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关于中华传统美德孝的故事

关于中华传统美德孝的故事

时间:2018-06-18 17:34:32

相关推荐

关于中华传统美德孝的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深远影响,可以不断的被继承,并得到持续的创新发展。那你知道关于中华传统美德孝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中华传统美德孝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中华传统美德孝的故事:庭坚涤秽

【庭坚涤秽】

宋黄庭坚。官居太史。亲涤溺器。不以为耻。

【原文】

宋黄庭坚、字鲁直。一字山谷。又号双井老人。洪州分宁人也。元祐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秽器。不使婢妾为之。未尝一刻有缺子职。苏东坡叹其诗、独立万物之表。

王应照谓溺器之涤。自有婢妾为之。惟孝子不以官职之显。失其子职之常。溺器且为亲涤之。其他子职。尚有不尽者乎。李文耕谓山谷所为。仿佛石建。皆乐供子职。不以贵显闲其心者也。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一个大诗家。姓黄。名叫庭坚。表字鲁直。别号山谷。还有一个别号。叫做双井老人。他是洪州分宁县的人。元祐年间。做了太史的官。天性却很是孝顺的。自己虽然做了贵官。显名天下。可是侍奉母亲。却极尽诚意。每逢母亲的事务。他必定亲自去做。无论怎么样。总是不怕劳苦的。每天晚上。一定要自己替母亲洗着便桶。他家里仆役很多。却不叫他们去做。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服劳奉养。全是做儿子自己应尽的职分。那里可以叫他人分了自己的孝顺呢。所以他总没有一刻儿。不尽自己的职务的。他又喜欢做诗。并且做得很好。苏东坡称赞黄庭坚的诗。说、独立万物之表。

关于中华传统美德孝的故事:丁兰刻木

【丁兰刻木】

丁兰丧亲。刻木奉养。张叔击之。像亦悒怏。

【原文】

汉丁兰、河内人。早丧父母。刻木像。事之若生。邺人张叔假物。兰妻卜筶。木像不许。叔醉詈木像。且击之。兰归。见木像色不怿。询知之。即奋击张叔。吏至。捕兰。木像为之流涕。郡嘉其孝通神明。奏之。诏图其形。

思亲不见。而刻木事之。此不得已之极思也。而思慕之诚。木亦通神。忽而不怿。忽而流涕。非孝子精诚所致乎。至于为亲像被击。而奋击张叔。只知有亲。而不惜以身犯法。宜郡之嘉其孝而上其事也。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个姓丁的人。单名叫做兰。是河内地方的人。他的父亲母亲早已亡过了。丁兰就把一块木头。雕刻着他父亲母亲的形像。供在堂上。早晚敬奉他。和生前一样。有一天。邺的地方。有个叫张叔的。来向丁家里借东西。这时候。却巧丁兰不在家里。丁兰的妻子。就向着木像面前问筶。木像不肯允许。张叔刚刚是吃酒醉了。就生了气。骂着木像。并且又打了木像好几下。等到丁兰回到家里。看见了木像的脸色。似乎很不高兴的样子。问他妻子。才晓得这个缘故。丁兰就用力去打张叔。衙门里的差人来捉丁兰了。木像的眼睛里。竟水汪汪的流下眼泪来。地方官很佩服他的孝感神明。就奏明皇上。皇上下诏。叫把丁兰的形像画上去。

关于中华传统美德孝的故事:实夫拜虎

【实夫拜虎】

实夫归省。虎衔其衣。拜请毕养。竟得全归。

【原文】

明包实夫、事亲尽孝。明经力学。馆于太常里。岁暮归省。途遇一虎。衔其衣。入林中。释而蹲。实夫拜请曰。将啖我耶。命也。奚憾。吾有父母年七十余。能容我毕养。吾苟存。终还汝啖。虎即舍去。后人名其地为拜虎冈。

孝既无灾不可辟。更无物不可格。不论禽兽鳞虫。草木花果。一切有情无情。均可由一片肫诚。有求必应。无感不通。物类至于虎。凶暴已甚。而历代孝子免于虎者。指不胜屈。於戏、奇矣。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个姓包名叫实夫的。服事他的父亲母亲。非常尽孝。并且明畅经书的道理。尽力在学问里头。后来在太常里的地方教书。到了年底下。包实夫回家去省视他的父亲母亲。半路上忽然碰着了一只老虎。衔住了他的衣服。竟把包实夫拖到树林里。老虎才把他放下了。蹲着。包实夫就拜着老虎问道。你将要吃我么。那是我的命运注定的。我有什么恨呢。但是我还有父亲母亲。两个人的年纪。都是已经七十多岁了。倘若你可以应许我终养了我的父母。那时候假使我还存在世上。那末我一定自己来送给你吃。你看可以不可以呢。那老虎听了包实夫、这一番说话。就舍了包实夫竟自去了。后人就把那个地方。起了名字叫做拜虎冈。

【绪余】

夫孝、德之本也。说文、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经云。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试观乌鸟反哺。羔羊跪乳。禽兽尚知孝。可以人而反不如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