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从远处传来的声音

从远处传来的声音

时间:2019-03-30 21:04:46

相关推荐

从远处传来的声音

■秦绍德

流言是一个确定性未经证实而又广泛传播的话题。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流言研究的队伍中,各种流言研究机构和辟谣平台的诞生,使中国结合互联网尤其是微信传播而展开的流言研究日益丰富和精深。

《流言研究》一书作者三十年前即开始流言研究,试图去探索流言这个独特的介于社会心理学和大众传播学之间的社会现象和其中所蕴藏的人性奥秘。本文为《流言研究》一书序言。

流言研究开始有模有样

锦江之研究流言,可能和我有一定的关系。记得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正给复旦新闻系本科生上“宣传心理学”课。现在听起来很遥远:啊,上个世纪!在我的记忆中好像还在眼前。当时,“宣传心理学”是门新开的课,找不到什么现成的资料,我只好在已有的心理学理论和有限的宣传经验中摸索。讲到宣传活动所处情景的时候,涉及流言、谣言这一类现象,怎么也讲不清楚。在一个偶然的场合遇到徐锦江——我认识的一个校友。闲聊中他谈及正对流言有研究兴趣,已动手写点文章。我不禁喜出望外,如同遇到知己。我便鼓励他继续研究。80年代的最后几年,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社会矛盾展现开来。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不安和浮躁,争论在底下潜行,于是流言多了起来,不少人感到茫然。这正是研究流言的好时机。后来因为忙,我也就再没关心此事。殊不知锦江矢志不渝,研究流言一发不可收。除了报刊文章而外,他写了《话说流言蜚语》《流言导读》两本书。中国的流言研究开始有模有样,他是开创者,现在可以称之为流言研究学者了。

流言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流言存在。正如世界上有许多东西,看得见而摸不着,明白地感觉到它存在,却又无法确切地定义。流言,就是这样一种东西。什么是流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描述、定义,争论不休。本书第一辑“流言之义”给我们展示的就是关于流言的各种定义,不看也罢,一看脑子里就乱起来。流言,本质上就是一种不确定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人间传播。因为是信息的传播,就和介质的变化有关系。自从有了互联网,流言如影随形而至,变得活跃起来。流言的产生,还与社会情景,特别是社会心理情景有关。在面临自然灾害、疾病流行、经济危机、战争边缘的时候,流言骤增,就与猜疑、恐慌等心理传染有关。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具有太多不确定性的世界,一切皆在变动中,流言在这块土壤上滋长是十分自然的事。在流言面前,人不是被动的、无能的。人类十分聪明,充分利用流言为各种目的服务:商业推销,颠覆政权,战争谋略,弄权害人,离间对手,甚至连闺房中的阴柔手段也用上了流言。所以,流言的盛行、社会作用(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多半是人附加上去的。据研究,流言的生成,与社会历史文化基因也有关。好传流言,折射出中国国民性的癖性和积习。

离一网打尽也不远了

本书收集的有关流言的实例,材料之丰富、视野之广阔是此前同类研究书籍所没有的。从明星绯闻到传染病流言,从我国史籍中的掌故到国际舞台上的传闻,一个个例子如同一个个故事引人入胜,忍不住就要读下去。锦江是个新闻记者,懂得用事实讲话最有说服力。让我折服的是,他多年随时在留心身边这些案例,俯身拾荚,积累至今。这是因为他研究流言的兴趣始终未降低。从他引用关于流言的各家之说,也反映出他虽然平时工作很忙,却一刻也没放弃关注流言研究界的动态和成果。从法国学者卡普费雷的“反权力说”,到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定期发布的分析报告,他无一不收。我没有统计过他引用了多少学者的论著,但这个研究领域的论著比较集中,大概离一网打尽也不远了。

研究性论著有各种写法。锦江的这本不落俗套,独树一帜。他是学中文的,写得一手好散文。写这本书又为了给读者提供“轻阅读”,所以论著似散文般的,不拘一格,写得很轻松。标题是用心做的,用今天时髦的话说——“博眼球”。每一篇不长,问题论述集中,读起来不累。他自我评价说是“述大于作”,在我看来是述作结合。这样的作品算不算论著?可能会有不同看法。据说,现在写博士论文有格式要求:一论述概念,二回顾本领域学术史,三说明论文学术来源、根据,四说明研究用了什么方法,而后再展开正文。不按照格式写就通不过。我看过不少博士论文,都是这个套路。论文已变成八股,看得味同嚼蜡,兴趣索然。当年我也写过博士论文,好像没有这些枷锁。不知什么时候形成了这一套。论文为什么不能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呢?古人云,文无定制。论著的生动,就在于百花齐放。这本《流言研究》就是独特的一朵。

在不确定性确定之后

锦江说,这是一部“推陈出新”之作,是符合实际的。从《话说流言蜚语》到《流言研究》,经历了二十多年,社会流言也在发展、流变。这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人们对于流言的认识在深化,流言为更多人关注,流言研究逐渐成为显学。《流言研究》不是前面著作的再版。它的推陈出新之处在于,专门增加了关于互联网时代“流言暴走”的研究。由于研究是进行时,远未结束,所以标题用了“流言之问”,恰如其分。作者从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出发,引用和阐述了网络交往虚拟特征、社群化分众化、谣言叙事特征、微信传播流言、“后真相”等网络新理论,流言的“反权力”、流言的正负社会作用等方面的新见解。他主张,将“流言”作为“更具学术性的中性词来加以界定”,将“谣言”看作流言的一部分。除了继续建议“建立公正可信的流言控制中心”之外,他主张“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更具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形而上部分”,和处在处理谣言负面影响一线的政府有关部门、部分媒体的关注点不同,作者的学术注意力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些都是他的“出新”之处。

流言研究的前方和深处在哪里?在不确定性确定之后。

那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涛声不断传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