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 为何等了40年秦国才灭赵?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 为何等了40年秦国才灭赵?

时间:2018-08-22 21:06:53

相关推荐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 为何等了40年秦国才灭赵?

长平之战是在公元前260年结束的,赵国是在公元前229年灭亡的,中间相差31年。而在赵国灭亡后,赵悼襄王之子赵嘉跑到代郡自立为王,建立代国。历史上一直将代国视为赵国的延续,代国一直坚持到公元前2才被秦军消灭,此时距离长平之战已经过去了38年。

长平之战自公元前262年就打响了,当时秦国大将白起攻打韩国,韩国君臣希望交出上党郡换取秦国息兵,但是上党太守冯亭不愿降秦,于是与当地百姓商量,将上党献予赵国。

大图模式

(长平之战的位置)

赵孝成王在接到上党的降书后便找来平阳君和平原君进行商量,平阳君反对赵国接收上党,他认为这是引火烧身之举,对赵国弊大于利。但是平原君却表示可以接收上党,而大将廉颇完全可以守住上党。

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平阳君的主张似乎更加稳妥,但平原君的想法也并非贪心不足,倘若赵军真的一直启用廉颇为将,那么长平之战,赵国未必会输。

廉颇在接到命令立即与平原君前往上党交接土地,公元前262年,廉颇率领13万赵军进驻上党,再加上上党原有的7万军队,赵军共计有20万大军。而在得知赵国的行动后,秦国大怒,秦昭襄王派遣王龁领兵17万进攻上党。

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廉颇决定避其锋芒,采取疲敌战术对付秦军。廉颇早在达到上党后就开始建设防御阵地,他在空仓岭、丹水、羊头山构建了三道防线,试图与秦军打消耗战。毕竟秦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困难,打持久战对赵军更加有力。

作为秦国名将,王龁也深知秦军补给困难,因此他希望能够速战速决,在赶到前线后便立即下令秦军不惜代价,猛攻赵军的空仓岭防线,赵军不敌,空仓岭防线很快崩溃。

廉颇在见识了秦军的骁勇后没有恋战,他果断放弃了第一道防线,转而退防丹水防线。此后三年,赵军与秦军一直在丹水对峙,秦军虽然勇猛,但却始终无法攻破赵军的丹水防线。

长期的对峙极大的消耗了两国国力,为了供给前线十多万大军的粮草,赵国动用了20多万民夫和民兵运送粮食,为此赵孝成王多次向廉颇催战,而廉颇则硬生生地顶住了赵王的压力,始终坚壁不出。

眼瞅着赵军稳如泰山,秦国祭出了反间计,诱骗赵王将廉颇免职,换上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而与此同时,秦国也偷偷的将王龁调走,换上了一直在后方养病的人屠白起,并且秦国大举向前线增兵,将秦国兵力稳定在17万人,加上运粮的民夫,秦国共动用兵力超过60万。

赵括年少气盛,刚到前线便主动出击秦军,白起见状大喜过望,下令全军佯装败退,将赵军主力吸引至丹水以西,廉颇精心构建的防御阵地出现松动。

随后,白起派数万精骑兵分兵两路,绕到羊头山后方,切断了赵军的后援补给,对赵军构成了包围之势。

眼见主力被围,赵国朝野上下心急火燎,开始对赵军的救援。而秦昭襄王闻讯也立即征调黄河以东15岁以上男子前往前线,阻击赵国援军。

在秦军的阻击下,赵国的救援失败,而赵军主力在被围困两个月后被迫突围,但面对秦军密集的箭雨,赵军的突围行动没有成功,主将赵括被射死,赵军余部在失去主帅后向秦军投降。

战后,白起担心无法控制这些赵国降卒,便将他们全部杀害,只放回了年龄最小的240名士兵。

大图模式

(白起是人不是神,他并非逢战必胜,白起的厉害在于他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打仗,什么时候不能打仗,如果长平之战他的对手是廉颇,那么他肯定吃不掉赵军)

长平之战使赵国损失了40多万人,实力遭受重创,但秦军也是惨胜,在长达三年的战争中,秦军伤亡超过30万人,国力消耗同样十分严重。

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建议立即攻赵,不给赵国以喘息之机。倘若秦王当时真的采纳了白起的建议,那么赵国估计就悬了。

但就在此时,赵国君臣总算是清醒了过来,赶紧动员国内的所有力量加固邯郸城,并立即派人前往其他五国求救。

在此之前,对于秦赵之间的战事,五国一直都是采取观望态度,因为大家都没料到赵国会如此惨败。在战争大部分时间内,赵军与秦军的交战都不落下风,谁也没想到赵括这么废,两三个月就把赵军打没了,因此各国在静观其变。

这里面韩国基本上可以忽略,而魏国、燕国则在坐山观虎斗,楚国原本是可以救助赵国的,但由于秦国四处放风,说秦赵已经议和了,于是楚国也放弃了救赵的想法。至于齐国,可能已经出家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是在修仙。

到战争结束后,五国发现事情不妙,秦国大有灭赵的架势。但此时秦军风头正劲,谁也不敢出兵与白起硬嗑,只有韩国非常着急,因为韩国明白,一旦赵国归天,自己也就寿终正寝了。

然而韩国也无力救援赵国,于是韩王就请来了著名的说客苏代前往秦国,游说秦国相国范睢。

大图模式

(苏代,苏秦的族弟,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

苏代到了秦国,对着范睢是一顿忽悠,他劝告范睢,若白起拿下邯郸则是立下盖世神功,其地位将位列三公,到时候范相国您只有屈居人下的份儿了。

范睢一听马上就急眼了,白起小儿想骑到我头上?没门!于是范睢向秦王进言,表示目前秦军已是元气大伤,而赵国又有议和之意,并且愿意向秦国各地,不如攻赵之事暂且缓缓。

秦王最后采纳了范睢的建议,同意与赵国议和,白起闻之大为愤恨,从此与范睢结下梁子。

秦国的息兵给了赵国宝贵的备战时间,次年赵国撕毁和约,拒绝向秦国割让土地,秦昭襄王大怒,要求白起带兵伐赵。但白起认为伐赵的时机已经丧失,邯郸攻不下来了,于是他托病在身,没有应招。秦王隧让王龁统兵攻赵,但被赵国和楚魏联军在邯郸城下击败。

随后韩国也加入联军,赵、楚、魏、韩四国攻秦,秦国惨败,丢失了包括上党在内的河东绝大部分土地,长平之战的战果完全付之东流。

邯郸之败,秦国主将王龁是要负主要责任的,他对于前来的楚魏两军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至于攻城不破,野战不胜。

邯郸之战使秦国国力大损,之后几十年内都没有回复元气,无力攻打赵国。若不是东方六国内讧频发,秦国能否自保都是个问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