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科普篇——元明清瓷器足底有何特征?如何辨别?

科普篇——元明清瓷器足底有何特征?如何辨别?

时间:2021-04-18 00:23:24

相关推荐

科普篇——元明清瓷器足底有何特征?如何辨别?

福建中藏

唐代、宋代、元代、乃至明清,中国瓷器底足的修饰之美蔚为大观,现截取一些片段,以观察和了解其底足的修饰方法,以及元代和明代麻仓土胎质的显性特征。

1.唐代寿州窑泥丸垫烧制工艺

2.宋代芝麻钉支烧制工艺

3.宋代金丝铁线铁足香灰胎

4.元代(南宋)底足一刀旋削工艺一刀旋削,干净利落,流畅顺美

5.元代粗砂底

6.元代麻仓土如彩虹般的火石红呈现

7.元代一刀旋削工艺至南宋,至元末,一刀旋削工艺一脉相承

8.明代瓷胎扁壶釉底碾石为粉,不易开片者,命曰瓷胎。泥醤之质,易于开片者命曰浆胎。中

9. 明代扁壶涩底

10.明代跳刀痕一刀旋削工艺陶工先是以放射状跳刀工艺一次性将器底刮净,然后再以窄条刀一刀旋削工艺将器底彻底修平。明代的一刀旋削,其刀具相较于元代的宽条刀已大幅变窄。修足效果也更为精细。

11 明代撒釉底 非数百年的自然干燥,无法呈现这种脱尽水分和油脂的撒釉斑,这也是元明清三代瓷底撒釉斑与现代撒釉斑的明显区别。

12.明代铭款底

13.明代玉环底

14.明代玉璧底明代底足一般以平切内倾为主,底足与瓷器的承接仅为底足的外缘的一圈边缘而已。这样有利于底足在不平的承接面的稳定。

15.明代涡状旋削工艺

16.明代模具底

17.明代粗砂底明代粗大明的病患,就在于其疏于底部的修饰和挂釉。这一来是为了节省价格昂贵的釉料,二来也与明代皇室和士大夫们崇尚简约朴实的风格有关。

18.明代台式底

19.明代涡状密集旋削纹工艺进入明代晚期,宽条刀变得更加狭窄,其底部的旋削纹也变得更为密集和精细。

20. 明代高岭土鲤鱼背式釉底足明代晚期麻仓土竭,高岭土开始取而代之。而明代的底足均以平切内倾为主,像鲤鱼背式的修足方法一般不常见,而且多出现于明晚期。

21.清代细砂底清初,清廷仍部分使用前朝库存的麻仓土,但瓷土的淘洗更加精炼,其结果就是白胎中仍呈现明显的淡黄色,而铁质火石红渐消退。

22.清代玉璧底清代的玉璧底,明显的要比明代的玉璧底宽许多。

23.清代玉环底

24. 清代模具扁壶底最后再对比一下明代麻仓土和清代高岭土呈色的区别

元代和明代烧制瓷器的胎土配方是麻仓土加上瓷石的二元混合胎质,其烧制成功后的颜色是一种白胎中微带淡黄色的呈色。其中火石红明显。 清代瓷器的胎土配方是高岭土加上瓷石的二元混合胎质,其烧制成功后的颜色是一种纯粹的高白色。其中火石红聊无。 明代、清代这两种胎质烧成后的呈色的不同,也是明清两朝瓷器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