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元代书法家赵松雪 是怎样悟到王羲之笔法的?

元代书法家赵松雪 是怎样悟到王羲之笔法的?

时间:2022-04-15 12:36:23

相关推荐

元代书法家赵松雪 是怎样悟到王羲之笔法的?

赵松雪是元代著名书画家,他名叫赵孟(fǔ),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是中国古代最有成就的书画家之一。后来的元朝四大画家,都以他为祖师爷。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书法上,他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五体俱能,尤其擅长楷书和行书,书写风格被称为“赵体”。赵体遒劲姿媚的书风,对当时及后世书法传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赵松雪生活的元代,书法界一向靠“口传手授”所流行的笔法早已失传。宋代之所以盛行“以意为主”的书风,一方面是由于要突破唐人笔法森严的壁垒,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笔法失传之故。但是,赵松雪竟然能够凭借前人留下来的字帖,悟出晋唐笔法,写出古雅秀美的赵体。再加上精音乐,冠文章,熟诗歌,开画风,工书法,嗜篆刻,通佛志,可谓集艺术、学术才华于一身,可见其悟性之强,聪明程度之高。那么,为什么赵松雪在书法上的悟性这样高?

第一,这与赵松雪在书法上的勤奋是分不开的。

自五岁起,赵孟就开始习字,几无间日。赵松雪享年六十九岁。逝世之日,仍观书作字,谈笑如常,至黄昏,逝于吴兴。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程度之深。每天起床后,他就开始研墨,临摹字帖。为了节省时间,他常常一边吃饭一边揣摩字帖的笔画,等吃完后,又接着写……就这样,直到天黑时止。他每天练字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几十年都不曾间断,能做到“日书万字而精气不衰”。

每天练字之余,赵松雪还总要画画。他画竹木花卉,又画山川人物,而他最喜欢画的就是马。就是拾到一张废纸,也要画一幅马才把它扔掉。十八岁时,画的马就像活马一样,栩栩如生,在当地十分有名气。《元史》本传记载,“孟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回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故跨越时代,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三位唐楷大家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第二,这与赵松雪的学书路径有关。

赵松雪被称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其匹”,他的书法初学二王,临摹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智永和尚的《千字文》;后来,又学虞世南,学颜真卿,博采众长熔于一炉,到二十多岁时,他已形成了自己妍美潇洒的独特书风──“赵体”书法。元虞集在《道园学古录》中说“松雪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变其形。”赵松雪的代表作行楷长卷《洛神赋》用笔潇洒风流又笔法严谨,点画之间彼此呼应照顾。全篇洋洋洒洒几百字,无一败笔。元代大画家倪瓒称其“圆活遒媚”。圆指笔画圆转自如;活指运笔潇洒至极;遒为落笔有力,入木三分;媚是字体妍美迷人。其书法的精髓,一直被后代无数临写者牢记心间。

第三,与他的身世遭遇有关。

再高的悟性也需要有前人真迹作为依凭,否则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能得到前人真迹,跟赵松雪的身世遭遇有关。赵松雪是皇族后裔(宋太祖第四子秦王赵德芳之后),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其五世祖秀安僖王赵子偁,即宋孝宗父。其四世祖为崇宪靖王赵伯圭,优越的家世为他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赵松雪十一岁时,父亲去世,由生母丘氏督学。赵松雪自幼聪敏,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写字运笔如风。十四岁时,赵孟因其家世入补官爵,任真州司户参军。

南宋灭亡后,赵松雪闭门读书,钻研书画。母亲鼓励他:"圣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你不多读书,如何超乎常人?"他因而愈加努力,拜老儒敖继公研习经义,学业日进,精通音乐,能够鉴定文物古董,诗词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书画技巧也变得炉火纯青,名声远播,闻名于大江南北。后来,元世祖忽必烈受其才,称其“神仙中人”。赵松雪受到重用,官至翰林学士,封为魏国公,死后追谥文敏。

后世针对赵松雪的书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喜欢的人,会觉得他古雅纯正;厌恶的人,会说他以宗室子弟的身份,入元为官,风骨软弱,鄙薄其书甜媚落俗。但是,不可讳言,其身世遭遇还是给其带来不少好处的。很现实的就是身份地位的提高让其有机会接触到名家真迹。比如著名的《兰亭十三跋》就是他在进京途中,赶来送别的僧人独孤长老送给他珍贵的《定武兰亭》(五字不损本)后所写的(“独孤长老送余北行,携以自随。至南浔北,出以见示。因从独孤乞得,携入都。他日来归,与独孤结一重翰墨缘也。至大三年九月五日,跋于舟中。独孤名淳朋,天台人。”)

客观来说,赵氏能重拾晋唐笔法,开创了元朝一代的新风气,用笔娴熟、精湛,内秀外刚,笔法经典,肆意中又遵循规矩,赏心悦目,这对于异族统治之下的汉民族恢复文化自信还是有好处的,对其身仕两朝的行为求全责备大可不必。不过,赵松雪若不是有贰臣之名,其书法史地位绝对会再上一个台阶。元仁宗曾取管道升的书法,与赵孟及其次子赵雍的书法用玉轴精装,钤上御印藏于秘书监,说:“让后世知道我朝有一家的夫妇父子都善书,这也是奇事啊!”马宗霍在《书林记事》中谓“元赵子昂以书法称雄一世,落笔如风雨,一日能书一万字,名既振,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