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张文木:“天倾西北”:中华文明曙光初露

张文木:“天倾西北”:中华文明曙光初露

时间:2020-03-11 12:45:26

相关推荐

张文木:“天倾西北”:中华文明曙光初露

古代中国气候变迁与国运兴衰

中国自有国家以来,经历了公元前后两个21世纪凡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其中大部分历史都是以农耕立国的历史,也正因此,中国历史上的治乱变化规律直接受到其间的“天时”运行规律的影响。

(一)“天倾西北”:中华文明曙光初露

总体说来,在早期人类经历的灾难中,天灾和人祸总是紧密相连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迁徙往往是气候变化的前兆和反映。

中国人早较地感知到气候变化和生存空间伸缩二者之间的联系。清学者郑康在《豫变纪略》中记录了明崇祯元年(1628年)河南柘城连续十三年的“沙鸡至柘城”现象并由此引出“沙鸡所至则兵起”的预判。事实确是如此:1628年,明思宗崇祯登基,是年始天气迅速转入大寒,1633年,安徽有“秋,有怪鸟来,如黄雀,爪似鸭脚,群飞啄麦甲殆尽”及“盗贼益炽”的气象及历史记录,类似记录日增直至明朝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灭亡。

自夏至清,中国经历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三国时期(220~280年)、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南宋至元(1127~1271年)等时段的由北席卷而南的大动荡,而其乱源大部分都与天气冷暖交替变化直接相关;这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即科学技术能力和制度建设能力)非常低下的中华文明初期,情形就更是如此。

在新石器时代向青铜器时代转变的过程中,中原先民也完成了从部落、部落联盟向国家的转变。夏兴起于今河南嵩山到伊水、洛水流域,势力东达河北、河南、山东交界,夏王朝自禹至桀,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历时400余年,已能铸造青铜器。《史记·夏本纪》说:“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商兴起于黄河中下游,早期迁徙频繁,《史记·殷本纪》说:“自契至汤八迁”,八迁地点大约都在今河南、山东一带。但商人活动范围则比较广泛,“王亥时商人势力已进入到河北北部了。”《竹书纪年》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商王朝自汤至纣,从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历时500余年。周朝是继商朝之后的王朝,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洛邑。东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56年,凡790年。而处于大动荡之中的春秋战国时期,占据其主要部分。

从春秋(公元前770~256年,)至战国(公元前770年~2),中国政治进入大动荡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对各方诸侯无实际的控制力。西土为秦国所有。它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国家,成了西方强国。在今山西的晋国,山东的齐、鲁,湖北的楚国,河北一带的燕国,以及稍后于长江下游崛起的吴、越等国,都在吞并了周围一些小国之后,强大起来,成了大国。中国历史进入一个“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

一般史书中都将历代王朝的覆灭归因于“统治阶级越来越腐化”,对“平民的压榨、掠夺也更为残酷”,但对于古代尤其是对远古时代的国家兴亡的原因,仅此解释显得单薄乏力,因为新崛起的王朝,其统治阶级的生活腐化和对人民的压迫并不会比没落王朝更少。除了人为的因素,比如国家统治者对内治理和对外战略能力外,在相当的情况下,还有其他不可抗的自然因素——若是对自然变化有较大依赖的农业国,特别是上古时代的农业国而言,情形就更是如此。

如前所述,距今2.4 亿至2亿年之间是海面水位最低时期,这段时期全球的陆地冰雪据估计8500万到9800万立方千米,相当于海面水位降低了130米。

如果根据距今10 000年前的东亚古地图,当时中国大陆的东部古海岸线可推进到北从对马海峡南到台湾东海岸一线,这一地带实际上是中国大陆从青藏高原东迤三阶梯落差后的第四阶梯。当时的日本列岛从北海道到九州四个岛一一相连,濑户内海在当时也是陆地。中间的是现在的津轻海峡,当时却有宽为7~9千米的从海底浮上海面的大陆架,连接着渡岛半岛和津轻半岛。北海道的北段也与西伯利亚相接,整个日本列岛在当时是一片一直延伸到九州的鹿儿岛和西南诸岛的弧形陆地。

裸露着的东海大平原与南海盆地为东亚先民们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生存空间。据考证,在此前的末次盛冰期(距今20 000~15 000年),渤海、黄海均为陆地,在大连黄土中有安氏鸵鸟蛋、赤鹿角和象门齿,在山东庙岛列岛附近的海底打捞出猛犸象和披毛犀化石,在东海陆架北部水深100~155米的海底,曾采到属古海岸附近线的贝壳砂砾层。这说明当时海面比现在落低约155米。末次盛冰期时中国海古岸线向太平洋方向最大迁移距离超过1000千米。猛犸象和披毛犀化石在这一带区的存在,说明当时也会有相当的包括中华古人在内的亚洲古人狩猎并生活的广阔平原地带。沿着这一地带北可步行至日本岛和朝鲜半岛,南可至菲律宾群岛乃至大巽他群岛。距今10 000年时,中国台湾海峡是可以步行的低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钱方、凌小惠认为:此间渤海、黄海成为陆地,中国北方冬季风加剧,在裸露的渤海、黄海平原和一些岛屿上有马兰黄土堆积,一些地方则发生沙漠化。在干冷的气候下中国北方植被由森林草原变为稀树草原,北方动物群在寒冷气候和缺少食物情况下,大量向南和向东迁移,一部分人类和动物从大陆北方经过陆桥向东迁到日本。在中国山东沂河、沭河流域和日本九州发现的距今13 000年前的形状工艺极为相近的大量细石器表明:“已较熟练掌握了华北细石器传统工艺的沂沭河流域的史前人类,在从事狩猎的过程中沿着黄海平原这条天然通道,一批一批向东转移,最终于日本南部‘安家落户’,由他们所带去的细石器制作工艺也在当地流行,并逐步形成发达的细石器地方工业,这一时间可能在距今14 000年前。”

但如此大规模的生存空间随着全新世大暖期的出现而遭到灭顶之灾。如前所述,大约在距今8500年时中国进入全新世大暖期,这一暖期持续了近5500年。“从时间上看,夏商周是由全新世最后1000年及结束后的近千年构成,因而可看成是大暖期后一阶段亚稳定暖温期及其延续”。竺可桢认为:“可以说仰韶和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当时西安和安阳地区有十分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河南省原来称为豫州,‘豫’字就是一个人牵了大象的标志。”

当历史进入距今9000年,气候变暖、冰川消融,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中国东海海平面开始上升,至距今6000年左右,也就是中国的仰韶文化时期,中国黄海海平面较今天提升15米左右,此间海岸线大幅向内陆西移。当时华北沿海的海侵在现代海岸曾向沿海低地入侵至100千米,最大海侵的古海岸线,在莱州湾沿岸,分布于莱州、吕邑、潍坊、广饶北部一带;向北经过黄海三角洲平原的北镇、无棣,然后进入渤海湾西岸,穿过沧州与黄骅之间,经静海、天津西侧,折而东北行,抵宝坻县城附近,又东南行,沿更新世滦河冲积扇前缘延伸,东至乐亭县马头营和昌黎海岸沙丘内侧,止于秦皇岛。(附图14)

这次海平面上升引发的灾难面积如此之大以至给后人留下了极恐怖的记忆。《尚书·尧典》曰:“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关于洪水产生的原因,《淮南子·天文训》中的解释是“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史书对“天倾西北”和“地不满东南”的解释比较复杂,这可能是中华古人对东面海平面上涨的一种错觉。但日本学者田家康提出的当时“地轴倾斜比现在更大”的见解值得注意,他说:

在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时,由于地轴倾斜比现在更大,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比现在更加靠近极地方向,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范围也更加宽广。

但是,这次水灾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并非都是负面的。它在逼迫生活在中国东南滨海低地平原的东亚古人向四处高地迁徙并由此促成了东亚多民族的雏形诞生,西向中国大陆迁徙的古人与当地继而与中原地区的炎黄部落为争夺生存空间产生的冲突,加速了中华文明的产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