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18.36米! 第36次南极科考完成中国南极科考史“最长柱状沉积物”取样

18.36米! 第36次南极科考完成中国南极科考史“最长柱状沉积物”取样

时间:2020-07-30 02:52:28

相关推荐

18.36米! 第36次南极科考完成中国南极科考史“最长柱状沉积物”取样

稿源:央视新闻

-12-17 20:6

第36次南极科考有众多的“第一次”

除了“雪龙2”号首航

首次双龙探极

还完成了首次科考月池的使用

首次“中水层鱼”的拖网调查

又完成了中国南极科考史上

首次“最长柱状海底沉积物”的取样

据“雪龙2”号首席科学家何剑锋介绍,我们国家以前用来采集海洋沉积物的长柱状采样器最长是8米的管子,而本次科考首次用22米长的巨型活塞取样器来采集,主要是为了重见整个南大洋古时候的环境。柱子越长,能够重见的整个海洋环境的历史就越长。比如说,短的柱子重见的可能是100万年,长的柱子可能是500万年。

从无到有往往是最难的。首次用巨型取样器采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1.深度大,采样时间长。宇航员海此处的海水深度近4000米,布放和回收取样器所需时间较长。

2.体积大,重量重,布放难度大。22米长的巨型取样器,本身的体积大,重量重;另外,它的很多连接要在舷外操作,要想准确布放到指定位置,需要动用“雪龙2”号的6吨伸缩折臂吊机,翻转机钩以及π架等多种科考设备。这对于首航南极的“雪龙2”号的科考作业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3.“雪龙2”号首航南极,所有科考设备都是首次在极地使用,需要不断地测试、调整、磨合。在取样操作过程中,每当遇到棘手的故障,“雪龙2”号上的科学家与队员齐心协力,迅速商讨解决方案、排除故障。

在工作过程中,遇到过π架遥控和甲板支撑设备出问题,减缓了取样进度。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试,船员们终于把长柱状沉积物取样器按照指定位置布放到了3000多米的海底深处。

此处南极海域地质复杂,每一步操作都需要在保障人员、设备安全性的前提下,放慢速度。因此整个过程持续了十几个小时。

北京时间凌晨的4点钟,经过十几名队员耗时16个小时的努力,克服了天气寒冷、设备故障等诸多困难,终于到了收回长柱状取样器的时刻了,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长达22米的巨型取样器成功收回到了“雪龙2”号的甲板上。

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队员 王湘芹:非常高兴,看到了样品,所有的疲劳辛苦都已经没有了,没有了。

“雪龙2”号水手长 许浩:第一次在南极打这么长一个柱子,很激动、很值得。身体上很累,但是精神上非常愉悦。

经过对沉积物样品的测量,最终确定此次取回样品深度达到了18.36米。而此前我国在南极同样的沉积物取样是8米,所以这次也创造了中国南极科考史上“最长柱状海底沉积物”的样品采集,这为今后的科考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取自近4000米深的海底沉积物样品

科学探索从来不是一帆风顺

而不畏艰辛、探索未知科学领域

是科考队肩负的使命!

第36次南极科考在南极海域的调查

还将持续一个月

祝愿此次南极科考取得更多的好成绩!

【作者:】 【编辑:彭雨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