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这些正在消失的金山老底子习俗 你还记得吗?

这些正在消失的金山老底子习俗 你还记得吗?

时间:2021-06-27 06:31:28

相关推荐

这些正在消失的金山老底子习俗 你还记得吗?

金山的传统习俗

是融进祖祖辈辈血液的东西,

也是每个金山人的文化根基

然而,许多金山的老底子的习俗

也正在被逐渐遗忘

时光变迁了数千年,

这些正在消失的习俗,

是时候被再度唤起

你还记得吗?

小白龙信俗

走进吕巷,你就会发现这里的寺庙的屋檐、柱子等处处雕有龙的各色形态。要是过节来到这里,更是能看到做“白龙糕”、剪“小白龙图”纸、做“小白龙龙头”鞋、舞“小白龙”......好不热闹!吕巷数千年的稻作文化下诞生了“小白龙信俗”,民间还流传了许多关于“小白龙”坚持正义、保卫金山一方平安的故事的故事。

在文化的传承中,吕巷有一套丰富有序的祭祀仪式和节庆活动。譬如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村民们就到“白龙洞”迎请“小白龙神”,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之后还要巡游“登龙门”,祈求一切顺利平安。如今它以庙会节庆方式完整留存,还被列入上海市非遗名录!

祭水龙

关于祭水龙的故事,你一定要听一听。相传有一天,明朝国师刘伯温路过亭林,发现这里要出真龙天子。在皇上朱元璋的恩准下,带了黄金千两,让亭林地下火龙为朝廷卖命。到了农历六月二十三,火龙张牙舞爪,腾空而起,在亭林上空盘旋三圈,突然口吐烈火,焚烧亭林。

张天师得知此事,腾云驾雾来到亭林唤醒曾闹过水灾的水龙,水龙带罪立功,灭火救亭林。后来每年六月二十三,消防队员从四面八方聚集大寺场“祭水龙”。告诫人们不忘亭林之消防安全,提高防范意识,保卫亭林平安。

中秋斋月

在金山过中秋,还有独特的“烧香斗”习俗。尤其是在朱泾,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至今仍保留着这古老的习俗。让朱泾在历史的流转中保留了一份质朴真切的美好,也有为家人科举夺魁祈福之意。斋月当天烧“香斗”一般要等月亮升起来进行,放上一张桌子,端上果品、瓜子,当然少不了月饼。

朱泾西林街众安桥东的裕茂香烛店还有地窖储藏蜡烛,每年都要置办朱泾镇上最大的约三尺香斗。中秋日,朱泾人习俗除吃月饼外,还要吃芋艿和菱的习俗,有着阖家团圆和希望小孩“聪明伶俐”的祝福。这一天也有不少朱泾人来到万安桥登高望远,眺看夜景,企盼好运当头,而这,也成为了金山朱泾八月中秋里的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腊八节

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是传统的腊八节,这是延续近两千年的佛教节日。传说,“腊八粥”是从唐代的朱泾传开的呢。那时的法忍寺在“腊八” 这天, 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 并煮 “腊八粥”供养大士,后来腊八粥渐渐传到了民间,佛教信徒和百姓家也过腊八节,吃腊八粥了。

如今,朱泾的东林寺每年都会熬好热腾腾的粥,粥中放八样果品,叫八宝粥,等诵经供佛后,将粥分发给久等的信徒。这一碗暖暖柔柔的粥,一吃,就是一千多年。

三月三游秦山

张堰有座秦山,来头可不小,传说是因秦始皇来此巡视观海而得名,故又叫秦望山、秦皇山、秦驻山。在张堰的秦山上,历史上曾有秦皇辇道(驰道)、仙人洞、试剑石等旧迹。不仅有秦始皇登临秦山,还是骚人墨客吟咏及远近村民春游之地。

明清时期秦山三月庙会,极为热闹。而这一活动流传至今,每年张堰镇开展 “三月三 游秦山” 民俗文化系列活动,在丰富地方文化,再现民间、民俗文化现象的同时,传承民族礼仪文化。“三月三游秦山”,不仅是张堰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更是见证了民俗文化的旺盛生命力。

上梁赞歌

过去在金山建造房屋可是一件大事,也有许多习俗因此而生。除了要择“吉日”动工,还有一个安置屋顶正梁的仪式,叫做“上梁”。上梁有一整套仪式,盼望新房住得吉祥。解放前,金山区农户建造房屋,在上正梁时由木工头唱上梁赞歌。如今高楼大厦纵横的金山,这一习俗也被渐渐淡忘。

这些习俗,

保留了最美好的祝福,

它们是金山人的根之所在,

值得被一代代金山人传承和弘扬~

来源:文旅金山

编辑丨翁羽

责编丨翁羽

好看请点这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