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明代着名书画家王宠 草书庄子渔父篇手卷

明代着名书画家王宠 草书庄子渔父篇手卷

时间:2020-09-21 07:52:27

相关推荐

明代着名书画家王宠 草书庄子渔父篇手卷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子、雅宜山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王宠博学多才,工篆刻,善山水,他的诗文在当时声誉很高,而尤以书名噪一时,明代中期书坛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为代表书家。由于他们都生长在工商业发达、文人荟萃的苏州地区,书法艺术成就突出,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吴中三家”之称。祝、文、王三家书法,上窥魏、晋、唐、宋、元,继承古代书法的传统精髓,写出了各自的风格面貌,突破了明代初年以来“馆阁体”对书坛的笼罩,开辟了书法创作的新途径。

祝、文、王三家书法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专长,祝允明隶、楷、行草诸体皆工,尤以草书成就最为突出,影响也大。文徵明诸体皆佳,小楷尤精。王宠擅长小楷和行、草,行书造诣颇深。他的楷书初学虞世南、智永,行书师法王献之,到了晚年形成了自己风格,以拙取巧,婉丽遒逸,他是继文徵明之后的着名书法家。所写诗格调亦清隽可喜,山水画与唐寅齐名,当时称为“三绝”。

尺寸:26×461cm

款识:王宠书。

印文:王履吉印(白文)、韡韡斋(朱文)

题跋:世人评王履吉书谓不在文祝二公下,谅哉。丁卯年得于旧京,越十年,丁丑中秋以奉怀公夫子。公耽书味道,诵漆园渔父一篇,知有遗世独立之概也。受业梁鸿志谨记,时故都己陷,沪战方亟。西摩路避寇之居,灯下雨中声盈耳,真不知世间何处桃源,孰为藕孔矣。印文:梁鸿志(白文)、爰居阁主(朱文)、调甫珍玩(朱文)、观自在(白文)

鉴藏印:瞻麓斋(朱文)、清风经黄氏藏书画印(朱文)

注:“瞻麓斋”朱文长方印为清末民初外交家、收藏家龚心钊之印。

龚心钊(1870-1949)字勉齐,号怀西,安徽合肥人,寓居上海。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是清代着名的外交家。平生笃好文物,收藏颇丰。

《渔父篇》曾入藏张学良《定远斋》,是明代书法大家王宠所写的行草书法。王宠多是以楷书传世作品为多,只在晚年才以行草书的面貌出现,即以行草书写出的作品并不多见。行草书《渔父篇》卷,是其行草书代表作。全篇110行,1100余字,尾如一笔浑成,此篇《渔父篇》结体平稳,俯仰欹侧变化不大,可以窥见其师承王献之、虞世南的轨迹。此帖既有魏晋时期王氏父子风华俊丽、遒逸疏爽之姿,又具初唐时期虞世南的气秀色润、外柔内刚之气。从用笔方面来看,其行草气息平和,干净利落,一丝不苟,笔势凝重、洗练,笔划之间很少有连笔牵丝,字字独立,互不相连。综观此书作,典雅平淡,字体疏秀,笔法劲挺,草法严谨,韵致古朴俊雅。

王宠所书《渔父篇》为其晚年成熟时期之作,此时期的王宠的书风恣肆,恬适,包容诸家之笔端,形成自己的书法面貌。且行草居多,这一时间体现出行草的从容与沉静,以及造型上的几分拙趣。王世贞在《吴中往哲像赞》中又曰“晚年出已意,以拙取巧,婉丽遒逸。”王 贞的话说的是王宠“己意”在于“以拙取巧,婉丽遒逸”,因为“以古藏雅,以拙成巧”所以王宠的书法使人爱而敬重,且不能轻易晓其滋味,必浸玩味,方能知其妙。晚年王宠的书法的拙,就是生趣,不是一味圆熟,作品的意象空间和盘托出,令人一览无余。而是熟而后生,不期然而然,模糊含蓄,给人余味曲包之审美享受。但必须指出的是,王宠此时的“拙”是巧熟之后的拙,是一种自然的表达。亦即王 贞所说“太真情态”,且主要是指用笔。当然,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只看到了他尝试不同风格可能性的努力,就其唯美主义而言并未臻于化境,但对闲适,流畅和气韵的把握却有独到之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王宠的真正贡献及是晚年书法的贡献,他扮演的是一个“前包后孕”的大家角色。

局部放大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