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长孙无忌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为何会落到自缢而亡的下场?

长孙无忌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为何会落到自缢而亡的下场?

时间:2018-11-10 07:00:49

相关推荐

长孙无忌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为何会落到自缢而亡的下场?

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行中,生性聪慧且博通文史、颇善谋略的长孙无忌占据首位。他是文德皇后的亲兄长,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一手扶持外甥李治做上皇帝并且帮其稳固皇位,最终却被扣上“谋反”的帽子,自缢身亡。至今他的忠奸与否依然没有定论,着实令人唏嘘。

当初辅佐李世民打下天下的功臣们基本都是善终,长孙无忌的下场可谓最凄凉了。世事已往,当时的长孙无忌究竟是忠臣还是奸臣,在史学界至今争议不断、尚无定论,暂且抛开不谈,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是为何功勋卓著的长孙无忌,会落得如此结局。

长孙无忌的父亲去世很早,他和母亲及妹妹被异母长兄赶出家门,舅舅高士廉见母子三人可怜,便带回家里抚养照料。成人的长孙无忌颇具才华和抱负,和李世民相见如故,成为布衣之交。

不久之后,李世民娶了其妹妹为妻,彼此的关系更为紧密。李渊起兵建唐后,长孙无忌便前往投奔,一直跟在秦王李世民麾下,随其东征西讨,是李世民天策府的重要成员。在玄武门事变中,长孙无忌的作用不容小觑,是他和房玄龄、杜如晦一同劝说李世民先发制人,一起谋划事变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世民登基后,既是功臣又是国戚的长孙无忌,十分受唐太宗的器重和信赖,有直接出入太宗卧室的权力。在将二十四位功臣画像挂入凌烟阁时,唐太宗下令将长孙无忌列于首位。甚至收到状告长孙无忌权宠过盛的密表,唐太宗也不以为然,还特意召集群臣强调自己对长孙无忌的信任。

所谓物极必反,虽然长孙无忌一直标榜自己不恋高位,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追求名利。而且长孙无忌虽挺有才能,但为人度量比较小,可因其受唐太宗看重,又位列功臣之首,因此和其共事的大臣都知道这点,都难以挑明。

唐太宗曾对辅佐储君的人选,咨询过为大唐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大将李靖。李靖念及自己大限将至,皇帝又亲临探望,便直言长孙无忌的功绩虽能成为宰相,但其有个心眼小的毛病,比较嫉贤妒能。尉迟恭曾在野堂指出过他的毛病,至今还在隐退。

这样的缺点在文韬武略的唐太宗眼里,当然只是小问题,他有十足的自信能驾驭长孙无忌,使其发挥功效。作为已经坐拥天下的皇帝,用人最重要的不是看其才能,而是让自己用得放心。

没有皇帝会安心用一个能力超凡的臣子,长孙无忌是国戚,还一直懂得避嫌谦让、不恋权势,虽然能力略逊一筹但也算颇有才干,还有小心眼这样限制其自身发展的毛病,相比其他人,唐太宗自然更放心将其置于高位。

因此在唐朝的开国功臣里,论行军打仗长孙无忌不如李靖、尉迟恭,论治国谋略他不如杜如晦、房玄龄,论直言敢谏又不如王珪和魏征,他偏偏能得到唐太宗的青睐,居于功臣首位。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生活过久了,难免会有点倨傲。所谓功高震主,如果这个“主”和文武双全、驭人有术的唐太宗一样,长孙无忌这等才干的人自然能被恰当利用,也不会轻易出什么偏差,可若换一个能力不及、自信不足的皇帝,那就另当别论了。

唐高宗李治能做上太子乃至皇帝,长孙无忌功不可没,前期李治也一直信赖着这个舅舅。长孙无忌很快排挤掉了不同阵营的另一位宰相李勣,之后又利用高阳公主谋反案,将驸马房遗爱父亲房玄龄在朝中的势力几乎除尽,还将曾经得罪过他的吴王李恪等牵扯进案子一并杀害。

直到高阳公主谋反案后,李治才发现朝堂不知何时变成了长孙无忌的一言堂,留下的众臣都是看其眼色行事,根本不把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于是便开始了夺权之争。

李治先是拿废掉王皇后改立武昭仪之事来试探,他携武昭仪带了十车珠宝到长孙无忌的家里,求其答应改立武昭仪为皇后。结果长孙无忌收下了珠宝,却只字不提改立皇后的事,惹得李治大为光火。

王皇后出身关陇世家,武昭仪身后是山东俊杰势力,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势力在朝中独大,如今他收了礼却不退步,在李治看来是其完全不把自己这个皇帝当回事。于是便在李勣为代表的军方势力支持下,强势废王立武,最后倚靠武皇后背后的山东俊杰势力,以谋反罪将长孙无忌流放,不久又迫其自缢。

假如长孙无忌没有那么小心眼,大肆排除异己,把朝廷变成自己的一言堂,会不会也得以善终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