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割胶工为何成了全国高考文科状元?她的成功不可复制!

割胶工为何成了全国高考文科状元?她的成功不可复制!

时间:2020-11-13 03:22:57

相关推荐

割胶工为何成了全国高考文科状元?她的成功不可复制!

如果说,一个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割胶工,可以成为中国顶尖学府的研究生、博士生,甚至成为美国知名大学讲师,只怕很多人都以为这只是一篇“鸡汤”文章或一番煽情演讲之后的美好幻想。然而,在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的确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如果说时代、环境可以带给人重重磨难,那么这重重磨难也可以变为一种动力,激发自强进取者奋发拼搏的昂扬斗志。

1979年高考文科状元、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高级讲师的王友琴便是这样一位自强不息的进取者。

谈及王友琴的高考经历,就不可避免地要顺带提到她的妹妹王友棋,因为这段难忘的岁月她们自始至终是一起走过来的。

1969年,王友琴和妹妹王友棋在“上山下乡”的潮流中由北京南下,来到了云南河口农场蚂蝗堡分场七队。

那时,王友琴才17岁,刚上高一;王友棋只有14岁半,刚上初一。说是“知青”,其实都是些孩子。动乱的年月,催人早熟。未成年的孩子,承受着成年人的磨难。她们姐妹俩除了承受一般“知青”共有的磨难外,还背负着父亲被打成“反革命”的压力。

青年人,尤其是14岁半、17岁的孩子,常把现实理想化。父亲为什么被打成“反革命”,她们不懂,更无力辩护。不是“重在个人表现吗”?只要远离“反革命”家庭,追随“上山下乡”的洪流,一定会闯出自己的理想天地。

当年的蚂蝗堡,可真是个“蚂蝗叮,野蜂蜇”的穷地方。王友琴姐妹俩跟另6位女知青被安排住在“马棚”里。知青“上山下乡”是“接受再教育”的,是不嫌弃“穷”与“苦”的。“当地人能受得了,我们为什么受不了?”

这里是橡胶产地,姐姐王友琴被分配当了割胶工兼垦荒地,妹妹王友棋因年小体弱当了苗圃工。城里的孩子,哪个没穿过胶鞋?但却很少知道那胶鞋的胶,是从橡胶树上一滴一滴流出来、经过加工炼制而成的,更很少知道产胶工人的辛苦。

王友琴右手有一道长长的伤疤,就是开荒时留下的纪念。刚学垦荒时,没经验,手上常挂着磨起的血泡。砍倒的竹子,留下了高高的竹茬儿。当大树放倒,一听到“喊山”声,王友琴不知怎么躲闪才是,慌乱中扑倒在竹茬上,划破的口子鲜血直流。还有一次她被野蜂包围,差点被蜇死。

为了尽早地成为熟练的割胶手,王友琴找来一棵朽树干,起早贪黑地练。她在短时间内成了割胶里手。

妹妹王友棋在苗圃里搞橡胶芽接,后兼当了“赤脚医生”,在自己身上练会了针灸。一次,场里一下病倒了50多人,个个发高烧。这可把王友棋急坏了。这些患者是因接触了带有致病体的水,染上了“钩端螺旋体病”。她寻偏方、翻药书,精心医治,50多个患者全被她给救过来了。她为人接过产,还用缝衣针和顶针给人缝过伤口,居然没出什么问题。

她们姐妹俩,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她们常用来激励自己的是:只要认真去做,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她们是“知青”,有着“知青”的追求。她们重视向实践者学,更注重以理论指导实践。她们究竟读了多少书?无从计算。但记忆犹新的是她们住进“马棚”不久,每个人床下的地上各出现了两个坑。这是她们坐在小板凳上,以竹瓦床为书桌看书写字时,无意挪动的两只脚蹬出来的。

分别只上过高一和初中的王友琴姐妹俩,慢慢地居然啃起《橡胶栽培学》之类的农大好几种课本和医大课本,从一元一次方程学到微积分,从A、B、C学到了能阅读英文书籍,从“老初一”提高到了大学水平。她们动手建小气象站,立风向杆,做百叶箱,双手打了6个大血泡,养蚂蝗,半夜起来记录温度湿度……认真的程度可真达到了“虔诚”。

1973年恢复出版了一批科学期刊,她赶紧跑到邮局订了所有能订的期刊,一下用掉了姐妹俩一个月的工资。

渐渐的“知青”的队伍越来越萎缩,一批批上调、返城。而她们依然在原地“专注于科学,专注于诚实、有益的工作。”

经过六年的艰辛努力,王友琴凭着崭露出的文学才华,在1975年被调到云南省文化局,担任《云南文艺》编辑。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王友琴在分省高考中,成绩为全省第一名,但因父亲的问题,没被录取。转过年的春天,父亲的冤案彻底平反。她又以全国文科高考“状元”的身份,踏进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当然,王友琴的经历是那个特殊的时代所造就的,套用现在的说法,她的成功不可复制,但那种奋发图强、拼搏不息的精神今天仍值得借鉴。

在北大,王友琴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四年的学业,1982年提前毕业,考取了北大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985年又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选定研究鲁迅专题,在唐弢老先生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

妹妹王友棋在农场劳动了八年后,考取了武汉建材学院,在力学专业学习了一年,又在1979年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1984年底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国内培养的第一批工程科学博士中最年轻的女博士之一。

有人说,她们姐妹俩在学术、科研上走的是“野路子”。要说“野”,那就是她们身居大城市,致力于科学研究领域时,始终保持着“马棚”时期的“野味”。

分别长达6年和8年的农场生活,给王友琴、王友棋姐妹俩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里的人们、那里的土地永远不会从她们脑海中泯灭。那一时期,她们虽失去了很多,但得到的更珍贵——使她们把握了人生的真谛,各自做出了富有价值的人生抉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