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留港社工傳·長者服務篇:張思嘉--上海女孩在香港

留港社工傳·長者服務篇:張思嘉--上海女孩在香港

时间:2021-07-03 18:31:06

相关推荐

留港社工傳·長者服務篇:張思嘉--上海女孩在香港

上海女孩在香港

元朗位于香港新界西北部,与繁华的都市不同,这里有不少围村,颇有广东田园的气息。来自上海的张思嘉,小时候应该从未想过自己会和这里发生关係。然而不知不觉,她已在元朗工作超过3年。

推己达人,社工助人

张思嘉在本科时就报读了华东师範大学的社会工作系。为什么她会读社工呢?这是因为高三那年她的家人患了重病,使这个普通的小家庭在经济、情绪和资源方面都很无助。正面临紧张高考的张思嘉,对于突如其来的意外无所是从,更背负着人生中第一次的巨大压力。所幸张思嘉平时就十分关注心理学、社会学,也会看台湾心理学家张怡筠的节目。她审视家庭的处境之后,发现自己能力有限,无法帮到家人,也不知道可以向谁寻求帮助。于是她开始思索,怎样能够帮到和她一样身陷困境的人们。想到将来的职业规划,张思嘉认为大学应该读一个能帮助人的专业。她于是上网找资料,发现有个叫「社会工作」的专业,比社会学更偏向实务,便欣然报读了社工系。成绩优异的她,也很顺利地获得了录取。

入读大学后,张思嘉的老师中就有从香港中文大学社工系毕业的博士,从老师口中听说了不少香港社工的故事,开始萌生对去香港学习深造的嚮往。大学三年级的暑假,张思嘉参加了香港突破机构主办的夏令营。在7天时间里,她接受了领袖力的培训,也参访了旺角、深水埗、重庆大厦等社区,还和来自两岸四地的同学一起完成了一份简单的报告。这段短暂的学习,令张思嘉感受到香港的人文关怀和多元文化:「无论是什么族群都受到关注,道路上也有很多无障碍设施,处处体现香港社会的人性化。」

回到上海以后,张思嘉立刻开始着手申请报读香港社工硕士的準备工作。即使身为理科生,她也很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和面试,成功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录取信。在比较了两间学校之后,张思嘉觉得中文大学的人文气息更浓厚,同学之间的关係也更加融合,于是欣然前往。

秋,张思嘉来到中大。或许因为是科班出身基础比较好,而且很珍惜来港学习的机会,她亦迎难而上,不避忌较难的科目。比如大多数同学都未选择毕业论文项目,她觉得不能让硕士生涯草草结尾,于是选报了这个耗时耗力的「大工程」。她的题目是用人本主义帮助自闭症家长。功课虽然繁重,但张思嘉乐在其中。过去4年大学本科的学习和实习,令她有了扎实的社工专业训练,然而在中文大学的两年时间,张思嘉形容仍然受益匪浅。首先,以前在内地学习的教材都是翻译本或者经过解读的二手材料,现在回过头来读英文原着,体会更深了。其次,在中大学习时张思嘉发现自己的人生阅历比以前增加了,对社会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最后,香港的实习比内地更专业、规範,虽然内地的督导和老师也从事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且富于敬业精神,但由于内地社工起步较晚,许多前线工作者并非社工专业出身,而香港的社工督导大多在专业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香港的社会服务也更加枝繁叶茂,成熟多元。

在香港学习的第二年,张思嘉的两个实习,第一个是服务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儿童,第二个是去服务新来港人士的机构实习。很快,就到了毕业季。张思嘉开始投简历,她首选的服务领域是特殊教育或家庭服务。不过投出去的简历如石沉大海,不知不觉将近4个月过去了。有天,元朗的一间机构打电话来。张思嘉本来投给这家机构的简历是想应聘新移民服务,不过电话那头却问她:是否接受长者服务的工作?或许找工作也累了,张思嘉没有多想,便答应了下来,所以她笑称从事长者服务是「被选择」的。

了解社区,服务长者

秉持「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张思嘉并不怠慢这份「被选择」的工作,认真做好每一天。机构的人手不多,所以几乎什么都要做。一开始做个案辅导,包括接见、评估,给予相应的服务,还包括义工培训、中心活动和行政工作等。

张思嘉很快发现,元朗这个地方和香港其他地区有点不一样。比如元朗的住房结构偏向私人楼宇,机构服务的长者多数是中产阶级,所以服务对象在经济上的需求不算太高,寻求帮助的多为情绪困扰或家庭问题,以及体弱需要照顾的个案。元朗的家庭问题也有特殊之处,例如这里有很多围村,村民的观念比较传统,不少家庭关係不好和重男轻女有关。这些都是张思嘉来到之后,才慢慢体察到的。张思嘉现在的工作有大部分是帮助长者申请院舍及跟进有不同需要的个案。今年年初,她遇到一个难忘的个案。

某日,有人找到机构,但表示并非她自己需要帮助,而是她的一位教会朋友需要帮助。该人士向张思嘉描述了她教友的情况,是一位独居的九旬婆婆,儿女都不在身边,重点是这位老人是「上海人」,教友也很难跟她沟通。听说是「上海人」,张思嘉觉得自己有必要登门拜访。她去到长者的家,发现长者其实是「江浙人」。张思嘉看到长者家中环境确实比较差,身体孱弱,自己很少下楼,都是教友送食物上门,连她身上穿的衣服也是教友送的,裤子很肥大,明显不合身。长者的几个子女,多数移民海外,只有一个儿子在香港,所以身边无人照顾。张思嘉马上接下个案,她想到的第一件事是联繫长者在香港的儿子。联繫上后,方知道儿子住在九龙,本身也已经60多岁,失业没钱,而且身体很差。张思嘉邀请儿子来元朗,陪同母亲一起做评估。评估当日,儿子看到母亲的生活处境,听说教友们对母亲平时的照顾,自己也难过得流下泪来,感激教友和张思嘉的帮助。经过评估,长者可以排队去住院舍,结果令大家都高兴。可是不到两个月后的某日,张思嘉在上班路上,遇到长者的教友,教友告诉她长者前几日不幸离世了,这件事让她难过了许久。

张思嘉指出,香港的长者服务虽然比起实际需求,资源依然相对不足,但比起内地,已经相对充足和多元。张思嘉在上海的外婆,基本上每天只能待在家里,但香港的长者只要有出门的意愿,基本上永远有参加不完的活动,不用走多远,家附近就肯定有长者中心。她笑说:「香港的长者比社工还忙。」

东方之珠的上海姑娘

繁忙的工作之余,张思嘉还主动进修。去年取得了「认知障碍症照顾策划师」资格,今年又学习了日本和谐粉彩、园艺活动、疗心卡等课程,希望能透过不同的手法服务长者。她现在是留港社协的理事,负责网站管理、活动策划等协会工作。

回忆刚刚来到香港的时候,尤其是作为一个上海姑娘,张思嘉还是感慨万千。上海的长辈一般都不建议子女外出工作,自己到了香港却成了「外地人」。在香港读书的第二年,她也怀疑过人生:为什么要来香港做「外地人」,还要被人「误解」呢?不过她遇到许多年纪稍大的香港人,他们很多也是年轻时从香港到国外读书和工作,非常理解留学生的心情和面临的困难,这些前辈用自己的经验给予张思嘉很多关怀与鼓励。她也抱着这样的心态,希望通过留港社协,温暖到同样来自内地的伙伴们。成为理事之后,张思嘉觉得对留港社协工作多了一份责任感

张思嘉认为,内地留港社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有强烈的留港意愿,在语言、文化等方面均积极学习和融入。而且留港社工很珍惜在港工作和学习的机会,所以更敬业。随着留港社工在港时间越来越长,其中不少也开始生儿育女扎根香港,也有后来离开社工行业的情况,留港社协会因应变化提供多元活动,比如最近就有一系列亲子类的活动。协会将来也会建立自己的人才库,计划用自身优势为港漂群体提供更多的支援服务。张思嘉也希望通过留港社协,让更多人了解留港社工这个群体。

就个人发展而言,张思嘉相信自己会继续从事长者服务。虽然3年的从业经验令她体会到,社工能提供的帮助远比想像的要少,但接受现实,尽力而为是她的信念。未来或许也会回内地,推广内地社工行业的发展,但现在张思嘉觉得自己尚需磨炼,积累更多阅历。当内地人口老龄化也日趋严重,养老服务一定呈现出极大的需要,她希望能贡献自己一点绵薄之力。

还有两位从事长者服务的留港社工和各位见面,

敬请期待!

相关链接

1、

2、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