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聚焦两会:从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

聚焦两会:从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

时间:2019-12-28 01:35:07

相关推荐

聚焦两会:从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

来源: 清华金融评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图片转自中国政府网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5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政策取向: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等。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同时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也明确了政府工作的十大任务。

这给了目前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金融业更为明确的政策预期,也提出了相关要求。如政府工作要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每一项都是金融业要大力服务和支持的领域,也给金融业自身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挑战。

首先,宏观经济方面,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而目标为6%-6.5%之间,可见政府给了经济增速下行更高的容忍性。也从侧面说明中国经济依然面临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下调目标,扩大区间,也给予改革更多的空间。对金融业而言,在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化解金融风险的三大任务下,如何以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存在着基本面方面的制约。

“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李克强表示,要发挥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丰富和灵活运用财政、货币、就业政策工具,增强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从政策方面来看,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这是落实7月份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的政策部署,也是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下的现实要求。因此,稳就业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在此背景下,宏观调控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也更强调松紧适度,要求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以更好满足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需要。”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财政政策的加力提效。今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比去年预算高0.2个百分点;财政赤字2.7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83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9300亿元。

“适度提高赤字率,综合考虑了财政收支、专项债券发行等因素,也考虑为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风险留出政策空间。今年财政支出超过23万亿元,增长6.5%。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10.9%。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缓解困难地区财政运转压力,决不让基本民生保障出问题。”李克强表示。

最后,在明确的政策总基调下,李克强强调,政府工作要统筹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出台政策和工作举措要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调结构,防控风险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防止紧缩效应叠加放大,决不能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同时,也不能只顾眼前,采取损害长期发展的短期强刺激政策,产生新的风险隐患。李克强表示,还要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只要市场主体有活力,就能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

可以看出,对于金融业而言,从政策监管层到具体金融业界,服务的重点在于防控好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推动自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内生动力,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曾在《清华金融评论》撰文,认为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改善金融结构,减少无效、低效金融供给,增加有效、高效金融供给,提高金融供给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能力,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发展的平衡。

第一,货币政策稳健基础上注重结构性精准灌溉。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以更好满足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需要。在实际执行中,既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又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央行在 第4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主要体现为总量要合理,结构要优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一方面要把握流动性的总量,既避免信用过快收缩冲击实体经济,也要避免“大水漫灌”影响结构性去杠杆;另一方面要把握流动性的投向,着力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的作用,在总量适度的同时,把功夫下在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上。平衡好总量和结构的关系,做到“松紧适度”,需要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总量方面,“比如,1月4日宣布的降准政策分两次实施,和春节前现金投放的节奏相适应,并非大水漫灌。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也应保持与名义GDP增速大体匹配。同时,还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央行行长易纲此前以央行具体操作回答媒体有关货币政策的“度”如何把握时表示,结构货币政策精准灌溉方面“比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人民银行宣布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根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增长情况,向其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可以看出,央行实施定向降准、创新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发放模式、创新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工具、并加快推进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等七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均都应证了央行一直强调的在总量上保持合理充裕的同时还要考虑调整结构,更精准更有针对性地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把金融资源更多引向实体经济,着力于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

这是因为,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银行的信用扩张是货币体系运行的中枢。因此,改善货币政策传导,央行重点在于采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导银行的行为,不靠行政性的办法,而是要从机制上下功夫,引入市场化的正向激励机制,鼓励商业银行主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央行也在报告中介绍了下一阶段央行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着力点: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既要防止货币条件过紧引发风险,也要防止大水漫灌加剧扭曲和继续累积风险,其核心是服务好实体经济。同时,要平衡好总量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几家抬”的政策合力,从供需两端共同夯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协调好本外币政策,处理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间的平衡。强化正向激励机制,促进金融结构调整优化,提高金融结构的适应性,在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增强金融体系的韧性。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发挥稳健货币政策作用的同时,还要加强政策统筹协调,强化激励相容机制。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稳预期,改善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家和市场信心,保持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

对于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孙国峰认为关键是形成激励相容的机制,鼓励银行主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而不是用下指标、派任务的行政办法。利率传导不畅会对银行信贷需求形成约束。孙国峰指出,目前,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已放开,但央行仍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存在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两轨”,这实际上对市场化的利率调控和传导形成了一定阻碍。下一步央行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利率逐步“两轨合一轨”。

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水平方面,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目前,实际利率正在下降过程中,未来可能会继续向下。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央行对)降息会比较谨慎,但政策利率可能还会下降,但考虑到当前货币市场利率已经较低,以及汇率、资本流动等反面的联动反应,下调空间不大。”

与“降低实际利率”相对应的是,政府工作报告就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大型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连平表示,调整准备金率、增加市场流动性,以及通过各种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来推动利率水平下降或推动银行负债成本下降,都有助于压低实际利率。

第二,财政政策减税降费加力提效,大规模减税2万亿。

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一环,确定适合的财政赤字率非常关键。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除了提高赤字率至2.8%之外,还提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包括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等。同时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并要求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李克强表示,这会给各级财政带来很大压力。为支持企业减负,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中央财政要开源节流,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地方政府也要主动挖潜,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多渠道盘活各类资金和资产。

“ 这次减税,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发展后劲并考虑财政可持续,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是完善税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改革,是宏观政策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抉择。”李克强表示。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指出,财政赤字占GDP比率2.8%,说明中央政府定的目标依然很稳健,没有如市场预期的那样突破3.0%的门槛值。这意味着,中央政府对于未来面临的或有支出保持着较为谨慎的态度。

除了赤字率较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外,今年地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也将超过2万亿。报告显示,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亿元,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也为更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创造条件。合理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继续发行一定数量的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减轻地方利息负担。鼓励采取市场化方式,妥善解决融资平台到期债务问题,不能搞“半拉子”工程。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指出,大幅增加专项债,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可以更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规范举债的“前门”开得更大,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创造条件。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是“税负只减不增”这个提法,非常好,一旦落实下去,对于企业家的信心提振,对减轻企业负担非常重要。但这需要配套落实,实施起来会有难度,这将倒逼党政机构改革,需要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

在张明看来,此次企业增值税税率下调超过了市场预期,对于中国企业、而且是中小企业而言,可谓意义重大。在加上社保缴费比例的下调,应该说,的减税降费力度是空前的,这既有助于增加工业企业利润、也有助于增强中小企业信心,较好地实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降成本”理念。这对于稳定的制造业投资增速与民间资本投资增速而言,有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第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着力于促进市场主体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在一系列政府“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的前提下,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以及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等培育壮大新动能的提法,给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政府报告要求:“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等综合优势,改革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机制,大力培育专业精神,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这就要求金融业一方面要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创新资本形成能力,引入更多可以承受更多风险的直接资本,支持经济新动能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等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从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到科创板以较为齐备的一套制度3月1日正式开门迎客,也说明金融改革提质增效,利用好资本存量来推动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增量改革箭已出弦。

中国证券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安青松曾在《清华金融评论》撰文表示,设立科创板和试点注册制是增量改革,都是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方向,解决“路径依赖”问题,实现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变革,因此,科创板不是简单地增加一个市场板块,而是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这也是在机制设计和制度创新上赋予基础性制度改革的基本定位和监管理念、发展逻辑的全新定义,在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做出更为妥善的差异化安排的根本原因,旨在增强对科创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

为推动新动能资本形成,激发市场主力活力,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清华金融评论》3月刊封面专题聚焦“私募基金推动创新资本形成”。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撰文表示,金融能力的核心体现为创新资本形成能力,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基金是创新资本形成的重要载体。私募基金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与资本市场共同成长,在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证监会将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对外开放,尽快推动上海科创板试点落地,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基础制度改革;同时深化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优化再融资制度,深化市场化并购重组改革,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致力于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洪磊也撰文表示,下一阶段要完善现代行业治理体系,促进私募基金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他表示,私募基金是现代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作为一种专业化投资活动,从资金端看是代客理财,从资产端看是风险投资,构成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重要渠道。私募基金行业治理需要处理好投资者、私募基金管理人、托管人、被投资企业、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等多元主体的关系,约束市场主体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同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

同时,为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把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政府工作报告还要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包括加快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等。

其中,国有资本是推进国家现代化、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保障,今年国资国企改革的任务重点将会包括,深化电力、油气、铁路等领域改革,自然垄断行业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等等。《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职业经理人等制度。依法处置“僵尸企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指出,国资、国企改革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同时地方国资、国企改革要与债务治理、金融改革结合起来。可以借助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机遇,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有机结合起来,把传统产业国企的改革与地方金融国资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在国有资本管理中,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加强和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要把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摆在突出位置。

对此,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级经济师杨润贵指出,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国有金融企业必须抓住“管资本”这一主线,推动人力资本管理机制市场化改革,健全国有金融机构人力资本管理制度,建立起符合行业特点和机构性质、与市场整体水平相一致、与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风险防控等成效挂钩的人力资本决定机制。

对于金融业而言,还需要进一步利用好金融科技,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与服务水平。中科院大学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吉贝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世平表示,对于政府来讲,大数据主要包括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建立数据质量的审核和保障机制,建立数据的有效存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并促进数据信息的推广和应用。首先要解决共享的思想问题和共享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成长。高榕资本高级顾问、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谈婧认为,中国的共享经济正处于上升的快车道,在结构改善、创新驱动的同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她表示,经过多年深耕的差异化共享,已经基本完成了市场培育阶段,在未来的2~3年时间,将是这一批差异化共享站上舞台的时刻,共享经济将进入下半场。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未来理事会理事孟晔认为,新技术、广市场、全球化、大融合与再叠加,将日益丰富共享经济的内涵,扩充其外延。

第四,以开放促进金融业全面深化自身改革。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金融参与和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和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国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优化开放布局,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包括促进外贸稳中提质,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

但过去的一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变主义受到冲击,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给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统筹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凝心聚力办好自己的事。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按确定的目标和部署推进工作,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敢于应对挑战,善于化危为机,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兼院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曾在《清华金融评论》撰文表示,“中国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国际两种资源,除了商品资源买卖,更应在全球配置资产。加大对外投资,与所投资的国家共发展,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也是维护经济全球化的措施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曾《清华金融评论》撰文表示,“金融服务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由竞争机制带来压力、动力、进步和繁荣,会发展得更好。”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陆磊认为,学习和引进现代宏观金融调控方式相对较为容易,但真正改革金融运行内在机理,金融机构现代化是无法绕过的环节,也是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是否有力有效的决定性因素。“金融机构改革的必要条件是开放,开放就成为推动甚至倒逼改革的先决条件。开放促使了中国金融体系自身变革,走向与世界的融合。”陆磊表示,金融机构改革创新是全部金融改革的核心要义。

吴晓灵表示,除畅通融资渠道、完善金融市场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也是重要的金融条件。“第一,完善汇率形成机制,让汇率成为企业配置资产的真实信号。第二,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吴晓灵表示,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必由之路,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稳定宏观经济,合理引导预期;二是要真正树立规则意识,严格执法;三是加强基础制度建设,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我们应尽快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克服金融数据分割的现状,加强市场分析和风险预判,加强监管协调,发挥综合处置风险的制度优势,尽力减少内外冲击引起的资金无序流动的危害。”

在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方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落实金融等行业改革开放举措,完善债券市场开放政策。加快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提高政策透明度和执行一致性,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公正市场环境。加强外商合法权益保护,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推进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支持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新区开展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试点,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据长金鹏辉在《清华金融评论》上分享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经验时表示,“站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增设新片区的新起点上,以资金自由流动为重点推动关键领域金融改革”。金鹏辉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的金融改革需要优先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在资本项目可兑换上取得新突破;二是在金融对外开放上取得新突破;三是在支持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上取得新突破;四是在金融配套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办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动对外投资合作健康有序发展。

原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琦曾在《清华金融评论》上表示,丝路基金通过开展投融资合作支持了“一带一路”建设。同时,金融开放的需求也为丝路基金的业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要拓展国际合作,以互利共赢为核心,为‘一带一路’建设凝聚更多共识。另一方面,要发挥比较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层次的投融资服务。”金琦指出,丝路基金希望通过持续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地支持产业链和优势产业的跨境联通,激发开放型经济增长的红利。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中国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加快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日韩自贸区,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继续推动中美经贸磋商。中国秉持互利合作、共赢发展,一贯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我们对作出的承诺认真履行,对自身合法权益坚决维护。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在对中美贸易争端与长期增长的可能路径进行分析时就曾表示,历史转折点上全球治理体系有三种可能的均衡发展演进路径,其中欧洲、美洲、亚洲价值链为主的三足鼎立的均衡是最优均衡,当前形势下我国可以通过建设亚洲共同体、扩大开放以及保持经济增长等方式来迎接全球治理体系的变局和挑战。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历史充分证明,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

第五,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金融业发展底线思维。

中国经济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型与结构调整过程中防范风险会是一个恒久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强化底线思维,坚持结构性去杠杆,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输入性风险。

对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的风险防范,《清华金融评论》1月刊的封面专题也对此进行系统解读。在当期的封面专题中,探讨了如何避免和应对可能出现的“灰犀牛”风险。

“宏观经济的相对稳定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各类金融风险问题也才能得到逐步化解。”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指出。

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指出,应该看到,我国当下地方债最大的风险不在其静态规模,而在于其形成机制和管理机制。地方债的背景是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模式,根据此前的审计结果,政府性债务一般用于铁路和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医疗等民生项目等。应该可以据此考虑政府性债务支出后形成的究竟是优质资产还是不良资产。其次,应该看对债务的偿还能力,现金流能否当年实现还本付息。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涂永红也指出,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我国应重点加强国际协调框架建设、细化中美政策协调、充分发挥我国在不同国际组织和平台的积极作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