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一个人身上具备这两个特点 必定是人中龙凤!

一个人身上具备这两个特点 必定是人中龙凤!

时间:2023-05-26 07:22:13

相关推荐

一个人身上具备这两个特点 必定是人中龙凤!

一代完人曾国藩是一个复杂的人。这里所指复杂不是说他心深若渊、精于谋略的一面,而是从其思想的转变来看,一生多变。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实际上是一种随着不同境遇灵活辨证的处事态度和要诀。本文删繁就简,从他一生最为显着的两大要点说起,带领大家认识一个“内圣外王”的曾国藩。

1、进德修业,注重内心修炼

曾国藩注重内心的修炼,善于“治心”。他说:治心治身,理不可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用的着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也。那么治心从哪里下手呢,他在《内经》具体谈到身心并治的方法:治心之道,先去其毒。何为毒呢?就是情绪化,遇到一点不顺就仰天长叹,遇到一点压力就烦躁不安,遇到一点责备就暴跳如雷,所有这些表现出的都是情绪之毒。他认为,这些表现都不是一个厚福之人的作为,真正有志向、有胸襟、有智识的人心如鼎镇,是不会这样子的。

表面的情绪,是内心不满的流露。要么是对自己不满,要么是对别人不满,都是心没安放好的缘故。所以他主张治心应从“平淡”二字入手,以“广大”为药,能够看破一些事而不影响心情,让内心的天地越来越宏阔,这是成大事之人需具备的。他为此总结出了很多具体的方法,比如《八本说》、《养生之法五事》等,坚持从小事磨练心性,按时睡觉、三餐有恒、每晚洗脚,这些他都视为身心并治的办法。他父亲告诉他饭后散步对身体有益,他自己试行一年后觉得有效,从此坚持每日必走“三千步”,从不间断。

古往今来,成大业者都善治心,这是通往“内圣”的必经之路。曾国藩身心并养,深得其中精髓,他说: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之所以为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的实、养的灵。一个人如果内心“有活脱脱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遇到艰难险阻就不至于伤到内心,即便遭遇失败,也可再图东山。这些治心的要诀,是值得今人学习的。

2、一生三变,万变不离其宗

谈到变,很多人会觉得是机巧小智,干大事的人是不为的。这就误会了变的内涵,人生适时调整做事的方式、为人的态度,是长进的过程。改变和调整是痛苦的,但成大事的人一定是一路走来不断校正自己的过程。真正意义上的变,不是变得油滑,不是从高洁走向庸俗、从坚守初心走向同流合污,而是“万变不离其宗”,外在的方法策略可以变,内心的原则是不会变的。

曾国藩奉命练勇之初,依仗在籍侍郎的身份,开局颇为顺利。后来问题就慢慢出现了,由于缺少地方任职的历练,再加上生性正直认真,做事也不懂得人情世故,只是一味“拙诚”,以为不负天心就好。这未免会给人留下不通人情事理的印象,起初地方大员尚能忍耐,随着相处日久,事端增多,矛盾就逐渐多了起来,最后闹出了绿营与湘勇械斗的事件,曾国藩也因此受到惊吓。

这次械斗,也是曾国藩移防衡阳的直接原因。至此曾国藩开始改变以往做事的态度,特别是丁父忧后的二次出山,性情转变很大,是其从苛酷走向柔顺的一个重要节点,他的思想由推崇严刑峻法、苛刻无情的法家走向了守和巽顺的黄老之学,接人待物,前后判若两人。

变不是同流合污,而是“和光同尘”。有了此变,与地方大员的关系开始改善,处处受到掣肘的局面也消失了,他的湘军也迎来了辉煌的征途时期,最终成为左右时局的强军劲旅。纵观曾国藩的思想,他学问的底子是儒家,最终是杂以百家为用,各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所体现。近代留学之父容闳说,曾国藩是“旧教育中特产之物”,无疑,曾国藩是善于从诸子百家中吸收养分的,传统文化的基因在他身上处处闪现,也正是不断求变突破自我的精神,才成就了君权时代最后一个“三不朽”人物。

注重心性修炼,强调治其心去其毒,这是内圣;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适时调整求变,以求图强致远,这是内圣。成就一个内圣外王曾国藩的原因有很多,这两点无疑是至为关键的。

销售江湖路

微信号:xsjianghu

有人的地方就有销售,和我一起闯荡销售江湖路!

温馨提示:用拇指长按二维码3秒,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