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山海凿文】整合•重构•聚焦:群文阅读教学的“三昧真火”——以《陋室铭》&《

【山海凿文】整合•重构•聚焦:群文阅读教学的“三昧真火”——以《陋室铭》&《

时间:2023-01-23 20:43:11

相关推荐

【山海凿文】整合•重构•聚焦:群文阅读教学的“三昧真火”——以《陋室铭》&《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整合·重构·聚焦:群文阅读教学的“三昧真火”

——以《陋室铭》&《五柳先生传》群文对比阅读为例

【内容摘要】群文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发散、思辨、创新的思维,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呈螺旋式提升。目前群文阅读教学陷入“囚徒困境”。摆脱这种困境,教师要对所选的群文做到“整合”、 “重构”、 “聚焦”三位一体,让“整合、重构、聚焦”,成为点燃群文阅读教学的“三昧真火”, 让群文教学更有方向,策略和实效。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 整合 重构 聚集

统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说:“建议老师们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①温儒敏教授所指的“1+X”,就是我们时下最为盛行的群文组合;“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的教学做法,就是我们现在很多语文人在践行的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文本教学不同,它不是单篇文本与单篇文本的简单地叠加,它的教学目标也绝不是仅仅停留在获取各文内容(信息、知识、情感、主题等)最浅表的阅读层面,而是以这几篇群文阅读文本的相互交集点作为课堂教学推进的抓手,让课堂走向深处,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从而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呈现螺旋式提升,而不是简单地陀螺式旋转。

而目前对于语文教师而言,群文组合容易,却缺乏群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抓手与途径,让我们的群文阅读教学陷入一种“囚徒困境”。那如何让我们的群文教学摆脱这种“囚徒困境”?笔者认为对于群文有效教学,教师对所选的群文要做到“整合”、 “重构”、 “聚焦”三位一体,让“整合、重构、聚焦”,成为点燃我们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三昧真火”, 让我们的群文教学更有明确的方向,策略和实效。

一、整合,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支点

群文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文本与文本的叠加,而是教者把多个文本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进行系统地教学。

1、界定“整合”

何谓整合?整合就是把多个看似零散没有关联的文本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这些文本具有较强的柔韧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的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的的动态过程。比如笔者执教的“《陋室铭》《五柳先生传》群文对比阅读”案例,原本两篇文本作者不同、朝代不同、文体不同、主题也不同的文章,笔者却把两文通过自己的整顿重组,最终形成一个有价值有体系的阅读整体,让课堂教学就有了落实点,深度学习就有了核心载体。从而让两则文本在互相对比映衬补充中,让学生对这两篇文本、这两位作者有了一个深度立体的认识。

2、如何整合?整合怎样的文章?

整合一组群文,使之形成有机的课堂教学的整体,关键在于找到这组群文的能够整合的交集点。而这个“点”的寻找,在我们教师博观约取之后,只要回答好“为什么要把这一组文章放在一起群文阅读教学”,就能轻而易举地、精准地把握住。这个“交集点”也就是我们下文不断提到的群文的共同“议题”,然后我们教师根据这个“议题”,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进入一个群文阅读场。比如,笔者作者在整合《陋室铭》《五柳先生传》为一组群文阅读时,就是找到了打通两文的共同“议题”。

【课例在线回放1】

再读文本,异中求同

师:《陋室铭》为室而铭,《五柳先生传》为人而传, 既然这两文文体不同,老师却把它们整合在一块儿,那这两则短文有哪些相同之处?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师:是啊,陶渊明和刘禹锡面对贫困的生活都活得快乐,活得潇潇洒洒,都能以一颗纯净的心灵面对世俗与功名。

“课例在线回放1”中,不难发现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确定的方法,就是在这组群文中去探寻文本的相同点,我们简称为群文阅读的“异中求同法”。运用这种“异中求同法”,我们就能很好得找到这组群文的 “议题”,而这些个整合出来的“议题”,恰好是撑起我们群文阅读教学的支点。

二、重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生长点

百度百科说:重构就是通过调整程序代码改善软件的质量、性能,使其程序的设计模式和架构更趋合理,提高软件的扩展性和维护性。②而群文“重构”就是要我们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通过调整我们整合后群文的文本价值、教学价值与课堂价值,使重组在一起的群文能有效激发学生无限的阅读潜能。

1、重构重组后群文的教学目标

单篇教学的教学目标与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是有很大差异的。传统的单篇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聚合思维,而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求同寻异,既能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更侧重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比如单篇教学《陋室铭》《五柳先生传》的教学目标我们通常设定为: 《陋室铭》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铭”的特点,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3)学习托物言志写作技巧;

(4)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③

《五柳先生传》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思想。

(3)了解传记与自传的基本特点。④

而“《陋室铭》《五柳先生传》群文对比阅读”课,笔者设定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读出古文的音韵美,读懂短文内容,读通蕴含的情感。

(2)通过“求同比异”,感悟两位文人生命追求的异同,领悟他们别致的生命状态。

群文阅读就是要通过一组文章,尽可能大地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辨、创新思维,这一出发点在群文重组之后教学目标的重构中就能“窥一斑”了。

2、重构群文阅读课堂中明确、思辨的驱动任务

教师重构中形成的“驱动任务”的质量,直接影响了群文阅读课堂的教学价值。因为群文阅读课堂中的驱动型学习任务,不是简单地叠加一组群文的信息,或是对这组群文的最浅层的感悟,而是根据这组群文的关联点,设计几个让生共同合作探究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训练到学生质疑文本,归纳文本的相同点,比较文本的差异点,整合信息,阅读判断等能力。所以说解决驱动任务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度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这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使命使然。比如:笔者在执教“《陋室铭》&《五柳先生传》群文对比阅读”时所重构的驱动任务。

【课例在线回放2】

三读两文,同中求异

师:陶渊明和刘禹锡面对贫困生活活得快乐,活得潇潇洒洒。下面请同学们再读屏显中“乐在其中”的语句,能读出两人不同吗?

屏显:

【案例在线回放3】

师:找出两文中以人自比的句子。

师:能读出何种情怀呢?

师:两处自比你读出两人有何不同?

……

师:刘禹锡豪壮,陶渊明隐逸

屏显:

【课例在线回放4】

屏显:

师:“淡如菊”的陶令和“豪似仙”的刘梦得,你更喜欢哪一种生命状态?

……

师:最后老师寄语:

师:就像陶渊明,热爱他的菊,热爱他的酒,热爱他的田园,热爱他的隐者情怀。就像刘禹锡,人生百折千回,却豪情依旧,初心依然。希望我们同学也能在忙忙碌碌的学业中寻找到值得自己交付的热爱,并为此风雨兼程。

以上三个“课例回放”,笔者在文本重组后的课堂重构,运用群文教学中另一法宝“同中求异”法,设计了极具挑战性的“驱动任务”,然后让学生紧紧围绕这些“任务”,全情积极参加课堂,在老师的牵引下,运用质疑、比读、分析、评判等深度思维去思考、去解决,从而深入理解群文的内容,获得综合性、批判性的阅读新体念、新认知。这样的有机重构,让文本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也让课堂更有张力,更有深度,更有生命力。

3、重构文本的个性“创读”

群文阅读教学的重构性还体现在对于文本的个性“创读”。何为“创读”?“创读”就是在学生已完成了单篇学习,对所整合的两篇文章都较为熟悉的前提下,采用群文映衬、勾连对比等方式,紧扣文本本身,重新构建一个崭新的阅读场。让学生在陌生化的阅读场中,充满好奇与别样的兴致,再次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自我,去感受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与感悟。比如在“《陋室铭》《五柳先生传》群文对比阅读”课堂上关于“青苔”的解读。传统解读一是环境简陋,另一是环境清幽美丽,陋室不陋,作者乐在其中。但只要我们结合刘禹锡的性格,就能有另一种全新解读。

【课例在线回放5】

师:同学们再读屏显中“乐在其中”语句,能读出两人不同之处吗?

师:没有,那我们聚焦“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的“绿青”,怎么理解“绿青”?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经历挫折后常会沮丧,写出的景物怎样?

生:凄凉萧条,如“枯藤老树昏鸦”。

师:但刘禹锡看到的景物却青葱翠绿的,充满生机的。这说明?

生:刘禹锡是积极豪迈的。内心像苔草青葱翠绿,永葆活力。

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永远充满“豪气”。

这种文字的勾连,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到“枯藤老树昏鸦”的“凄凉萧条”,再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情,体会“绿青”二字里刘禹锡看到的景物却青葱翠绿的、充满生机的,而读者看到刘禹锡的积极豪迈,内心像苔草青葱翠绿,永葆活力。课堂中通过这种重构之后的“创读”,让学生在再咀嚼,再思量,再审视之中,让整个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性。

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重构,就是要求执教者在群文整合之后从这一组群文的文本价值到文本的教学价值,甚至到整个课堂的教学实施的过程。这种全方位的文本重构与对学生认知、素养的重构,恰恰就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灵魂所在,也是学生生命的生长点与丰厚点。

三、聚焦,群文阅读课堂的焦点

群文阅读教学让课堂的容量顿时增大,有些老师就不免有些担心,同样的时间增大课堂容量,是不是会削弱课堂的“含金量”。所以在加量不加时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对老师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重构的基础上,要本着“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专注,学会“断舍离”,明确坚决地聚焦群文阅读中最值得细品慢咂的地方,然后创设一定的教学支架,让群文在细品中悟出文本的妙处、奇处。做到群而不杂,群而有精细。以笔者在“《陋室铭》五柳先生传》群文对比阅读”课堂上的两次细笔聚焦为例:

1、聚焦“酒蕴”

【课例在线回放6】

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读出了陶渊明喜喝酒

师:还有吗?

师:李白云: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自古文人皆爱酒,酒似乎是他们一种情感的寄托。

屏显:

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豪迈乐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的壮怀激越,“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的家国情怀。

师:我们来读陶渊明有关酒的诗句。

师:同学们读出陶渊明 的情怀。

生:“耕作,摘菜,喝酒” 读到诗人悠闲欢乐。

生:既山涧边泡脚,又喝酒,不亦乐乎?

师:“洗脚”和“泡脚”,哪更好?

生:泡脚好,更能抒发作者悠闲愉悦。

师:嗯,“沧浪之水”既洗去诗人脚上污浊,更愉悦诗人心灵世界。

陶渊明悠闲快乐的隐居生活。

师:下面读刘禹锡笔下有关“酒“的诗句。

屏显:

师:你读出刘禹锡怎样的情怀?

生:沉舟边千帆竞发,枯树边万木争春。长是增长精神,作者内心豪迈乐观。

师:是啊,即使身处逆境,内心依然豪迈乐观,初心不改。

课堂中,当学生说“五柳先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读出了陶渊明喜喝酒”时,笔者适时聚焦,焦点定在“酒”上,因为“元亮酒”自古有名。课题就以“酒”为焦点、抓手,让生从五柳先生的“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中的“酒”出发,再去品古代圣贤的“酒”。这期间学生读出了五柳先生“陶渊明悠闲快乐的隐居生活”,也明了了刘禹锡“酒”中“豪迈乐观”。如此聚焦细品,既读懂了群文中这两杯酒的“芬芳、醇香”各异,更触及到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酒文化”。

2、聚焦“引用(句)”

【案例在线回放7】

师:同学们再圈划出两文中引用的语句。

屏显:

师:我们读出刘与陶有何不同吗?

……

师:刘禹锡身处陋室只是无奈的选择,蓄势以待,一如卧龙腾飞,积极入世。

陶渊明身处陋室却是主动的选择,恬静悠闲,一如菊花淡雅,隐逸出世。

此时的“孔子”与“黔娄妻”处停留,不仅让学生触到了这些圣贤的生活方式与思维主张,甚至更深地引入“儒家”与“道家”的文化。虽然只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这也只是局限于孩子现有的知识结构, 但为其今后深入,系统学习“道家”与“儒家”做了一个铺垫——丰富积累,加深体验,指出了“道家”与“儒家”文化差异的专题性研究学习的方向。

群文阅读教学的“聚焦”,避免群文由于文本叠加而使课堂走向臃肿变形,面目模糊不清的可怕局势。“聚焦”,反而让我们加了猛料的课堂更加的骨胳精奇,眉目清秀,让群文阅读教学精读化,真真实实地做到点面结合。面的广度,与点的深度相辅相成,才能真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拓深学生的认知,更新学生的知识体系,从而深化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地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新课改的当下,群文阅读势在必行。我们教师可根据自己喜好、口味重新确定议题,重组群文,也可以根据统编教材的单元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因为统编语文教材每一单元的文本就是一组群文,都有很明确的“议题”。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群文组合,只要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时,整合好群文的“议题”,再对重组的群文进行重构,在重构的过程中,抓住群文文本中的焦点,聚焦,拓展,深入,这样就能让群文阅读教学实实在在地摆脱“囚徒困境”。我们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好“整合、重构、聚焦”这三昧真火, 才能去点燃群文阅读教学这把生命之火,突破群文阅读教学的瓶颈,让孩子们学到实处,学得更广,真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与生命素养,真正践行编者“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⑤的良苦用心。

【注释】

①来源于统编语文教材的主编温儒敏教授

②来源于“百度百科”

③来源于“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④来源于“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⑤来源于《新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整合与重构:群文阅读教学的突破》,诸定国,《语文教学通讯》12B;

2、《“整本书阅读”教学与“整个儿阅读”教学》,张明明、王家伦,《语文教学通讯》12B。

作者简介:罗云斌,浙江省台州市温岭第三中学语文老师。从来热爱语文,热爱文字。只想固守语文的这一方湿地,做个纯粹间净的文字爱好者,永远热爱,永远热泪盈。

编辑:陈净净

【山海凿文】整合•重构•聚焦:群文阅读教学的“三昧真火”——以《陋室铭》&《五柳先生传》群文对比阅读为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