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皇太极去世 为何将皇位传给了福临 而没有传给长子豪格呢?

皇太极去世 为何将皇位传给了福临 而没有传给长子豪格呢?

时间:2022-07-29 08:47:45

相关推荐

皇太极去世 为何将皇位传给了福临 而没有传给长子豪格呢?

从大禹的儿子启开始,中国禅让制的历史就彻底结束,开始进入到家天下世袭制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传承制度的标准历朝历代都各不相同。立长、立嫡、立贤的都有。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长子的身份在继承制中是占优势的,特别是嫡长子。但不传位长子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例如在清朝,皇太极作为第二任皇帝,就将皇位传给了自己行九的儿子福临,并没有传给长子豪格。这是为什么呢?

在小编看来,福临的即位纯粹就是权力斗争的意外结果。权力斗争,方式不重要,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权力的争夺。政治家的权力斗争只有一个结果你死我活。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能登上帝位,其实是满清高级贵族相互妥协的结果。

公元1643年八月九日,皇太极暴亡于沈阳清宁宫。由于他是突然暴病,一命呜呼,并没有留下继承人的人选,大位空缺。由于他是突然离世,因此对后事没有做任何安排,王公大臣在举丧的同时,都在为皇位争夺进行着激烈的争斗。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呐,所以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正在紧锣密鼓酝酿之中。当时有能力荣登大宝的人就那么几个,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和郑亲王济尔哈朗。

我们知道后金的八旗制度是由正红,镶红,正黄,镶黄,正蓝,镶蓝,正白,镶白八旗组成的。按照当时的辈分和名望来讲,只有代善、豪格和多尔衮具备继承的资格。代善跟皇太极是一辈人,早年在跟皇太极争夺皇位失败后,心忧意冷,且因为年老多病,已没有兴趣去争夺皇位。不过由于他掌管正镶两红旗,所以,他的态度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按照皇太极是子承父业的先例来讲,最具备继承资格的还是豪格,他不仅是皇太极的长子,而且当时正值盛年,三十五岁,又文韬武略,战功赫赫,除此之外,由皇太极生前掌管的正黄、镶黄和正蓝三旗都支持“子承父业”,因此,他们拥立豪格继位。多尔衮虽然谋略过人,但他只是皇太极的弟弟,并没有资格继承帝位。但由于他掌管正白旗及吏部,而且身后的两白旗和两个胞兄弟阿济格和多铎都支持他,使他有了争夺帝位的底气。另外,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一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更使他如虎添翼。

皇太极死后,满洲贵族大臣们在崇政殿展开了讨论皇位继承的问题,由代善主持。正黄、镶黄旗大臣在大清门发誓,拥护豪格继承帝位,并部署了本旗禁军包围了崇政殿。正黄旗的鳌拜和索尼手持宝剑闯入大殿,率先倡言:先帝还有儿子,肯定是在其中选择。结果被多尔衮喝退。这时,阿济格和多铎出来劝多尔衮即位,但多尔衮看到并没有引起响应,因此不敢贸然答应。多铎看多尔衮不答应,他就毛遂自荐,被多尔衮否决。多铎转而又提议让代善继位,但代善拒绝了。他转而提出豪格是长子,应该继承大统。

豪格这时就开始得意忘形了,他认为一面是代善提议,另一方面有六旗的支持,认为大局已定,外面又都是自己人,所以就玩起了欲擒故纵,起身谦逊道:“福少德薄,非所堪当。”其实内心是欣喜若狂。但这个时侯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没有继续留在会场观察最后结果,而是胸有成竹地离开了大殿。之后两黄旗和两白旗差点火并起来,代善怕有变故,就连忙退出,阿济格也随他而去。多铎沉默不语,现场陷入僵局。

多尔衮见此情形,也只能自动退出争夺帝位的行列,因为他看到两黄旗对他非常不满,他担心如果强行登基,势必引起内部火并,于是,他就从两黄旗宣称的“必立皇子”中找到一个折中方案,提议由九阿哥福临继位,由自己和济尔哈朗辅政,待其年长后归政。此议一出,得到大多数人的同意。两黄旗自然无话可说,豪格虽然心中不快,但只能为当初的提前离席悔恨不已。济尔哈朗落得个辅政大臣的地位,当然也不能反对。代善只求自保,所以完全支持。

就这样,年仅六岁的福临成了意外中的继承者。而多尔衮就这么迂回了一下,以退为进,就成了福临称帝的功臣。作为实际的权力拥有者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济尔哈朗一看自己也捞到肉吃了,也就不再说说明了,代善只求不要火并,维持大局也就不再有异议了。就这样一个妥协的权力方案就为各方所接受。其实以多尔衮的精明他之所以选择福临,其一是福临当时还小才六岁,易于控制,其次他的母亲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深得皇太极宠爱,易于为诸王大臣们接受,还有就是孝庄背后的蒙古势力,也是不可小觑的力量。

福临已经是顺治皇帝了,可是他还小,国家大事自然是由多尔衮说了算,多尔衮也顺理成章的成为摄政王,后来竟然成了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这就不能不引起皇帝的愤恨,同时还有民间传说中的多尔衮和顺治生母之间的风流韵事,这都使年轻的皇帝很难接受。而且多尔衮也越来越跋扈,弄死豪格,各种越礼,各种僭规,俨然是太上皇的做派,这就更使顺治恨到骨子里了。到多尔衮死了,这下好了顺治反击的的机会来了,刚开始还厚葬什么的,两个月以后顺治翻脸了,刨坟鞭尸,褫夺封号撤庙享,籍家产,诛党羽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连登上皇位的情也不领,直接追究自己哥哥豪格的死因,这招确实不太高明,毕竟就当时情况来说,豪格还是顺治的政敌呢,但是就像开篇我说的,内容不重要,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权力,不把多尔衮打倒搞臭,怎么能树立起自己的权力与威望,这招也不是顺治首创,前朝的万历与张居正的戏码再次上演。所以斗来斗去都是为了他妈的权力。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在当时各方势力的牵扯之下, 选择一个最好掌控的对象,也就是福临即位是最好的选择。他既满足即位的所有条件,并且自身没有势力的同时还和其他的势力都没有瓜葛。这是想要和平处理当时的混乱局面最好的选择。而如果真的是豪格即位,那大清在没有入关之前就会产生新的战争,或许之后的历史都会被改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