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重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 透露了哪些信号?

重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 透露了哪些信号?

时间:2020-05-13 02:04:52

相关推荐

重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 透露了哪些信号?

最晚的一次,却是最重要的一次 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十八大以来最晚的一次,但却是最重要的一次。之所以最重要,是因为最特殊: 第一,特殊的政治 相比于政治局会议纲领性的指导和安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告更为具体和明确,成为观测下一年度经济政策的最佳窗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被有些人比喻为“ 年度策略会 ”。 去年对的定位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今年的定位显然高出了不止一个档次:“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四个时间节点叠加,在过去几年从来没出现过,而且个个都是大事 。 第二,特殊的经济 中央从来都是问题导向,以往几年的问题很清楚,政策布局也自然很清楚。比如经济过热,政策就紧缩。经济衰退,政策就刺激。经济企稳,政策就中性,经济复苏甚至过热,政策就收紧。但今年特殊了,说好不好,说坏不坏,有的地方好的出奇,有的地方又差的惊人,归根到底,是 中国经济结束了齐步走的一致性阶段,政策也很难一刀切,难度越来越大 。 第三,特殊的市场 债券牛,股票牛,商品和地产牛,货币牛,十八大以来大类资产跟着经济周期轮动的逻辑非常清晰,但现在问题来了,一个完整的大类资产周期已经结束,再加上金融强监管的冲击, 明年的投资方向似乎是近年来最不确定的一次 。 基于以上三点,会议确立的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心,以及在政策的选择方面,新的提法和要点颇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释放了哪些重磅信号? 看点一:经济发展从“高增长”转向“高质量” 首先,会议根据十九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中国经济从高增长阶段到高质量阶段的阐述,提出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 过去,中国官员习惯了“ GDP 主义”,GDP 一度成为地方官员主要政绩标准。认识到考核机制的重要性,对于落实改革至关重要。毕竟,对各级官员来讲,乌纱帽是最重要的。考核什么,就得到什么。只有从政绩考核入手,才能扭转官场“不作为”的现象。 看点二:“宽财政,紧货币” 至,宏观经济政策都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此次会议明确了, 将是宽财政,紧货币的搭配体系 。 财政政策方面,尽管表述上是积极,但是加入了优化财政支出的内容,也就是说不乱花钱,不花不必要的钱,让财政供给的货币作用最大化。而此前包头的地铁项目叫停,PPP监管也在趋严,都是优化财政支出的一种提前量。 稳健中性的货币基调和今年没有区别,但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稳健相比,略有收紧。一方面,因为全球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都在边际紧缩, 外部环境对国内政策有所限制 ;另一方面,从国内因素看,CPI同比上升、防风险继续,也需要偏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 看点三:环保将出重拳,低端制造业将越来越难以生存 会议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 打赢蓝天保卫战,这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是一个全新的提法, 过去是叫打好,现在是叫打赢,实际上意味着比过去的要求更高了 。 今年冬天采暖季,北方“2+26”城市开始限产,其它区域也有城市参与,北方空气改善明显。从中央对蓝天保卫战的重视程度看,环保限产可能会成为常态。这意味着中东部将全面淘汰污染产业,低端制造业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 看点四:明确提出降低关税 新华社对外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为内外媒体两个渠道,对外先发布的内容一般都是外媒比较关心的,尤其是贸易平衡问题。 会议指出:促进贸易平衡,更加注重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 积极扩大进口,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有效引导支持对外投资。 “欧美日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怎么办? 中国其实是个高情商的国家 ,除了媒体上怼他们,就是改变自己。”财经评论员刘晓博指出, 贸易不平衡问题解决了,人民币就可以更加市场化,不会被逼着升值。外汇管制放松了,人民币就可以国际化,就可以迈向硬通货。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说:“一旦我们向他们开放市场了, 大幅度降低关税,中国的消费也会调动起来 ,消费调动起来中国会逐渐的同化掉,我们的模仿能力极强,搞出产品来,又在生产上推动我们。所以,建议大家不要买陆虎这种车,以后很便宜,也别买很贵的奢侈品,未来都不值钱。” 看点五:“二次房改”箭在弦上 此前的政治局会议多次提到过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了更进一步的细化,以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政策理念。 1)“二次房改”的内容获得了明确 此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公告里,提到了“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引发了大家对“二次房改”的猜测。见报道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楼市!时隔,“二次房改”要来了?》 这次会议指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刘晓博认为,所谓“二次房改”就是这个内容,不会全面回归“住房共有制” 。新的住房制度是: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在中心城市,真正的商品住宅占全部住宅的比重,将下降到40%甚至更低。大部分土地将用来建设“廉租房+共有产权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人才房”。 商品房将成为少部分人的“金钱游戏” ,未来会逐步放松管制。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 目前还没有官方口径提到二次房改 ,不过这一次住房制度改革的力度,或会触及到土地财政这一住房相关性基础制度。若执行坚决,产生的影响将不输第一次房改。 2)强调房地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整体而言,我们感觉不到楼市调控放松或者继续加码的意思。“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基调。独立经济学家、央视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认为, 至少在明年3季度之前,房地产政策松动的概率都比较小,房地产继续下行的概率很大 。 魏杰的预期更为谨慎,他在 《中国人63%的财富是房产,一旦刺破不堪设想!》 一文中表示:“十九大之后会不会松动? 只能严格不能松动 ,害怕引发金融风险,所以,会继续持续限购限贷的政策。约束的不是刚性需求,而是投资和投机的需求,很明显是极其严格,越来越严格!” 3)“长租”的重要性,很多人还没认识到 租赁市场一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短板。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租赁开始成为楼市的主基调。展望,显然也将如此。 “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这句话要特别注意,这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出现三种交易方式:卖、租和长期租赁。 长期租赁,其实是某种意义上的卖 。此前在深圳等城市,已经出现了银行贷款支撑的长租公寓。这样有利于长期锁定生活成本。 “长期租赁+贷款支持+按揭支付房租的方式”将让大资金、轻资产玩租赁成为可能,将有更多大银行携手大房企进入这个领域。“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意味着有更多的税收优惠、贷款支持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支持。 建设租赁型住房、保障性住房,事实上将成为和随后两年“大基建”的新内容 ,成为有人口流入城市新的稳增长的方式。对此,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 4)会议未提及房地产税 关于这几天大家热议的房地产税,会议并未直接提及。为什么会这样? 业内观点普遍认为, 房地产税短期内还不具备征收条件 。一方面,立法工作尚未完成。另一方面,充分授权、分类推进,即使是立法通过,到实际征收也有时间差。 根据马光远的预测,“ 房地产税不仅明年出台的概率为零,后年出台的概率也非常低 ,明年能够列入立法规划已经不易。有些人说实施,纯粹是不懂中国立法。房产税可以说是中国最重大的一个税收立法了,怎么重大都不为过,怎么复杂都不为过,立法的周期不会太短。” 刘晓博表示:“通稿没有提及房地产税,说明至少在这个税种是无法落地的,应该也不会搞试点。” 结语: “没有基调”的 过去我们习惯于给每年的会议一个定调。比如,是紧,是松,是松,是紧。经济学家管清友认为: 的政策基调既不是紧缩,也不是宽松,而是没有基调 。 如果非要给今年的会议提炼一个基调,那就是“防风险”。今年会议和往年最大的区别是,不只部署了未来1年的八个重点任务,还锚定了未来3年的三大攻坚战,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管清友表示,12月初政治局会议已经提前剧透,但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攻坚战的重要性。 这不是短期内抑制资产泡沫那么简单,而是要在长期内“将防风险进行到底” 。 防的是什么风险?会议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金融风险。不管是地产、实体还是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根子都在金融, 核心是管住不合理的杠杆 。 对企业来说 ,不要脱离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利用过度的杠杆支撑过于庞大的资产,不要做“挨板子”的那个。 对个人来说 ,不要用现金贷去买房,也不要滥用自己的信用,征信将更加严格。对金融机构来说,通道业务将成为历史,牌照将越来越规范,游离在监管之外的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将被清理。 对政府来说 ,不要变相融资,不要明股实债,不要承诺回购,政府举债的歪门邪道将被彻底堵死。 会议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 去年是“调节货币闸门”,今年变成了“管住货币总闸门”,今年更加强调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 ,以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些表述,都明白无误的告诉大家,明年货币政策相对于今年,会进一步收紧,加息的概率是存在的。 这也印证了我们早前发布的 《“我隐约闻到了钱荒的味道”》 里面的一个判断:在十九大报告中,高层已经不再强调GDP的高速增长,转而更加重视经济结构的改善,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中国“不差钱”的时代真的过去了,不过,最终会受益的依旧是整个经济体 。 在货币过多时,全社会进入追逐泡沫的投机时代,经济增速看不出好坏,但经济结构确实变差了,杠杆叠加,实体因为融资困难,走向凋敝。 现在货币规模收缩,政策堵住了热钱流入楼市的通道以及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的可能性,力引资金通过股市、债市等方式流向实体经济。 接下来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将那些吞噬流动性又不产生现金流回报的企业清出市场。 资料来源 : 马光远::政策变局、财富风口及房地产走势(光远看经济) 管清友:将防风险进行到底—深度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是金融研究院) 最高层表态,“二次房改”谜底揭晓!(刘晓博) “新时代”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什么信号?(刘胜军微财经) 重磅突发!,楼市、股市定了!(暴财经) 不一样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联讯证券李奇霖、张德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