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离了字帖写不好?学会这2招 你就能脱离字帖 写出一手好字来!

离了字帖写不好?学会这2招 你就能脱离字帖 写出一手好字来!

时间:2019-08-19 05:53:52

相关推荐

离了字帖写不好?学会这2招 你就能脱离字帖 写出一手好字来!

最近入手书谱,也算对书谱的笔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今天就做一下汇报。

以前学草书,绝不建议初学就入手书谱,原因很简单,笔法太细腻,节奏变化上,没有一定基础也是把握不好的,更勿谈气息了,也是一大难点,所以初学草书从书谱开始,多数南辕北辙,不得精华。

所以今天聊书谱的笔法逻辑,得旱地拔葱,不能从入手角度开始聊,没有意义。临书谱之前呢,如果没写过草书,最好先规规矩矩去临十七帖,把十七帖临像了再来看书谱,否则笔法上的细腻以及逻辑,是很难察觉的。

我学草书是主十七帖的,因为很多古人都说草书要学十七帖入手,我这个人比较盲目信服古人,所以一直以十七帖为主。以往书谱看的不少,没事就拿出来看一看,想学的时候稍微熟悉了几天,笔法上就没什么问题了,这就是听古人话的好处。

笔法上通了,很多以前对书谱的思考,就能被逐步印证,包括他用笔的变化,他的书写节奏,运笔逻辑等等。可以说以往对书谱的认知,在方向上没有问题,但细节上还不够深入,稍稍深入接触后,很多深层的东西就浮出水面了。

比如但说他的笔法逻辑,书谱的笔法是跨越整个晋唐的,也就是属于主魏晋但有唐法。所以这本字帖是每个学草书的人都必须要攻克的一本字帖,无论对深入了解魏晋笔法,还是对学习唐人书法,无论楷、行、草,都有很大帮助。

这是笔法逻辑,笔法逻辑不在外形,也不在书体。如果没读过这篇专栏,最好先读一读以前的文章,看我其他专栏再看这个,可能会混淆一些概念,因为每个专栏的侧重点不一样。

孙过庭的笔法,还是主要来源于二王的。

以方笔居多,落笔为“一拓直下”法,对侧锋运用比较灵活,少篆籀笔意,这是其特点。

以前讲草书运笔逻辑的时候说过,方笔多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少的那部分圆笔更为重要!

在视觉上,主要的味道,还是来源于运笔是笔法变化的控制,方笔易学,但方多了之后,急着转圆,就是习惯上的难点,也就是技术难点。转不过来,方圆比例就有问题,这个字的笔法就显得不丰满,甚至比较丑。

所以学这本帖的时候,很多转笔的地方,一定要注意,是技术上的难关。

比如上图红圈的部分,都是些圆转的用笔。

而且用笔都比较“实”,力道很重,这在运笔的习惯上,是很难一时间接受的。所以学书谱时,不要急着学单字,一定要先把这部分用笔找出来,单独练一练,让手指手腕有一个肌肉记忆。

其实很多人临书谱,字形很像,但用笔上的方圆变化几乎表现不出来,这是没有技术难度的。不否认这也是在学草书,但如果这样学也算学草书的话,那学不学书谱就无所谓了,反而学康里巎巎会更容易。

如果你感觉临帖的时候很吃力,运笔时常有种脑子很别扭的感觉,那就说明你正在学东西。如果你临帖时感觉很顺,一般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这种笔法你已经烂熟于心了,第二种是你还没意识到技术难点,自以为写的很顺,其实什么都没学到。

显然,大多数人都是第二种。

反正我学书谱这段时间,感觉临帖是很吃力的一件事。笔法不难,慢一点都能写出来。难在写快,写快的时候,方圆变化就要通过手指手腕的运动来体现,你一边能看到字帖中的难度,一边看自己笔锋运转并不那么灵活,这就很吃力。

当然,这种吃力需要一定的专项练习突破,与数量无关,而在用笔的一些调整上。也就是说,全文两千来字,你临一遍乃至十遍都未必管用,可能你把其中几个字摸透了,这种笔法上的方圆切换就掌握了。

转折一般分两种,一种比较简单的,就是“顺势”的。

比如红圈的部分,一般只要学过一些草书的人,笔法基础不错的一些人,这种转笔都应该能做到。

因为“顺势”,所以只要来回转动笔锋,这些是自然而然可以出来的弧度。

蓝色的比较难,“犹当雁行”中,“当”,这两个圆转的弧度,而且笔调轻盈,考研的就是运指运腕的功夫,所以如果你在临帖时,是一行一行临的话,那就会出现一种状况,就是别的字可能都不错,就这个字丑。所以这类笔法应该专项突破,这是吃功夫的地方。

如果要是觉得把这一篇中百分之八十都临好就算学的不错了,那就完了。因为那百分之八十傻子来了也能学会,并不属于太难的技术,这点问题很多人身上都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