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高考后再现离婚潮:单亲孩子亲密关系会出问题吗?

高考后再现离婚潮:单亲孩子亲密关系会出问题吗?

时间:2020-10-12 23:47:30

相关推荐

高考后再现离婚潮:单亲孩子亲密关系会出问题吗?

离婚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太过普遍了,我身边已经有几对90后夫妻开始走上了离婚之路。可事实上,尽管离婚如此普遍,对大多数人来说,离异在这个社会上还是远远谈不上是“被人祝福”的事。

前段时间高考结束后,民政局迎来了又一年的“高考后离婚潮”。对于这些父母来说,孩子高考结束,意味着“终于可以不用为了孩子勉强撑下去了”。因为他们认为离婚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成绩。

社会对离异的迷思还远不止这一个。在其他方面,人们也普遍对父母离异及离异家庭的孩子持有偏见和误解。比如说:

即便是充满了冲突和暴力的完整家庭,也比离异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更好;

离异家庭的孩子,将来也不会经营好自己的婚姻,更无法成为合格的父母;

离异家庭的孩子,肯定心理特别敏感,容易出性格问题;

离异家庭容易出现品德不端的“问题少年”;

……

最近,在后台我们也收到一则这样的留言:

“我和女朋友谈了三年,到今年两个人工作都走上正轨,想和她步入婚姻,没想到在见父母这一关崩掉了。就因为我是离异家庭出身,她父母说什么也不同意我们再在一起。

我可以理解老一辈对离异家庭有很多看法,但感情上太难接受了。三年的感情,就因为我父母离异,我就不值得做她的男朋友了吗?KY,我该怎么办?”

读到这封留言,我也替这位粉丝感到委屈和不甘。我们的社会中对离异家庭的迷思太多,甚至许多人一听到“离异家庭”就心生抵触。父母离异究竟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离异家庭真的必然“有问题”吗?来看今天的文章。

离异家庭,顾名思义就是父母离婚的家庭。多项研究指出,尽管从表面看来,离异家庭的孩子确实会表现出一系列心理及行为问题,但其实,父母离异对于孩子的影响取决于亲子关系、离异前后夫妻关系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Ahrons, ; Cherlin et al., 1991; Hess & Camara, 1979)。

换言之,父母离异这件事本身并不一定是有害的,反而是其他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更为显著。

那么,究竟哪些因素会为离异家庭的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呢?

1.家庭经济地位下降

研究表明,夫妻离异后,如果单亲家庭的财产资源显著减少,孩子的物质生活质量可能会随之降低,甚至陷入贫困(Barber & Demo, )。

2.父母间长期冲突

对于许多离异家庭的孩子来说,父母间互相的争吵、谩骂、羞辱、身体暴力等冲突,会贯穿他们整个童年和青春期。

这些冲突可能并不会随着父母婚姻的解体而终止,从而促使离异家庭的孩子陷入焦虑、抑郁、社会退缩、低自尊等心理困境(Barber & Demo, )。也有研究指出,比起离婚本身,一直处在不幸福的婚姻关系中,对下一代家庭关系、成人后婚恋的影响要更负面、更深重(Booth & Edwards, 1990)。

3.抚养者自身陷入困境

如果在离婚后,单亲父亲或母亲自身陷入情绪危机、酗酒,或是出现其它物质或行为成瘾,无法较好地照料孩子,甚至致使孩子在很小的年纪过度履行家庭职责,反过来需要照料抚养者的生活起居及精神健康,就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个人发展。

但是,在另一些情况下,离异家庭并不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反而会激励孩子关注自身成长。

1.离异导致父母冲突的消解

如果父母离婚后冲突减少或就此终止,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反而是一种解脱(Barber & Demo, )。

2.抚养者的支持和关怀

如果在离婚后,抚养者对孩子仍然有足够多的关怀和支持,那么孩子可能会发展得更好。特别是当父母各自都和孩子关系良好的情况下(Hess & Camara, 1979)。

例如,在离婚这件事上与孩子做真诚、充分的沟通;尽管不再生活在一起,仍然愿意对孩子履行父母的职责,愿意在物质及精神层面支持孩子,都会有助于孩子在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

尽管父母离异这件事,不一定会对孩子的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社会对离异家庭的偏见和歧视却非常严重。在孩子未成年时,这些偏见和歧视普遍存在在学校里;而在孩子成年后,因为他们身上“离异家庭”的标签,他们自身的婚恋也受到了诸多阻碍。

1.在校期间:来自学校老师、同学和家长的歧视

当孩子父母离异后,学校的老师、同学和家长可能会出现两极化的反应。一种情况是,老师会将离异家庭的孩子视为异类,一旦这些孩子在学业成绩、或同学交往中遇到任何困难,老师就会将这些困难归因为ta父母离异,让ta更以自己来自离异家庭为耻。

另一种情况是,老师、同学和家长会认为离异家庭的孩子很“可怜”,需要特别的照顾。这会让离异家庭的孩子感到,自己受到的积极评价和关照都不是真实的,而是因为家庭变故才有的优待,从而影响ta对于真实自我的评价。

9岁的时候,爸妈离婚了。他们刚离婚那会儿,有次放学我爸去接我,让我自己在外面等着,他单独和老师聊,也不知道他们怎么聊的,老师出来就抱了我一下,好像带着一点可怜。那一瞬间我挺不舒服的。

我学习一直挺好的,但自从那天后,老师经常把我叫过去,问我最近学习状态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可能真的是我太敏感吧,就好像爸妈离婚了,我学习成绩下滑才是正常的。到中学的时候,我就没再和老师同学说过家里的事。

其实爸妈离异本身对我没那么大影响。反倒是周围人一听你单亲、你离异家庭,态度经常就微妙了。这是我不愿意和人聊这些的主要原因。我不想让谁可怜我,那样很没有意思。

——Joyce,女,24岁,学生

2.成年后:在婚恋市场上遭受歧视

在婚恋语境中,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偏见和歧视也较为集中。例如,在知乎、豆瓣等平台上搜索“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我们都能够看到,很多人对和来自离异家庭的另一半交往是有顾虑的。他们会怀疑,和对方继续恋爱、走入婚姻,会不会有什么“影响或风险”。

我之前的相亲对象是离异单亲家庭,和他妈妈一起长大的。我因为种种犹豫,就没有和他交往。

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他和他妈妈的关系。我觉得我们的上一辈人,尤其是女性,很容易把自己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全部。在这种情况下培养起来的单亲儿子,对待母亲和伴侣的那种情感、家庭关系的处理,会让我比较担忧。

我知道我这是有偏见的,也知道只看是不是单亲很片面。但我在相亲过程中,还是会用这个当标准去做选择。也是因为不想承受风险吧。

——冬冬,女,30岁,银行职员

这些针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偏见和歧视,也会随着长辈的经验之谈在代际间传递。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采访过一位红娘机构的负责人钟易(化名),对于婚恋市场中如何看待离异家庭子女,他有以下一些观察:

对来自离异家庭的年轻人,有直接的明显的偏见的不会特别多,但间接的、隐蔽的是有的。从客户的角度来说,一旦交往过来自离异家庭的另一半,然后发现对方在处理亲密关系上会有问题,就会去思考对方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

如果对方来自离异家庭,那客户就可能会把对方在亲密关系上的问题和离异家庭的标签联系在一起。那之后,在接下来的择偶过程里,ta可能就会比较介意对方是离异家庭。

在传统文化和教育中,上一代会建议尽量不要找离异、单亲家庭的,尤其在一些相对保守的省份,持这种观点的上一代的比例会更高。虽然上一代可能没有明确说明,为什么找离异家庭可能会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但是下一代接收了长辈的经验,到自己的婚恋中就更可能做这样的关联。

总体感觉就是,根深蒂固对于离异家庭的偏见,在相亲领域的影响厚重且深远。很多是无形的,但却成了国人的共识。

3.羞耻感

在写作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在寻找被访者的环节遭遇了一定的困难:多数来自离异家庭的小伙伴都拒绝了我或同事们的采访。甚至有一位小伙伴在我确保访谈内容保密、发布匿名的情况下,依然表示“不想聊这个事情,耻感很强”。这种情况,在KY过去的访谈经历中很少遇到。

这进一步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都知道,羞耻感可能是最具有破坏性、最负面的一种情绪“我为我的存在感到深深的羞耻”

它指向整个个体的存在,会让人感到没有价值而变得虚弱。由于社会对离异家庭的诸多偏见和歧视,离异家庭的孩子很可能会内化这些批评的声音,对自身感到羞耻。

父母因婚姻不合而离异,孩子没有过错、也没有责任。为什么没有个人过错和责任的人要去承担这些负面的后果呢?

人们不应当因为自己是谁感到羞耻;父母婚姻的解体,不代表下一代必然背负不幸的烙印。

写下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也是想要做出呼吁,呼吁社会的大环境可以更加包容,包容多元的婚恋状态,包容多元的家庭结构;呼吁更多的人可以客观地看待离异、看待离异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父母离婚不是原罪,更不是禁忌;

充满了冲突和暴力的完整家庭,比离异家庭更能给孩子造成不幸;

离异家庭的孩子也具有内在的生命力,可以发展出健康的人格;

离异家庭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也值得美满的婚恋,甚至会吸取父母亲密关系的失败,在关系中更加懂得自己想要什么,应该珍惜什么;

父母离异的下一代,也可以努力成为负责任的父母。

愿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人们可以放下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偏见,以更真诚的态度与他人交往,以更理性的态度思考原生家庭带给下一代的影响。

来源:Knowyourself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