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_高三语文教案

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_高三语文教案

时间:2019-03-19 00:40:54

相关推荐

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_高三语文教案

第一讲 考 点 分 析

文言文考点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⑤筛选文中信息,概括主要内容,分析作者观点

考点: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阐析: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

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

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含义: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汉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常用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文言实词的复习一不要离开原文(语言环境),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推断实词的含义是最有效的方法。

文言实词主要有三个特点:通假性,单音性,多义性

把握古代汉语实词主要通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1.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核按钮336页)

1、文言文的单音性:

1.注意文言文词语以单音为主的特点

壁有瑕,请指示王

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2.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今异义)

语言是发展的,词义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同是一个词就有了古义和今义的差别。注意区分古义和今义的不同,就成了我们准确理解古人语言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当然也有些词的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没有什么变化,如“明日,徐公来”(《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来”,还有一小部分词语,文言文里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白话已经不用,如“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执事”,这部分词语,虽然我们比较生疏,但通过查字典就可以明了,不会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不能掉以轻心的是那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尤其是差别细微,容易被忽略的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