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五部委开会 怒批特色小镇“房地产化”倾向!康养小镇请速纠偏

五部委开会 怒批特色小镇“房地产化”倾向!康养小镇请速纠偏

时间:2023-03-17 03:28:05

相关推荐

五部委开会 怒批特色小镇“房地产化”倾向!康养小镇请速纠偏

近年来,不少地方都上马了特色小镇项目。自7月份起,中央批准的特色小镇数目累计为403个(其中第一批次有127个,第二批次有276个)。仅仅一年以后,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截至底,特色小镇的数目已经升至2000多个,其中既有属住建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批准的小镇,也有各省政府自行批准的省级特色小镇,还有大量由企业主导操作的小镇。

特色小镇建设已经切实推进了两个年头。近两年来,建设成效不小,但问题也存在。最大的问题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房地产化”倾向。

针对这个倾向,11月23日上午,国家发改委规划司会同自然资源部空间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林业草原局林场种苗司,与5个省11个城市有关同志会谈特色小镇问题。

会议强调,一些地区存在滥用概念、名不副实、盲目发展、质量不高、房地产化等不良倾向,特别是把特色小镇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错误地把行政建制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房地产项目等冠名为特色小镇,混淆了特色小镇的概念,违背了特色小镇建设的初衷,也引发了大量负面的社会舆论。

其实,关于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化等问题,主管部门早已强调要改正。

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的《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等,就提出严控房地产化等倾向。各地区要综合考虑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吸纳就业和常住人口规模,从严控制房地产开发。

在地方层面,云南省日前出台文件,对于产业支撑良好,有良好发展后劲的特色小镇给予资金奖励,而对于问题小镇则坚决退出,并收回启动资金。浙江省近期则约谈了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考核落后单位,因为特色不够鲜明等原因7个特色小镇被降格,14个特色小镇被警告。

分析这些乱象的产生,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其一,部分地方政府建设特色小镇不是发展产业,而是作为融资平台。部分地方政府看中了特色小镇的融资效用,通过建设特色小镇扩大当地的固定资产规模,造成本地GDP高速增长的繁荣表象,作为地方政绩考核的砝码。

其二,部分地方政府建设特色小镇的思路存在目的不纯的心态。国家管理部门最初的设想是针对那些已经自然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小镇,通过政府部门后期的适当引导和规划,建成处于“良性运营循环”中的特色小镇。但是,现在部分地方政府把程序“颠倒过来”,想先建设小镇、后引入产业。这种“筑巢引凤”的做法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为“筑巢”行为示范性极强但门槛并不高,各地纷纷“筑巢”,如此多的小镇又怎么可能都能吸引来“凤凰”(优质健康的产业)。那些最终“空巢”的小镇在繁华过后,只能落得“一地鸡毛”。

其三,中央层面还没有明确的特色小镇国家标准和评价体系。面临大量的申报,各省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各行其是。虽然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提出,要对已公布的两批403个全国特色小城镇、96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开展定期测评和优胜劣汰,但缺乏可操作、可执行的具体监管规则,尤其是没有建立退出机制。这样就有可能导致申报一拥而上、泥沙俱下。

其四,个别地产商有打着“特色小镇”旗号拿地的冲动。目前,在京沪等一线城市,土地供应量被严格控制。在三四线城市,既有的库存尚未完全去除。而中国的城镇化仍在进行,这些地方对住宅有刚需。同时,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特色小镇,在土地保障、财政支持和优化融资层面都有一定的优惠。个别地产商可能借机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获得土地,以建设特色小镇之名行开发房地产之实。

准确把握特色小镇内涵。不能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不能盲目把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体育基地、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以及行政建制镇戴上特色小镇“帽子”。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文无关

要稳步健康地推进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就汤下面”。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以形成区域特色为导向适当进行改造。对已有小城镇的改造要立足于维护现有的优美生态;对必须进行的新镇建设,不应随意布点,也不能借机大规模建城。

二是“量力而行”。总体规划可以做得完备一些,注重长远发展和各种功能配套,但在建设改造的步骤上应循序渐进、分步展开。

三是“一石多鸟”。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特色经济、促进乡村振兴,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区域空间格局,与建设美丽田园、保护生态环境等有机结合起来。

四是“群策群力”。应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既要政府引导,又要市场推动;既要专业力量主导,又要社会力量支持。要切实采取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建设,特别是采取有效方式帮当地老百姓参与其中。

五是“软硬兼施”。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配套建设、推进必要的城市立体形象建设;也要高度重视管理体制、运营方式、经营模式等的创新。

六是“互利共赢”。应平衡好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贯彻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不仅注重保护当地农民和原住民的既有利益,还要通过机制性措施使其参与工程建设和利益分配。

在这里,读懂中国养老产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