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针灸的十全大补方 功效强大 堪比十全大补汤!

针灸的十全大补方 功效强大 堪比十全大补汤!

时间:2022-02-19 15:50:27

相关推荐

针灸的十全大补方 功效强大 堪比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能够治疗虚损、补益气血,是滋补抗病的一剂良方,颇受人们的青睐。殊不知,针灸也能达到与十全大补汤相似的疗效。究竟是什么组方如此精妙?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是由八珍汤加黄芪、肉桂组成,其功能为补益气血,主治虚劳喘嗽、遗精失血、妇女崩漏、月经不调等证。

【方剂出处】十全大补汤,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制丸,名“十全大补丸”;制膏,名“十全大补膏”。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川芎、当归、白芍、熟地黄、 黄芪、肉桂。

【用法】水煎服。原方各等分,现一般改用饮片,酌定剂量,水煎服。丸剂,每服6~9克,每日2~3次;膏剂,每服15克,每日2次。

【功效】温补气血。

【主治】气血不足,虚劳咳喘,面色苍白,脚膝无力,遗精,崩漏,经候不调,疮疡不收,舌淡,脉细弱。

▌针灸的十全大补方:

王乐亭教授一贯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在针灸临床上的运用,他仿效古代有名的中药方剂,选用适当的穴位以组成疗效相似的针灸处方,十全大补方就是其中之代表。十全大补方和刺募补虚法是姐妹,都是治疗虚损病症的配方。

【组方】

章门、曲池、内关、合谷、中脘、关元、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功能】

助阳补气,养血疏肝,健脾益胃,疏通经脉。

【适应证】

久病体羸,气血两亏,脾胃虚弱,血枯经闭。

【注解】

(1)十全大补方可助阳补气。善治脾胃虚弱,面色苍白,语言轻微,四肢无力,脉象虚弱及一切阳气虚弱证。盖脾胃居于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故称后天之本。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气降则脘腹冲和而善纳谷,脾气升则精气游溢而主腐熟,胃纳脾化吸收营养,生化气血,滋补周身。

(2)十全大补方可养血疏肝,善治血虚所致月经不调,脐腹疼痛,血结成块,量少经闭,以及头晕目眩,唇爪无华,舌质淡等阴虚血亏之候。盖肝主风,喜畅达,而善疏泄。今肝血失养,郁而不达,疏泄不畅,故上见头晕目眩、色不润泽,下见月经不调、腹痛闭经等症。

(3)从组方配伍来看,十全大补方是在手足十二针方的基础上加脾之募章门、胃之募中脘、小肠之募关元,以及肝之原穴太冲。其功能是补气血,健脾胃,养心气,滋肝肾,通经活络。手足十二针方偏于疏调,十全大补方偏于调补。

章门补五脏,安精神,开心益智,消胀化食,有人参之功效;

曲池主中风寒痹筋挛,妇女血闭,专搜血中之风,治同川芎;

内关降胸胁之逆气,行气血,止心下结痛,除烦满,健脾利湿,有茯苓之作用;

合谷主卫气不足,疏通经络,入太阴止汗、发汗,有同黄芪之效;

中脘主五脏六腑,坚筋骨,长肌肉,增气血,调阴阳,有甘草功效;

关元主理胞宫,逐瘀血,生新血,填骨髓,长肌肉,有同地黄之主治;

阳陵泉主上气咳逆,补中益气,祛风寒湿痹,舒筋利节,有同肉桂效力;

足三里祛风寒湿痹,能升能降,止汗除热,健脾消食,有白术之效;

三阴交主妇人经血不调,生血养血,止咳逆上气,为足三阴所会,功同当归;

太冲主邪气伤阴,止腹痛,行血痹,除坚积,入厥阴、少阴,治阴虚小便不利,疗效同芍药。

综上所述,十全大补方系用针刺穴位仿中药性能而组方,实属绝妙。这充分说明王老对于中医基本理论的运用和重视,并阐明了他在拟定针灸处方时的独特创举。

【配穴剖析】

扶正培本:

中脘:补益中气(后天)

关元:培补肾气(先天)

益气和营:

章门:调补脏腑,益气

太冲:柔肝潜阳,滋阴

益气养血,疏通经络:

曲池、内关、合谷

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总则:补益气血,疏通经络。

附:十全大补方歌诀

章门参、三里术,内关相当茯苓逐;

中脘甘、阴交归,曲池如同川芎追;

太冲芍、关元地,合谷犹如黄芪备;

最后阳陵肉桂俱,十全大补功效聚。

学中医到中保!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