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湖南宁乡一中百年校庆网

湖南宁乡一中百年校庆网

时间:2020-08-08 03:51:06

相关推荐

湖南宁乡一中百年校庆网

第一节 从省立第一女师至省立第一临时中学(1912—1941)

早在1909年(清宣统元年),湖南首开女学的先河,奏请在长沙创办女子中学。翌年获准,于马王街古稻田兴建校舍,19(民国元年)5月12日正式开学,定名为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由朱剑凡先生兼任校长,确定以“诚、信、勤、朴”为校训。因校址在古稻田,人们习惯简称为“稻田女师”。

19至1941年期间,学校变动频繁。19与省立第二、第三女师合并,改名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一年后旋即分开,各自复原。1927年春,全省教育改组,长沙所有初中均合并到古稻田,改名省立第一初级中学,男女兼收,分初中和初师两部。开学仅几个月,“马日事变”发生,被迫停办一期。至1928年2月复课,又改名省立第二中学,设初中部、高中普通科和师范科,均只收女生。1934年11月,才正名为省立长沙女子中学,简称“省长女中”。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华北各省相继沦陷,武汉失守,长沙危殆,市内各校纷纷外迁。省长女中亦于1938年暑期迁至湘潭石潭肖家塘。 1939年冬,省教育厅决定将长沙女子中学、省立第一师范、长沙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长沙初级工业职业学校和邵阳初级金工应化科职业学校等七所公立学校合并,成立省立第一临时中学,校址设于安化(现为涟源)桥头河,由熊梦飞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分高中、初中、高职、初职及师范五部。省长女中的高中普通科和师范科,分别并入临时中学的高中部和师范部,初中部则转为临时中学的初中部,并兼收男生,分男生、女生两部,由罗大藩任部主任,校址在桥头河附近的白茅冲归盘园。

从省立第一女师到省立第一临时中学期间,学校先后两次搬迁,五次易名。先后担任校长的有朱剑凡、徐特立等十二人(详见历任校长一览表),杨开慧烈士的父亲杨昌济先生,亦为省立第一女师创办人之一。著名教师中,语文先后有李淑一、周世钊、杨树达、李肖聃、彭泽陶等,数学先后有汪澹华、陈鹿萍,外语先后有张普安、郭琨等,物理先后有方魁、方克诚等,化学先后有郭德垂、郭琴轩等,生物先后有曹非、方翘楚等,教育学有夏开权,历史有钟月秋,地理有文士元。这些教师均知识渊博,学有专长,是当时全省乃至全国的名师。学子精英中,先后有向警予、帅孟奇、姜国仁、姜国芬、缪伯英、赵绿吟、韩淑仪、杨锡纯、刘干昂、杨德群、曾宪植、何民逸、吴应先、许闻道、张觉非等,均为湖南革命先驱。

第二节 省立五中(1942—1952)

1941年2月,湖南省政府决定“分区设校”,即按1940年4月全省划分的十个行政督察区,各设一所以区序号命名的省立中学和省立师范,省立第一临时中学宣告解散。原来各校均各自复原,唯省长女中没让复校,而将其高中普通科和师范科分别并入省立一中和省立一师,初中部则因安化属第五行政督察区,因而改为省立五中,并以原部主任罗大藩为校长。校址按例应设在公署所在地益阳,由于时值抗日,益阳近临前线,加上当时安化后乡有两位在省教育界频有影响的人物夏开权和彭国钧,因而将校址确定在安化后乡鸦雀坪。当时各方曾为此引起争议,原省长女中的部份教师及当地士绅,以不利其子弟就读为由,上书要求缓迁。结果有关方面取折衷办法,将五个女生班和不愿去鸦雀坪的男生留于桥头河,作为省立五中分校。(一年以后,即并入了省立一中)。将六个男生班迁至鸦雀坪。1942年5月,罗大藩因病去世。校长由贺毅接任,8月即在鸦雀坪正式开学。1943年上期,增招一班高中,成为完全中学。此后每期招收高新一班,1945年下期,达到高初中各六班的规模,学生参加全省中学生溆浦会考,名列前茅。这时全校共有十二个班,教职员32人,学生567人,为学校的鼎盛时期。从1946年起,初中停止招生,办到第十七班毕业,高中则改招双班。至1946年上期,全校有八个高中班,30个教职员,210名学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