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嗨遍陇南 | 美丽乡村游—走进千年古村落·张坝村(下篇)

嗨遍陇南 | 美丽乡村游—走进千年古村落·张坝村(下篇)

时间:2018-12-14 05:14:48

相关推荐

嗨遍陇南 | 美丽乡村游—走进千年古村落·张坝村(下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星期二

一块块石板砌成的山路,曲折蜿蜒,从大团鱼河边一直通向古老的村庄。木架结构的老屋,块石堆砌的房基,粘土碎石构筑的墙体,青瓦铺盖的屋顶。院子错落有致,花草树木茂盛,果树遍布全村。

这里,保留了传统的农耕生活,充满着浓郁的田园气息,流传着古老的民间故事,犹如世外桃源。

这里,是令人向往的一块宝地,充满了诗情画意。

观音牌楼的来历01


(张俊成(85 岁)/ 口述 杜彬/ 整理 路学军/ 图)

据传说,在元末明初,张坝这里发生了一次大的地震,给张坝带来了很大的破坏。而且张坝地处偏远,山大沟深、通行困难,百姓的生活过得十分艰难。

身为族长的张成祖,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就让八成的族人外出谋生,其他人的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在村子附近种点庄稼和果树,补给家用。

安顿好之后他就去了关中,一走就是好多年。原来他离开张坝后辗转多地,历经种种困难到了关中,之后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在阵前冲锋陷阵,经历了大大小小多场战斗。经过血与火的历练,被授以官职。但是从军多年的他时刻挂念着家乡的疾苦,功成名就后他带着他的两个随从解甲归田,回到了养育他的张坝。

为了重振张坝,他请来风水先生,为张坝把脉。风水先生看后说:张坝这个地方是杆旗,且漂忽不定,如若要好则要将旗加以固定,还需建上一座观音庙。

张成祖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在村子靠溪水的地方,将他带来的一棵菩提树栽下,在树旁建了座观音牌楼。牌楼一层为通道,二楼塑了观世音菩萨和两个童子,以求观音普度众生,救苦救难。在菩萨一侧又塑了土地神,以保一方平安。为了张坝多出人才,又在菩萨身后塑了尊魁星点斗,以求多出学子。

张坝村民居02


(路学军/文)

甘肃陇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古代西部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区域地区,又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人文始祖伏羲氏出生在西和仇池山。秦陇文化与巴蜀文化、汉族文化与藏、回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融合,呈现南北交融、古今并存的显着特色。

李白曾往返陇蜀,经陇南,留下了千古绝唱《蜀道难》。诗圣杜甫与家人团聚居住同谷,写诗赞红川酒为“合欢液”。

陇南是农耕文化、畜牧文化和渔猎文化交汇积淀的地域,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3 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文县傩舞—池哥昼、武都高山戏、西和乞巧女儿节在全国影响广泛。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陇南影子腔、文县玉垒花灯戏、西和春官歌演唱、康县木笼歌、两当号子、康县锣鼓草、康南毛山歌、康县唢呐、宕昌羌傩舞、礼县春官歌、徽县河池小曲、礼县井盐制作工艺、康县寺台造纸术、武都三仓灯戏、武都角弓咂杆酒酿制技艺等多达22 项。

琵琶镇位于陇南市武都区东南部的洛塘山区,距武都区58 公里。张坝古村,距离琵琶镇7公里。

张坝村民居是典型的陇南木架子房原型,四合院建筑结构,多依山而建,既拥有北方建筑的恢宏高大,又融合了江南民宅的精雕细琢,院落布局合理。房屋为上下两层,正房(3-5 间)、厢房、厨房、杂物房各具功用,中间院子的两边是台阶,院门位于一侧。房基是就地取材的石头,上面是黏土与碎石夯实的土墙,防寒保暖。房架全是山上的木头,耐用结实。房瓦是村上的小砖窑烧制。立木上梁时,村上人都来帮忙,举办个仪式,一天内要上好瓦,盖好房子。

民居装饰上有精美的木雕、粗犷外形和细致纹饰的石刻,自然山水、珍禽异兽、戏剧人物、吉祥的图纹、历史典故多有呈现,在屏风、窗棂、雀替、走廊台、柱顶石上都有。图纹内容繁多,例如祥云、蝙蝠、如意、牡丹、梅花、石榴、锦鸡等。村落内的匾额和门庭对联,有些蕴涵着重德修身的情操追求,有些蕴涵着勤俭持家的家风文化、有些蕴涵着恩泽子孙的家训传承、有些蕴涵着家族繁盛的美好寄托,透露出人们修身治家和为人世道的美好梦想与追求。

张坝村古民居,保存完整,区域代表性强,即有人文、农耕、田园、生态旅游的丰富资源,也有很高的民间文化研究价值。

张坝村的故事汇03


/妈妈的豆腐坊

(柏诚/文 郭群/图)

张坝村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湿润的气候促成了这里恬淡的江南气质。正是因了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温润的气候,以及传统工艺的代代相传,孕育出了一种特有的张坝美食——豆腐,石磨是张坝村家家户户都必备的古老生活工具,豆花面就是他们常吃的一种特色面食。

妈妈有一个自己的豆腐坊,制作豆腐用的是最原始的手法。每天黎明前就起床,将泡好的黄豆倒在石磨盘上,磨豆、加水、打豆浆的工序就开始了。打豆浆是个苦活儿,手臂在石磨上一圈一圈地推着不停地转,豆浆磨得越细越好,每天要转多少圈,花甲之年的妈妈自己也数不清。接下来将稀释好的豆渣浆倒入纱布制作的网兜中,手各拽纱布一端,左右晃动,豆浆开始一滴一滴地往下渗,足够一锅的豆浆在过滤时需要摇动不下五六十次,而且用力要匀。再下来就是点豆腐,点豆腐是个技术活,但做了几十年豆腐的妈妈轻车熟路,手起瓢落,一大锅乳白色的豆腐花儿就点出来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压豆腐,把豆腐花儿灌到木盒中的纱布包里,用石头在上面压方成型,不过一个时辰,色白、质嫩、味鲜,犹如羊脂白玉的豆腐就制作成了。

在蛋白质的提供上,大豆食品是惟一能够抗衡肉类的植物性食材,从营养学角度讲,这相当完美。

豆腐是温和的,有如水一样的平和之感。中国古人称赞豆腐有“和德”,既惠及百姓之恩德。自古人发明豆腐美食到现在,营养了一千多年的国人,并惠及海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和德即舍得,惠及家人和大众,可谓:大道无形,和和之美。

贰/民间艺人赵世龙

(郭 群/图文)

在幽静的古村落——张坝村进行调研时,遇到一座观音庙,老人们说最早是由族人们自筹银两所建,以保佑全村人平安健康富裕,后多次修缮,现在依然被寄托于美好的福祉保佑。

十里不同俗,为探其历史由来,于是来到琵琶镇麻崖子村赵家湾社探访民间艺人赵世龙先生。赵世龙先生通阴阳善风水,专长民间彩绘、民间雕刻、民间泥塑以及寺庙建筑。这座观音庙他是主要修缮者,另外,还参与了外地多个寺院庙宇的修缮。他一直坚守民间艺术的传承,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复兴,他准备将技艺传给村里的年青人,觉着老祖先传给我们的工艺不能丢,传统民间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凝聚着中华文化精神,想把民间文化做得更好一些,让更多的人们来关注。

叁/山里的玉米酒

(张小军文/王晨旭图)

清澈甘甜的大团鱼河滋养了这里的灵秀,也孕育着独特的味道。

从张坝村沿河而上约20 公里,就是麻崖村,村里有一个叫莫红丽的女子,家里五六口子人,经营着一家烤酒作坊,小有名气。

和玉米酒的相遇,是在琵琶镇的一家小饭馆里。当时,店主热情的抱来一个系着红绸的黑色瓷坛,不容分说,打开塞子,一时醇香四溢。吃着当地的农家小菜,一边聊天,一边品上一口玉米酒,心情愉悦之时,一种厚纯、爽快的性情自然流露,气氛融融,快哉快哉!

闻香寻缘,店主带我们去了烤酒作坊参观,就是莫红丽家。朴实的一家人,热情好客,恰逢新酒酿成,就给我们仔细介绍了传统的酿酒过程。

烤酒原料主要是玉米,再掺上少许其它粮食作物,加上当地优质的山泉水。一个酒缸可以容下200 斤的玉米。小心地装好,密封,酒曲和水在恰好的温度里和玉米相遇,经过六个月以上时间的发酵,就会产生味道的奇迹。

烤酒,“烤”是关键。简易而独特的蒸馏装置,炉膛里烧着山上的柴火,火候的掌握大有门道。

出酒的竹管里细如游丝的成酒流出,一天一夜可以烤出40 斤左右。然后,还要储藏。从装酒糟到酒上餐桌,要一年以上。做好的酒除了自饮就全部招待亲朋好友,过年更是少不了。

俗话说:酒是陈的香,酒是时间的艺术。岁月会将新酒的燥烈在时间的积淀中变得温文尔雅,荡气回肠,这急不得的。

一缸酒糟可以烤两锅,一锅最多可以出15 斤酒。我喜欢纯粮酿造的酒,更因为,这是山里的酒,带着山里的味道。山里人不能没有山里的酒。村民们以喝自己酿的酒为荣。于是,喝上几口玉米酒,你也就成张坝人了。

田野调查档案04


/张坝村民风民俗

(口述/ 张俊成(85 岁)(1-16) 张俊勤(65 岁)(17) 杜彬/ 整理)

1、清明祭祖

张氏全族人清明这天要祭祖。祭祖是每家每户轮流主办,祭祖用的物品都是全族人家家户户拿来的肉、面、菜、酒等。祭祖是在家里祭,以虔诚之心,隆重之礼,祭祀先祖。仪式中男的全部跪着,女人不跪站在两旁。仪式之后,族人吃饭喝酒相聚同乐。

2、忌六月和腊月

这两月里不能办大事,不动土、不办喜事、不搞修建、不洗被子、床单,但可以洗衣服。如有人去世,则要箍个洞将人放入三年不入土,三年后再葬。

3、忌五

忌初一、十五、二十五。土地是刮金板,逢土日不干活。

4、四月八祭龙王神

祭祀黑池龙王、大忠丞张巡,在玄湾建有寺庙,祭祀时在庙里请司公跳神、打羊皮鼓、念经,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

5、四月八庙会

这天在琵琶寺祭祀释迦牟尼。陕西唱秦腔的、河南耍猴的都要来。当地人每家每户都要去赶会,赶会前三天要斋戒,头天晚上要净身。

6、四月八超度亡魂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前,儿女们要超度去世父母的亡魂,要去琵琶寺烧拜香,孝子从家出发,要赤脚、头顶香盘,阴阳打锣念经,一路上见人要拜、见寺院要拜、见大石头要拜、见水池要拜。坐轿子和骑马的见了都要下来,以示尊重。现在此俗已经没有了。

7、过年每家必须杀年猪

过年要祭祀天、地、山、龙王爷等神灵。没有年猪就不算过年。杀猪不禁忌。

8、家有蛇不伤

家里见了蛇,是福神的化身,要烧纸化钱。

9、腊八抢油水

腊八这天是佛祖成佛的日子。这天山里的熊、野猪、狍子、鹿会在山泉里洗澡,它们洗澡是在祭祀佛祖,水里会留下许多的油水。村里人天不亮就起来抢油水,看谁的油水抢得多,预示来年财源滚滚、幸福无边。

10、腊八煮米粥喂树

将玉米磨细,做成粥,在各种树上砍个小口子,给树喂米粥,以求来年产业兴旺、五谷丰登。

11、正月初一抢核桃

正月初一早上全五房的人都来家谱(案子)前来烧纸化钱。每家每户将准备好的核桃撒到厅房里让娃娃们来抢,预示着的一年有好的兆头。

12、正月十五耍杨帅

这天年轻人在树上折下树枝做成棍子,相互打斗,俗称:耍杨帅(杨帅是一位神人,人称杨四爷)。

13、拽屎爬牛

就是两个人背对背,身上绑上绳子,爬在地上向相反的方向拉,以求胜负,嬉戏娱乐。

14、大年三十早上端面茶装烟

大年三十早上家家户户要相互端喝面茶,娃娃给老人的烟锅上装烟,以示尊重邻里和孝敬老人。

15、三十日禁扫地

腊月二十九就把过年所有的事情全部做完。三十日不能扫地,扫地会出财,会把财富扫出去了。

16、祖先崇拜

每家每户厅堂里都供奉着家谱(案子),平时要焚香,以示对先祖的尊崇和敬意。

张坝的俗话:

柴近水近磨坊多,娶媳入赘没耽搁。

贰/张坝村方言

(袁长流/ 采录)

包包——衣服上的口袋

袈袈子——马夹

滚身子——棉衣

撒(sàn)面饭——玉米面和洋芋搅成稠糊状的饭

火锨馍——用火锨在火塘上烙制的圆馍

黑肉——瘦肉

焌(qūn)焌子——玉米面粉和洋芋混合蒸煮搅拌的干饭

面鱼子——用面糊从漏勺中漏下小鱼状的面食,多为玉米面,也有小麦面。

耳房子——正房两边的小房

栏倚台——厅房门前的地面阳台

厅房——正厅

睡房——卧室

茅子——厕所

院坝——院子

咋花子(qí)哩——哪里去

务(wū)达——哪里

身体

额花——前额

脑壳(kuo)、多脑——头

耳刮子——耳朵

腔(kàng)子——胸膛

形容

麻利——快当、利索

攒劲——形容人品优秀,才貌双全、能干

吃劲——有本事、有能耐

白火什——文盲、不识字、外行

器具

刃镰子——割麦的镰刀

杠头——耕地的工具

牛格子——牛耕地时架在脖子上的用具

箸笼子——插放筷子的用具

泥逼——抹子,泥水匠抹灰泥平面的工具

火箸——夹炭火的用具

甑笆子——蒸食物的箅(bì)子

方位、时间、天气

脑隔(gei)——上面

夜来个——昨天

后儿——后天

节个天——每天

白雨——暴雨

火闪子——闪电

丝雨——连绵不断的小雨

动、植物

崖老鼠——松鼠

长虫——蛇

蛐蟮——蚯蚓

律蛐子——蜥蜴

咕噜雁——大雁

斑斑——斑鸠

老哇——乌鸦

喳(cǎ)喳(cá)——喜鹊

活口袋——百足虫

舀舀勺儿——蝌蚪

蠓(mǐe)噆——牛虻

黑羊儿——蟋蟀

叁/张坝村谚语

(袁长流/ 采集)

羊过清明牛过夏,人过端午扯大话。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过了种银盖。

下了七月七,阴阴哒哒十月一。

桃三、杏四、梨五年,想吃核桃得九年,当年花椒得本钱。

云向北,晒成灰,云向南,下成潭。

惊蛰晴、庄稼成;惊蛰滴一点,九九倒回转。

正月雷响墓堆堆,二月雷响灰堆堆,三月雷响麦堆堆。

立夏不下,犁头高挂;下了小暑,泡死老鼠。

头九暖,二九冻破脸,三九、四九闭门死守,五九、六九顺河看柳,七九、八九河里洗手;九九八十一,八十老儿顺墙立。

肆/张坝村歇后语

(袁长流/ 采集)

上集不拿口袋——早把无粮(良)的心安下了

老鼠磨(拖)锨把——大头在后头

提着锁呐丢盹哩——把事没当事

鸭子的爪爪——联手

墙上挂磨扇——石画(实话)

张坝美食05

/洋芋搅团:用杏树、核桃树等做的木槽,将煮熟去皮的洋芋砸成泥状,汤汁是武都特制的醋加武都安化辣椒、武都大红袍花椒粉及蒜泥做成。

/漏饭鱼(另称面面鱼):将玉米面或小麦面开水中搅成糊状煮熟,再用漏勺漏入凉开水中即成。有多种吃法,醋辣汤汁或武都酸菜汤都可调拌。

/米皮:武都两水汉王大米,浸泡,打浆。在特制的木板笼床上蒸熟。汤汁是武都特制的醋加武都安化辣椒、武都大红袍花椒粉做成。

/豆花面:刚刚点出的清香豆花放入做好的面中,再加入佐料,即可食用。面条可以多样化,一般要手擀面最佳。根据个人喜好,也可以是荞面、玉米面、小麦面、杂面。

/荞粉(另称凉粉):用武都特产山荞制作,吃法及佐料与搅团相同。

/鸡蛋面茶:武都茶叶炒熟后泡成茶水,加入熟面粉。在特制的陶罐中煮熟,再加入炒好的土鸡蛋即可。

/荞面叶子:荞面摊成荷叶一样薄饼。加洋芋丝、青椒丝炒后即可食用。

/洋芋丝饼:主要由洋芋丝加适量面粉和花椒粉、盐、老葱丝,在平底锅中煎熟成焦黄。

/酸菜拌汤:用武都的野生苦苣菜、牡疙瘩菜、野生银盖菜、苦芥菜等腌制的酸菜,做汤时用清油炒一下,加老葱丝或野生韭菜花、洋芋块、面粉加热煮熟,再调入盐、辣椒、腌韭菜即可。夏天食用有去火、清热、消暑的效果。

摄影师日记05


(王晨旭 /文 节选)

盛夏8月,我来到了“陇上江南”的陇南武都张坝村进行民间文化调研采风。尽管在张坝村采风拍摄的时间只有两天,但这个有近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还是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

在张坝短暂的采风拍摄结束了,但我还会来。我会带着家人、朋友,约上摄友们,看看古屋青石绿瓦,寻觅河谷幽深狭长,赏赞急流险滩瀑布,徒步崖壁石路陡绝,观尽群峰叠嶂壮美,品味生态美食悠哉......

(完结)

以上图文节选自由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编、大雅文化承制的《千年古村落:张坝村》一书。

来源

甘肃微影像

监制 : 胡桂芸

责编:高剑榕

编辑:王彦雯

●扫码关注我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