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阳谋——美苏文化冷战 苏联何以落败?

阳谋——美苏文化冷战 苏联何以落败?

时间:2021-08-12 02:59:42

相关推荐

阳谋——美苏文化冷战 苏联何以落败?

【红德智库评论】阳谋——美苏文化冷战,苏联何以落败?

美苏争霸是近代世界甚至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竞争,两个体量巨大的国家在各领域展开一系列较量,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无不涉及,其范围之广泛、程度之激烈、影响之深远,都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双边或多边对抗。即使这场争霸战已经落下帷幕,以苏联解体、美国获胜而告终,但这段历史所展现或隐藏的人类社会本质与发展规律,却仍然能够引发各领域专家学者持续不衰的兴趣。

相对于军事、政治、经济领域的炮火连天、剑拔弩张、谍影重重,文化战不见硝烟,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美苏两国均对此极为重视,双方都以志在必得的信心,投入了大量资源,在文化产业链的各个领域展开寸步不让的博弈与竞争。而二战之后大众文艺的兴起,又使得文化产品遍布整个社会,广为人知。须知作品从不撒谎,在文艺形式之下,思想内涵、动机背景尽在其中,只需透过现象看本质,各国的文化战略便是昭然若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冷战并无阴谋,所有的都是“阳谋”。

鉴古知今。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程度不断拓展与加深,文化较量也已经摆在我们中国面前,身处新时代,面对新机遇、新挑战,直面应对是唯一选择,躲避是不可能的。分析美苏文化冷战,反思各自文化政策的成败得失,也可以成为有助于我们看清当前局势,找准发展路径的有效手段之一。

管控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管控

普京曾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灾难”,此言或不为虚,然而,当好莱坞大片、欧美流行音乐、牛仔裤、可口可乐在苏联大行其道,无孔不入,而苏联的画报杂志在美国冷冷清清、乏人问津,美苏争霸就是大局已定,胜负已分。

之所以会有这种结果,一个常见解释是苏联有严厉的文化管控制度,但结果却是民意可疏不可堵,当局越是压制民众接触西方文化,越是导致民意激烈反弹,反倒促使西方的一切都在苏联快速蔓延,一个众所周知的例证是“短波收音机”——

二战之后,短波收音机的普及,使得苏联民众越来越方便地收听外国的广播,这也成了西方势力渗透苏联的绝佳工具:最多的时候,有60多家外国电台同时向苏联投放广播节目。面对这种形势,苏联采取了干扰政策,并且不断改进干扰技术,以至于苏联自己的广播节目收听效果也受到一定影响。在一些边远地区,往往是外国电台的收听效果好于苏联电台,加之苏联严格的信息等级制度,在突发新闻的实时播报方面往往落后于外国电台。凡此种种原因,都导致外国广播节目在苏联屡禁不绝,甚至成为许多苏联听众的主要信息来源,日积月累,以至于苏联的宣传机制彻底失灵,在争霸战中败下阵来。

以上说法不无道理,但必须指出的是,苏联固然管控严厉,但美国在文化领域也有管控制度,甚至管控的严格程度比苏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最后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可见,问题的关键不是管控有无,而是具体的管控模式与方法。

苏联的管理体系,是设立一个总管机构文化部,下设不同的分部,分管各种文化事务的不同方向——这种制度设计看似有条理,但文艺作品往往具备高度综合性,例如电影,兼具思想性、政治性、文学性、视觉性、时间性、环境性等等各方面要素,因此,作品必然要送到若干部门候审,而在不同的分部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又等级森严,形成极其混乱的官僚体系,结果往往是一部影片送审之后,收到的反馈意见不但多如牛毛,而且相互矛盾,充满悖论,根本无法执行,最终结果自然是毁灭性的:影片被毁、制作人被毁、创作氛围被毁,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的局面,最终导致整个苏联都被毁,全盘皆输。

美国的管理体系是典型的寡头制。还以电影为例,好莱坞的资源,都掌握在如环球、时代华纳、派拉蒙、迪斯尼等几大巨头手中。而巨头们的管控方法,是严密控制电影制作的几个关键节点,亦即:剧本、导演、制作、发行,这些务必由巨头公司亲自把关,而与主题没有紧密关联的辅助工作,如画面技术处理等等,则可外包给大大小小的制作公司,以降低成本。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既维持了影片根本原则的统一,又存在有限竞争,彼此之间的一致诉求,使得寡头之间必须保持互动,而有限的竞争也敦促几个巨头公司必须不断更新业务与管理水平,推出更有竞争力的影片。

两种管理体系PK,最后的结果说明了一切。

“寓教于乐”者生,“好为人师”者死

在“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世界各地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西方列强的殖民模式已不可持续,于是列强对第三世界的策略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直接的经济政治控制,转为以文化渗透和文化围剿的方式,达到思想控制的效果,使被渗透国家心甘情愿沦为西方跟随者,这种控制方式被称作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或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殖民主义的本质是话语权争夺,第三世界的小国弱国自然是落尽下风,而苏联自称文化大国,固然没有落到文化殖民地的惨景,却也不能赢得文化战。

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1956年,美苏两国在出版物方面达成一致,分别出版发行了杂志《美国画报》(American Illustrated)(面向苏联)和《苏联》(USSR)(面向美国,后改称《苏维埃生活》(Soviet Life)),这一博弈的结果,是《苏联》销量惨淡,而《美国画报》却大受欢迎,甚至在黑市上卖出高价。

正如前文所言,决定文化战胜败的,不是阴谋,而是阳谋,美苏在文化领域正面交锋的表现,直接决定了最终的结局。

印刷制作精美的画报,苏联不在话下,但是在文化领域的话语权争夺不力,技术再高,也无用武之地。甚至更有过之,技术基础成了美国文化的助推器。

苏联的技术基础足以令世人惊叹,不但高精尖技术世界一流,而且拥有全世界最高的科技普及程度,苏联民众可以自己搭建演播室,利用闲置的战时使用过的发射塔,进行电视节目播放——然而正如苏联一贯的套路:当各地方演播室已成燎原之势,苏联最高层才意识到必须进行集中化的建设和管理,而刻板僵硬的审查与控制,不但没能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反倒更激发了民众对“自由”的向往之心,并不得不落得最终崩盘的结局。

正如印加帝国的道路,铺路技术很高,却没有马匹,也没有轮子,没有轮子自然也没有车,最终只为马背上的西班牙殖民者长驱直入提供了方便——基础设施出众而文化话语权不足,最后只能落得“路也是给别人铺的,桥也是为别人修的”。

比较美苏双方的文化产品,能得到更多启示。

在“带节奏”方面,双方的表现是一致的,也就是都在利用文艺作品的形式,渗透意识形态的内容。但具体表现和最后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比较起来,以下几点特别值得关注:

1.牛角尖中的意识形态。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之争,是美苏争霸的关键焦点,但美苏两国的策略却相当不同。

苏联将自己定义为“世界上第一个非资本主义模式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国家”,而他们所定义的“社会主义文化”或“苏联文化”充满教育性、动员性、鼓舞性,如同一种需要灌输给所有受众的标准答案,并且万变不离其宗,几乎每件作品的主题都是歌颂社会主义以及批判资本主义,这样做的结果很糟糕:不但作品内容高度同质化,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且等于是将除了“资”、“社”之争以外的其它所有文艺创作领域拱手让出。

与之相对,西方国家文化产品的题材要丰富得多,不拘泥于社会制度优劣之争。例如发行于1939年的好莱坞大片《乱世佳人》,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人物角色个性鲜明,优点缺点都十分突出,女主角斯嘉丽“美丽”、“狡黠”、“任性”、“敢爱敢恨”、“永不屈服”等特质,乍一看与意识形态无关,但是魅力十足的人物与故事情节,使得影片广受欢迎,迅速风靡世界,当仁不让地将同时代充满煽动性的纳粹影片挤出了电影院,也牢固地树立起了“美国文化”的形象。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如强调“自由”“即兴”的爵士音乐、“爱与和平”的嬉皮士文化,等等,综合这些文化产品的特征,可以表述为:一定不能歌颂或肯定苏联体制,但对美国体制也不一定是歌颂态度,甚至可以批判——毫无疑问,与苏联模式的文化产品对照,美国文化更加开放、包容、接地气,更加有吸引力,“带节奏”的效果也更好。

2.反大众文化与伪大众文化。

苏联的文化制度带有“反大众文化”特质:将文化产品定义为教育性的,动员性的,鼓舞性的,也就是将文化产品的受众定义为需要教育、动员、鼓舞的人群。

尽管苏联为这一目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在苏联政治体制遭遇危机的时候,全国上下却都无动于衷,极少有人站出来维护苏联体制。由此可见苏联文化政策之失败:没有起到任何教育、动员、守卫的作用。

反思失败原因,恐怕苏联审查制度的责任无法推脱,在层层审查之下,文艺作品必须打造成符合各种管理委员会要求的标准答案,艺术价值与愉悦大众的功能都已荡然无存。

然而,打造文化产品“标准样板”的设计,与文艺本质是完全相悖的。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创始人什克洛夫斯基指出,艺术的本质在于“陌生化”,亦即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由此造成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从而变习见为新异,化腐朽为神奇,传递鲜活的感受,制造令人震惊的效果,也就是俗语说的“距离产生美”:只有够“传奇”、不合常理,甚至对寻常伦理、道德观念、法律法规构成挑战的题材,才有“讲故事”的价值,而最大公约数的衣食住行流水账,“完全正常/正确的生活”,其艺术价值或美学价值也就几乎为零。

苏联并不缺真知灼见的美学理论,却在实践中背道而驰,造出了许多既“反大众”又“非精英”的文化产品,难怪落得宣传与市场的双输局面。

与苏联不同,美国一直声称美国文化是“大众文化”,而实际上,美国文化产品对受众群体的态度是既“迎合”又“带节奏”,力求产生最大化的市场效应,同时又能达到文化渗透的效果。如已成美国文化符号之一的爵士乐,起源于黑人族群,又融合不同的音乐和文化,演化出了各种不同的分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广受市场欢迎。在爵士乐的宣传推广方面,对其的描述刻意强调即兴、自由、创意、个性等特征,又强调“这些也是美国精神特征”,由此,爵士乐顺理成章地成了美国软实力的元素之一。

美苏综合对照,美国文化产品颇有几分“寓教于乐”的意思,最终效果也明显强于生硬灌输、“好为人师”的苏式产品,但必须要注意的是,美国力推的产品,其实也不是真的大众文化,而是“伪大众文化”。因为整个文化产业链的操盘手,仍是产业寡头,本质上仍然是帝国主义与霸权主义:为了迎合市场,形式上可以采取一些弱势群体如黑人族裔的艺术要素,但骨子里依然是充满种族歧视。例如,黑人演唱的爵士乐流行多年,唱片封面上甚至不能印有黑人歌唱家的肖像,甚至直到今天,现代音乐史教材中仍然难觅黑人艺术家踪影。成功的黑人艺术家,甚至会遭受常人难以想象的攻击,甚至莫须有的诬陷。正如迈克尔·杰克逊愤怒的指控:“他们是撒谎者,历史书也是谎言满布。你必须知道,所有的流行音乐,从爵士到摇滚到hip-hop,然后是舞曲,这些都是黑人创造的,但这被挤到了史书的角落里去,你从来没见过一个黑人出现在它的封面上,你只会看到猫王,看到滚石乐队,可谁才是真正的先驱?”

未完成的命题:何为红色文化?

苏联已经倒下,然而直到末了,也未能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苏联文化?是在苏联存在期间所展示的,还是另有内涵,只是苏联体制未能很好地发展?

综合对比美苏双方的文化战略,苏联的一大特质是赋予文化产品极强的“教育”功能,而美国模式首先强调的目标则是“娱乐”。

历史已经证明,是美国模式击败了苏联模式,然而,这是否能够证明美国模式的无懈可击?再,苏联模式之败,是败于文化体制的根本定位偏误,还是管理体系混乱、执行力不足等技术性问题导致的后果?

以上问题,必有答案,答案也许并不唯一,但却一定是清晰、通透、有解释力的。

追寻答案的过程,也必定不会简单。

殷鉴不远。

在我们的话语体系里,也有一个术语:红色文化。

艺术作品的形式背后,总是有鲜明的目的指向性。红色文化,就是无产阶级的文化,自从有了无产阶级,就有了无产阶级的表达,也就有了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带有鲜明的政治理念,是政党建设与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成立以来的一个世纪,从中国到世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谓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一百年风云激荡,一百年沧海桑田,红色文化始终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有起、有落,有百家争鸣,也有傲视天下,有贴身博弈,也有韬光养晦……文化战,不见硝烟,却绝不是一团浆糊,如若贴近、细察,就会发现——时代脉搏、世情百态、天下大势,尽在其中。

红色文化是政治的,也是学术的,更是民族的、历史的、世界的。

红色文化发展过程的跌宕起伏,就是中国发展之路峰回路转的真实反映。

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新时代,作为见证者与传承者,就在此时此刻,打开尘封、记录历史、总结理论、厘清来路、探索前程,都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当前,从舆论环境到学术领域,红色文化都遭到了不应有的冷遇,这是很遗憾的。

那么,这个空白,就由我们来填补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