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阴平古道浅探

阴平古道浅探

时间:2024-02-06 23:21:29

相关推荐

阴平古道浅探

阴平古道是历史上由陇入川的一条道路,因当年邓艾偷度阴平灭蜀成功,人们便把偷度捷径与正道统称。至今两者具体走向众说纷纭,没有定论。笔者曾多次往返学者们较为认同的邓艾伐蜀道,对沿途的栈道遗迹、古地名、民间传说、地形地貌做过一些探索,并与四川省青川县、平武县有关学人交流,同时专程溯白水江西上南坪,过黄土梁眺望千年龙安府,越弓嘎岭注目浩浩岷江之畔“扼岷岭,控江源,左邻河陇,右达康藏”的边塞古城松州,领悟那“昨夜秋风入汉关,朔风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的豪壮;下依白龙江、嘉陵江凭吊桔柏古渡,出剑门雄关,放眼天府富庶;又从白水镇走青川县城乔庄、老县城青溪,再插入涪江流域到平武县南坝镇,下武都至江油,去雍村走雁门,联系史料记载颇有启示,现以一己之见,抛砖引玉,供有志者探讨。

一阴平道的概念

阴平道,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作为一级地方政权的阴平道;二是作为道路的名称。

一级政权的阴平道:

阴平,最早出现县级建制在汉高祖六年(前201)。《汉书·地理志》云:“阴平道。北部都尉治。莽曰摧虏。”秦属《禹贡》梁州之域,境内有氐羌人聚居,按“县有蛮夷曰道”汉制,在这里建立的县级政权称阴平道。《后汉书·郡国五》“广汉属国(都尉),故北部都尉,属广汉郡,安帝时以为属国都尉,别领三域。户三万七千一百一十,口二十万五千六百五十二。阴平道、甸氐道、刚氐道。”

三国时改为阴平郡,同时将郡下辖的“道”改称“县”。

西晋“永嘉之乱”至南北朝为氐羌据之,成为仇池杨氏辖地。在纷乱的政治漩涡中出现了:阴平郡、虚置阴平郡、侨置阴平郡、侨置南北阴平郡。那时氐族势力强大,可在依南附北的抉择中,氐人内部潜在不安定因素也在不断加剧,兵戈之争此起彼伏,政局变化莫测,生活在其中的汉族,更是流离失所。《宋书·地理志》载有汉族流寓于梁州、流寓于益州的史实。有梁州北阴平太守领阴平、平武,南阴平太守领阴平、怀旧二县,益州南阴平太守寄置苌阳(四川德阳西北),领阴平、绵竹二县,北阴平太守领阴平、南阳、桓陵、顺阳四县。《南齐书·地理志》于益州南阴平领县中,记的是南镇、南长乐二县,北阴平多领扶风、京兆、绥归三县。随着南北朝告终,阴平才结束了它的侨置历史。刘宋元嘉十年(433),武都的流民至江油,侨置武都郡,今天仍叫武都,正是今天不改旧名的武都镇,便是邓艾伐蜀道路的出口,也是涪江甩掉大山初见平原的第一站。北魏太和(497年)于岐州(宝鸡以东)也设过武都郡,这里不赘述。

贯通南北的阴平道:

人类需要交流,需要有组织的统治,需要物质互补。有了一级政权,阴平道,自然就有通南走北向东去西的道路,顺理也有了冠之以“阴平”的道路。不过,在此之前肯定是有道路的,无非这里没有设立固定的管理机构,出入道路名称不那么响亮而已。按照人类沿江迁徙的惯例,依大江大河冲刷的河谷行走,是相对便当的行走路线,已是人类迁徙上无可辩驳的事实。

然而,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让历史聚焦的、被军事家上心的莫过于邓艾伐蜀道。以至于明初傅友德重循邓艾旧道,集诸军声言出金牛,而潜引兵趋陈仓,抵阶州,越分水岭,破五里关,拔文州,渡白水江,趋绵州,朱元璋非常高兴,言平蜀友德功第一,廖永忠次之。

二关于阴平古道的范围和走向

《辞海》上说阴平古道的路线是:“自今甘肃文县穿越岷山山脉,经由四川平武、江油等县,绕出剑阁之西,直趋成都。”还明确说邓艾伐蜀走的就是这条路。这就意味着其余从阴平东走长安,南下四川的路都不是傍依大江,相反是从白龙江翻岷山进入涪江,把阴平古道和邓艾伐蜀道混而为一。

《辞海》舍弃文县入川大道,单说邓艾伐蜀路是阴平古道,便成了一个权威性误导。

《三国志·魏书》有言: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陈寿说得再清楚不过,“艾自阴平道”,不是“阴平县”。我们有理由说,指的是从文县走广元的大道之间某一段,再行无人之地的(注:“再行无人之地”正是文县翻摩天岭从青溪以上入左担山的路)。说这是邓艾伐蜀道,是准确的,统冠:“阴平古道”,显然不确切。

说到范围,窃以为,应以阴平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各个时期阴平辖境不尽相同,如阴平道时期,北到武都郡的武都县,南到广汉郡的葭萌(四川昭化)和涪县(四川绵阳);阴平郡时期的阴平道,《华阳国志》里说,其疆域东接汉中,南接梓潼,西接陇西,北接武都。还有阴平国时期,仇池五国尤其是后仇池的势力远至川西平原腹地,阴平处在其中。所以,无论特殊时期侨置还是正常的行政区域变动(如上所说,曾侨置梁州、益州的各个县级政权),始终维系的是“阴平”。在这一大片地域里的道路,沿江大路、山间小路都可叫阴平道,不过在官方文书或经商道路的选定上,无疑顺大江大河的道路必是首选。

有人提出从宕昌到武都、经由武都的大岸庙入福津沟,经三河、琵琶、洛塘、枫相至青川县之姚渡是阴平古道。把这一条路叫阴平道,显得有些局限,未摆脱邓艾伐蜀道的惯性思维,且与阴平辖境偏离。

除却各个历史时期阴平道的延伸与缩短,阴平道的主要地区当是今天的武都、文县、青川、平武等县。以文县为轴心北可伸向武都、天水或者更远的西安,西可达四川省的九寨沟县,以南是广元的昭化直至江油、绵阳。因为阴平国落脚过葭芦(武都新县志把葭芦考定在外纳),文州也短暂在此立足;平武长期隶属于阴平郡的刚氐道,青川县的白水(沙洲)、广元(利州)曾是阴平国治地;九寨沟县,两汉时隶属甸氐道后属阴平郡。离开了各个不同时代阴平大部分地域的路线,再叫阴平道就名不符实。

青川和平武两县,在历史上渊源极深,成书于晋永和年间的《华阳国志》讲到平武时说:“平武县有关尉。(自景谷有步道,径江油左儋出涪,邓艾伐蜀道也)”,给我们点明了景谷道、左担道与邓艾伐蜀道的关系。

景谷即白水。处在白龙江边的白水,又叫沙州,为今天的青川县白水镇。从郝家坪出土的战国兵器和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二年的木简《田律》看,白水的历史是久远的,道路枢纽的位置也是成立的。如前3秦国攻蜀便是由金牛道来白水的。它在三国时是著名的白水关,是陇、陕入川的重要关隘,被誉为益州门户,与阳平关齐名。

景谷道,是景谷(白水)上行,溯白龙江至桥头(文县玉垒关)的路,它与阴平道也是重合的;下方右行目的地是平武。即从景谷(白水)离开白龙江,向西走山路,有一段经江油左担道(其中也有邓艾因偷袭而新开辟的行军通道)。

至于左担道,那完全是山路,是文县让水河流域翻越摩天岭下青川,从青川过平武的山间捷径,史称阴平斜径。

邓艾伐蜀道。讨论阴平古道绕不开邓艾偷度阴平。说到邓艾偷度阴平,唯一的史料是三国志中的那段话:“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可以这么说,邓艾走的是阴平斜径中的一段,为了便于行军,重新开凿,以期隐蔽、便捷,达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之目的。所以,当今文县、平武、青川周边地区学者,均以此叙述为依据,紧扣“景谷道旁入”的区间划定,按照古今行军常识,尤其是山路,必分左中右三路。一路:从文县的邓艾城出发,顺白水江过玉垒关,再沿白龙江进入让水河,从白杨岭上摩天岭,翻山到青川县的东阳沟、三锅石,过杲阳关。这条路线既避开了军事要地乔庄和青溪;二路:从文县出发进入丹堡河的刘家坪,入让水河对树沟,上古青塘关,下九道拐,径南天门、白雄关、沿唐家河南行,过写字崖、落衣沟、阴平山、西南走鱼洞砭、高岩头、魏坝、放马坪、打箭坪、阻魏沟、青道口至平武县南坝镇(江由关),《龙安府志》载,青溪曾有邓艾庙,宋知州洪咨夔毁邓艾像,更祀武侯,说明至少在宋代,人们就已经认定这条路是邓艾走过的;三路:从文县出发至碧口,上悬马关,下磨子坪,出青崖关,过黄土梁,正好距乔庄县20华里,从黄土梁到薅溪,从薅溪越左担山,作为奇袭的路线是合理的。这三路,与邓艾有关的地名至今常用,例如:邓家坝、邓至山、关头、关口、魏至山、滚毡坡、落衣沟、马鞭崖、悬马关、青崖关、三锅石、写字岩、撑锅石、兵书石……而且前两条路海拔都在2~2200米之间,也合裹毡而下、攀木缘崖,鱼贯而进的描述,沿途栈道遗迹比比皆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民间传说多,家喻户晓。实地查看,坡度并不陡峭,大队人马行军困难不大,后一条海拔最低只有1423米,比较安全,人马损失会很小。

项羽破斧沉舟,得巨鹿之胜,韩信背水一战,能起死回生,李靖三千轻骑直掏虎心,历史上以少胜多,以一挡十,衰兵必胜的先例是邓艾走这步险棋的动力。他的胜利是划时代的,覆盖了一切,包括阴平古道。

邓艾伐蜀之后使阴平道名噪华夏,也使远于阴平道的人们将阴平道笼统锁定在邓艾伐蜀道上,这是情有可原的。

按理,从有阴平之名起,到唐乾元初阴平复治文州,此后,于宋太祖时也一度出现过文州阴平郡,这么长一段时空里,在阴平范围内走州过县或进京道路都应该是阴平道。但是,它总得有一条主道,是民间商贾、骡马驮道,甚至军卒正常往来的经行大路,它设有驿站,有戌守、有关隘,为的是京城与郡县的畅达,通常也叫官路。其余过山捷径都应是供一方百姓走向大路的支线道路。这条官路非白水江、白龙江沿岸一路向下投向金牛道的“阴平古道”莫属,其余都为辅助路线。

三关于阴平古道的起始

两汉时期的北部都尉、广汉属国都尉治所均设在文县城以西的近郊,是王莽更名摧虏的所在地。《水经注》中涉及白水江的一段文字是这么说的:“安昌水又东南,入白水。白水又东南,入阴平,得东维水。水出西北维谷,东南迳维城西,东南入白水。白水又东南迳阴平道故城南,王莽更名摧虏矣,即广汉之北部也。广汉属国都尉治,汉安帝永初三年,分广汉蛮夷置。”按现在中寨流来的安昌河(安昌水)、堡子坝流来马莲河(东维水),与文县城周围的山川地貌和白水江走向是吻合的。韩定山先生考证,阴平故城当是今之鹄衣坝,阴平大城在西园是有道理的。

那么,阴平古道狭义的起点,比较合理的说法:一是,武都的外纳,外纳短暂落脚过阴平国,也设过文州;二是,文县的桥头坝,按《阶州直隶州续志》和《中国历史地图集》,桥头坝一带曾在北朝魏(497年)左右设过卢北、建昌、文州。史书上说“西魏平蜀,始置文州于卢北郡”;三是,如果两汉时文县城西五里的鹄衣坝,是那时的都尉治所,过临江关沿白龙江栈道从老爷庙翻分水岭、桥头坝翻越猫儿子山进阴平故城甚为便捷;从桥头坝翻越高楼山沿东维水(马莲河)到今天的东峪口,可西去扶州,南进白马水(白马河)氐人聚居区,北进阴平故城,隔江之南就是氐族渠帅由故城徙居的大城(西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也是故城顺白水江下行入川的必由之路。

我们说,文县在历史上不光是兵家得陇望蜀的捷径,也是陇蜀间商贸的重要通道。宋时开通的青云岭道(文县翻摩天岭下青川),就是便利陇蜀间茶马贸易的。除却县与县之间民间便捷的山路,剩下的大道,就是临白龙江的栈道,经玉垒关到碧口,从碧口,可沿白龙江至葭萌(昭化)与金牛道回合,入剑门关直下蜀中腹地;到碧口,要走平武、走江油,那就折进碧山沟去青川县蒿溪、三锅石、高桥,由左担道入涪江流域,出江油关(南坝)、武都、到江油老城中坝。

要是把武都、文县、青川、平武叫狭义的阴平道的话,那么,广义的阴平古道大约有三条:一是,从舟曲一带顺白龙江到武都(石门)、文县的临江(临江关)、玉垒关(桥头)、入川,史称沓中阴平道;二是,以狄道(临洮)为起点,越露骨山沿岷江南下抵阴平入川,有史书说是阴平正道;另一条是由天水经盐关、礼县、西和、武都,与前两条相接到阴平,再入川。这是缘于文县历史上属蜀中和梁州管辖,由兰州作为省会管辖的时间较晚,陇右所辖时也只走天水方向,与兰州相左,必经之路当是武都、天水、陇西直至陕西;下行当然是沿江入川或越山入川了。从狄道来、从沓中来的两条道实际是军事要道,其次才是商贸通道。十六国时期吐谷浑,实际控制了洮河、龙固(松潘)一带,后来是吐蕃东进,长期占领洮岷直至陇南,文州虽是一掠而过,可连管辖它的陇右也是不能随便出进的地方,何况沓中与狄道就困难重重了。

四讨论

阴平古道在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线路至今不甚明晰,我以为,三国到南北朝几百年间,战乱不断,先是蜀魏争夺,后是晋室离乱,衣冠南渡,十六国争雄、仇池五国与南朝北朝的你进我退,地方政权不稳定,管辖地盘时大时小,国祚板荡,民族间的杀伐不止,使这一地区政治不稳定、人民不安宁,行政区划走马灯式变更。所以,给历史留下了迷惘和无奈:“晋永嘉(3)末,太守王鉴以郡降李雄,自后氐、羌据之,不为正朔所颁,故江右诸志并不录也”(见元和郡县图志)。我们现在只知道三国时邓艾、姜维、诸葛绪、郭淮、廖化、夏侯霸、张冀在沓中至阴平的战争,以后头绪繁复,要理清便颇费周折了。这一时期也正好是阴平古道极为热闹的时期,也是阴平古道成为重要战场的时期。它的商业功能被弱化,只在民间,默默无闻。我们今天研究时也不能忽略商贸功能,一个区间与另一个区间的贸易活动还是有的,是人们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不可或缺,他们无法坦然正大,而是运用智慧。

以文县为中心的阴平古道,它分为阴平正道和阴平支道。何谓正道,正道,也叫官道,它基本上能保持畅通。一般而言,任何一条道路都应通向国家首都,那里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封建社会里,官员述职,呈递文书向上报告下情都得通过官道去朝廷,诸侯国、附属国按礼朝拜、进贡,必不可少,譬如正史以及《通志》里,就多次有阴平国去魏等国进贡的记录。郡县的名贵药材金银铜铁进京,京城的丝织品、日用杂货流向郡县,再正常不过。从这个意义上讲,阴平古道也不例外地肩负这些使命。综合各家之言,个人陋见,文县到京都(无论长安或洛阳)的道路叫阴平正道合乎常理。打开史书,你会发现,当叙述到县或郡时,就包括了户口数、管辖范围、去京城的里程。如《元和郡县图志》文州下:“八到:东北至上都一千四百五十里。东北至东都二千三百一十里。东取山路至龙州三百六十里。东南至利州四百九十里。南至扶州一百六十里。北至武州二百五十里。”我想这一段话的逻辑关系就明白无误地道出了当时的正统说法,第一提到的则是上都(即京都)和东都的道路。鉴于此,把阴平正道定在天水、盐关或许更合乎实际。理由是:文县很早就是郡治、州治之地,直到元朝人屠城,乃州治东移礼县,可仍叫“礼殿文州”,降县晚在明初。从天水至白龙江沿岸的武都、临江,到白龙江与洋汤河口,可分两路:一路与白龙江并行至玉垒;一路从洋汤河入白龙江处的尖山,进八盘山到文县城,再白水江而下于玉垒关合路,走碧口、四川白水、昭化(葭萌)与剑门蜀道(金牛道)合路,是正道。至于从狄道而来、从舟曲两河口而来,叫“邓艾伐蜀道”“沓中阴平道”,或“三国阴平道”都是讲得过去的,原因是都经过武都直至绵阳,这段路也是阴平古道的中心路段。

从文县出发走九寨沟的道路称之为阴平西道,也可叫支道,它可连接松龙绵道;从阴平正道到四川白水,走景谷道到平武(刚氐道故址古城镇)下可达江油武都、古涪城,尽管历史上叫法不一,可都在阴平道范围,它也应分为属阴平管辖是可称阴平正道,非阴平辖境时便称阴平支道。不成熟的探讨,纰漏难免,望研究者批评。

参考资料:班固《汉书》岳麓书社12月版

范晔《后汉书》岳麓书社12月版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

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81年版

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81年版

郦道元《水经注》华夏出版社1月版

常璩《华阳国志》四川大学出版社版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6月版

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95年11月版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1996年地图出版社

韩定山《韩定山诗文校注·阴平国考》甘肃文史馆编

曾礼校点《直隶阶州续志》1979年兰州大学出版社

曾维益校点《龙安府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