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毛德西教授辨治消化系统疾病医案四则

毛德西教授辨治消化系统疾病医案四则

时间:2024-03-13 01:19:37

相关推荐

毛德西教授辨治消化系统疾病医案四则

升阳益胃汤治疗胃下垂

患者某,女,48岁,1996年10月初诊。3年前出现胃脘部痞满,每至秋冬季加重,腹部有“无底气”的感觉,伴烧心、纳呆、口淡、唾涎多,排便慢,不成形,畏寒喜热等症。曾在某医院做钡餐造影检查,诊断为“胃窦炎”、“胃下垂”。刻诊: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言语无力,苔薄腻,脉小滑。证属中气虚馁,寒由内生。治以补益中气,升清温中;拟升阳益胃汤加减治之。党参10g,炒白术6g,生黄芪10g,黄连3g,清半夏6g,陈皮6g,茯苓10g,防风6g,柴胡6g,淡干姜5g,炒枳实10g,炙甘草10g,水煎服。服用10剂后,胃脘部痞满明显减轻,原方去陈皮、防风,加砂仁6g,吴茱萸3g。服7剂后,烧心、纳呆均有好转,食欲增加。后又分别加入升麻、淡干姜,服30余剂,诸症近于消失。钡餐检查:胃在骼嵴连线1cm之内。继用补中益气丸与香砂六君子丸以善其后,并嘱多食米面之粥,以助其药力。随访1年,体质量增加,面色转润,无特别不适。

按:本案属中医学“胃痞”范畴,用升阳益胃汤化裁治疗,经2月余而收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患者素体虚弱,中气不足,“气不足便为寒”,故易罹患脾胃虚寒之症。清气不升,则有腹部“无底气”、大便不成形之症;浊气在上,则有胃脘痞满之苦。毛德西教授指出,升阳益胃汤乃李东垣为治疗脾肺气虚、清阳不升而设。但原方中羌独二活,偏于燥性,故暂弃不用;后加入升麻、干姜,意在温中升阳。毛教授特别指出,枳实的作用是降浊而升清,这是枳实的特殊功效,若浊气在上,不离其位,清气则无以升举。

白虎汤治疗慢性胃炎呃逆

患者某,女,51岁,4月初诊。患慢性浅表性胃炎4年余,经中、西药物治疗,原有胃脘痛、痞满已除,而呃逆频频发作。曾用吗丁啉、西沙必利及香砂六君子丸等,均无效果。初诊曾用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及小方苏连饮、左金丸(汤剂)等治疗,效果甚微。四诊时,问及饮食习惯,答曰不喜喝热汤;其脉沉细,舌苔薄白。以白虎汤加味治之。生石膏30g,知母10g,粳米30g(包煎),生甘草10g,柴胡10g,炒枳壳10g。服用7剂,呃逆已减去大半。再服10剂,呃逆基本消失。后嘱用生姜、大枣煮汤,当茶饮之,以复胃气。

按:呃逆,属湿热内结、升降失序者多,而本例初诊依此辨治,竟无效果。毛德西教授谙熟经典,旁识各家,并善于思考,本案是其对温病用白虎汤治疗呃逆的拓展应用。田净意《瘟疫安怀集》中云:“呃逆有热亦有寒,热居八九寒偶然,白虎承气能治热,四逆汤方可治寒。”毛教授指出,此段话虽然说的是瘟疫病,但《伤寒论》中的方药可用来治疗杂病,则是不争的事实。病人“不喜喝热汤”,乃是证候的实质。它从侧面说明,不宜用半夏、干姜、党参等甘温之品。而引起呃逆的原因可能是胃热上逆所致,这种短暂性的思考并遣方用药含有试探性,经服药后证实是正确的。由于考虑到患者是女性,故另加四逆散(改为汤剂),以舒达肝气,调和胃气,气机有序,亦有利于胃气的通降。

理中汤合百合乌药汤治疗胃痉挛

患者某,女,20岁,1998年3月初诊。患胃脘痛3年余,每遇气温转低或食寒凉之物即发作,呈隐性慢痛,伴见恶心,不断打嗝,不欲饮食。刻诊:患者手按胃脘,不停呻吟,面色淡黄,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胃镜提示为浅表性胃炎。证属脾胃虚寒,胃气失和。法当温养脾胃,理气止痛;方用理中汤合百合乌药汤加味治之。党参15g,炒白术10g,炮干姜6g,生百合15g,炒乌药10g,砂仁6g,木香6g,炙甘草10g,水煎服。二诊:上药服用6剂,诸症均有减轻,胃脘痛虽时有发作,但每日仅2-3次,且能忍受,上方加草果6g,莪术8g。三诊:上方服用10剂,胃脘痛大减,恶心、打嗝已停,惟饮食不多,上方去百合、乌药,加鸡内金12g,炒麦芽12g,公丁香3g。服用5剂,食欲增加,后用香砂六君子丸缓缓图之,以巩固疗效。

按:此案乃慢性胃炎胃痉挛而致的胃脘部疼痛。综合脉症,为脾胃虚寒证无疑,理中汤为正治之方。百合乌药汤出自陈修园《时方歌括》,为治“心口痛”(亦属气痛)之要方,具有“通气以和血”的功效。木香、砂仁,理气止痛,尤宜中焦虚寒之气滞;后加草果,重在辛温启闭;莪术理气止痛,尤善于行气散结。三诊加鸡内金、炒麦芽、公丁香,意在开胃进食。毛教授指出,治疗此类疾病,药味不宜太杂,药量不宜太重,见效之后,要注意守方,效果自然凸现。

黄芪建中汤治疗溃疡病胃痛寒热

患者某,男,32岁,1996年6月初诊。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3年,近3个月疼痛加剧。刻诊:恶风寒,身着厚衣,发热,头疼,胃脘疼痛,得食则减,喜食热粥,轻微吐酸,大便溏薄;苔薄白,脉虚浮。体温37.8℃,大便潜血阳性。问其病史,言每次胃痛发作,均有不同程度的寒热症状。前医曾用荆防败毒散、银翘散与新康泰克等药物治疗,取效甚微。脉证参合,证属脾胃虚寒。拟温中健脾法;取黄芪建中汤加味。炙黄芪15g,桂枝10g,炒白芍15g,炙甘草9g,乌贼骨15g,大贝母10g,红枣5g,饴糖30g(冲服)。每日1剂,煎2次混合,分3次,食前服用。服用6剂,外证寒热消失,内证疼痛缓解。服至23剂,疼痛已无,大便转为正常造影复查,十二指肠球部已无明显异常,充盈尚整,无激惹现象,体部正常,大便潜血阴性。

按:溃疡病属“胃脘痛”与“虚劳”范畴,其发作时并见表证的现象并不少见。清代喻嘉言云:“凡虚劳病,多有发热者,须辨其因之内外,脉之阴阳,时之早晚,而定其治。若通套退热之药,与病即不相当,是谓诛伐无过。”毛教授指出,溃疡病属气血虚损者居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不足则营卫难以资生,卫虚则畏寒,营虚则发热[1]。《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云:“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所谓“诸不足”,包括气血营卫俱不足。仲景取甘温之建中汤,建立中气,以补气生血。方中桂枝补阳,芍药敛阴,一阴一阳,调和营卫;甘草、饴糖,一阴一阳,补和营卫;大枣、生姜,一阴一阳,宣通营卫。营卫调和,内则溉灌中焦,外则卫护肌表。加甘温之黄芪,使脾元健运,营卫灌溉于肺,里虚可解,外证自然消散。营卫虽行于表,而生化来于中焦,胃为卫之本,脾为营之源。前医不明此理,仅着眼于营卫不和之恶寒发热,标本不明,故效难如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