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疱疹性咽炎?_疱疹性咽炎传染吗_慎防小儿疱疹性咽炎

疱疹性咽炎?_疱疹性咽炎传染吗_慎防小儿疱疹性咽炎

时间:2023-07-10 06:52:41

相关推荐

疱疹性咽炎?_疱疹性咽炎传染吗_慎防小儿疱疹性咽炎

疱疹性咽炎是小儿感冒的一种特殊表现,夏秋季节多见。常在托儿所、幼儿园有小流行,婴幼儿多一些,是由一种称为“柯萨基病毒A组”引起的。婴幼儿因为不能诉说咽痛,所以日夜哭闹,不能睡眠。一般病程在7天左右。患病的孩子会突然呕吐、高温在39℃左右,不要想吃东西。那么,为什么会导致疱疹性咽炎?疱疹性咽炎会表现出哪些症状?应该怎么治疗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1疱疹性咽炎病因

疱疹性咽炎病因 外界因素影响

疱疹性咽炎病原体种类非常繁多,其中以柯萨奇A组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数量最多也最为常见。当人体受到过度劳累时抵抗力就会下降,疱疹性咽炎很有可能也趁虚而入。对于过敏性体质的人群来说,也是易感人群。另外,气温突然剧烈变化,身体感冒受凉,或者受到突如其来的化学因素刺激,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患上此病。

疱疹性咽炎病因 自身免疫力差

为什么小孩更容易得疱疹性咽炎呢?与其生理结构和免疫能力弱有关。儿童因为尚未发育完整,呼吸道屏障功能很弱,鼻毛不能完全阻挡空气中的污染异物,从而不能发挥清扫的作用,灰尘就更容易侵入。小孩的呼吸道粘膜柔嫩,容易受到寒冷等各种刺激影响,发生充血肿胀。孩子对病毒的免疫能力不足,不能充分杀灭入侵的病原体。小儿呼吸道上纤毛的活动能力较弱,不能及时将粘附在呼吸道上的细小颗粒粉尘及时向外清扫。

2疱疹性咽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现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急性淋巴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病毒A10型引起的一种变异的疱疹性咽峡炎,有如典型咽峡炎同样的损害,但不进展到水疱和溃疡,仅存留有淋巴细胞浸润所形成的灰白色丘疹,周围绕以红晕。

[临床症状]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此病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患儿表现为起病急、突发高热、早期伴有流鼻涕,继而大一些的孩子会自诉口腔疼痛或拒食,小一些的宝宝则表现为烦躁、哭闹、流口水,尿色黄、短少,大便干燥成球。检查时,可见患儿上腭、口腔黏膜、咽后壁、扁桃体等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小疱疹,大约在1-2天内疱疹破溃形成溃疡。一般疱疹性咽峡炎往往都伴有牙龈一碰就出血,口腔内有臭味,还会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但很少波及口腔外部的皮肤。

3西医治疗疱疹性咽炎的常规方法

西医一般多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病轻者可口服新博林等抗病毒药物及退热药。局部可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一)主要是对症治疗。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1.原发病治疗。

2.局部治疗

(1)采用复方硼砂溶液、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含漱;病变部位涂擦2%金霉素甘油或1%甲紫,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2)注意休息,多饮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3)为防止继发感染及缩短病程,可肌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常静脉给予抗生素联合应用激素。如青霉素800万U联用庆大霉素24万U加地塞米松5mg静滴,或头孢唑林6~8g联用阿米卡星0.48g并加地塞米松5mg静滴,治疗效果好,一般无并发症。儿童用药量酌减。

(二)预后

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本病预后良好。

4慎防小儿疱疹性咽炎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袭1~7岁儿童。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多数患儿没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部分患儿可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体查可见在口腔咽峡部、软腭上和扁桃腺、悬雍垂上有出现小疱疹。疱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

本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由于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治疗可以口服中药抗病毒、对症处理为主。可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西药抗病毒;疱疹性咽峡炎在中医辨证中属湿热喉痹,多为外感湿热,上攻咽峡所致,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可辨证选用新加香薷饮、甘露消毒丹、银翘马勃散、退热合剂、双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等;合并心肌损害者,应适当卧床休息,使用护心药。还可以利用加压或超声雾化吸入抗病毒类药物、含化参龙丸、含漱利咽合剂、撒入锡类散、喷入金喉健等进行咽峡局部治疗;发热时可用羚羊角粉清火退热防惊风,也可用物理疗法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可以用托恩、美林等退热药;体温超过39.5℃、有呕吐、惊厥、影响饮食睡眠时可以配合输液支持疗法及对症中枢性降温措施;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时提示合并细菌感染,可配合使用抗细菌类药物,否则不宜使用抗细菌类药物。

除了及时送医院治疗外,在患儿护理方面也应注意:

生了病的孩子一般要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目前对这种病尚未研制出疫苗。因肠道病毒有多种,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此病。

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活动,要睡足觉,喝足水,少吃饭,多吃菜,不吃冰糕、不喝饮料。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高烧的患儿要多喝水,少吃多餐。多吃有营养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米粥等,及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可取适量绿豆、苦瓜、薏米、大米等煮粥或汤,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饮用。

5疱疹性咽炎传染吗

疱疹性咽炎传染吗?疱疹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病。它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5岁以下儿童多见,夏秋季高发。患儿通常有口痛、流涎、不愿进食、呕吐等症状,常伴有高热,口腔内有数个或十数个米粒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破溃成小溃疡。疱疹性咽炎其实是手足口病的一种特殊表现,部分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开始就表现为疱疹性咽炎的症状,2~3天后发现手足部位有皮疹,即手足口病。该病一般预后良好,从发病到痊愈约7~10天,极少数病情较重的,高热不退,合并脏器损害。

疱疹性咽炎传染性较强,可通过密切接触,经口或呼吸道传播。如接触病毒污染的衣物、用品,与患者共用餐具等都可能被传染。发现幼儿园、学校里有孩子患疱疹性咽炎,应及时隔离,避免与其他小朋友接触。

口服抗病毒药物、局部喷入口腔溃疡喷雾剂等可减轻疼痛。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鼓励孩子多喝水,进食粥、牛奶、米粉等流食。发热时用温水擦浴、降温贴等物理方式降温,高热时可配合使用药物降温。如果反复高热不退,应及时就诊。

1、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组织的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依据病程的长短和病理改变性质的不同,分为急性咽炎,慢性咽炎两大类。急性咽炎的症状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发炎之后或为上呼吸道感染之一部分。亦常为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或为急性传染病之前驱症状。慢性咽炎的症状主要为咽黏膜慢性炎症,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卡他性炎症的一部分,局限性炎症则多伴有咽淋巴样组织的炎症。

2、咽炎患者常因受凉,过度疲劳,烟酒过度等致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而引发本病。营养不良,患慢性心、肾、关节疾病,生活及工作环境不佳,经常接触高温、粉尘、有害刺激气体等皆易患咽炎。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几大咽炎的症状表现。

疱疹性咽炎的预防也很重要。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流动水洗手。爸爸妈妈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换尿布、处理粪便后要洗手。居室要常通风,勤晒衣被,奶瓶、奶嘴、用过的玩具要及时消毒。疱疹性咽炎虽传染性强,但可防可治,不必过于担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