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脾胃不好易得哪些病_脾胃虚弱症状_脾胃不好怎样调理

脾胃不好易得哪些病_脾胃虚弱症状_脾胃不好怎样调理

时间:2022-06-25 17:40:06

相关推荐

脾胃不好易得哪些病_脾胃虚弱症状_脾胃不好怎样调理

我们都知道,我们人类的身体是坚强却也是脆弱的。尤其是我们的脾胃器官,而且它们在我们身体机能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问题。随着生活水平与节奏的提高,脾胃承受着太多的负担,导致了很多人的脾胃不适,那么你知道脾胃不好怎么调理吗?脾胃不好易得哪些病?下面小编为你介绍。

1按揉足三里穴位可养脾胃

常按揉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调虚、养脾胃的作用。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强壮身心的大穴。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现代医学认为,按足三里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可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按压时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边按边揉,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每天可按摩2—3次,每次15分钟即可。

2脾胃不好易得哪些病

脾不健康可致多种疾病

1.脾主运化。脾的运化功能包含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

整个运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饮食物中分辨精华与糟粕的过程,精华为人体所用,糟粕则排出体外。如果运化功能异常,一方面精华难以产生,就会出现营养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消瘦、抵抗力差、容易疲倦等状况的出现;另一方面糟粕产生过多或不能顺利排出,则会造成诸多疾病。

如果水停留在体内,就会形成水肿、小便少、小便排出不利等情况,临床上肾科的慢性肾衰综合征、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与之相关。如果湿停留在体内,在外蕴于肌肤可造成皮疹以及皮肤瘙痒等情况,临床上皮肤科的皮肤瘙痒症、湿疹、银屑病等疾病与之相关;在内可引起腹泻、腹胀、食欲下降等情况,临床上消化科的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与之相关。水湿停聚,则痰饮内生,所以有“脾为生痰之源”一说,痰饮停留,则会造成咳嗽、喘证等呼吸系统的疾病。湿、痰、水、饮,停留在体内,会阻碍机体气血的流通,久则生瘀成积,所以一些肿瘤的产生也与脾虚有一定的相关性。综上所述,李东垣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是有一定道理的。

2.脾主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说明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溢出脉外的作用。如果脾统血的功能失常,就会造成血离经脉而出现便血、尿血以及妇科的月经失常等情况。所以,一些妇科的疾病也可从脾论治。

3.脾藏意、主思。意,是忆念之意。思,是思考、思虑的意思。说明人的记忆与思考跟脾的功能有关,如果脾主思的功能异常,就会造成头晕目眩、烦闷健忘等情况。很多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疾病也与脾的功能异常有关,也可从脾来调理。

4.脾主肌肉、四肢。全身肌肉均需脾所运化的水谷来营养,如果脾气受损,就会造成肌肉瘦削、软弱无力等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痿废无力等情况,比如重症肌无力这种疾病就是通过使用大量黄芪健运脾胃来治疗的。

5.脾开窍于口。饮食口味与脾运化功能有关。如果脾失健运,则会出现食欲改变和口味异常,如口淡、口甜、口腻等都与脾相关。

6.脾在液为涎。脾胃不和,则造成涎液的过多或过少,如小孩经常睡觉流口水就与脾虚有关。

胃有异常也容易招来疾病

1.胃主受纳:是指胃有接受和容纳食物的作用。如果胃的受纳异常,就会出现纳呆、厌食、胃脘不适等情况。临床上很多消化不良的患者,尤其是进食后不适的患者与胃有关。

2.胃主腐熟:是指胃有消化食物的作用,如果胃的腐熟功能出现异常,就会出现呕吐或泻下未消化食物的情况,中医称之为“完谷不化”,临床上多见于幽门梗阻或小肠吸收功能不良。

3.胃主通降:胃气通降是整个六腑通降的关键,是食物能够正常运转的核心。如果胃失通降,在上就会出现嗳气、恶心、呕吐、呃逆、胃胀等胃气上逆的表现,在下就会出现便秘、腹胀等表现,所以功能性便秘主要与胃的功能异常有关。

3脾胃虚弱症状

如表现为脾气虚则见: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如表现为脾阳虚则见: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肢体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白带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如表现为脾不统血则见:为脾气虚则运化无力,气血亏虚,可见食少,腹胀,便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一为多种出血症状,如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便血而属脾不统血者,以大便下血,血便混杂,或先便后血,血色紫暗,或大便漆黑,兼见脾气虚症状;崩漏而属脾不统血者,表现为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尽,色淡质薄,面色白或虚浮,身体倦怠,四肢不温,气短懒言,纳呆便溏等。

如表现为中气下陷则见:面色淡白,眩晕易汗,短气,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坠,便意频数,小便浑浊如米泔等。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腹泻等病。

如表现为胃阴虚则见:见口干唇燥,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不利,食后胸膈不适,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干,少苔,或舌光、干绛,脉细数等。

4脾胃不好怎样调理

第一、饮食有规律。饮食调摄是保养脾胃的关键,因此,一日三餐,需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素食为主、荤索搭配,要常吃绿色蔬果,以满足消化需要和保持大便通畅。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的东西,生冷的食物也要少吃。

第二、适当的锻炼。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以步代车,上下楼梯尽量少坐电梯,饭后去散步,早上应该进行慢跑等。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

第三、控制好情绪变化,切忌大喜大悲,保持良好的情绪等于保持良好的食欲。情感因素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不良的情绪可影响食欲,引起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

第四、注意冷暖。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这的确是经验之谈,注意保暖十分重要。在冬季到来之际,有胃寒的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虚的人,可在脐中贴暖脐膏药,同时还应少吃生冷瓜果等,可在早上服用一杯生姜泡出来的开水,暖暖胃。

5脾胃不好吃什么调理

茵陈蚬肉汤

材料:茵陈30克、蚬肉15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2~3片。

烹制:茵陈用清水浸泡2遍,去除泥尘,蚬肉、猪瘦肉洗净,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里,加入清水1600毫升(约8碗水量),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至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调入少量的食盐和少量的生油便可。猪瘦肉可捞起切片状,拌酱油佐餐用,而蚬肉和茵陈可弃之。此量可供2~3人用,如作为治疗用则宜每周饮用2~3次。

功效:茵陈蚬肉有一股淡淡的中药气味,但具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我省民间还常用它来治疗黄疸性肝炎,可见利湿的功效之大。

鸡骨草炖猪横脷

材料:鸡骨草10克、蜜枣2个、猪横脷100克、生姜1片

烹制:将猪横脷洗净切块,鸡骨草拣去杂质洗净,与生姜、蜜枣一起放入炖盅内,加清水250毫升,隔水炖2小时即可。

功效:清肝热,健脾胃。

指毛桃瘦肉汤

材料:五指毛桃10克、瘦肉60克、生姜一片

烹制:五指毛桃挑去杂质后洗干净,加上瘦肉、姜片,加水300毫升,隔水武火炖2小时。

功效:益气固表、健脾利湿、舒筋活络、除痰止咳。

多吃些养胃的食物。像谷类常吃些小米,莲子,特别是小米粥,最好一周吃个几次。

常吃些面食。这些食物最能养胃,如花卷、馒头等。像胃酸多反酸的可吃些碱发馒头,可中合胃酸。蔬菜最好是山药,另外像香菇、胡萝卜、豆角、土豆等都可养胃。每周可以多吃几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