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地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纾困小微企业融资路径研究

地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纾困小微企业融资路径研究

时间:2019-08-14 13:04:07

相关推荐

地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纾困小微企业融资路径研究

作者 | 陆岷峰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教授,平安惠普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小微企业属于城市或县区的微观范畴,与为其服务的地方金融机构有着天然的地缘关系,但作为目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地方金融供给机制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因此,改革地方金融供给侧结构,做好做优做大小微金融,对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振小微企业发展的信心具有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地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与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内在逻辑

服务小微企业是地方金融天然的本性与本源。地方金融既包括中国银保监会及地方部门监管的持牌金融机构,主要是城商行、农商行、农合行、村镇银行等,还包括地方金融局监管的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小贷公司等俗称“7+4”的机构,从地方金融的市场定位和服务对象来看,主要是服务于地方的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金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纾困小微企业融资新切口。融资作为一种市场行为,是供需双方按市场规律自动组合的一种行为,但是在不同的规则及角度下,资产和资金匹配的效率出现差异。传统体制过多地强调金融机构方的风险防范,用完全的保险箱式思维来考究小微企业的融资条件,造成门槛过高,大量小微企业难准入的现象,既有的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经营方式与政策对其定向支持小微企业的期待存在较大的落差。从金融供给角度来审视小微融资问题,通过深化地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地方金融资源供应量,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积极引进科技手段,提升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等不失为当前纾困小微企业融资的有效路径。

当前地方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存在一系列问题

地方金融机构资源相对不足。目前,地方金融机构虽然数量众多,但对比近年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在增加的小微企业而言,机构数量仍然显得不足,特别是近年来,有些金融机构为提升投产效益而上收业务、撤并网点,向金融资源丰富的中心城市集中,使广大农村、县城以下的金融机构数量大幅度减少,金融机构的辐射面和服务半径及下沉力度远不能适应众多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需求,单位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资源比例实际上是在持续下降的。

地方金融机构间布局散而乱。 年各地方政府先后成立地方金融监管局,统一了地方金融机构的地方监管部门。但此前地方金融机构在职能布局上存在多头管理、局部空白的不平衡现象,造成有些地区出现多个类似功能的金融机构,有些地区则必需的金融机构完全空白,既造成地方金融供给体系层次不完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足,更不利于服务好地方经济的发展。

地方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政策性受限。地方金融机构除城商行、农商行外,其他金融机构(如小贷公司、村镇银行)基本没有向社会不特定群体融资的功能,向特定人融资又有诸多限制,仅靠其股东的有限资金勉强维持其经营生存。有限的资金来源往往导致有限的资金运用,导致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地方金融机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地方金融机构中持牌金融机构如大型城商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服务网络较完善、人才队伍充足、科技应用能力强,但对于大量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贷公司、融资租赁担保公司来说,其业务经营的现代化程度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其流程、风控、运营仍大量依赖人工,一方面影响了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效率和精准度,另一方面也衍生大量操作风险,反过来又制约了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

地方金融机构产品较为单一。地方金融机构由于专业人才配备、金融科技能力等方面的局限,其所提供的金融产品相对较为单一,没有从市场需求出发输出个性化、智能化的金融产品系列,金融产品定制性较弱,不能完全与小微企业金融需求相适应。

地方金融荒主业而青睐副业。出于对规模和利润的追逐,一些地方金融机构出现使命偏离,如有些城市商业银行盲目异地设分支机构,在目标客户上超过资本金 10% 对单户贷款授信要求违规放贷,有些农村商业银行放弃服务三农阵地,纷纷进城寻客户。这一方面,造成本来急需地方金融机构支持的小微企业融资难上加难,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地方金融规范的直接融资通道较少。目前,民间资金规模很大,其投资需求也十分迫切,但将民间投资引流到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平台太少。网贷、众筹应当是共享金融的重要组织部分和形式,但实际运行过程中异化为非法集资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地方金融机构由于规模相对较小,其理财产品在去刚兑的政策背景下,规模相当有限,而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又主要是为大型企业、上市公司或政府平台服务。因此,小微企业的融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民间借贷或内源性融资,极少通过资本市场、小微企业债等,大量的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通。

有的放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地方金融服务小微水平

深化地方金融发展体制改革。做大、做多地方金融法人主体 ,保持机构质、量同步提升十分关键。一是增加地方金融机构资源配置数量,充分体现市场需求与规律,而不是简单人为界定数量;对于有些种类的地方金融机构宜改为注册制,而不是审批制,当然,这不是否认监管的重要性,而是将监管的重心转移到机构的运行过程中来。二是对地方金融需求进行调研,确定机构配置数量。

深化地方金融协调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通过地方金融牵头管理部门指引、驱动各地方金融机构目标一致、力促实体经济;行动一致、形成合力;方法一致,形成择优支持;鼓励小微企业积极创新、练功,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基础。构建地方金融与企业、金融机构间的融合共生生态圈或生态链。多种金融机构要有个整体布局,不能各行其事,而要多打组合拳头,形成地方金融机构一条心、一条线、一股劲,上下游之间联合互动,产品之间互相衔接,金融工具配套使用,为此,地方需构建地方金融发展指引,既要明确分工,更要协调一致。要积极推动投贷联动的试点与推广。日前设立的金融委办公室地方金融协调机制则更利于中字头金融机构与地方金融的分工协作,更加专注地配合协调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深化地方金融资金来源渠道改革。首先要在政策上寻求地方金融机构融资准入的突破,在严格风险监管和控制下,可以创新试点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根据其实收资本的一定比例,允许其核定额度内向社会不特定群体融通资金,提升支持小微企业的能力。其次要将政府金融资源积极向地方金融机构倾斜,政府的一些可控资金可以直接投入到地方金融机构作为资本金或资金来源用于定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再次是积极鼓励民间金融地上化,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地方金融机构,降低投资地方金融机构的投资门槛,让更多的民间资本有机会成为地方金融机构的股东,从而成为支持小微企业的民间力量。

深化地方金融发展手段的改革。数字经济给数字金融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运用场景与空间,金融科技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管理者角色,是金融机构在金融赛道上争先创优的新动能、新手段、新方法,在无科技不金融的时代,提升地方金融的科技含量不仅仅是竞争的需要,更是防范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堤坝。由于地方金融机构规模小、人才也少,仅凭自身力量难以完成科技能力迭代。因此,一是地方金融机构间要抱团取暖,进行联合开发、联合研究 ;二是地方金融机构间要共同使用人才,可以联合成立金融产品研究院,搭建研究平台 ;三是地方金融机构要善于借助外部赋能,比如通过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在业务中积极应用金融科技。

深化地方金融产品体系的改革。地方金融各机构都有各自的金融产品,但机构间很少进行符合地方小微企业特征的系统性金融产品融合,都是各开各的店,各卖各的品,从而地方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供给与小微企业需求大都出现错位。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根据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的要求,将小微企业融资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进行简单抽象化的定义为风险大小,及资金和金融的服务 ;二是在简单化的基础上围绕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快及成本低的要求进行金融产品设计;三是利用各自的市场定位和机构性质的分工进行产品系统及子系统产品的设计,力求在成本低、效率高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四是提高地方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积极运用线上化、平台化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

深化地方金融市场定位方法的改革。经过多年的金融改革开放,地方金融机构种类众多,但是能始终坚守本源、深耕主业的机构并不多。因此,驱使地方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坚守初心定位十分必要。首先要为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创造公平、有利的竞争环境,地方金融机构本身条件就不优越,加之服务对象风险相对较高,地方金融机构纷纷另拓财源其情可原。地方政府宜充分运用税收、财政等杠杆的调节让地方金融机构从事小微金融业务有利可图,以市场手段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在小微金融服务方面主动作为。其次是地方金融机构应当将“本土化”作为其最主要的发展战略目标,坚守成立时的初心,在所在区域内深耕本土金融业务,将服务小微金融流程化、标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提升服务小微金融的主动性和贴心性。

大力发展地方直接融资市场。地方股权投资与交易市场是地方金融机构之一,它能有效地促进小微企业特别是股权通过市场实现交易与扩大,有利于引导民间资金直接投入小微企业交易市场。积极推动地方科创型小微企业争取上科创版,大力发展地方股权、产权交易市场,引导股权投资。通过金融产权交易中心的扩容,发行更多的小微企业债,增加直接融资在小微企业融资中的比重。

地方金融服务小微需要注意的几条原则

地方金融纾困小微企业融资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地方金融是服务地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主力军,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在地方小微企业业务占比中超过 60%,而且地方金融体系中机构种类繁多,可以适应各类需求的小微金融服务。因此,解决小微金融发展困境,重点要放在地方金融机构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这些年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在推动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也十分明显,但针对与“最后一公里”密切相关的地方金融供给体系尚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地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一要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使地方金融机构资源满足地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二要加强地方金融机构间的协调 ;三要拓宽地方金融机构的融资通道 ;四要提升地方金融机构运营的科技含量 ;五要加大地方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开发力度 ;六要引导地方金融机构恪守定位、初心 ;七要提升地方金融对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力度。

控制住地方金融风险是底线。基于小微金融的风险权数相对较高,地方金融机构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因此,强调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小微金融不是盲目支持,而是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最大力度的支持,是在服务效率、流程、数量等方面最大限度支持,但对小微企业服务的风险控制的标准不降低,要求不减少。

国家层面应进一步出台政策,

鼓励地方金融服务小微

进一步深化利率存贷体制改革。尽管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但是,固定或约定的存贷利差目前仍较大,部分金融机构仅靠利差即可生存,可行的办法是要进一步缩小存贷利差,提高金融机构利率风险,驱使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金融机构必须更多配置利率弹性较大的小微企业客户,从而用市场手段驱使金融企业首选小微企业作为战略客户。

发布尽职免责的规范指引。地方金融机构恐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责任追究。由于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其风险和成本天然会高一些,因此,对于小微企业融资放贷经办人员的权益要通过法律规范的形式予以保护,可明确规定服务小微企业工作人员的尽职免责条款,尽可能减少因为经办人员恐惧风险而错杀小微企业合理金融服务需求的现象。

政府补贴中性原则。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出台了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但这主要是针对持牌金融机构,为了公平且利于调动地方各种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地方政府应当对所有支持特定对象即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给予同等的政策优惠,即实施服务小微企业的政府补贴中性原则。

积极打造健康的地方金融生态。地方金融生态决定了地方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力度、深度与广度。这包括但不限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间信用程度和市场关系,社会金融认知程度及金融意识、信用意识,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及在全国甚至在全球的分工及产业竞争力,金融信息发达程度,不良资产化解及消化能力,等等。

参 考 文 献

[1]陆岷峰.金融科技与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战略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1):10-16.

[2]徐阳洋.数字小微金融:产生场景与发展策略[J].西南金融,(1):62-70.

[3]高东胜,杨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新变化[J].银行家,(7):138、141-148.

[4]陈一洪.地方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路径探析——以泉州金融改革试验区为例[J].经济界,(2):39-44.

[5]孙烁,李振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小微企业经济发展策略分析[J].现代营销,(7):80-43.

[6]陆岷峰.基于数字银行背景下数字信贷风险控制管理的战略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1):21-26.

[7]沈黎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研究[J].西南金融,(7):36-43.

[8]华庆,宏伟.地方金融回归本源之道[N].金融时报,-12-04(09).

[9]陆岷峰.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相互赋能与共生发展策略研究——基于科技·金融·经济生态圈视角[J].金融教育研究,(1):43-49.

[10]徐博欢.“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间金融冲突及融合机制研究——基于金融文化的功能及运用模式思考[J].金融理论与教学研究,(1):03-10.

[11]陆岷峰.数字员工:人力资源管理新风口[J].企业研究,(1):27-28.

[12]周军煜.关于金融科技在商业银行发展中历史地位及未来愿景研究[J].福建金融,(1):08-16.

[13]陆岷峰.金融科技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1):15-24.

[14]高伦.关于期权定价模型比较分析与实证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院学报,(1):12-16.

[15]欧阳文杰.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痛点与监管方向研究[J].北京财贸学院学报,(1):13-19.

[16]陆岷峰.由实体经济发展难点探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J].天津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3-9.

[17]周军煜.关于构建上市银行价与值一致性体制机制的思考——基于八家上市银行—会计报告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1):09-19.

[18]陆岷峰.数字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定位与战略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6):59-66.

[19]王婷婷.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资产经营与管理战略研究——以商业银行为例[J].西南金融,(11):80-87.

[20]汪祖刚.关于金融通道叠加成本现象、原因及治理研究[J].武汉金融(12):14-20.

[21]王婷婷.利率市场化与金融科技运用:双重压力下信托公司出路研究[J].南都学刊,(6):36-41.

本文原发于第1期《青海社会科学》

看懂小程序上线啦!

看懂小程序APP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号:xialele0802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号:fuxuejun1234

看懂经济热文点击即可查看

1、阿里云刘伟光:真正的数据中台是什么?

2、三年3亿用户,云闪付是如何做到的?

3、美元要歇菜了吗?

你“在看”我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