在这些方面得到提升,社会也就和谐、安定了。

以上是良知主义对良知的各种解读性定义或解释。良知主义自认为对良知的解读很全面,而且适用、益用性明显。这些与以往其他不同的解读,会使民众在短期内快速、宽泛地重新理解良知这个词汇,使良知与民众成为“贴心的朋友”,并使良知主义快速而广泛地被民众接受。

总地说来,人们对它的理解不同,但都大同小异,这充分说明良知不仅是个非常朴素易懂的词语,可以非常宽泛地理解和运用,而且说明它一直在为人类服务,一直与人类相伴,只是人们还没有真正重视它、运用它而已。

良知主义对良知的概念的多种理解,显然与中国古代、现代对良知的理解、释义大不相同,尤其现代的释义非常偏隘甚至极其错误,这是必须要强调说明的。

良知主义对良知的各种解释并非全是良知主义创立者个人智慧上的创造、发明,或是别出心裁地胡编乱造,而是实事求是地梳理了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对良知的习常观的理解,全面、深入、细致地研究历史的、现今的社会理解,并剖析、加入可能的利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益用性因素,尤其着重体现对应汉语语言学的“见词知义”,从而作以规范化地整理、修辞和创新,使良知的释义更为合理、充实和益用,以期达到最佳、最广的社会益用性效果。虽然创立者苦熬心血、穷尽智慧地付出辛劳,但创立人并不想让人们像对待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那样,把本就属于人民大众的良知归结到个人头上。因此,基于人类尤其人民或者良知人的智慧与实践结成的良知成果,是“良知主义”的基石,创立人的个人良知虽然无比重要,但人们只需要觉得特有益用后记得是谁创立的足矣,而无需以个人的名字命名一个主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