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人物对话动作心理外貌描写

人物对话动作心理外貌描写

时间:2021-03-29 14:21:05

相关推荐

人物对话动作心理外貌描写

吃西瓜

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全家人在院里乘凉。这时妈妈抱出一个圆滚滚、碧绿的大西瓜。妈妈还没开口,我马上用命令的口吻说。“妈妈,我要半个(ku3i)着吃。”哥哥说:“你怎么老是这么霸道,这一回不能再惯着你了!”我听后一下子冲到了他面前,恨不得鼻尖对鼻尖地向他喊:“谁霸道,谁霸道,你都是中学生了,还不说让我一点!”妈妈说:“哥哥说得对,你也太……”话还没说完,姥姥便说:“得了,得了,哪有这么多话说,就算俺要半个瓜吧,赶紧切给他吧。”妈妈无可奈何地把半个西瓜递给了我。我拿过瓜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哥哥在一旁瞪了我一眼,随后便把一块瓜递给了姥姥。“还是老大孝顺。”姥姥夸赞着哥哥,我听了心里感到真不是滋味。

〔评语〕写几个人之间的对话,一要注意层次清楚,二要注意人物的特征。这篇对话,写的是为吃西瓜引起的一场争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哥哥礼貌让人;弟弟专横跋扈;妈妈遇事迁就;姥姥溺爱孙子。人物的性格特点,流露于字里行间。小作者所以写得这样真切,是由于自己对事物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路上遇到的一件事

中午,我到副食商店去买酱油,刚走出家门就看见一辆自行车飞驶过来,我心一惊,身一侧,那辆车就从身边擦过去,真险呀!我放眼一看,骑车的是一个身穿花格子的青年,后货架子上还坐着一个大个子。我正想走,忽然一声喊:“站住!”原来,一位老爷爷在招呼那两位骑车的人。这时,只见那老爷爷走上前去,说:“你俩下车,先别走!”花格子头一歪,神气地说:“你凭什么不让我们走!”“凭什么,就凭你们违反交通规则!”老爷爷理直气壮地说。“走!别理他!”大个子一声招呼,花格子又要推车走。老爷爷一把捏着车闸,说:“谁敢走!”两个年轻人见走不了,只好换了口气说:“大爷,我们有急事,就这么一回,下不为例。”“照你这么说,只要有急事,交通规则就可以作废了!”老爷爷激动地说。“这……”两个年轻人哑口无言了。大个子跳下车来,连连说:“我们错了。”他又转身告诉“花格子”:“你先走,我步行去!”临走时,两人还回头向老爷爷说了声:“谢谢!”这也许是老爷爷使他们懂得了交通规则的重要。

〔评语〕用对话的方式叙述一件事情时,要注意交待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开头结尾的相互照应。本文叙述一位老爷爷制止一位青年人骑车带人、违反交通规则的一件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先写老爷爷发现骑车带人,连忙制止;紧接着写以理说服,批评教育;最后写青年人接受教育,勇于认错。从中使我们懂得,人物的对话,可以推动事情情节的展开,更好地表现中心思想。

老师教育学生

放学后,我和王敏同学吵得面红耳赤。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里。我涨红着脸,准备“挨训”。张老师望望我,喃喃地说:“怎么啦,一下课,你们就吵起来了。”老师的一句话勾起了我的伤心事。我气呼呼地说:“王敏把我的铅笔盒碰在地上,还说活该!”说着,眼圈里直转眼泪。“噢,原来就为这点事。”老师听了不住地抿嘴笑。“不!”我理直气壮地说,“王敏还说,我的铅笔盒放的不是地方。”我越说越激动,恨不得让老师好好评评理。没想到,张老师却转开话题,拿起一本连环画,让我看看。那上面画着雷锋叔叔在学开拖拉机时,老师傅错怪他压得地面质量不高,批评他。可是雷锋叔叔却虚心接受,利用工休时间,重新翻整地面。张老师抚摸着我的肩膀说:“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绝不能得理不让人。你看,雷锋叔叔做得多好!”老师的话,像把小锤一下敲在我的心上,简直不知说什么好。张老师又从我的书包里掏出铅笔盒,仔细地检查一遍,亲切地说:“你瞧,一点也没摔坏呀!”说着,还用抹布擦拭着铅笔盒。我不好意思地赶忙接过铅笔盒,连连说:“老师,我懂了!”张老师听了,脸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评语〕这篇片段,紧扣题意“教育”二字写人叙事,文章思路清晰。在写人物语言的同时,十分细腻地写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二者之间紧密结合,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中心。本文写老师的语言虽然不多,但寥寥几笔,直点了全文的主题。写“我”的心理活动和语言,表明了老师“教育”的效果,明辨了应该怎样对待同学之间的纠纷。

写大字

我趁他不在,用舌头把笔舔得尖尖的,学着爸爸以前告诉我的执笔方法,写了起来。可这哪像字啊!一点是个大墨团,一竖像根细木棍,一横是条小蚯蚓,一捺变成了大扫把。我看着自己的“成果”,难过得几乎要哭出来了。这时,爸爸来了,他开玩笑地说:“哟,这儿怎么坐了个会写字的大熊猫?”我一听,噗哧笑了,一照镜子,果真成了京剧里的大花脸。爸爸拿起笔,写着字做示范,又对我说:“写毛笔字嘛,得一横就是一横,一竖就是一竖,不要断断续续,也不能平均用力,因为毛笔字的粗细长短都是靠毛笔的左右转折和提与压的力量。”我照爸爸的方法练,果然好了些。我又继续写,熟悉了一些笔锋运转,可还是不太好,我很不高兴,而爸爸却眉开眼笑地说:“因为你这是第一次写毛笔字啊!”

〔评语〕描写人物的对话,可以展开故事的情节。这篇短文写的是爸爸教“我”写大字的一件事。作者不是平板地叙述事情的过程,而是通过父子间的对话,清楚地交待了应该怎样写好大字。阅读这篇短文,我们不仅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而且使人物的音容笑貌浮现在眼前。这是由于作者细致描写了人物的对话和神态的结果。

送鱼

爸爸从武昌出差回来,带回来10条红嘴红鳃的武昌鱼,妈妈挑出6条又大又新鲜的,让我赶紧给姥姥送去。

姥姥家不远,过马路就到了。姥姥看我送的鱼,满脸的皱纹都乐开了,说:“给我送这么多,我怎么吃得了啊!”

“吃不了,您放冰箱里存着,什么时候想吃都成!”我给姥姥出主意。

“你看看,”姥姥拉开冰箱,指着塞得满满的冰箱说,“这鸡,是你大舅送的;这鸭是你二舅送的;这肉,是你二姨送的;你今天又送来了鱼。鸡、鸭、鱼、肉都全了!”

“您把他们拉扯大了,他们就应该孝敬您呀!等我长大了,要给您送更多更多好吃的!”我一边说一边比划着。

“你真是姥姥的好外孙,姥姥没白疼你!”姥姥摸着我的头,撩起衣襟,擦着眼睛。我分明看见,姥姥的眼睛湿润了,闪着晶莹的泪花。

〔评语〕写对话,要灵活运用四种对话形式,特别是两人在场的情况下,更适宜运用这四种形式。还要通过对话,把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篇作文,外孙子孝顺姥姥,姥姥的幸福、欢乐的感情,洋溢在对话的字里行间。

叔叔来到我的家

春节,王叔叔高高兴兴来到我的家。我连忙起身对王叔叔说:“叔叔您好!请您坐在沙发上!”我边说边把王叔叔让到沙发上坐好。因为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只好亲自拿出水果招待王叔叔。王叔叔把我拉到他的身边笑眯眯地问我:“明明,今年几岁了?在哪儿念书?上几年级?”我爽快地回答说:“我在实验小学读书,今年上五年级。”王叔叔又亲切地问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慢吞吞地说:“学习有进步!”王叔叔听了,高兴地说:“好好,有进步就好!再继续努力!”说着乐呵呵地抚摸着我的头。

〔评语〕迎接客人,拉家常,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这段对话写的是作者和客人之间的一段对话,写得朴素、自然。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在对话中,又写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说话的语气,就像人物在我们眼前一样传神。

练习

1.把下面的内容,用对话形式写出来。写的时候,不但要把内容交待清楚,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和神态。要求必须围绕中心,一层一层地叙述,同时还要恰当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不要躺着看书”

晚上睡觉前,小松拿着一本小说躺在床上看起来。妈妈劝他不要看,说躺在床上看书会伤害眼睛。小松不相信。妈妈耐心地给他讲保护眼睛的道理。妈妈讲得那么具体,小松听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提问。小松明白道理以后,连忙把手中的小说放在一边。

2.依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把画线的部分写具体些。修改时,要恰当地运用对话形式展开故事的情节。

李老师病了以后

退休的李老师病了。新华小学的少先队员利用放学以后的时间,给他请来了医生。粮店的叔叔冒着风雨给他送来了面条。副食商店的阿姨在百忙中给他送来了鸡蛋。李老师激动地说:“有了党,有了新社会,我们才有幸福的晚年。”

3.围绕下面所给的范围,写一段对话,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写作范围

①售货员和顾客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师和学生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医生和病人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爸爸和妈妈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邻居之间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雪姗的生日》这篇短文的对话部分,用叙述的方式写出来。改写后的短文要做到中心明确,主要情节不要遗漏,次要情节可以删掉。前后贯通,条理清楚。

雪姗的生日

表妹雪姗的生日正好和新中国的生日是同一天,今年国庆节,我来到三舅家,为雪姗过生日。那天晚上,我们在她的生日蛋糕上插上蜡烛并点燃了,那闪烁着的生日烛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我自封为小记者,拿着个小瓶子当话筒,采访小表妹。

我对着“话筒”,一本正经地对她说:“小寿星,大家庆贺你的生日,请谈谈感想吧!”

雪姗不知所措了,羞羞答答地说:“谢谢大家,我虽然有心脏病,但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我借着烛光偷眼看了一下雪姗的妈妈——我的三舅母。只见她爱怜地望着女儿,赶紧岔开话茬儿说:“雪姗,你的病一定会好的。”于是我把“话筒”转向三舅母;“舅母,您有什么感想?对小寿星有什么希望?请您谈谈。”

三舅母疼爱地望着雪姗,深情地说:“我希望雪姗像幸子一样,顽强地和疾病做斗争,将来当个医生。”说到这儿,她心里不好受,又不能让雪姗看出来,就赶紧扭过头去。

三舅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女儿身上,当我把“话筒”转向他时,他爽朗地笑了。

“我觉得雪姗的生日过得很有意义,谢谢你,小记者。你的光临增加了今天的欢乐气氛。”三舅看了我一眼,又看了雪姗一眼,接着说,“你们姐妹俩都应受到表扬。雷姗因病半个学期没上课,期末考试还得了80多分,这和她以顽强的毅力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你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祝贺你们!”

三舅是大学老师,我很理解他的一番话。我暗暗下定决心:等着瞧吧,8年以后,我一定和表妹一起坐在“天津大学”的课堂上听他讲课。

这时,雪姗突然插话说:“小记者,你也该说两句了吧!”

“我希望在明年为雪姗庆祝生日时,她能够完全恢复健康!”

听了我的话,大家都高兴地笑了。

5.阅读下面短文,掌握主要内容以后,给文章中心对话加上解释词,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

上医院

我病了。爸爸妈妈上班去了,姥姥年纪大。我的身上滚烫,在昏沉中听见姥姥和同院赵伯伯的对话。

“大妈,他爸不在家,您年纪大,我背孩子上医院吧!”

“这怎么行,您还得上班呀!”

“没关系,今天我调休。”

“可您家里也有一大堆事呀!”

“哎呀,别说啦,孩子发着高烧呢!”

“老赵,您老帮忙干这干那的,叫我怎么感谢您呀!”

“唉,大妈,不要客气嘛,远亲不如近邻呀!住在一个院就是一家人!”

“好,咱们一块去!您真是好人啊!”

6.阅读《种花》短文。想一想,在什么地方可以写对话,怎么写。然后用对话展开故事情节。

要求:

①要根据故事内容写对话。

②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

③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

④不要超过400字。

种花

王老师要求我们在校园的苗圃里种花,并讲解了种花的要求。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完成任务。体育委员王钢带领男同学用铁铲翻地,还不断地告诉我们翻地的方法。我们照他说的把硬土块打碎,把土松的软软的,又挖了一个个小坑。该下种了,王老师又讲了下种的要求。女同学把一粒粒花籽安放在小土坑里,然后细心地埋好。花籽埋好了,同学们又浇上水。看着同学们认真劳动的样子,王老师表扬了我们。

7.从下面提示的故事内容中选一个,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围绕中心展开故事。

②可以自行设计人物。

③要写出人物之间的对话。

④字数不要超过400字。

故事内容提示:

①在图书馆看书时,我不小心把《动物趣闻》这本书撕了一个大口子……。

②在中队会上,大家研究到哪儿去参观,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发言……。

③王老师要求班里选一位卫生委员。听了老师的话,大家思索着……。

④晚饭的时候,爸爸问起我学习的情况。我赶忙打开书包,让爸爸检查作业本……。

⑤校园的大树下,几个小伙伴在议论着什么。我赶忙跑过去一听,原来……。

8.仿照下面的例子写出五句话。每句话先写出人物的动作,说话的语气,再写出说话的内容。注意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例:

老师走到我的身边,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亲切地说:“放学后,你主动带领大家进行卫生值日大扫除,并且做得很好,真值得表扬呀!”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照要求,把下面的叙述改为对话。

要求:

①要围绕中心写出对话。

②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

③要分行写对话。可以增加情节。

家庭晚会

周日的晚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开了一次“家庭晚会”。晚会上,妈妈唱了一首通俗歌曲,全家人评论妈妈唱得好。我跳了一个新疆舞,爷爷、奶奶夸我跳得好。

动作描写

在写作文时,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写出一个人做事情时的动作。如实地写好一个人的动作,才能够把人物写活。老师说的话是有道理的。描写人物的动作,写出人物是“怎样做的”是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一种方法。如果我们学会在作文中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动作,那么人物的形象就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那么,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呢?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写出连贯的动作

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进行分解,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是由一系列地动作构成的。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一一进行叙述,那么整篇文章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片段:

炒菜

妈妈先把白菜一片片洗干净,又一片片摞起来,左手按住菜,右手拿起刀,一刀一刀地切着,把白菜切成一个个的小方块,剩下的菜叶放在旁边。

开始炒菜了。妈妈先把锅坐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倒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腾起了油烟,发出“嗞嗞”的声响。妈妈先把切好的葱花扔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腾起一股香味,又把菜倒进锅里,抄起锅铲,不停地翻动着。等菜慢慢由白变黄,妈妈再倒入酱油、醋,撒上盐,接着用铲子翻动了几下,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端下来,翻炒了几下,就出锅了。

妈妈炒的糖醋白菜,甜丝丝,酸溜溜,香喷喷,吃起来别有风味。这是妈妈的拿手菜呢!

妈妈是怎样炒糖醋白菜的呢?作者把妈妈炒菜的动作进行分解,用了表示连贯动作的词,然后抓住妈妈炒菜时最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具体描写。如:先是——洗菜、切菜,开始——坐锅炒菜,又把——菜放锅里,再是——倒入调料,接着——用铲翻动。在这个片段作文里,由于用了表示动作先后顺序及动作连贯的词,清楚地写出了妈妈炒菜时的全过程,并且把妈妈炒菜时那熟练地样子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二、准确运用词语

我们祖国的语言十分丰富,例如:表示动作的词有:拿、提、拎、推等等,运用哪些词语呢?这就要看文章的具体环境了。因此,在描写人物动作时,要准确使用词语,精选动词,力求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具体、鲜明,这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形象,逼真地写出来。

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片段:

擦玻璃

别看张敏的个子矮,可是每次做扫除,她擦的玻璃最干净了!为了看看她到底有什么绝招儿,我仔细观察了她擦玻璃的动作。她敏捷地踩着椅子上了桌子,又从桌子迈上窗台。她先用一块干布掸了掸玻璃,然后再换一块潮湿的抹布,踮着脚,一只手抓住窗棂,一只手从上到下用抹布蹭玻璃。接着,又自上而下从左到右蹭了一遍。玻璃上有污点的地方,她就哈一口气,使劲蹭几下,还不干净,她又用手指抠几下,啊,污点终于被她消灭了。她从窗台上下来,站在地上,端详着被她擦得一尘不染的玻璃,美滋滋地笑了。原来她擦玻璃这样细致,还真有两下子呢!

这个作文片段在写张敏擦玻璃时,使用了“踩、迈、掸、踮、抓、蹭、哈、抠”等一系列的词,把擦玻璃的过程写得很具体,我们把这些词串连起来,在头脑中就会形成张敏擦玻璃又干净、又麻利的画面,从心底里佩服她把玻璃擦得一尘不染、又快又好地绝招。

从这个实例中我们知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能够把内容写得充实、具体,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能够再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避免内容空洞无物。

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表现人物的品质

我们常说:“行动从思想中来”,就是说人物的行动要符合人物的思想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感情,不同的内心世界。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动作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加鲜明。在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描写他是怎样做的。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2.写人叙事中穿插写

人物的动作描写不是孤立的,要放在具体的事件中写人物的动作,也就是说在叙事过程中,需要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点或品质时,可进行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使人物通过典型的、细致的动作描写,更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要分步写清楚

在对人物动作进行细致观察后,即要把人物做事情的全过程写清楚,又要把人物活动的每个步骤一步一步地写具体,这样才能够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文章层次清楚。

〔例文〕

巧做不倒翁

一天中午,我准备用鸡蛋壳做个不倒翁。于是,我找来鸡蛋、胶泥、白纸和浆糊。开始,先在鸡蛋尖的一头戳个洞,把蛋清、蛋黄倒在碗里,把空蛋壳洗干净。然后,把胶泥从戳开的洞里放进蛋壳,粘在蛋壳的顶端,这就是不倒翁的身子。接着,再给不倒翁做顶漂亮的小帽子。先把白纸剪开卷成一个圆锥形的帽子。可是白色的帽子不好看,我想:还是把不倒翁的帽子装饰一下吧!就用彩笔在白帽子上画了美丽的花纹,漂亮的花帽子就做成了,把它用浆糊粘在蛋壳戳洞的地方。最后,用毛笔在帽子下面画上了眉毛、眼睛、鼻子和微微向上翘起的小嘴。一个美丽漂亮的不倒翁做好了。我用手把它按倒,刚一松手它就站了起来,笑眯眯地朝我晃来晃去。我真喜欢这个有趣的不倒翁。

〔评语〕这篇短文把制作不倒翁的经过一层一层写得很清楚、很具体,让人读了能够比较形象地了解事情的情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说动词“戳”字,就写出了作者当时小心、谨慎的样子,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画棋盘

看着容易做着难,这话一点不假,一个臭棋盘,竟让我画了一个下午!

我看人家下围棋,心里挺想学。听哥哥说,要学下围棋,先得熟悉棋盘。我想,怎样画棋盘呢?会画棋盘不就熟悉了吗!于是,我就根据脑子里的印象,打开铅笔盒,拿出尺子、铅笔,吭哧吭哧地画起来。噌噌噌,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就画好了。画完,我端详着自己的棋盘,横线不平,竖线不直,每个小格,没有一个正方形,再一数,跟人家正式棋盘的数也不对呀!哥哥看了我的棋盘,哈哈哈一阵笑,捂着肚子直不起腰来。我只好重画。哥哥告诉我:“干什么都得有个计划,你先量一量纸的大小,再根据纸的大小,算一算每个格占多大面积,接着,画个大正方形,横边竖边都要点上点,把点连起来,一个棋盘就画成了。”我照着哥哥说的画,果然像个棋盘了。哥哥说:“你这还是个半成品哪!要在底下衬张厚纸,边上也要裱上纸才结实耐用。”我又按照哥哥说的做了“加固”工作,一张标准的围棋盘终于诞生了。这棋盘,我看比买来的还好呢!

〔评语〕你画过棋盘吗?读了这个片段,画棋盘的过程就会一清二楚了。小作者写了自己第一次怎样画,第二次怎样画。第一次直接写,第二次记哥哥的话,写法灵活而有变化,这是难能可贵的。

运白菜

“开始运白菜啦!”同学们喊着,笑着,向白菜地里跑去。抬的抬,抱的抱,丰收的菜田里一片欢声笑语。

我们班的劳动干将陈文锋同学挽起袖子,抱起几棵大白菜先码在一起,然后弯下腰去,伸开双臂,使劲抱起来,他脚下生风,嗖嗖嗖地向菜窑跑去。王平同学身高力大,他挑着两只大筐,晃晃悠悠地奔向菜地,大喊一声:“收白菜的来啦!”同学们一窝蜂似的向他跑来,把一棵棵的大白菜码满了大筐,他猫下腰,猛一下挑起来了。李风同学个子矮,抱着大白菜只顾往前,“扑嗒”一下,被土埂绊了一跤,白菜滚在地上,他赶忙站起来,掸掸身上的土,抱起白菜,噔噔噔地向前跑。他怕摔坏白菜,把白菜举得高高的,脸上滚动着晶莹的汗珠。田野里,到处是嘁嚓嘁嚓的脚步声,到处是银铃般的欢笑声。运菜的队伍,就像一条条长龙,从菜地蜿蜒到了菜窑。

菜地里的菜消失了,菜窑里堆满了圆滚滚的大白菜。

〔评语〕这篇短文,在“运”字上大作文章,既写了群体——大家的“运”,又写了个体——几位同学的“运”。这样,就把运菜的动作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地描绘起来了。使我们不仅了解“运菜”的全貌,还知道运菜的具体动作。

擦黑板

今天是小凌做值日。上午第一节课后,她看到黑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便拿起黑板撩动手擦了起来。

她先擦黑板下边的字,只见她右手使劲地握着黑板擦,快速地擦着。白色的粉笔末像雪花一样纷纷落在她的手背上、头发上,落在她的衣服和鞋上。慢慢地,下面的字擦完了,她就伸直手臂继续擦上边的。后来,她踮着脚也够不到了,又蹦着擦了几下,可惜擦得不太干净。于是她搬来一把椅子,站在椅子上擦。擦到画着课程表的地方,便放慢了速度,小心翼翼地擦着。黑板上的白字越来越少了,黑色的底子越来越大,好像一个辛勤的农民将丰收的稻谷割下来,露出大片黑色的土地。小凌移动了三次椅子,终于将整个黑板擦干净了。

这时,她手上、衣服上都沾上了白色的粉笔灰,可是黑板又变得干干净净了,可以继续为同学们服务了。她掸了掸身上的灰,望着乌黑发亮的黑板笑了。

〔评语〕擦黑板是同学们常做的事情,可是叙述清楚并不容易。这里的《擦黑板》,把小凌擦黑板的顺序写得十分清楚,先纵向擦——由下而上,再横向擦——移动了三次椅子,终于将黑板擦干净了。这篇短文还把小凌擦黑板的动作写得生动、形象。比如“使劲地握着黑板擦”,“快速地擦”,“伸直手臂继续擦”,“踮着脚擦”,“蹦着擦”,“站在椅子上擦”,等等,把一个学生擦黑板的动作,具体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洗菜

我做完作业已十点多钟了,到厨房一看,菜还没洗。我今天就帮妈妈洗菜吧!

想到这里,我便动手干起来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白菜解开来,先用刀把菜根切去。然后把一张张的菜叶剥下来。黄的菜叶,我就把它放在一边;绿的菜叶,我就放在簸箕里。我一棵棵地剥着。突然,一条大青虫躺在一张叶子上,青青的身子,软绵绵、毛茸茸的。我吓了一大跳,顺手把叶子扔掉了。看着扔掉的菜叶,我又想:妈妈长年累月洗菜,不知要遇到多少这样的大青虫,要是都像我这样把菜扔掉,不知要浪费多少菜。一条青虫有什么可怕的!我壮着胆子,鼓起勇气,从地上拾起那张菜叶,硬着头皮从叶子上抓住青虫,赶快扔到地上,一脚把它踩个稀巴烂。这时,我真像打了胜仗一样高兴,又接着选菜了。选完菜后,我再把装菜的簸箕,端到水池边,把每张菜叶两边洗干净,再把菜梗洗得雪白,然后把它整整齐齐地放在簸箕里。

〔评语〕这篇习作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小作者分两步写了洗菜的经过。一是选菜,二是洗菜。选菜的一系列动词如:“解开”、“切去”、“剥去”、“扔掉”、“拾起”、“抓住”、“踩”等用得确切,把自己见到大青虫,先怕后恨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包饺子

妈妈擀面皮,我和爸爸包饺子。妈妈擀的皮中间厚,边上薄,圆溜溜的。我拿起饺皮,用筷子夹起馅,小心地放在饺皮儿上边,两手使劲一捏,只觉得黏黏糊糊,仔细一看,“哎呀!”我不禁喊出声来——原来是我用力过猛,挤破了饺皮儿,馅冒了出来。我赶紧“急救”,又拿起了一块饺皮儿,堵住破的地方。可馅又从另一边冒了出来。我急忙又用另一块饺皮儿裹住那一边,才算堵住了“漏洞”。我终于用三块面皮包了一个饺子。这时,爸爸已经包了五六个了。我包的饺子排列在它们中间,挺着“将军肚”,真叫我不好意思。

〔评语〕有的同学叙述自己亲自做的一件事,往往用“不一会儿就做完了。”一句话概括地叙述,内容空洞、干瘪。这篇作文就不是这样写。作者用“拿”、“夹”、“放”、“捏”、“挤”、“冒”等一系列动词,描述了包饺子的过程,以及包得不好看的原因,给人以真实的感觉。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准确地使用动词,是写好人物动作的关键之一。

摊“黄菜”

妈妈的拿手菜之一是摊“黄菜”。每逢节假日或者有亲戚朋友来,妈妈总要露一手。我拿定主意,要学学这道菜的做法。妈妈说:“要学,先得看我怎么做。”

我目不转睛地看妈妈做摊黄菜。她先坐上锅,哧的一声,划着火柴,打开煤气的开关,只听噗的一声,锅底下冒出了蓝色的火苗,均匀地舔着锅底。接着,妈妈从竹篮里拿出四个白花花的大鸡蛋放在案板上。这时,锅热了,她打开油瓶,慢慢地往锅里倒了一些油。又从碗柜里拿出一个蓝边粗瓷碗放在案板上,一手攥着一个鸡蛋,撞了一下,咚地一声,蛋清蛋黄流到碗里。她把四个鸡蛋都打在碗里,端起碗,另一只手拿起筷子,哗哗哗地搅打着碗里的鸡蛋,蛋清蛋黄都混在一起,黄澄澄的大半碗。这时,锅里腾起油烟,放出一股刺鼻的油味,妈妈哗的一下把一碗鸡蛋都倒在锅里,又端起锅,倾斜着转了一圈,锅里的鸡蛋液凝固成一个金黄色的鸡蛋饼,坐在火上,一会儿又端起来,手腕一抖,鸡蛋饼翻了个个儿。妈妈抄起铲子,叮叮叮敲了几下,一盘油汪汪、黄灿灿、香喷喷的摊黄菜出锅了。这摊黄菜能不使人唾涎欲滴吗!下次,我该动手学着做了。

〔评语〕这篇《摊黄菜》,小作者写了多少个动作啊!看、坐、划、打开、冒出、舔、拿出、放在、倒、攥着、撞、流、端、搅、腾、放出、转、凝固、抖、抄、敲、翻……,由于细致地描写了动作,所以使人有现场感。

换灯泡

“灯泡坏了,灯泡坏了!”我们嚷嚷着。何老师听见了,手提工具袋,扛着梯子上了楼。他来到电灯下,把梯子靠墙放好,然后走到电灯开关下,一拉灯绳,灯泡果然没亮,他又拉了下灯绳。接着,他移动梯子,对着电灯支稳,双手扶着梯撑,小心翼翼地一撑一撑地爬上去。到了顶端,他抬起头,用右手扶着天花板,左手慢慢地拧着电灯泡,把电灯泡拧下来后,他又从衣兜里掏出一个新灯泡拧上去。接着,他再一撑一撑地从梯子上爬下来。走到开关处,拉了一下开关,电灯亮了,射出耀眼的光芒。我们拍着手又嚷嚷起来:“噢,修好了!修好了!”何老师望着我们,笑着说:“你们这群小麻雀,就会嚷嚷,什么时候才会换灯泡呢!”

〔评语〕怎样换灯泡?这段短文十分细致地描述了换灯泡的一系列的动作:提、扛、来到、放、走到、拉、移动、支、扶、爬、抬、拧、掏、望、笑等。这十多个动词用得恰当,写了手、脚、眼的多种动作。

补车胎

星期六下午,我到自行车铺去补内胎。一位修车的老爷爷,把我的车高高挂起,接着他用撬板往瓦圈与外胎之间撬几下,轻而易举地扒开外胎,又用左手小心翼翼地把内胎抽出来。充气之后,先把内胎放进一盆清亮的水里,只见水里咕噜咕噜直冒泡,老爷爷赶忙拿出车胎。然后就用木锉把有洞的地方,有节奏地锉几下,那儿的皮子又变得薄薄的了。他找来一块小小的内胎,剪成一个圆块,又锉了几下,随后把锉过的地方抹上了胶水,粘在有洞的地方。老爷爷又把内胎放在水中试试,一点一点地移动,仔细检查,确信没有漏气的地方以后,这才放心地放进外胎里,把气打得足足的。他站起身来,高兴地对我说:“没问题了,可以骑了。”

〔评语〕小作者的眼睛就像一架摄像机,把老爷爷修车的过程一一拍摄下来,然后按动作的先后顺序写出。记叙富有层次,描写细致入微,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拉面

“卖拉面了,卖拉面了。”一阵悦耳的叫卖声吸引了我。于是我拉着妈妈爸爸来到“佳兴商场”门前的拉面摊前。只见拉面师傅头戴白帽,腰系白围裙,双手拿着面团反复揉着。面和好了,拉面师傅把面团揪啊揪的,揪成一米长,用刀切成几段。接着,只见拉面师傅双手拿起一段面上下颤动着,越颤越长,越颤越快,面长得快要拖地了,拉面师傅把面的两头合在一起继续颤动着。经过反复许多次拽拉,面团不见了,变成了无数根细丝般的面条。最后,拉面师傅把面条放在白面粉上轻轻地滚来滚去,面条全沾上了干面,用刀切去两头,拉面就做成了。

〔评语〕要写好人物,就必须善于在生活中捕捉人物的动作。本文的小作者就是对拉面师傅进行了细致现察,抓住了人物主要的特征,准确而恰当地运用了动词,使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活力。

捉蛐蛐

我蹑手蹑脚地顺着叫声寻找着。突然,一个东西一蹦,钻到了墙边的砖缝中,又继续叫了起来。我连忙打开了手电筒一照,啊!好大的蛐蛐呀!你看它,两根触须微微抖动,两只后腿强健有力,叫的时候,它那只小肚子忽闪忽闪的,好像在使劲呢。我刚走近,它就跳到附近的碎砖堆里。我轻轻地把砖扒开,两手拢成喇叭形,慢慢弓下身,心想:这下你可跑不了了。谁知一扑竟没扑着,蛐蛐顺着手边又蹦到了墙根处。我也追近墙根,那蛐蛐似乎知道了我在捉它,索性转身逃进了一个小洞里,再也不出来了。

我焦急地等着,却始终不见动静。唉,怎么才能捉住它呢?突然,我急中生智,忙向屋里喊道:“小弟!拿杯水来!”一回头,小弟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蹲在身边,他听了赶忙起身向屋里跑去。我把水小心地对着洞口倒去,吓,这下可灵了。只见蛐蛐浑身湿漉漉的,一下子从我眼前跳了出来。就在它还没站稳的当儿,我看准了,一扑,终于捉住了它。小东西在手心还一个劲儿地蹬腿哩,我忙把它扣进玻璃瓶。这时,我那高兴的劲儿就甭提了!心想,捉住你可真不易啊!还得动动脑筋呢。

灯下,我举起瓶子仔细看,那只蛐蛐竖起两只翅膀,立起两根触须,翘起两条后腿,盯着我,好像要和我大干一仗!我自言自语地说:“好样儿的,待我再俘虏一只你的伙伴,你有劲与它较量吧!”凑在我身旁的小弟弟好奇地看着我,我们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评语〕本文的小作者把捉蛐蛐的经过和乐趣,写得活灵活现。这说明他平时注意留心观察生活,对捉蛐蛐的过程:发现——寻找——智擒——乐趣,观察得全面,体验得深刻。这样,就能抓住富有特征的情节,进行细致地描写。

拦车

一位老奶奶被车撞倒了,爸爸拦车救人。

忽然,一辆夏利车停在爸爸身边,爸爸向司机说明情况,那司机摇摇头,“噌”的一声开着车跑了。人群里发出一阵埋怨声。爸爸仍然伸出双手,像一个“大”字,站在马路中央拦截着汽车。一辆黑色的“切诺基”停了下来,爸爸说明情况,那司机从车窗里探出头来,说:“快上车”!爸爸急忙挤进人群,对肇事司机说:“快抬人上车”!那司机好像从睡梦中惊醒了一样,急忙弯下腰去抬老奶奶。爸爸也跪下身,双手紧抱住老奶奶,那司机抬着奶奶的双脚,一步一挨地向“切诺基”车走去。到车门口,爸爸侧过身,双腿跪在车厢内,小心地把老奶奶放在后车座上。看此情景,肇事司机连连说:“多谢你的帮助”!爸爸把手一挥,说:“救人要紧,赶快去医院吧”!汽车喇叭长鸣,向医院驶去。

〔评语〕这篇片段作文写的是爸爸为抢救被车撞倒的老奶奶,拦车送往医院的事。为了展现爸爸助人为乐的精神,小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动作。当汽车停下后,爸爸“跪”下身,双手紧“抱”老奶奶。一个“跪”字,一个“抱”字,写出爸爸救人心切,又小心翼翼的心情。读后给人留下身临其境之感。

扎小辫

星期天到了。这天早晨,我拿着心爱的红绸子来到关叔叔家,要给兰兰扎小辫。兰兰见我来了,就高兴地站到我跟前。我命令似地让兰兰闭上眼睛。然后,解开皮筋,让辫子松散下来。我右手拿着梳子,一下一下,慢慢地把兰兰那乌黑的头发梳开,再用皮筋扎紧,这才取出红绸子,左一绕,右一绕,扎上了两只蝴蝶结。“兰兰,别睁眼。”我把她领到立柜镜子前面。“兰兰,快睁眼看看,多漂亮呀!”随着我的喊声,兰兰慢慢睁开眼睛,从镜子里一下看到了我给她扎的两个红绸子蝴蝶结。她高兴地左瞧瞧,右看看,然后一下子扑到了我的怀里。

〔评语〕描写动作,可以分步写出。分步写出,就是一件事分几步进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么,然后一步一步地叙述出来。这篇作文写的是扎小辫,是分四步叙述的:先写让兰兰站到跟前;接着写解开皮筋,松散头发;然后拿着梳子梳理,用皮筋扎紧;最后写取出红绸子,扎蝴蝶结。这样分步叙述,把扎小辫的过程写得很真实。

捉知了

暑假里,最有趣的活动,就是捉知了。雄知了会“吱……吱……”地叫,像吹笛子一样,又好听,又好玩。白天捉知了,要准备一根细长的竹竿,在竹竿头上粘些蜘蛛网。再准备一个装知了的小笼,就可以去捉了。当你走进树林的时候,知了的叫声从四面传来,你要仔细地听一下,然后顺着声音到茂密的树叶或枝梢上去找。找到以后,要小心地把竹竿伸到知了的背上,粘住知了的翅膀,知了就飞不掉了。

晚上捉知了,比白天更有趣。不过,晚上捉知了要跟着大人才行。我常常跟着爸爸,在没有月亮的晚上去捉。在静静的夜晚,我们常带一个灯笼,爸爸爬上树,用力摇树身,树叶、树枝也跟着动起来。知了被惊得飞起来。但是在黑暗里,它们看不出方向,就飞往有灯光的地方,“扑,扑”地落下来。这时候,我就拿着小笼,一只一只地往笼里放。一个晚上,可以捉几十只哩!

〔评语〕读了这篇短文,你好像和小作者一起去捉知了一样,也感受到了其中的欢乐和乐趣。这是由于小作者如实地描写了捉知了的过程和动作。你看,夜晚捉知了,爸爸“爬”上树,用力“摇”树身,树叶、树枝也跟着“动”起来,知了被惊得“飞”起来。一连串的动作,活化了捉知了的样子。当知了落在地上,“我”就往笼里“放”。过程清楚,描写具体,引人入胜。

有趣的小实验

——吹乒乓球

上课了,王老师面带笑容地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说着,她从讲台桌上拿起一根铁丝,铁丝上吊着两根线,两根线距离是5厘米。两根线的底部各系着两个乒乓球。王老师说:“谁能把乒乓球吹到两边去?”同学们纷纷举手,王老师先叫一个力气最小的郭华同学到讲台桌前面试一试。只见他鼓足了气使劲一吹,乒乓球没有到两边去,却往中间跑。哎!郭华劲太小,“我们来试试!我们来试试!”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同学们一边说着,一边高高地举起手。王老师叫“大力士”景跃同学来试试。只见他迈着稳健的步子来到讲台前,定睛看了看乒乓球,然后往后退了一步,猛吸一口气,腮帮子鼓鼓的,脸涨得通红,向前一迈腿,“扑”得一声,一股气从嘴里喷出来,冲向小小的乒乓球。“好大的劲呀!”我情不自禁地说。可是,那乒乓球好像跟他作对似的,不住两边去,径直向中间跑。同学们都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时,班里有名的小博士谢辉站起来说:“这是因为嘴吹出来的气流快,压力小,周围的气流慢,压力大,周围的气流把乒乓球压到中间去。所以乒乓球不往两边去,往里跑。”同学们听了他的话连连点头。

多么有趣的小实验呀!我从中又懂得了一个科学道理。

〔评语〕写人叙事离不开写人物的动作。本文写的是一次小实验——吹乒乓球。全文略写了郭华同学吹乒乓球的姿态,详写了景跃同学的动作:“往后退了一步”,“猛吸一口气”,“腮帮子鼓鼓的”,“向前一迈腿”,寥寥几笔,使人物形象显得真切。开头交待小实验的做法,结尾点明做实验的目的,首尾圆合,中心明确。

心理描写

在生活中,每当我们耳闻目睹一些事情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一些想法,或赞叹,或惊喜,或厌恶,或悔恨,如果如实地把这些想法写出来,就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性格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例如:我们学过的课文《三人行》,写的是红军过草地时的事情,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面对饥饿、伤痛、劳累的威胁,王吉文先是背着小周在草地中行走,然后他又轮流背着小周和黄元庆两人在草地中更艰难的行走,可王吉文最终因伤势过重、劳累过度倒下了。这时伤员小周和黄元庆一起拉着已昏迷了的王吉文在茫茫草地中行走……当王吉文苏醒过来时,他看到一行大雁正排成整齐的“人”字形队伍,并且靠得那么紧,慢慢地向南飞去。他由此想到,红军战士也一定会像大雁那样,团结互助,共同奋斗,奔向胜利的前方。这段心理描写暗示了我们红军战士一定能克服千难万险,走出草地,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个象征性的结尾含义深邃,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由此可见,写心理活动很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呢?

一、心理活动是由事情引发的

在生活中,我们每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理总会产生一些想法和做法,这就是心理活动。在作文中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如实地写出来,能够把人物写“活”,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突出。

请看下面的短文:

回家的路上

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地向家里跑去。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地出现在我眼前。我的心立刻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我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刚说过,放学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坚持三天,就又给忘了。这回爸爸一定会特别生气,说不定还要揍我呢!这时,我放慢了脚步,怎么办?现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爸爸承认错误,请他原谅。想到这儿,我就加快了脚下的速度,飞速地向家里跑去。

这篇短文写的是“我”在回家的路上的心理活动。片段开头清楚地交待了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如写“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这个心理活动是由于看到“路灯亮了”而产生的。接着叙述了自己心里的想法,使短文一层进一层地铺展开去。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写心理活动的基础是叙事,有了实实在在的事情,才能写出实实在在的心理活动。

二、心理活动要按顺序写

我们看见或遇到一些事情,心理有许多想法或看法,如果全部端出来,就会使人感到像一团乱麻,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因此,要一层一层地写出心里想什么,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等。

请看下面的短文:

大扫除

放学后,该我参加卫生大扫除了。我拿起一把大笤帚走到教室后面开始清扫地面。忽然,在一张桌子腿下发现一支笔,我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支“派克”圆珠笔。这笔是谁的呢?我看了一下座位,这是王明同学坐的地方,准是他丢的。我记得前些天,他还向同学们吹嘘地说,他过生日的时候,他爸爸要送他一支“派克”笔。这下别吹了,我把它藏起来,让他尝尝着急的滋味。我把笔放进口袋里,刷刷地清扫地面。忽然,我眼前浮现出王明同学着急的面孔,仿佛看见他急得抓耳挠腮。我这个玩笑开得不是地方,怎么能拿自己的快乐,去换取同学的着急呢?我得把笔给他送去,让他获得一个意外的惊喜。

大扫除结束了,我拿笔向王明家走去。

这篇短文写捡拾圆珠笔的事情,是按照:找到笔的主人——想到笔的来历——想让主人着急——决定送还失主的顺序写的。从心理活动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故事的线索、前因和后果,从而展现了小作者急人所急的精神。

因此,可以说:条理清楚,线索明确,是写好心理活动的基本功。

写好心理活动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1.要语言精练

心理活动是在写人叙事过程中有感而发,它的作用在于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突出中心,其中写人叙事是主要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要表现人物性格

一个人面对着眼前的事情,有何想法,持什么态度,是能够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因此,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杜绝小人说大人话,杜绝不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心理活动。

3.要和其他描写相结合

在写心理活动时,可以穿插叙事,写出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又可内心独白,用“我想”引出心理描写;也可描写景物衬托心理活动。这样写使文章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例文〕

我受到了批评

上第一堂课时,因为我思想开小差,被老师点名。我后悔死了,在众目睽睽之下挨批,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破天荒头一遭啊。我低着头迈着极慢的步子朝墙边走去。我真想哭一通。我极力地克制着自己,可眼泪老在眼圈里打转。当老师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我时,我这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终于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地往下落。我暗暗责备自己:“唉!你是怎么搞的,临近考试,你上课却不专心听讲,这是多么大的过失啊。老师要是在手册的操行评语栏里写上‘上课不专心听讲’,你怎么拿去给父母看啊!”这时咸咸的泪水流到我的嘴角,我紧咬嘴唇,强制自己。这是老师对你的严格要求,有什么好哭的。大丈夫顶天立地,绝不能哭,再者说,倘若被同学们看见了,一定是会嘲笑你的。对,我抹干泪水,但仍红着脸,低着头。这时,有不少同学偷偷朝我这里看。唉,今天可不是个吉利日子,但这个念头刚一出现,就又立刻在我的脑海里消失。不,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它激励我向上,激励我奋进。

〔评语〕写自己的心理活动,要注意把心理活动和神态结合起来写。老师批评我上课不注意听讲,我掉了眼泪,暗暗责备自己。“咸咸的泪水流到我的嘴角”,“我紧咬嘴唇,强制自己”。后来,“我抹干眼泪,但仍红着脸,低着头”。把心理活动和神态结合起来写,使二者互相映衬,产生更加感人的艺术效果。

参加缝包比赛想到的

最近老师宣布班里要举行一次缝包比赛。我一听急得团团转,心想:我是个独生子,平时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动过针线。如今偏偏让我穿针引线,比赛缝包,这简直是当着众人的面要我的好看。哎,有什么办法呢,尽管心里不满,但还得硬着头皮参加。

比赛那天,我的心“怦怦”直跳。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赛开始了,看着同学们飞针走线,动作那么灵巧熟练,我心里更加紧张了,两腿发软,两手打颤。可越急手里的针越不听使唤,好半天才纫上针,刚缝了几针,线又结了个大疙瘩,真是丑态百出。抬头一看,同学们都要缝完了,可我才缝了六条边中的两条边,而且缝得歪歪扭扭,皱皱巴巴,根本不成样子,让人看了笑掉大牙。当时我的狼狈相就别提了,真可以说是心急如火,头脑中一个念头闪过:糟了,这回可真丢人现眼,当众出丑了。一不小心,针扎在手指上,痛得我流出了眼泪,血也涌了出来。我捂着被扎破的手指,心里又恨又悔。恨我平时不该好吃懒做,后悔我以前不该不参加家务劳动。

比赛结束了,同学们拿着自己缝好的包,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可我却低着头,手里拿着那个没有缝好的不成样子的包,简直无地自容,心里像刀绞一样难受。我暗暗下决心:今后一定要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自已的事自己做,家里的事帮着做,集体的事抢着做。通过劳动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灵巧,长大为“四化”多做贡献。想到这里,我鼓起勇气,抬起头来,手拿针线,继续缝着那个没有缝完的包……

〔评语〕参加一次活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具体情况,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班里要举行一次缝包比赛,因为“我”是“独生子”,开始认为是“要我的好看”,比赛中又觉得“真丢人现眼”。比赛结束了,“我简直无地自容”,因此,“暗暗下定决心……”小作者把自己参加缝包比赛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写得多么细致入微啊!这个片段十分真挚感人。

得了100分以后

今天中午老师发下了期中考试试卷。我一看是100分,又听老师说:“全年级就我一个100。”我心里更是高兴!一颗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了地。

嘿!盖了。我这回又得了100。不,还是全年级第一呢,妈妈爸爸听了准会高兴。妈妈平常总是那么严肃,脸拉得长长的,没有一丝笑容。这次准得笑得合不拢嘴。爸爸嘛,就更不用说了,平时就经常和我们说说笑笑,这回肯定会用巧克力、糖豆来奖赏我。想着,想着,我脸上不禁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在回家的路上,我仿佛看见妹妹那熟悉的身影,只见她站在我面前,竖起大拇指称赞地说:“你真棒,我一定要向你学习。”

“扑棱棱”一声响,把我从沉思中惊醒,原来是一对小白鸽飞到我面前,我满怀深情地对它们说:“小白鸽,小白鸽,请你展翅高飞,快快飞到那遥远的安徽和上海去,把这喜讯告诉姥姥和奶奶两位老人家。”小白鸽像通人性似的,点点头,展翅高飞了。这时我仿佛看到老人们那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听见了他们开怀的笑声。我越想越高兴,心里美滋滋的,迈着轻快的脚步向家走去!

〔评语〕写心理活动,要展开联想和想象,这样,可以深化心理活动的内容,把心理活动写得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我”得了一个100分之后,联想是多么丰富多彩呀!妈妈,爸爸,妹妹,姥姥,奶奶对这个100分可能会有哪些反映,小作者都有合情合理的想象,这种想象带有十分欢悦的感情色彩,读后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

改选

开学不久,班里就进行了改选。那天,班里气氛热烈,同学们发言踊跃:

“我选王强”。

“我选李莉”。

“不,我同意张红。”

……

我伸长脖子,竖着耳朵仔细静听着,焦急地盼望着能听到我的名字。可是听了老半天竟没有一个人提我。我心想:我当了4年中队长,难道这回真的被一抹到底吗?尽管这时我的心已凉了半截,但仍抱有一线希望,默默地安慰着自己,别急!关键的时候还没到,说不定咱还能来个竞选连任呢!话虽这么说,但心里却忐忑不安,表决的时候终于到了,我强打着精神,凝神注目。可万万没有想到我居然只得了可怜的一票。我头上像挨了一闷棍,昏昏沉沉,一颗悬着的心也“咯噔”一下沉了下来。

“大家再想一想,谁还有补充意见?”这时新接班的宋老师开了腔,眼睛还直瞟我。我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屁股上也如坐针毡一样难受。

但我稍稍镇定了一下,转念一想:嘿,管它呢,不当干部更好,我还不受那份窝囊气呢!

“如果没有相反的意见,下面就开始选小队长!”宋老师的话,在我的心里又点燃了新的希望:就凭咱,当个小队长总不成问题了吧。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提名,还是没有我的名字。我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耷拉着脑袋,担心地想:当了4年中队长的我,竟被一抹到底,成了“小老百姓”,别人该怎么说我呢?

这件事给了我迎头一棒,使我发昏的头脑一下子清醒了许多。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明白了:千不怪万不怪,只怪我当干部后骄傲自满,严重脱离群众。我懂得了:重要的不是能不能当上干部,而是能不能从这件事中吸取应有的教训。

〔评语〕人遇到自己意想不到的情况,就会产生一系列心理活动。“我”当了4年的中队长,究竟改选能不能被选上,心里有想法,选举时,只得了一票,“像挨了一闷棍”;中队长当不上,小队长总该当上了吧,结果却成了“小老百姓”,“别人该怎么说我呢?”小作者善于抓住自己在这些特定时刻的心理活动来写,真实可信,感人至深。

得了喜报以后

这是我升入六年级得的第一张喜报呀!我怎么能不喜出望外呢!这回我可得拿回家显白显白了。爸爸曾说过:我们小杰要是得了喜报,我得冲西天磕头烧高香!妈妈曾说过:他得了喜报,那得太阳从西边出来啦!还是我们孙老师瞧得起我,每天都要表扬我,越是表扬我,我的劲头就越大。不像我爸爸妈妈,从门缝里瞧人,把我看扁了。这回,我先不把喜报拿出来,得让我爸爸妈妈说说,如果我得了喜报怎么奖励我。对,就这么办。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喜报卷起来,外面又用旧报纸裹了一层,装在书包里回家了。

“爸爸,妈妈,猜猜我在学校里得了什么?”我装作愁眉苦脸的样子问。他们看这样子,以为我在学校闯了祸,赶忙问:“是不是又挨批评了?”“不对!”我的头像拨浪鼓似的摇了摇,“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说说怎么奖励我吧?”爸爸妈妈交换了一下眼色,爸爸说:“奖你一个小足球!”我一听,一蹦三尺高,心花怒放,情不自禁举着喜报欢呼起来:“噢,噢,我得喜报了!”得了喜报,又得了心爱的足球,这是双喜临门,你说叫我怎么不笑逐颜开呢!

〔评语〕人逢喜事精神爽,小作者也不例外。可是因为父母曾说过一些绝对化的话,他记在心上。这回,他有了“报复”的机会,装出愁眉苦脸的样子,让父母奖励他。通篇写他得了喜报以后的想法,就像跟知心朋友谈心。

骄傲的“下场”

那天,我硬拉着哥哥去打乒乓球,想在他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技术。

我先发了个快球,哥哥往后退了半步,接了过来,我顺势削了一板,球又弹了回去。不知哥哥是怎么搞的,连连失误,我一连赢了好几个球,咯咯地笑出了声。心想:我这几天真没白练,球技大大地提高了,就连我平时望而生畏的哥哥,也成了我手下的败将。这时,哥哥突然发过来一个上旋球,我还没回过味来,匆忙用拍子一挡,球唰的一声飞了!哼,哥哥趁人不注意就打,没本事!这球算我让着你。接着,他又发过来一个侧旋球,又被我打飞了。噢,你是用转球来治我呀!那我也用转球来治你!我用上我平时打得最熟练的下旋球,我想:哥哥这回一定把球打飞了,谁知哥哥稳稳地一下把球削过来了。随后,哥哥接连打了几个转球,一个比一个转,都把我转晕了!我这才明白过来,哥哥刚才输给我是让着我,其实他的实力比我强多了,我还得虚心向哥哥学习呀!

〔评语〕这是一段写得比较真实细腻的心理活动片段。“硬拉”着哥哥打球时,“我”怎样想,哥哥输球时,“我”怎样想,哥哥赢球时,“我”怎样想,最后“我”又怎样从中悟出了道理。这一系列的想法,随着比赛的进行依次写出来,写得自然,不落俗套。

我领到了“三好学生”奖状

在一阵欢乐的锣鼓声中,“三好学生”表彰大会开始了。当听到老校长兴冲冲地宣布我被评为“三好学生”时,高兴得心几乎快要跳出胸膛。我和同学们在乐曲声中走上主席台。一张鲜红的“三好学生”奖状捧在手中,此时,心里有多少话想说呀!眼前投来了张老师祝贺的目光,耳边送来了同学们哗哗的掌声。我心里怦怦跳个不停,环视着大家的笑脸,抚摸手中的奖状,心想:今天,我被评上“三好学生”,全是老师、同学们帮助的结果呀!当我第一次走进学校的大门,是敬爱的老师领我走进知识的海洋,手把手教我写字,读书,告诉我要以顽强的毅力,攀登文化科学知识的高峰;是亲爱的同学,像亲兄弟姐妹一样,帮助我,鼓励我,给了我集体的温暖,进取的力量。如今,我被评为“三好学生”,让我说什么呢?我想向大家高声说:这奖状,属于辛勤的老师,属于亲爱的同学,属于我们大家。

〔评语〕手捧鲜红的奖状,心潮激荡,浮想联翩。小作者紧紧围绕“荣誉应该属于谁”,层层深入,展开联想,最后得出荣誉应该“属于辛勤的老师,属于亲爱的同学,属于我们大家”这个结论。情真意切,顺乎情理。表现了小作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好思想。

赴考路上

早晨,太阳公公刚刚爬上窗口,我就一个鲤鱼打挺起来了。我急匆匆地穿好衣服,背起书包走出家门。因为,我今天要去参加考试呀!爷爷看见我走出家门,追了出来,大声说:“孩子,今天考试要细心,千万别再做错题呀。”我一听,脑子里就“轰”的一下响起来,心里像热锅里的蚂蚁,乱了起来。上次期中考试,我做错了两道题,才得了88分。爸爸望着试卷,指着我的脑门说:“你真是一个小糊涂!”从那以后,我就下决心争取好成绩,让爸爸再看看“小糊涂”是怎样变聪明的。心里虽然这么想,却特别紧张。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上学的路显得特别长,穿过一条胡同,走过一趟街,还没到学校。一边走,心里一边咯咯地敲小鼓。这时,从前面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有几个小伙伴在向我招手。我加快脚步走进校园,看见班主任正站在教室门口欢迎同学们呢。她向着大家招手,笑呵呵地说:“考试有什么紧张的,沉着才能取得好成绩啊!”老师的一句话说得同学们都咯咯地笑了。我带着老师的期望,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

〔评语〕本文细致地描写了赴考路上的心理活动,并用一根红线贯串全文:从心情紧张到情绪松弛;从情绪松弛到满怀信心。叙述当中,写出想法,点明原因,展开联想。全文流畅自然,真实感人。

心事

杜老师神采奕奕地走进教室,紧张的期中复习以来,她的额上又添了新的皱纹。杜老师首先讲了评选三好学生的要求:“德智体要全面发展……语文、数学要达到八十分以上……”后面的话我都没听清楚。我心里只惦记着期考分数,对于其他方面来说,我并不担心,大家一定很清楚。可是这次期中考试能不能达到要求呢?开始念分数了,同学们一下都兴奋起来。“王平,九十五;郭承平,八十五;孙卫华,……”当念到我的时候,杜老师停了停,我的心猛一收。“孙卫华这次只考了六十九分。”啊,我的头像被铁棒击了一下,顿时天昏地转,虽然我想忍住眼泪,可眼泪还是流了下来。

我感到同学们向我投来各种各样的目光,有的惋惜,有的惊奇,痛苦、悔恨一起涌上心头,我真希望有个地洞能钻进去。这怪谁呢?都怨自己平时不努力,认为自己还可以,不免有些骄傲,如今落得这般下场,真是自食其果。我暗暗下定决心:争取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一定都达到八十五分以上。

〔评语〕期中考试成绩是学生心事的集中点,小作者细致地记叙了老师报分数时的情况:自己的紧张心情,老师的神态语言,自己的失望,悔恨和决心。也就是把作者由悔恨到奋发的内心活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当我听到老师表扬时

今天,老师在班里宣布数学期中考试的成绩,表扬了成绩优秀和有进步的同学,还说我学习刻苦、不怕困难,从开学初的45分提高到98分……。老师的话音未落,同学们怀着惊喜的目光,纷纷回头朝我看。我既高兴又惭愧,不由得脸红了。我想,我的进步是跟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分不开的,自己进步了,可不能忘了帮助班里成绩不及格的同学啊!再说,自己跟过去比是有了一些进步,但是跟优秀的同学比还差很远,跟四个现代化对我们的要求比那距离就更大了。我一定要发扬“攻书莫畏难”的精神,为将来攀登科学高峰,在小学里打下扎实的基础。

〔评语〕心理活动不会凭空产生,是由外界事物引起的。心里想的,必定与外界事物有联系。这篇片段作文的小作者听到老师的表扬,由此引出心理活动,用“我想”顺势把自己想到的一层一层地写出来,真实亲切,朴素自然。

为了抢救大熊猫

春光明媚的三月,爸爸妈妈从国外回来度假。星期天,爸爸妈妈要带我到王府井买运动服作为礼品送我。出发前我一本正经地说:“您们出国期间,我省下了近30元的零用钱,这回就用我的钱买吧!”爸爸妈妈惊奇地看着我,夸我是个有心计的孩子。在我的再三要求下,他们终于同意了。

我们一家高兴地上路了,走到王府井路口时,一群人正围着几个红领巾。我挤进人群一看,只见几个红领巾头上戴着熊猫头饰,一旁立着一块有字的木牌,他们深情地朗读着:“箭竹开花了,大熊猫要绝食了,叔叔、阿姨、小朋友们,快救救大熊猫吧!”我望着另一旁放着的一只熊猫模型,忽然觉得它变瘦了,黑黑的眼窝里流出痛苦的泪水,还用乞求的目光望着我,我低下头,看了看手中的钱,又望了望可怜的熊猫,疾步挤出人群,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就往邮局走。妈妈问我:“干什么去?”“您猜!”“是不是想给大熊猫送礼啊?”爸爸一旁说,“熊猫是国宝,不能让它们绝种!爸爸支持你!”

我们来到邮局,向阿姨要了一张汇款单,我在上面工整地填写着:“寄动物保护协会,捐给大熊猫三十元。”望着手里的汇款单,忽然觉得好像变成了无数棵鲜嫩的竹笋,那些胖乎乎的大熊猫正甜甜地嚼着……

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我懂得了“把钱使在刀刃上”的真正含义。

〔评语〕本文的一大长处是描写心理活动时,联想朴实无华、真切感人。“我突然觉得它变瘦了……”“望着手里的汇款单,忽然觉得好像……”。这里没有一句空话、套话,读者感触到的是一颗怦然跳动的真善美的童心。结尾再写“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从而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打碎玻璃以后

开学后的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和小华打扫完教室,准备到操场上去踢足球。我把小足球朝小华一抛,只听“砰”的一声响,小足球把窗玻璃打碎了!顿时,我惊呆了,不知该怎么办好。突然,我灵机一动,撒腿就往家跑去。我从家里拿了一袋奶糖送给小华,说:“我俩是好朋友,这袋糖送给你,千万别把打碎玻璃的事说出去。”小华没有接奶糖,只顾低头扫着地上的碎玻璃。望着他的神情,我想,他不要糖,是不是要把这事说出去呢?不会的,我俩是好朋友,就是再大的事,他也会替我严守秘密。

扫完地上的玻璃,他又从书桌里拿出一把尺子,在窗框上量尺寸。他想干什么,是不是要换新玻璃。甭说,他准是换好玻璃后,又到老师那儿去请功,想得到表扬。他量完尺寸后,对我说:“我家有块不用的玻璃,可以按照尺寸裁下来用上,免得浪费。咱俩是好朋友,就一起去裁玻璃吧!”听了他的话,我愣住了,我心里猜测的是多余,小华替我想办法安玻璃,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说完话,我和他一起走出了校门。

〔评语〕心理活动往往是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打碎玻璃以后》这篇短文,紧扣故事的发生、发展,作者在这里恰到好处地写了心理活动,推动了故事情节一层进一层地展开,最终懂得了好朋友是建立在真诚的帮助基础上。写心理活动,言简意明,起到了深化中心的作用。

没有写完作业

“张宏,你的作业为什么没有写完?”王老师站在讲台边,大声地叫我的名字。他那敏锐的目光紧紧地盯住我。我知道,这事迟早要发生的,没有写完作业就交本,躲不过老师的眼睛。

“张宏,你说呀,作业写了三行就交本,这是怎么回事?”王老师步步紧逼,非让我张口不可。我支支吾吾地说:“我,我,昨天看完电视就睡着了……。”我说完,怯生生地望了老师一眼。心想:反正是“豁”出去了,最多站一会儿办公室,写份检查不就过“关”了。教室里静极了,我发现同学们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我的脸也一下子变得通红,恨不得地面上裂开一条缝让我钻进去。“请坐下,赶快把作业补好吧。下次一定注意完成作业。”王老师最终发话了。听了老师的话,我的心就像吃了一根冰棍,凉快了。可这句话,又像警钟一样时时响在我耳边,让我牢记不忘。

〔评语〕在一篇作文中,心理活动描写总是扣住事情有感而发的。在“节骨眼”上写出心理活动,能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面貌。这篇短文在叙事的过程中,穿插写了心理想法,表现了作者由于没有完成作业自责、内疚,以及要彻底改正的心情。我们要学习这种方法,运用到作文中去。

心理描写练习

1.围绕下面的写作范围,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

写作范围

①高兴时的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着急时的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在画线的地方,恰当地写出描写心理活动的语言。然后连起来读一读,看看前后是不是贯通,语言是不是连贯。

第一段

我正在听窗外小鸟吱吱喳喳唱歌的时候,忽然听见老师叫我的名字。轮到我背书了,我默默地站起来,抬头望着老师那严肃的目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开头一段我背错了,我只好站在那里,头也不敢抬。

第二段

运动会发奖仪式开始了。体育张老师站在主席台上,大声宣布:“400米比赛第一名王小明前来领奖。”听见张老师的呼唤,我三步并做两步跑上主席台,从校长手里接过那红色的大奖状。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下主席台,我把奖状紧紧地贴在胸前。

3.以下面的文字做故事的开头,写一篇片段作文,把当时的心理活动也写出来。

第一篇

“六一”的早晨,我到奶奶家去玩。奶奶一看见我满脸露出了笑容,连忙拿出一个小机器人,说:“来,这是我给你的节日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

考场上静悄悄的,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几个答卷快的同学已经开始复查考题了,可是我却遇到了一个“拦路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课外阅读》的要求,摘录语句,写在下面表格里。

5.阅读《考试卷发下来以后》的片段作文,紧扣原文的内容,补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考试卷发下来以后

那次数学考试以后,王老师把考试卷发下来了。我一看“1”后面的两个圈圈正向我微笑,顿时心花怒放。再朝“对手”李阳的考卷瞟了一眼;99分,哈!我的第一又保住了。当我再次向李阳的考卷看去时,突然发现有一道题的答案和我的不一样,但老师批的又都是对号。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又演算了一遍,原来我算错了。这怎么办呢?

6.阅读《尊师垫》,想一想这段对话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怎样写心理活动的。然后仿照这种写法,自定内容,写一段话。

尊师垫

在庆祝教师节时,同学们都为老师做了许多好事,我想,我是一名少先队员,也应为老师做件好事,感谢老师对我的关怀和帮助。做什么好事呢?我想起老师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备课,批改作业,和同学谈心,是多么辛苦哇!我就为老师的椅子做个“尊师垫”吧!

7.按照下面所给的故事情节,扩展成400字的作文,要写出我的心理活动。

选“三好学生”

期末,班集体要选“三好学生”,我听到消息,心里高兴极了。在班主任王老师主持的班会上,许多同学都提了我的名字。看此情景,我高兴得心花怒放。可是,我的好朋友王明却偏偏没发言,我很生气。结果差一票,我落选了。

8.阅读下面所给的故事内容,续写出心理活动。

放学后发生的事情

一天下午放学后,我从一楼走过,趁低年级老师不在,就走进小同学的教室。一会儿在黑板上画小人,一会儿又在教室里拍皮球。结果把几个小朋友的铅笔盒碰掉了,铅笔盒也摔坏了。小同学撅着小嘴嘟囔着说:“大哥哥不好!大哥哥不好!”我看着他们生气的样子,一溜烟跑了。

这件事很快被班主任王老师知道了,他要我到办公室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菊花

秋天,一些鲜艳的花儿枯萎了,但是菊花却迎着灿烂的阳光盛开怒放。一株株、一朵朵像龙飞凤舞,像节日的礼花,像美丽的珊瑚,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五彩缤纷。望着菊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事情的开头,在横线上写出心理活动。

跳高

体育课上测验跳高。跳高竿已经升到1.30米了。前3个同学都顺利跳过去了,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该我跳了,当我刚一起跳,就把竹竿碰到沙坑里,引起同学们一片嘲笑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板报

学校要举办板报比赛。班主任把出板报的任务交给我,说:“一定要围绕‘学科学’的主题,出一期板报,争取获得比赛第一名。”听了老师的话,我默默地下了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貌描写

我们作文时,为了表现文章中心的需要,常常要描写人物的外貌。外貌描写,是指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和神情的描写。好的外貌描写能够展现人物的风貌、性格特点,使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外貌呢?

一、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我们在看小朋友的作文时,常常发现有的作文描写人物外貌时,要么“千人一面”,没有个性;要么大段描写外貌,和文章内容没有关系。产生这种毛病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小朋友不懂得怎样写外貌,为什么要描写外貌。

我们说,描写外貌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写。就是说,要写出这个人与那个人不同的地方,经常观察、分析、比较,抓住人物的特征写,才能如实地反映出人物的特征。

请看下面的片段作文:

可爱的“小冰洋”

奶奶家隔壁有个小男孩,名叫周冰洋,大家都叫他“小冰洋”。他今年五岁,红苹果般的脸上镶嵌着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嘴唇有点向上翘,样子很逗人爱,我非常喜欢他。他很聪明,但有时调皮起来干点事,逗得你又好气,又好笑。

有一次,我在做作业,小冰洋坐在我旁边,一眼不眨地盯着我写字。过了一会儿,我到大屋去拿东西,回来时,看见小冰洋正在我的作业本上画圆圈。我急忙跑过去,一把抓住小冰洋,大声喝道:“谁叫你在我本子上乱画,这是我要交的作业!”说完,我还打了小冰洋一下。小冰洋低下头,“呜……呜……”地哭起来,委屈地说:“王莉姐姐,我不是故意的,我想看看你这支笔是不是爸爸给我讲的《神笔马良》故事中那种神笔,如果是神笔,我画的圆圈就要变成苹果、梨子、桃子……好多水果给你吃。”我听了,又好气,又好笑。连忙拉住小冰洋的手,一边给他擦眼泪,一边说:“走,王莉姐姐带你去买棒棒糖!”

我觉得小冰洋真是个可爱的孩子,你说呢?

读了这篇作文,小冰洋的可爱的形象,就会栩栩如生展现在我们眼前了。他的鼻梁“高高的”,嘴唇“有点向上翘”,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我”写字。“样子真有点让人又好气,又好笑”。这就是小冰洋的形象,他是多么天真,多么可爱,多么活泼。正因为他的天真和可爱,才发生了小冰洋在“我”的本上乱画的故事,他画了苹果、梨子、桃子,还让“我”吃,你说可笑不可笑。读到这儿,再看开头的人物外貌描写,我们就不足为怪了。

从这个例子看,描写人物外貌要学会“画眼睛”,要抓住人物独有的特征写。如果不加分析,不加比较,只写“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那么就是败笔,就是多余的描写。而写作文,多余的内容是要删掉的。

二、要为文章内容服务

在一篇作文中,要不要写人物外貌,是在一处写,还是分散在故事情节中,都要根据中心确定,要为文章内容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物具有“立体感”,才能感动人、教育人。

请看下面的片段作文:

开学的第一节课,班主任潘老师走进教室时,他的身后跟着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姑娘。只见她穿着合身的衣服,梳着小辫,粗眉大眼,看上去并没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是她老用手指抠着下嘴唇。红着脸,不说话。潘老师指着她说:“这是新转来的江健同学,她刚来,希望大家在各方面能互相帮助。”说着,指了指我旁边的位子,叫那小姑娘坐。我一看呆住了,什么?一个陌生的女同学坐在我旁边,这,这……我实在不痛快。

下课了,同学们各自出去活动,只有江健不安地坐在位子上翻着书,有几位热心的女同学主动来邀请她去玩,江健红着脸,很不自然地拒绝了。过了几天,她和我们熟悉了。每当课间她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游戏时,脸上总是绽开了愉快的笑容。

读了这篇作文以后,我们会感到这位新来的同学由于对新环境不大熟悉,内心充满不安。外貌描写也由此展开,刚来时“穿着合身的衣服,梳着小辫,粗眉大眼”,只是“老用手指抠着下嘴唇”,“红着脸,不说话”。笔墨不多,却把一个刚来到班集体的小女孩写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和同学们熟悉了。在游戏时,脸上总是“绽开愉快的笑容”。从不熟悉到熟悉,人物的神态总会有一些变化,作者观察到了,写出来,这是多么好哇!

从这个例子中又会使我们知道,描写人物的外貌不一定集中在一处写,可以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在“关键”处,勾勒出人物的神态变化,这样能够进一步展现文章的中心。

人物的外貌描写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1.描写人物外貌要语言精练

外貌描写要抓人物的主要特征,要用三言两语勾勒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如果啰嗦,说个没完,就会画蛇添足,偏离文章的内容。因此,语言要做到精练、准确,用言简意明的语言描写出人物独有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描写人物外貌要仔细观察

要想写好人物的外貌,就得仔细观察,要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看看那个人物和这个人物有什么区别,这个人物和那个人物有什么不同,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再对人物进行刻画。

3.描写人物外貌要有顺序

描写人物外貌时,可先概括主要特征,再进行具体描写。可从脸的上部写到下部,也可从主要特征写到次要特征,要按一定的顺序,合理地安排材料,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清晰、难忘的印象。

我的好朋友——孙苏平

我的好朋友孙苏平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她个子高高的,留着短发。胖胖的脸红扑扑的,两道弯弯的黑眉下,镶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闪着天真纯洁的光。她微微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她性格开朗,喜欢笑,也喜欢逗别人笑。如果你的课余生活和她一起度过,她会使你快活。她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但有时也不免要开点儿“小差”。如果挨了批评,你偷偷地回头看她一眼,你会发现她那红扑扑的脸更红了;要是她也发现了你,会偷偷朝你吐吐舌头。

〔评语〕写人物外貌,不仅要注意写好模样,还要注意写习惯动作。这篇人物外貌描写就是这样。小作者抓住孙苏平“喜欢笑,也喜欢这别人笑”的习惯,突出孙苏平的外貌特征。挨了批评。她“会偷偷朝你吐吐舌头”。一个天真活泼而又调皮的小姑娘就出现在你脑海中了。

新老师

今天是第一次上课。教室的门开了,走进一位男老师。我赶快戴上眼镜,从上到下,仔仔细细地打量着他,他就是新来的史老师。

他,40多岁的光景,个子大约在一米七左右。身着一套藏青色中山装,笔挺而合体,显得精明强干。

他,一张国字脸,古铜色的面庞。宽宽的额头上皱纹不多,掺有一些银丝的头发一丝不乱,显得严谨冷静。

史老师开始讲课了。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他的眼睛虽然不大,但是富有感情,充满光彩。每当讲到重要之处,他身体挺得直直的,眉毛高高地挑起,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家。他加重语气,放慢速度,捏着粉笔的手有力地在空中挥了半圈。接着,他转身把重点写在黑板上……

〔评语〕写人物外貌,要注意选取你第一次见到某人的印象来写。第一次见到一个人,往往格外留心,现察得特别细致,容易抓住人物特征。小作者对新老师——史老师的描写就是第一次印象:年龄、身材、衣着、脸型,特别是对史老师讲课时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栩栩如生,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的同学——樊红双

樊红双是我们班最逗的女同学,因此,同学们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小猴子”,班里每当发生逗笑的事总少不了她。她长着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梳着一个不长不短的辫子,上面系着一个美丽的蝴蝶结。一双水汪汪的眼睛里闪着一种神奇的光芒。你一看她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就知道她准是又在想什么鬼点子。她的脸颊像苹果一样绯红,宽宽的前额,显出很聪明的样子。鼻子下面一张小巧的嘴,时常撅着,一张嘴,露出微黄的牙齿。她一遇到问题就紧锁双眉,左手托着腮,右手拿着笔咬在嘴里,眼睛一眨一眨的。忽然,她眼睛一亮,啊!想出来了。她一遇到高兴的事,总是笑个不停,眼睛眯成一条缝,头也不停地晃,辫子也一摇一摆像在分享着她的快乐呢!

〔评语〕写人物外貌,十分重要的是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这篇片段作文,抓住“眼睛滴溜溜地转”,“宽宽的前额”,“嘴时常撅着”,“露出微黄的牙齿”,“一遇到难题就紧锁双眉,左手托着腮,右手拿着笔咬在嘴里,眼睛一眨一眨的”等几方面的特征,为“我”的同学樊红双画了一张像,这张像给人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

杨立——我的好朋友

我们班的同学没有不知道我和杨立是好朋友的。

杨立,高高的个子,细长的眼睛,尖尖的下颏,整天笑嘻嘻的。谁见了他,有什么苦恼也会忘记。

杨立的性格非常幽默,爱说爱笑,经常爱做些滑稽动作,逗人发笑。老师叫他到黑板上做习题,他就故意挺起胸脯,肩膀一耸一耸,舌头一伸一伸,迈起卓别林式的八字步,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连老师都忍不住笑了。他还爱和同学们开玩笑。有一次,郭瑜峰问他古诗“两个黄鹏鸣翠柳”是谁写的,杨立故意捉弄他,说是诸葛亮。郭瑜峰不相信,杨立故作正经地说:“这首诗最后一句是‘门泊东吴万里船’,你看,诸葛亮把船都停泊在东吴门前了,怎么不是他写的呢?”郭瑜峰便信以为真了。上课时,老师正巧问到郭瑜峰这首诗的作者,他便站起来高声回答:“诸葛亮!”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杨立更是笑得前仰后合,郭瑜峰这才知道上了他的当。

〔评语〕读完这篇小短文,我们面前马上会出现一个实实在在的、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杨立。他聪明、乐观、调皮,讨人喜欢。人物之所以能写得这样有血有肉有性格,正是因为作者在描述中紧紧抓住了人物的特点,活泼、幽默、爱说爱笑,才使得人物栩栩如生。

清洁工

早晨,我上街买东西。哗—哗—哗的声音传来,我向着声音望去,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高高的,瘦瘦的,拿着笤帚,慢慢地向前移着。是他,一个我天天看见的年迈的清洁工。他还是那么早,还是老样子,一步步地扫着这条马路。

我特意路过他的身旁,一双慈祥和善的眼睛,一张苍老、布满皱纹、饱经风霜的脸。此时,他正在专注地扫着雪,是那样的经心,是那样的认真。他先把雪扫成一堆一堆的,再一堆堆的撮起来,然后再脚步蹒跚地倒进垃圾堆去。

突然,他注意到不远的地方,下水道被堵塞了。他快步走过去,用他那双干枯,像灰树皮一样的手把雪一点一点抠出来,直到通了为止,这时他的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然而,他的手已被冻得通红。他没有在意,仿佛已经习以为常了。又接着向前扫去,高大的身影很快地消失了,他的身后留下了一条干净宽敞的马路。

〔评语〕小作者观察细致,远看:高高的、瘦瘦的;近看:慈祥、苍老,布满皱纹,饱经风霜;抠下水道:干枯、像灰树皮一样的手。这样形象的描写,使一个朴实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从短文可以看出,小作者平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我的爷爷

我爷爷74岁了,身材矮胖矮胖的,古铜色的脸膛,两道眉毛就像两个去掉圆点的感叹号。一双不大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一说话,总爱闭上左眼,只睁着右眼。爷爷的牙掉光了,装了一口假牙,可是只要一吃饭,爷爷就把假牙摘下来放在漱口杯里,我问爷爷:“您花钱装了假牙,为什么吃饭时不戴呢?”爷爷说:“戴上假牙吃饭没味道,假的总不如真的,还是自己的牙齿好使啊!”爷爷不留发,总爱去理发馆把头发剃光,把胡子刮干净,头皮和嘴巴透着青色,爷爷说:“还是剃光痛快,剃光解痒,不长虱子不长疮。”平日,爷爷总爱穿对襟上衣,绑腿带。别看爷爷这么大岁数,可总爱穿双解放鞋。爷爷说:“这鞋跟脚,穿着舒服。”鞋头被脚趾顶破了,爷爷舍不得丢掉。从箱子里翻出钢锉、剪刀、胶水、废自行车胎,然后先锉干净鞋头,再剪下一块胶皮,锉平,涂上胶水,晾一会儿,就把胶皮粘在鞋头上了。爷爷穿着这双解放鞋,每天都要上下五楼两三次呢!我劝爷爷:“您这么大岁数了,别净自已上楼下楼的,等我扶您再上楼下楼吧!”爷爷说:“我劳动了一辈子,呆在家里难受,闷得慌,还是走动走动好啊!”

〔评语〕这个人物描写片段,依次写了爷爷的年龄、身材、脸膛、眉毛、眼睛、牙齿和头发,还写了爷爷的鞋。这段描写,朴素无华,真实可信。把作者平时观察到的,都如实地描绘出来了。我们读了,就像看到一位老爷爷站在我们面前一样。

我观察到的赖群同学

中午,教室门突然开了,是谁进来了呢?啊,原来是赖群同学。我上下打量着她:只见她右手推门进来,左手就把门轻轻关上。她高高的个子,头上两条小辫子上扎着漂亮的蝴蝶结。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红扑扑的脸上露着笑容。脖子上戴着红领巾,肩上挎着黄书包,身穿浅蓝色的上衣,格子裤,脚上穿着红袜子和绿格子布鞋。她笑眯眯地走到座位上,把书包放在桌子下边的抽屉里,掏出书大声地朗读起来。

〔评语〕本文先用设问句开头,接着点明了描述的对象。“我上下打量她”一句,说明了作者观察得仔细、认真。然后依次描写了赖群同学的外貌、动作和神态。写外貌,从头写到脚;写动作,写了推门、关门、掏书、读书;写神态,写了她“笑眯眯”的样子。阅读全文,赖群同学就好像站在我们眼前一样。

表哥

表哥二十多岁,梳着光溜溜的小分头,棕黑的头发像顶帽子似的扣在头上。表哥的脑门特别宽,爸爸开玩笑说,他的脑门宽,脑容量大,所以聪明过人。我看表哥的眼睛很有趣,他的眼睛,像一颗特大号的紫葡萄,圆溜溜,亮晶晶,睫毛长长的,像是化妆贴上去的。人家一笑起来,眼睛就会眯成一条缝,可他呢,一笑起来,眼睛仍然那么大。表哥的脸色不好,又黑又黄。他个子不高,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长得矮,他操着满口湖北味的普通话,尖着嗓子说:“本人不喜欢长高。”说着,点起一支烟,猛吸了两口,一边吐着烟圈,一边弹着笔挺的西装裤,抻着高领的黑毛衣。然后,坐在沙发上翘起个二郎腿,腿还一颠一颠的呢!

〔评语〕这是一段人物外貌的描写。依次写了年龄、头部(脑门、眼睛、脸色),特点十分突出:“头发像顶帽子似的扣在头上”,“脑门特别宽”,眼睛“像一颗特大号的紫葡萄”。接着写表哥尖嗓子,湖北话,衣着,习惯动作等等,音容笑貌都给人留下十分鲜明的印象。

我的姨夫

我的姨夫是个大高个儿。足有一米八吧,魁梧的身材,宽宽的肩膀,往你面前一站,简直是一座铁塔呀!只要我见到姨夫,总爱跳起来跟他比比个儿,可是不管我怎么跳,总比不上姨夫高。别人总管姨夫叫“老张”。我很奇怪,姨夫明明姓王呀!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姨夫的外号叫“张飞”。张飞长得什么样我没见过,可姨夫的脸确实黝黑黝黑的,一寸长的头发一根根直立着,真有些怒发冲冠的样子呢。最威严的要算姨夫的连鬓胡子了,一根根像钢针似的。有一次,我也学着大人们管姨夫叫了句“老张”,姨夫圆睁着双眼,张大嘴巴,“啊”地大吼一声,把玻璃窗都震得发颤了。他伸开那双像小耙子似的大手,抱着我说:“好,你也叫我‘老张’,那就让你知道‘老张’的厉害吧!”他一个劲地用胡子扎我的脸蛋,把我扎得又疼又痒,要不是姨母赶来,说不定我的脸要被姨夫扎出血来了呢!其实姨夫是跟我闹着玩,他可喜欢我了,所以我才常对他“踩着鼻子上脸”呢!

〔评语〕姨夫的外貌有什么特点?作者十分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了:大高个,魁梧的身材,脸色黝黑,寸头,头发一根根直立着,连鬓胡子,一根根像钢针似的。作者笔下的姨夫外貌,确实很像《三国演义》中的猛张飞的样子呢!

我的一位同学

我的一位同学有一副普通的,但是惹人喜爱的外貌。她有一头又黑又浓,修剪得十分整齐的短发,嘴巴较大而且轮廓清晰。她的鼻子较长,这大概有点影响容貌。但我认为最醒目的是她两道浓眉下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她的眼神是那样的聪颖、活泼和专心致志,从中经常反映出她的心情和对别人的态度。在她高兴的时候,这双大眼睛十分明亮,像是射出光来。有一回我记不清为什么委屈她了,她一言不发,眼睛睁得大大的望着我,仿佛在说:“你错了,知道吗?”几天后我遇到了她,我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只是看着她那双眼睛。而它又仿佛对我说:“我全知道了。”并且放出异常愉快的光彩。

〔评语〕这段人物外貌描写形象逼真。作者用“喜爱”一词,概括全段的主旨。然后依次描写了她的头发、嘴巴、鼻子、眼睛等特征。落笔成文,并不平均使用力量,作者用重笔浓墨详细写了她那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爷爷的外貌

山道上,有一辆小毛驴车“吱吜吱吜”地越响越近。赶车的是一位身板硬朗的老人。他头上包着一块羊肚毛巾,黝黑色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眉毛胡子全白了。眼睛却很有神。嘴里叼着一支旱烟袋,“吧嗒吧嗒”地抽着,烟锅里直冒火星。他穿着一身用土布做的中式裤褂。脚上穿着一双结实的大布鞋,走起路来挺有精神。这就是我的爷爷。

〔评语〕这篇短文先用“身板硬朗”对爷爷的外貌做了总的概括,然后对“脸上”,“胡子”,“眼睛”“嘴里”“身上”等方面依次描写。看到这外貌描写,好像爷爷真的向我们走来了。

外貌描写练习

1.按下面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求,先观察自己熟悉的人的外貌特征,再写一篇片段作文。

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求:

①先概括总印象,点明中心思想。

②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人物特点。

③从主要特征写到次要特征。

2.仿照下面的例文,描写一个人的外貌。要抓住人物的特点,语句要连贯。

同学——

建华同学身材匀称,不胖不瘦,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细长的辫子,红红的瓜子脸,圆圆的大眼睛,脸颊上两个深深的酒窝,显得活泼可爱。

姐姐——

姐姐身材苗条,长得很健壮,比我整整高了一头。她的脖子略长些,惹我生气的时候,我就喊她“长颈鹿”。她留着挺有精神的运动头。看见你来,两眼忽闪忽闪的,好像会说话。

爸爸——

爸爸是个30多岁的中年人,尽管脸上已出现了几条浅浅的皱纹,但整天笑容满面,待人和蔼可亲。他走路时总是低着头,平时向两边分开的头发,就像面纱一样挡住了他那沉思的面孔。

妈妈——

妈妈长年辛劳,给她眼角留下浅浅的鱼尾印迹。不过,她那浓密油亮的短发,仍是那么乌黑。眼睛虽是单眼皮,但秀气、明亮。那高高的鼻梁下经常有力地紧抿着的嘴唇,仍显示着青春的活力。

老师——

张老师脸庞长圆,额头有三条很深的抬头纹。眼睛虽然不大,但目光敏锐,撒谎的学生最怕他这目光。最使学生敬畏的是张老师那张嘴。人们都说薄嘴唇的人能说会道,但张老师却是一对厚嘴唇,从这对嘴唇里迸出的话语,总是那么热情、生动、流利。

爷爷——

爷爷退休已有两年了,瘦瘦巴巴的身架,一脸鱼尾纹。头顶上灰白的头发,好像戴着一顶小毡帽。笑起来下巴颏高高地翘起,因为嘴里没有几颗牙了,嘴唇深深地瘪了进去。

3.认真阅读下面短文,在画横线的地方,恰当地加上刻画人物神态变化的语句。

我的爸爸

爸爸是个性格开朗的人。____________。可是要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脸部表情又是那么令人生畏。有一次,爸爸检查我的作业本,发现数学连错两道题,他显得特别严肃____________连连说:“粗心!粗心!你的心都飞到哪去了!”我抬起头,望着他那严肃的目光,心里火辣辣的,连忙低下头细心地做起题来。

4.按照下面的提示要求,从课外读物中找有关的段落,抄在表格里。

5.按照所提示的故事情节,扩展作文。扩展时要注意要求和提示。

要求和提示:

①围绕所给的故事,扩展一篇有头有尾的作文。

②在扩展故事时,要描写人物神态变化。

③不要超过300字。

洗窗帘

教室的窗帘脏了。班主任王老师问:“谁能把窗帘洗干净。”我高兴地接受了任务……

6.阅读《一块苹果皮》的开头。想一想,开头写了什么内容,故事可能怎样发展,然后扩写一篇小短文。在叙述的时候,想象出小女孩的外貌,穿插在故事中写出来。不要超过300字。

一块苹果皮

在大街上,我看见一位妈妈领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只见小女孩手里捏着一块苹果皮在寻找果皮箱……。

7.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的外貌,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

选用词语:

身材魁梧肩膀宽厚身材高大

肌肉结实膀大腰圆体魄健壮

臃肿笨拙胖墩墩的细皮白肉

背弯像弓两鬓染霜白发苍苍

两眼昏花眼睛眯着皮肤白净

布满皱纹眉清目秀粗眉大眼

虎头虎脑白里透红鼻子隆起

西服笔挺紫色脸膛鹰钩鼻子

两腮无肉胡子拉碴瘦小枯干

白色的头发宽阔的胸膛高高的个子

明亮的眼睛肥胖的身体高挺的胸脯

宽阔的肩膀红色的脸膛健壮的体格

挺秀的鼻梁秀美的面颊长长的睫毛

8.阅读下面《好阿姨》的作文,按照提示和要求进行仿写作文练习。

提示和要求:

①在叙事的过程中,描写人物外貌,才能显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好阿姨》这篇作文,写的是一位待人诚恳,服务热情的售货员阿姨。作者走进店铺首先看到了售货员阿姨,自然对人物外貌进行描写。从中我们感到售货员阿姨是那样朴实、热情。当小作者不厌其烦地挑选商品,并买到自己如意的布娃娃时,阿姨的脸上“笑得像绽开了一朵花。”仅一句的外貌描写,一位大方、热情的售货员阿姨的形象却展现在我们眼前了。由此可见,在叙事中描写人物外貌,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的特点。

②仿写这篇作文时,要先确定好叙述的事情,选准要刻画的人物。想一想,在事情展开的过程中,人物的神态、表情有什么变化?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索后再动笔写。同时,还应当知道,描写人物外貌,要为表现中心服务。那些节外生枝的外貌描写,是不可取的。

③描写外貌时,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人物典型的特征,细致描写。特别要学会写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细小的神情,这样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品质。如果在作文中总是“千人一面”,那么所写的人物就会失去光辉。

好阿姨

一天,我和姐姐来到儿童玩具柜台前。看见一位中等身材,头上扎着两条小辫,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阿姨,正热情地接待着来来往往的顾客。

我们挤到柜台前,看着各式各样的小玩具。突然,只听一个亲切的声音在问:“小朋友,你要什么呀?”我连忙指着一堆布娃娃说:“阿姨,我要那个布娃娃。”阿姨小心翼翼地把我要的布娃娃递给我。我拿起布娃娃看了又看,又请她拿出另一处的布娃娃。这时,姐姐在一旁说:“快点,要买哪个,快快定下来,那位阿姨要生气了。”我看着柜台里的布娃娃,也不知买哪个好。阿姨亲切地说:“小朋友,慢慢挑,你喜欢哪个就买哪个。”这时,我又放开胆子挑了。我终于挑了一个我最喜欢的布娃娃。售货员阿姨笑了,脸上就像绽开了一朵花。

9.下面是作者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个小男孩,并把他的外貌描写出来,读后使我们如见其人。请你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人物,把印象深的一个人外貌写出来。

写法提示:

①先读作文,学习方法。

下面的作文是描写一位“可爱”的小男孩,围绕段的中心,作者抓住了服饰、脸庞、走路等几方面,突出重点地写,因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可以学到:描写人物外貌突出重点,不应面面俱到。

②观察全面,描写细致。

观察一个人的外貌应全面,仔仔细细地看,从中捕捉到人物外貌的特征。然后要运用准确的语言,细致地描写。在描写的时候,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可爱的小男孩

除夕的夜晚,春熙路灯火辉煌,熙熙攘攘。我随着人群缓步走着,看见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大约三四岁,穿一身崭新的海军制服,帽子上镶着金边,“中国小海军”几个字在灯光映照下,显得金灿灿的。红扑扑的小脸蛋笑成一朵美丽的鲜花,两个小酒窝时隐时现。他的小手紧拽着他妈妈的衣角,蹦蹦跳跳向前走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