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中国传统文化 饮食文化 潮州菜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 饮食文化 潮州菜文化内涵

时间:2023-05-22 03:32:10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 饮食文化 潮州菜文化内涵

本文乃作者晓星聊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小编前面谈过潮州菜的特点和形成历史,介绍了潮汕人的饮食爱好、饮食习惯和饮食风俗,所有这一些都有着一定的思想根源和文化根源,这就需要我们从事、物的外在形态追溯到人的观念形态。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这一层面,还应当尽可能地探索形成这种饮食风俗的潮汕人的思想、哲学与智慧之道。潮汕入的“根”是中原汉族移民,潮汕文化是中原汉文化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因而不言而喻,潮汕的饮食文化也脱离不了中国汉族饮食文化这个大框架。离开了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文化观念,我们对潮汕的一些饮食现象便找不到准确可信的解释。

潮州菜

尽管潮汕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形成自己的一些特点,而且从明代开始,潮汕文化便受到海外文化的一些影响, 以后这种海外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但是,从本质说,从主干说,潮汕文化仍然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子系统,而不是一碗大杂烩或者一个大拼盘。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试图对潮汕饮食文化的观念内涵进行一番初步的探索,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是“天、地、人”统一的“三才”文化。天和地指人类生存的空间,即自然界。人类一旦离却生存的空间,便一天也活不下去。人和自然的关系只能是依存的关系而不是敌对的关系。即使对自然有所改造和加工,也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大的原则。

潮汕饮食

这便是“合天”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有人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认为中国人总是把自然视作朋友,为了生存,就要尽量做到与自然和谐,掌握好人与自然的平衡,而西方人却经常将自然视作敌人,认为人类的每一寸进步,都是“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结果。小编无意于对中西文化异同这样的大题目展开讨论,我们只是想指出他们对待自然有不同态度这个事实。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还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因子是“气”。“气”是万物之本,也是生命之本。自然界的风起云涌,变动不居,便证明了“气”的存在。人生活在天地间,也必须从自然界获取水谷之气,呼吸之气,否则便不能存活。既然人与自然“同源”,便应当做到与自然“同步”。

潮汕

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日浩然,沛乎塞苍具……”。《红楼梦》第二回中贾雨村说:“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祚永运隆之日,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自朝廷, 下至草野, 比比皆是。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这两段话都有各自的日的和针对性,还将“气”分为“正气”、“邪气”、“仁者之气、恶者之气”两大类,但是他们都同样认为自然之气和人的秉气是相通的,同源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饮食文化

产生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根据人体机制和生理节律对自然四季的应节反应,指出春季人应当在饮食上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季人应当在饮食上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年中应省甘增成,以养肾气;秋季应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季应省咸增苦,以养心气。这段话姑无论其科学性如何,但是它明确地将自然之四时、人之五脏、物之五味联系起来,将自然运行同人的饮食联系起来,表明人的饮食行为必须同自然适应并且尽可能做到谐和一致。人类在生活中必须适应自然,否则便将不利于人类自身;但是人为了更好生活,又不得不对自然进行一定的改造和加工,如辟地为田、伐林作路、建池蓄鱼、播土种谷之类。

潮汕饮食分类

饮食也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加工,好好的一头野兽,你要“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将野曾捕猎到手后还要劈开米吃,烧熟来吃,这不是对自然的加工是什么!但是这里有一条原则,即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超越人类的合理需要而摧残自然,古人将它叫做“暴殄天物”,同样将受到自然的无情惩罚。潮州菜是一种美食,意味着对自然有更精细的加工,但是在精细加工之中又尽量做到在菜肴的形、色、味、香诸方面保持自然之本真,这显然导源于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比如菜的形状,潮汕筵席中上龙虾、上全鸡、上全鱼,虽然它们都是经过精心烹制的,上盘仍然耍砌成龙虾、鸡、鱼的原状,头、脚、尾,一样也不能缺少。

潮州菜是一种美食

这样做的用意固然一方面是表示尽其所有,倾心待客,另一方面也有展示自然,归恫自然、感谢自然赐予的深层寓意。潮菜中还有一些仿真点心,如寿宴中用姜薯泥作成佛手、寿桃等形状,也是模仿自然,表明我们的饮食取自自然,源于自然,人们与自然不可分割,联成一体。汕头龙湖宾馆作出的姜薯金鱼、彩兔生动逼真,一上席摄影机便拍个不停,这便是一个例子。比如菜的色泽,潮州菜在色泽。上追求的不是五彩斑斓,而是鲜亮。鲜亮也就是生命的颜色,自然的原色。潮汕人炒青菜,最讲究“厚油热鼎”,只有用这样的方法热炒、快炒,菜蔬才能保持青翠,使人乐于亲近。林语堂谈到,西方人吃蔬菜,要吗做成“色拉”生吃,要吗就是将菜烧得极烂,粘乎乎一片。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两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再如菜肴的香和味。前面我们谈到潮州菜最注重食疗的原汁原味,现在再以吃蛇做个例子。潮汕古属越,先民曾经把蛇当作图腾,因而有些地方还留下祀蛇的习俗,吃蛇之风不盛。近数十年米,大约是受到广州一带的影响,加上蛇肉有祛风活血、除疾去湿、补中益气的功能,吃蛇也在潮汕渐渐流行。同样是吃蛇,广州一带是“秋风起,吃蛇羹”,潮汕在多数情况下仍然是以蛇骨熬汤,将蛇肉切片“生促”来吃。比较来看,显然潮汕吃蛇的办法更“近自然”。

参考资料《中国饮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