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为了实现火星移民 建筑师们真拼了...

为了实现火星移民 建筑师们真拼了...

时间:2020-10-03 13:28:58

相关推荐

为了实现火星移民 建筑师们真拼了...

财 富 · 科 技

来源:人民日报,新微设计

火星移民之梦

即将实现

前天,人民日报发布了「中国航天硬核预告」。

除了“硬核通货”航空登月外,还有个让人十分好奇的项目——首次火星探测。

之前只是“钢铁侠”马斯克,一直在宣布要移民火星。

而现在国家也开始参与了探索,可见火星将是21世纪代的“网红景点”。

然而我们连火星都还没开始登陆,设计师们就开始搞起了火星地产了......

最近,专门研究在星际生存的Interstellar Lab,发布了一个泡泡状的火星村落方案——EBIOS。

EBIOS建筑造型十分奇特,不规则却又联结在一起。

▽EBIOS©Interstellar Lab

在地球上模拟火星建筑,是自娱自乐吗?

01

建筑改变火星?▽EBIOS©Interstellar Lab

EBIOS,翻译中文叫「实验生物再生站」。

EBIOS的作用,是在地球上模拟人类如何在火星上生存。

它既然要在火星上生存,那就得先经受得住地球的残酷考验。

所以,设计师将方案建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莫哈维沙漠,这是美国最大的沙漠,同时也是一个不毛之地。

▽EBIOS©Interstellar Lab

整体建筑由单元式组团构成,每个组团中由几个功能空间,围合一个隆起的绿化公共空间组成。

▽EBIOS©Interstellar Lab

建筑与建筑之间,通过悬空的曲折游廊连接。

▽EBIOS©Interstellar Lab

环境恶劣,如何让生物生存?

EBIOS是地球上,第一个使用太空技术的闭环受控环境村庄。

简单来说,就是建筑内部资源可以循环回收利用,包括水处理,废物管理和食品生产等系统,以确保环境的碳中和、零废物和自然保护。

完全建成后,EBIOS将能够为多达100人,生产和回收水、食物及能源。

▽EBIOS©Interstellar Lab

Interstellar Lab与NASA密切合作,保证了其技术的硬核程度。

从水处理、植物生长体系到3D打印技术,再到对封闭环境中人类行为的分析,他们都进行了充分的实验考量。

“我们目前正探索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建造第二个EBIO,我们相信在Interstellar Lab、佛罗里达州、当地大学和KSC所做的工作之间有着非常强的协同效应。”Interstellar Lab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arbara Belvisi说。

▽EBIOS©Interstellar Lab

“成为多行星种族的唯一途径,是将我们的能量朝着同一方向汇。”Interstellar Lab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arbara Belvisi说。

▽EBIOS©Interstellar Lab

EBIOS在上半年,将致力于研究其它星球上的栖息地,和地球上的可持续生活。

在下半年,开放给愿意花钱买EBIOS的一周时间,体验极端可持续性生活方式的游客。

▽EBIOS©Interstellar Lab

而更重要的目标是:在开始建设第一个EBIOS村庄。

02

火星是建筑试验场

虽然移民火星还遥遥无期,但每年会有新建筑方案。

毕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设计师对火星的向往。末,我们将带着多少个脑洞大开的火星方案,跨进呢?

1.火星科学城市

BIG▽火星科学城市 © BIG

建筑师脑洞排行榜,BIG肯定榜上有名。

去年,BIG在迪拜政府支持下,在迪拜当地设计了一座「火星科学城市」。

城市旨在探索火星居住方式,让人在火星能像火星人一样生存。▽火星科学城市 © BIG

建筑造型呈现出中国蒙古包的样式,并且每个都大小不一。

火星科学城市预算为1.4亿美元,占地近15㎡,模拟在火星表面建造一个现实模型,将成为最大的模拟城市。▽火星科学城市 © BIG

按照BIG的设计想法,加压充气装置可以附着到火星地表。机器人向下挖掘出可用空间,把多余的火星土通过3D打印做成房子。然后进一步搭建复合防护罩阻隔有害太阳辐射,在内部营造出生态圈来维持生命。▽火星科学城市 © BIG

不同的生态圈可以连接起来,形成更大的居住区域。当生态圈建立完毕,火星城的风貌就展现出来了。人们可以在里面体验到地球中的一切:除去基本的居住功能,还有生态花园、展览空间、学习中心……▽火星科学城市 © BIG

2.高技派火星城

Foster+ Partners

高技派建筑师福斯特,也在火星建筑上展示了设计功夫。

年,福斯特建筑事务所与工程师团队Gamma联手,夺得当年3D打印栖息地大赛的二等奖和“人民的选择奖”。方案旨在人类登陆火星前,先遣送一批预先设置好程序的半自动机器人,在火星上利用地表土壤和风化岩石,建造好可供4 名宇航员居住、科学研究、运动和生活的93㎡居所。▽火星栖息地© Foster + Partners

这个概念涉及三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一种专门挖坑,便于建造;一种处理土壤和岩石以形成分层的墙壁,一种使用微波将材料融合为一体。▽火星栖息地© Foster + Partners

“方案考虑了项目的各个方面,从交付,部署到施工和运营。”Foster + Partners 团队表示。

虽然4个人只有93㎡空间,但内部设计考虑了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交叠存在。

▽火星栖息地© Foster + Partners

4个人居住,也是经过细致的设计考虑。“NASA 将最低的任务组设置为4 人,是因为深入太空,需要有人来承担清洁卫生、准备食物和看管设备的工作,如果少于4 人,科研任务便很难顺利进行。”前火星学会新英格兰地区主席理查德·昌波理说。▽火星栖息地© Foster + Partners

顺便提一下,之前福斯特还参加了“月球3D打印建筑物竞赛”,建筑效果也是极具未来感。▽月球栖息地© Foster + Partners

3.火星种子计划

Stefano Boeri

从开始,建筑师Stefano Boeri就展开了“火星种子”计划。

Stefano Boeri,就是设计了意大利米兰垂直森林的建筑师。

他以1万人的最低可持续人口数量为基数,建造以1公里为直径的圆球“种子”。

▽火星种子计划©Stefano Boeri Architetti

可能是地球建筑师的身份执着,让Boeri直接把“垂直森林”搬到了外太空中......

在“种子”空间中,不仅有瀑布、山林和平原,还模拟出了自然的山脉与山谷。人造自然周围,布置着人们居住的低密度住宅和生产空间。▽火星种子计划©Stefano Boeri Architetti

将丰富的多物种共存空间,埋藏在森林内部。这种构想实在是天马行空。▽火星种子计划©Stefano Boeri Architetti

4.MARSHA

AI. SpaceFactory在NASA火星栖息地设计竞赛中,AI. SpaceFactory的方案获得了一等奖。该方案造型源于对火星环境的回应,由机器3D打印而成。▽MARSHA©AI. SpaceFactory

不同于一般的“火星蒙古包”,方案呈现圆柱形。

据设计团队介绍,圆柱体建筑能减轻自身侧推力,在同体积下,占地面积最小,打印时减小打印机移动范围。▽MARSHA©AI. SpaceFactory

MARSHA根据独特的室内氛围,划分了四层功能区。

顶层的天窗和窄小的侧窗,让室内得到了充分的漫射自然光。

▽MARSHA©AI. SpaceFactory

5.可爱火星宅子

SOM×伊利诺斯西北大学埃文斯顿分校乍一眼看,这个火星建筑像一个冒头的地鼠。该建筑由SOM建筑事务所与伊利诺斯西北大学联合设计,也是NASA火星栖息地设计竞赛的方案之一。建筑不像SOM的风格?因为在这个方案,SOM负责技术,西北大学负责设计。

建筑采用了双层混凝土圆顶,封闭式圆顶保护内部结构。

建筑预留了模块化联结点,以便在将来拓展居住空间使用。

03

上火星,我们来真的

上火星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我们看火星建筑方案,总觉得缺少什么——真实感。虚拟建筑方案,怎么看都合理,但只有真建出来了,那才叫真合理。

1.家具巨头的火星梦

宜家

▽火星环境生活舱©宜家

瑞典家具大厂宜家,似乎已经担心未来在火星的“销量”了。

最近,宜家的室内设计师Christina Levenboron,与火星沙漠研究中心(MDRS)项目研究人员搭建了一个火星环境生活舱。方案选取地位于美国犹他州的沙漠,以模拟火星的残酷环境。▽火星环境生活舱©宜家

生活舱高约8米,呈圆柱形。内部分为两层,下层用于实验操作,上层用于居住。

上层居住空间包含一个厨房和六个布置了双层床的睡房。▽火星环境生活舱©宜家

宜家的任务,在于让窄小的居住空间,也能有“家”一样的体验感受。

在紧凑卧室,设计师配备了用于放置物品的悬挂收纳袋,并通过暖黄灯让使用者感觉温馨。▽火星环境生活舱©宜家

由于空间限制,使得每样东西都具有多种用途,如书桌和凳子可以满足工作人员站立或坐着工作。▽火星环境生活舱© 宜家

这个项目最早是由 NASA 和瑞典隆德大学的工业设计学院合作推出的,宜家后来加入。2.火星生活舱

OPEN在的CHINA HOUSE VISION 展上,建筑师李虎打造了个“火星生活舱”。这个作品被设定为一个自循环、零污染的居所,一个基于极限运输尺寸、能够灵活扩展的移动住宅。▽火星生活舱© 吴清山

火星生活舱体积为2.4m x 2.4m x 2m,能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循环供给能源、水和空气。它采用了轻型材料建造,并且还能像旅行箱一样收纳折叠。提着它,就能去火星旅行。▽火星生活舱© 吴清山

“我们将实验置于一种极限的情境下——当人类移居火星,居住在这颗遥远而孤寂的红色行星。这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将物质生活归置极简,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回收循环。” 李虎说。

▽火星生活舱 效果图 © OPEN

3.火星生活舱

MAD有了火星建筑,怎能没有火星家具?

MAD建筑师马岩松,曾用铝合金、铜和不锈钢为原材料,设计了一组“曲水流觞”般的“火星家具”。▽MAD在火星© MAD

“假如我要在火星上生活,我要把地球上的风景一起带走。”马岩松说。▽MAD在火星© MAD

不管是移民火星,还是太空旅行,总是能让我们充满着无限的激动。

日本超级富豪前泽友作,在将搭乘马斯克的Space X,成为史上首次环月旅行的私人旅客。他曾说:“让人类成为跨星球物种,远胜于固守在一个星球上。”一切都未知,未知才值得去探索。火星或许不会成为人类永恒的栖息地,但至少是太空之旅的其中一步。太空漫游,说走就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