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写春联 乡村年味的记忆

写春联 乡村年味的记忆

时间:2023-08-02 22:52:49

相关推荐

写春联 乡村年味的记忆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百节之首”,贴春联不仅是过年的重要标志,更是民间最具仪式感的一种文化信仰和习俗,当人们在自己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就意味着过年的序幕正式拉开。

春联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以简单易懂、对仗工整、短小精炼的汉字组织成朗朗上口的吉祥话语而成,寄托了人们对天地人的信仰,也包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来年的期许。因此,对于人们来说,特别是农村,贴春联是过年的第一件大事,怀着无比庄重的虔诚和膜拜之心,这可能是源于对文化的崇拜和敬畏吧。

我的家乡位于以“苦瘠”昭闻天下的陇中,小时候,庄户人家的生活都是宭迫和拮据的,祖父及父辈们读过书、上过学的屈指可数,凡是有过三五年求学经历的人,则被乡亲们称之为读书人、有文化的人,深受尊重。而这样的读书人或文化人,一个庄子里也就三两人,素常,他们除了对外面有亲友的乡亲们代写一两封信书、或给盖新房的人家写一付上梁的梁记之外,其它别无所求,可到了过年前的三两天,这三两个读书人的家里就开始热闹起来,门庭若市,人进人出,每个人进门的时候腋下夹着几张红纸,出门的时候则在手里拿着毛笔写就的春联。

我记事时,所在的村庄里,过年写春联的有两三人,其中一位是我小学的老师,一位是我大伯家的大哥。在我上高中之前的每年除夕,都是拿着父亲买来的带有白头的红纸,不是找我的老师就是找大哥去写春联,不过更多的时候去找大哥写,每次去的时候都得排队等候,因为从早上开始,就有赶了几里路来找大哥写春联的,因此,我去时大哥就说,我们是自家人,离家近,迟一点不要紧,先把远一点乡亲们的给写好,让早一点回家准备过年。当轮到我时,除夕的太阳都落山了,而春联贴到门上时,也已星辰满天。不过,这还是比大哥家要早,因为每年大哥都是最后才给自家写,当他在给各门贴春联时夜幕降临,不得不叫弟弟点个煤油灯照亮(那时家乡还没通电)。

那时除夕,到大伯家找大哥写春联的村人络绎不绝,有的是裁剪好了纸张的,大哥铺开就写,有的是因为不知道裁多大尺寸合适(村人大多没上过学,不知横裁还是竖裁合适),直接拿三两张红纸而来,大哥要折叠裁剪好后再写。因为大伯身体不好,大哥只上了四年级的学,我当初不知道大哥的毛笔字为什么写的那么好,后来,得知他喜欢写字,平常有空的时候就自己练着写写。

其实,为乡亲们写春联,是一件费时费力的活,一户人家少则三两付,多则七八付(农村家里有七八个门,每个门上都要贴春联,包括牲口圈门、储放粮食的门等等),大哥有时一天会写一二十户人家的春联。为此,每年的腊月初赶集,大哥就不得不为自己备几瓶墨汁和一两支毛笔,当然,村人也朴实,知道麻烦大哥,有村人来时自己买了墨汁拿给大哥的,而没拿墨汁的,会记住劳烦了大哥的情,大哥有什么事时就来帮忙。

大年除夕,大哥家墨香四溢的场景以及大哥洋洋洒洒、龙飞凤舞地奋笔疾书,令我至今记忆犹新,而大哥的毛笔字以行书为主,字体圆润,点横有力,撇拉有度,行云流水,时行楷、时行草,婉约不失豪放,张弛却不扬,村人大多不识神韵,只是说一个“好”字,就因为这个“好”字,大哥从早上开始,一直“点、横、撇、拉、竖、弯勾”到晚上燃油点灯。同时,大哥每写好一户人家的春联,还得在每一付的背面标上左右顺序、那是堂屋、那是厨房的标记。

后来,上了高中的的我自己写春联,也帮别人写过,可怎么写也没有大哥写的有神韵,而大哥每年除夕还会为村人写春联,只是写的少了,由于村里上学的孩子多了,大多家庭开始由自家的孩子写春联,再后来,乡亲们开始到集市上买春联,而大哥还是坚持自己写,再后来,大概是本世纪初,连大哥自己也不写春联了,将笔墨纸砚束之高阁,去集市上买,而买来的春联大多是机器印刷品。不过,于我来说,不论是之前大哥为乡亲们挥毫泼墨写春联,还是后来我们自己写春联,那芬芳四溢的墨香,乡亲们腋下夹着红纸匆匆赶路的样子,亦或是每年三十大哥累的弯不起的腰的样子,都成了一段时代的记忆,永远定格在心中,成了对年的追忆和回味,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年,年年过,春联,也是年年贴,不仅贴春联,现在每家每户还挂起了红灯笼,这在之前是见所未见的,因为生活窘迫,过年连给孩子买件新衣服也要东凑西挪,哪有钱去买红灯笼。现在,家家户户红红的春联红灯笼,映衬出乡亲们的生活也是红红火火。没错,从读书识字不多找人写春联,到孩子学有所成自家写春联,再到买现成的春联,由此可以直观地看出,一个昔日“苦瘠甲天下”的偏僻村庄的变化,生活条件改善,生活节奏变快,一切都发生了翻地的改变,这固然是令人可喜的。

但唯一令人有些遗憾的是,红红火火的年味中少了一份芬芳怡人的墨香味,尽管春联红的似火、红的金光闪闪、红的花枝招展,却少了墨香四溢的神韵,少了神韵的汉字无疑就显得有些僵化和生硬,是生活节奏太快?还是科技太发达?不管怎样,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春联作为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形式的表现,还是不要丢掉老祖宗的文房四宝为好,或许我有些固本守陈,可毕竟中国的方块字是不能遗失的,即使电脑之类的科技再发达,只会敲字不会写字,传统文化的传承或许就成了一句空话。

近两年,“振兴乡村”成为一个热词,科技固然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但也不应忽视乡村文化这个软实力,文化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而乡村的振兴,首先是乡村文化的繁荣,而繁荣乡村文化,其中的文房四宝是不可或缺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