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苔丝》:一场对命运不公的顽强反抗 一个被信仰抛弃的悲剧人生

《苔丝》:一场对命运不公的顽强反抗 一个被信仰抛弃的悲剧人生

时间:2023-02-01 02:17:31

相关推荐

《苔丝》:一场对命运不公的顽强反抗 一个被信仰抛弃的悲剧人生

《苔丝》:一场对命运不公的顽强反抗,一个被信仰抛弃的悲剧人生

《德伯家的苔丝》首次问世是在1891年的英国插图报上连载,并于1892年以书的形式出版,在当时被认为是一部重要的十九世纪英国小说。其作者托马斯·哈代也被评为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德伯家的苔丝》问世之后,极富争议的同时又被读者所疯狂传阅,在当时轰动一时。而88年后,一位才华横溢的法国波兰裔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大刀阔斧地改编了这部经典悲剧,并先后斩获1979年奥斯卡学院奖的六项提名和三项大奖。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回顾经典,翻开有关《苔丝》的悲剧人生。

《苔丝》的故事发生背景是在原作作者哈代的家乡威赛克斯,那时英国西南部的一个小镇,而电影中的女主角苔丝和所有威赛克斯人一样,勤劳勇敢,她一心追求真和善,却戏剧般遭受命运不公的嘲弄,一再遭受伪和恶的打击。虽然她顽强反抗,却还是难以逃脱命运的捉弄。对于苔丝最后的悲剧,读者与观众也是说法不一。一些观众认为,“苔丝也可能不会做那些选择”,而一些原著读者则表示,“是她的家庭带给她的巨大伤痛”。

基督教价值观支配着社会习俗,这些习俗以及女主角和两个男人的之间的互动和感情,在这个害羞、天真、正派而又骄傲的苔丝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洁白的女仆衣服、牛奶喷进桶里的声音、湿漉漉的英国萝卜田的泥泞和年轻情侣们眼中闪烁的爱慕之光,这些细节都栩栩如生,仿佛从书页上跃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在之前的众多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中,很少会遇到不令人失望的改编作品,但这部电影几乎完全复制了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

考虑到十九世纪的欧洲文化被认为是如此严格的道德主义,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那个时代的许多伟大小说本身就是对这种僵化的攻击,但是或者也许那只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些经典而幸存下来的。毕竟,对于当代读者来说,想象自己被如此森严的秩序所扼杀或反抗要比舒适地参与其中更加容易。这部改编自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的作品最突出的一点当然是它华丽的外表、电影摄影以及杰弗里·昂斯沃思和吉斯兰·克洛克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展现。

不仅如此,影片中的画面有时还参照了英国乡村的各种绘画,所以营造出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自然景色。除此之外,艺术指导和服装设计也很棒,与乡村的色调和质地相呼应。影片的设计遵循这样一个紧凑的色彩方案:从一小撮米白色开始渲染,然后让位于后半部分的灰色和棕色,最后是深红色。然而,这种配色方案让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舒适。因此,这部影片也获得了第53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摄影奖。

如果说任何一部电影因其优美、抒情、感性而又忧郁而富有诗意的视觉表现而值得赞誉的话,那就是《苔丝》。这部电影的成功始于女主角的选择,由20岁的娜塔莎·金斯基扮演的苔丝,美丽、性感、害羞,又充满了生命和爱的希望。

《苔丝》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全世界的范围内,都长久受到广大读者的抬爱,且为专业人士所瞩目,为电影、戏剧届的艺术家们垂青。在全世界的电影总量中,由文学名著改编而来的约占三分之一。也许我们首先会想到由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著名作品《飘》改编而成的《乱世佳人》,1939年上映后,在世界各地文化和商业上都获得了极大成功。又或者是改编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最终卧轨自杀的悲剧。当众多经典著作用另一种形式展现时,才让观众有更好体验经典名著里的精髓之所在,而《苔丝》的成功改编也把这样一个跌宕起伏的女性悲剧形象最好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导演在讲述这场悲剧的时候是异常隐忍克制的,对女主角命运转折的情节都采用了跳跃式的处理方式。对于那些本都是可以大肆渲染的视觉刺激场面,导演却故意只交待了前因后果,把具体过程略去,不但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这样点到即止、适当留白的方式也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

在那个年代,女性本就属于弱势群体,年少无知、怯懦软弱的她从头到尾都是被动地受着戕害,即便是最后的血溅裙裾,也是痛苦积淀已久后的爆发而已。

好了,小编今天带给大家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阅读和理解,如果您对本篇文章有什么疑问或其它见解,也欢迎您在评论中留下你的看法。感谢您的收藏和关注,小编在这里每天都会为大家带来更优质的内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