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油画 - 名人佳作 刘宇一之《历史经典之作》

油画 - 名人佳作 刘宇一之《历史经典之作》

时间:2021-12-03 02:09:19

相关推荐

油画 - 名人佳作 刘宇一之《历史经典之作》

油画-名人佳作

刘宇一之《历史经典之作》

刘宇一

刘宇一简介:刘宇一,南京人,1940年出生于自贡,曾任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现为香港宇一画院院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洛阳大学客座教授,美国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60年开始从事艺术创作。他不仅擅长油画、水墨画,而且是中国石韵绘画的开创者,从艺术角度看,人们最欣赏最青睐莫过于刘氏大题材、大场面、大人物的油画。刘氏的艺术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是刘氏艺术的探索阶段。60年代初期,有人试图用油画绘制中国写意花卉,画面上诗书画印俱全,远观酷似一幅中国画,近观乃油画材料绘制而成,还有的用油画画中国的青山绿水。但都未达到中西绘画技法融合的地步。为此,刘宇一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他先后创作了《耕天》、《歌曰》、《地动天摇》等大作品。其中《耕天》的问世,使刘氏在中国画坛上开始登台亮相,崭露头角。该作发表后,既引起美术界的不同反响。

第二阶段从70年代至80年代末,是刘宇一风格形成时期。这一时期,他开始了大题材、大场面、大人物的作品创作,还创作了大量的肖像画和风景画,先后为中国、香港、台湾、曰本近200位名人作肖像画。他的肖像画潇洒、清丽,风景画幽美,宁静。这一阶段刘氏最具代表、最具影响的作品当推《良宵》及《人民万岁》。

第三阶段为90年代,是刘氏艺术的成熟期,也是刘氏走向世界的时期。1991年刘氏定居香港,开始在海外寻求发展和突破,并正式提出"宇一经纬"这一超前的、战略的创作构想。"宇一经纬"的核心实则就是表现和讴歌中华民族的魂与魄。在这战略性创作构想的指导下。刘宇一把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搬上了画面,先后创作了《良辰》、《女娲之歌》、《瑶池会仙图》、《伟业千秋》、《光华万代》等一系列大题材、大场面、大人物的巨幅油画。这些作品不仅是刘宇一呕心沥血的精心之作,也是中国油画史上划时代的经典之作,堪称里程碑。在艺术市场,刘宇一无疑是90年代最为耀眼的明星。1993年,他的《良宵》在香港拍卖行拍卖会上被港商曾宪梓以836万港元竞得。创当时中国油画得最高记录,然这一佳绩引来诸多非议,有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这是人为炒作,但是市场是最公正的,任何不合理的价位最终会通过市场来调节。在以后的若干年里,刘宇一凭借着自己雄厚实力,不断地刷新自己保持的记录,令中国画坛为之震惊。1997年,他的《良辰》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被侨福建设企业以2300万港元买入,该作品的成交价创下了中国绘画的最高记录,充分显示了刘氏作品的龙头风采,为美、英、法、德、曰、意、香港、台湾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和人士收藏。

他的三幅国宝级画作——《人民万岁》、《伟业千秋》和《良宵》被收藏在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和毛主席纪念堂。

刘宇一的画作连创纪录为中国油画走向国际舞台开辟了新的天地。综观刘宇一有影响的作品,有三大特点,为他的成功奠定了根基。

一曰大题材。他的不少作品都表现了比较重大的题材、历史事件或人物,从而包容了丰富的思想内涵。画家常常从中华民族的角度,从历史长河的视野来选择题材,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成为时代的缩影。比如,除了《良宵》以外,他正准备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完成一幅取名《良辰》的大幅油画,把与香港回归有关的各界人士搬上画面;他还期待着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之日,再献上一幅巨制,从而构成他表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三部曲”。

二曰大场面。刘宇一喜欢创作气势宏伟、场面壮阔的作品。从他21岁时的成名作《耘天》,到最近的《女娲之歌》,都是包容山川天地的恢宏之作。他说,中国是个大国,中华民族是个大族,应该有与其历史文明相称的鸿篇巨制。他还用一首诗表现自己的艺术追求:“雪芹巨构耐庵风,择端宏图太白雄。再借欧苏斑斓彩,龙蛇飞舞欲凌空。”

他笔下的人物众多,各具风采。在《良宵》中,著名历史人物就有50多位;《女娲之歌》中除了女娲和伏羲之外,还有男女老少40余人,以及飞禽走兽、山川林木。要使那些人物各具姿态又浑然一体,不知要耗费多少心思。他不靠一时灵感、妙手偶得来取胜,靠的是构思的缜密、用笔的精工和对艺术呕心沥血的献身精神。

三曰“大人物”。他擅长画人物肖像,且以中华各界名人为主。他认为,历史是由人民和英雄共同创造的,尤其是那些体现时代精神的名人,应该为他们塑像立碑。1988年,他的《中国当代文化界名人油画肖像集》出版,其中展现了巴金、曹禺、冰心等60多位文化名人的风采。近年来,他又先后完成了二十六米长的《白石大师四季怡乐图》、十六米长的《海粟大师师友黄山图》等水墨长卷。1977年以来,他还先后为海内外华裔名人作油画肖像200余幅。他说,他是为观者而画,并非为自己而画,这也就决定了他的写实画风。

此外,在刘宇一的作品中,还贯穿着一个“美“字:人物美、山水美、感情美。他认为,美术作品的宗旨,就是要以美的形象,体现一个美的主题。歌颂、描绘美的东西,才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这也是刘宇一的作品易被大家所喜爱的一个原因。

刘宇一自认为是个“笨人”,相信天才来源于勤奋。为此,他为自己开了一个“补拙方”:“举目察千里,入梦思万顷,纸上百易稿,笔下一城人”。也许,正是这种老老实实、锲而不舍的精神,才是他获得成功的真正“秘诀”。

《北斗》

大会师 , 1995

毛泽东与齐白石《好酒》

油画《借火》,238×188cm,作

《借火》以黄河为背景。在奔腾不息的黄河岸边,身披军大衣的毛泽东主席气定神闲,正在向一位头戴白巾的陕北老大爷借火点烟;历经沧桑的老农微微笑着,正噘起嘴猛吸上一口以助烟杆里的火势。不远处,年轻的士兵和战马清晰可见,一只雄鹰迎着惊涛骇浪振翅高飞。借火点烟一个小小细节,领袖与劳动人民亲密无间的情感缓缓流淌出来。“我想说的是,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力量源自劳动人民。”刘宇一说,他在这幅画中要体现这样的理念:开国元勋不仅仅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众多的老百姓也是其中一分子。为此,他让画中的老农与主席一般高大,若有所思的主席还微微低着头,一如展厅里一幅再现毛主席在中南海宴请齐白石先生的《好酒》里的那份谦和。

刘宇一告诉记者,他的这一创作理念早在少年时代就形成。1956年暑假,正在中央美院附中读书的刘宇一看到一群农村小孩在玩耍勋章,特别好奇勋章从何而来的他在孩子们指引下,终于见到勋章的主人——一位在抗战岁月里屡建战功、终生未娶的聋哑老农。老人孤身一人在郊外某个角落里栽种庄稼,从不去计较自己的得失。“他才是真正的大英雄,称得上民族的脊梁。”刘宇一说,从那时起,自己就形成了这样的英雄观。联系到《借火》里老农那双布满老茧却又纯朴的手,刘宇一不无感慨:“那分明是创造世界的一双手!拿着大烟杆的他,就像一尊厚重雕塑。”

缘何将场景设置在壶口瀑布?刘宇一介绍说,奔流不息的瀑布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声势浩大的洪流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生命力。尽管画面只表现了两个人,但实际上它蕴涵着千军万马的力量。“你可曾听到耳畔响起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说到兴致处,刘宇一不禁唱了起来,展厅里参观者也加入进来,渐次形成为一曲合唱。

情系香江 油画 190x120cm 1998年

刘宇一 刘浩眉 彭雪枫将军 油画 238x125cm

爱梅图 宋氏三姐妹

爹娘啊爹娘 1982

描绘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各界人士在桂林的一条渡船上,

奋起高唱《抗日救亡曲》,激发中华民族的抗日情绪以集结抗战力量。

神州啊神州

世纪之航 油画 150x102cm 1996年

右江风云

耘天 1960-1962

《女娲之歌》

《造物者》

碣石观海图 油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