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从出土玉器论证世界上有没有存在过龙

从出土玉器论证世界上有没有存在过龙

时间:2019-10-30 07:53:54

相关推荐

从出土玉器论证世界上有没有存在过龙

2300 年前,春秋时期的诗人屈原笔下,龙是奔驰于云天的坐骑,比喻主人的高洁情怀。他在《离骚》中云, “ 驾八龙之婉约兮,载云旗之委蛇 ” ;又在《涉江》曰, “ 驾青虬兮 骖 白 螭 ,吾与重华游兮瑶之 圃 ” 。 在《天问》诗中,他一口气提出了百余个问题,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传说,都大胆地提出了怀疑。自然, 龙这个 神物也没逃脱他那敏锐的目光: “ 禹用应龙 ,如何沟通江海? 应龙怎样以尾划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经历? 日光无处不到,烛龙如何再照? ”

在屈原的时代,对龙敢于疑问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 龙具有 神的意象。但是,屈原的提问,却一直在历史的山谷中激起回响。

我们从现有文献中可知,持 “ 星象说 ” 观点的人认为,龙的原型是天上苍龙七宿的心宿二 ,是一颗很明亮的恒星,有 “ 龙星 ” 之称 。它具有火红的颜 色。由于这颗星于春夏黄昏时候呈现于东方的天空,十分醒目,人们便用它的出没方位来确定季节。有些学者得出结论,殷周古文字的 “ 龙 ” 字来源于天上星象的 “ 苍龙七宿 ” 。

另一种观点是 “ 组合而成 ” 说。其思路是:我们的祖先不清晰、不精确、 不 唯一地将身外世界的种种对象,集合、升华成若干个 “ 神物 ” ,然后加以崇拜。龙的形象是吸收了许多动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从 鳄 、从蛇、从蜥蜴、从马、从猪、从闪电、从虹 霓 组合而成。

然而,事实竟然会与古代屈原以及现代人们的主观愿望猛烈碰撞。一批体积硕大的三星堆玉器,独自渡过漫长的 5000 年后,被一群喜欢收藏的人不经意间相遇。自古以来,人们认为玉是大地的舍利,石头里的精华,更是大地的骨架的精品。他们发现,四川民间收藏的三星堆玉器中,造型各异的龙圆雕、片状器藏品,数量之众多、造型之精美、内容之丰富、气势之恢宏,着实令世人惊叹 ! 它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远古 时代龙 的起源、龙的用途、龙的使用方法,龙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证据。这些玉器十分直观地告诉今人,龙,作为一个崇拜图腾,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不是虚构的神物,而是古蜀 国曾经 广泛存在过的、活生生的、与古蜀先民关系极为密切的动物。

据《述异记》记述: “ 蛟 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 ” 。 蛟龙,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 踔 太空。 夔 龙,单足神怪动物, 夔 龙纹,形象多为张 囗 、卷尾的长条形。 虺 龙是一种早期的龙,常在水中。 “ 虺 五百年化为 蛟 , 蛟 千年化为龙。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有翼的 龙称为 应龙。 “ 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 ” 。 因为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曾有应龙以尾划地,为 禹指出 疏导洪水的路线,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荡。蛰伏在地而未升天、形状作盘曲环绕称蟠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龙凤各居一半,龙是飞龙,张口旋身,回首望凤; 凤是翔凤 ,展翅翘尾,举目眺龙。周围瑞云朵朵, 一 可谓现代的龙凤呈祥版。

龙首杯

国际上通行衡量文明的四个要件是,古代城池、青铜器、文字、祭祀。在原始宗教中,祭祀是进行精神控制的重要手段。对动物的崇拜和对自然现象的崇拜,成为祭祀活动中的极重要的内容。古蜀人往往把狩猎的成功与失败、是否遭到猛兽的危害与主宰自然界的 神联系 起来,看作是神意志的表达,而这些动物就成了神意志的体现。由此产生了古蜀先民的献祭活动,即在狩猎归来,先要以猎获动物的一部分祭神,对神的赐予表示感谢,然后才食用。在这种活动中,献祭的动物就成为人与 神联系 的中介,在这些动物身上表达着人对神的祈望和崇拜之情。

古代 蜀 国是以怎样的方式祭祀?祭祀的动物是何方圣神?

《说文解字》说: “ 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 象 蜀头。 ” 由于这一解释,使后人大多认为 “ 蜀 ” 字从虫,是一般的昆虫,今天我们通过甲骨文和三星堆出土的纵目面具的 造形 来分析 “ 蜀 ” 字。蜀,从虫,但它不是单指一般的昆虫或毛毛虫之类,更多的是含有长虫之意,长虫即是人们常说的蛇, 蛇亦称 小龙。在甲骨文中,蛇与龙、虫的写法几乎一致,只不过 “ 龙 ” 多了一条须而已。因此我们 认为蜀字的 “ 虫 ” 应视为 “ 龙、虫 ” 的一种复合体。

甲骨文的蜀,其字完全是三星堆玉器纵目面具的象形文字,头上长着大大的眼睛,其目直 凸 于外,头下则是卷曲的蛇 ( 龙 ) 身,而不是蜎 蜎 小虫。大眼直目 凸 于外,也正是 蚕 丛氏纵目的表现,由此可见,民间三星堆玉器中纵目人面像是龙与蚕 ( 虫 ) 的复合体,而 “ 蜀 ” 字也正是它的 “ 象形文字 ” 。当我们了解了 蜀字真正 的含意后,再看《山海经》里的 “ 蛇乃化为鱼 ” 的含意, “ 蛇乃化为鱼 ” ,实际上是指以 “ 龙 ” 为代表的 “ 蚕丛氏 ” 的政权被以 “ 凤鸟 ” 为代表的 “ 鱼凫氏 ” 所替代。

三星堆出土

当一个民族在历史的演进中,从发祥到融合并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于文明的传承从来就不会间断,一种伴随历史走来的古老传统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一种文化的积淀,成为大家信奉膜拜的图腾。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 介 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 隐则潜伏 于波涛之内的特点,使之悄然而又深刻的融入到民族历史的血脉之中。

三星堆玉器的纵 目人面像面额 中部所 饰之 “ 蛇 ( 龙 )” 正是 “ 人面蛇身而无足 ” 的真实写照。凸出的双目有 “ 视为昼, 瞑 为夜 ” 之功。这与系统化后的盘古王的 “ 双目为日月 ” 和 “ 开目为昼,闭目为夜 ” 有同工同曲之妙。可见 蜀 先民所塑造的纵目人面像就是为了祭拜缅怀自己的先祖、开辟大神 —— 蚕丛王。

史前的古蜀先民面临的 的 现实处境是严酷而艰难的,而信仰却能补偿他们太多的精神遗憾。现实不能随人所愿,但是可以制造某些替代物想象性地满足内心的愿望,用玉雕琢器物即是先民面对现实的一种精神胜利法。

《山海经》中记载的中国玉产地,有 200 多处。 古蜀产玉之 地,首推岷山。《山海经》中说: “ 岷山是个好地方,山上有数不尽的黄金和美玉,山下有白色的石头 ” 。《华阳国志》里有这样的话, “ 岷山的宝贝是碧玉 ” 。都江堰的玉垒山也产玉,并一度被人称为 “ 玉山 ” ,产 的玉跟岷山 一样,也是碧玉。

六、结束语

三星堆玉器上的龙,不是古蜀先民的主观臆造,不是一种随意杜撰,也不是对生活在地球上某几种强大生物的综合物体。龙作为中国十二生肖中的一种动物,在距今 3000 多年前的古蜀国,是 巫 師在祭祀中使用的活体动物,毫无疑问,最初形态的龙是真实存在的。龙文化本质上是原始社会的氏族文化。

《左传 · 昭二十九年》记载 : “ 公赐公衍 羔 裘,使献龙辅于齐侯 ” 。《拾遗记》也说:舜时, “ 南浔之国献毛龙,一雌一雄,放置 豢 龙之宫,至夏代, 豢 龙不绝,因以命族 ” 。说明夏朝盛行着饲养龙的习俗和以龙作氏族集团的族名。

龙是伟大的,中国的龙没有地域性,因为它得到了所有炎黄子孙的敬重。龙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已经灭绝,只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它倡导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助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

龙被奉为主宰雨水之神,受到各地各民族的普遍崇拜,龙的形象基本上也相同的,只有颜色的区别,分为青、 赤 、白、黑、黄五种。 扬弃掉封建主义、神秘主义、专制主义的消极因 素,中国龙文化是民族文化观念的文化创造、文化符号,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中,仍对中华民族有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