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味道攸州】攸县传统小吃 攸县人的童年记忆味道。

【味道攸州】攸县传统小吃 攸县人的童年记忆味道。

时间:2024-06-09 06:56:11

相关推荐

【味道攸州】攸县传统小吃 攸县人的童年记忆味道。

传统小吃是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色的食品的总称,是既可作为宴席间的点缀,也可以作为早点、夜宵的主要食品,其特色鲜明,风味独特。传统小吃就地取材,能突出反映当地的物质及社会生活风貌。攸州传统小吃品种丰富,琳琅满目,是儿时的记忆,是游子的情怀,是永远挥之不去的乡情。粽子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传说是因祭祀投江的屈原而诞生的。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每年农历五月初,家家户户包粽子,千百年来,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汉晋时,人们用草木灰沥出的碱水浸泡糯米,添加少量饭豆和食盐。箬竹叶(攸州称藔叶或辽叶)包裹,用粽叶丝条或苎麻线捆扎成牛角状,称为“牛角粽”。加水蒸煮数小时方可。现代人图省事,用食用碱泡米,棉线捆扎,稍逊风味。近来,因受江浙和广东文化影响,也有加红枣、花生米、肉类,裹成四角形的,但不是主流。旧时,女婿到丈母娘家送“端午”,须备“十子”,粽子为“十子”之首。攸州粽子,取材简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食材本真的味道,色泽明黄,口感绵软,箬叶清香,回味绵长。攸州粽子可能不是最好吃的粽子,但肯定是最接近祖先的饮食基因、最富传统饮食文化含量的粽子。

红糖包子

清代以前,南北物资交流不便,攸州少有面食。民国初期,攸州推广种植冬小麦,面粉渐渐出现。攸州人将面粉称为”面灰”,甚至将“面”字也省略了,就叫“灰”,自家磨的叫“土灰”,进口的或外埠来的称“洋灰”。各类面食中,以包子最被百姓广泛接受。当时,做包子有师傅,一般农家自己不会做,逢场赶集的时候,总要买几个回去给孩子和老人解解馋,所以包子铺总是很热闹的。做包子还是“土灰”最好,保留麦粒的种皮,面粉稍呈褐色,虽不如“精灰”细腻白净,但麦香浓郁。糖要用红糖,再加苏打粉中和。包子要大,糖要多放。趁热吃最好,香甜松软。攸州人做生意实诚,有时候糖放得多了,不小心流到手上,伸舌头去添,末料又把糖流到后背。因此有了“吃包子吃到背上”的笑谈。旧时女婿到丈母娘家送”端午”,须备“十子”,除粽子之外,包子排第二位。端阳包子须用葱管蘸上品红印上一个圆圈圈,以示喜庆。体面的要用箩筐挑上一担。丈母娘叶照例打发“一头”(一箩筐)。如今大多数包子铺,用的是精灰、泡打粉,已无旧时风味。但在皇图岭、网岭、渌田场上还有人坚持用“包子娘”发包子。城关珍珠巷口叶开了一家,味道正宗,供不应求。油酥饼

油酥饼,又名千层饼,北乡干脆称为饼子,其实是月饼的原型。相传起源于唐代的千层烙饼。以往城乡均有制作,算是一种高档糕点。特别是中秋节前,家家糕点铺都做,家家户户也都要买。城关地区的油酥饼一般加馅料。馅料用红糖、芝麻粉、豆粉、新式月饼流行起来后,做的就少了,如今只有皇图岭和高枧场上还有卖。油酥饼大体有制酥、和面、制作、煎烤四道工序。先制油酥面,也称油料,再加水料。用水料包裹油料后擀平再卷拢,顺势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在切割成大小一致的饼坯。在饼坯中摁个窝窝,塞入馅料包好,就可油煎。也有用烤箱烤的。油酥饼的特点是层次分明,脆而不碎,油而不腻,入口即化。但工艺复杂,手脚繁琐,不是师傅做不来,勉强做了也不是那个味。兰花根

兰花根是东乡和北乡人的叫法,攸州其它地区称其为“馓子”。它是用三根丝条折成兰花状的米制家庭果品,可以用油爆,亦可以用沙炒。吃起来松脆而又耐嚼,满口生香。过去是农家当家果品,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做,做喜酒更是不可或缺。做兰花根要用一半糯米粉,蒸熟。一半黏米粉,不蒸熟,事先装在盘箕里。将熟糯米粉倒在生米粉中,有的在这时加点芝麻,不断揉压。这是个力气活,要男人来做,体力强的女人也勉强做得。接下来就是擀皮、切丝、折花、前爆等工序。看似简单,其实蛮复杂。北乡喜欢用全糯米粉来做,酥脆但无嚼劲,且煎爆起来会起泡。甚至有的地方还用面粉做,那个最差劲。东乡人做兰花根,糯米和黏米的比例拿捏得最准确,且要用上好的茶油来爆,因而最正宗。东乡农家做兰花根,无论是做新年果子,还是喜庆果子,左领右舍都来帮忙。特别是孩子和妇女,围在一块,说说笑笑。今天你帮我屋做,明天我帮你屋做,既热闹愉悦亲和,又从容轻松地把事做好了。猪耳朵

攸州中部地区作兴做猪耳朵。猪耳朵有两种,一种是用面粉做的,又叫小花片。另一种是用米粉做的,又叫大花片。相比较而言,大花片历史更久,叶更好吃。做大花片的工艺看似简单,实际操作中却很有诀窍。配料、和料、蒸、切、烤、炸、每个环节都得把握火候,恰到好处。易学难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黏米粉七成,掺以适量的芝麻、五香粉、盐等,匀伴后至入锅文火慢炒。炒罢,加水搅拌,反复揉搓挤压成团,蒸熟。糯米粉三成,除掺以上述调料外,另加红糖些许,亦如法炮制。将蒸熟的黏米团和糯米团擀成长方形的片状后叠在一起,黏米片至于下,糯米片至于上,卷搓成圆溜溜的锄头柄大的米棍的一截竹筒中,平放于案台上切片。竹筒一端稍露米棍头角,能下刀即可,边切边将竹筒后移。坯片呈椭圆形,稍加晾晒或烘烤,入锅油炸。炸脆后,一轮轮花纹,红白相间,状似树之年轮,色、香、味俱全。最具代表性且影响广泛的要数新市周家大花片,其制作工艺自1902年由衡山县望岳乡陈毛仔传入,至今已有110多年历史。渌田鸡婆糕

在渌田,特别是蔡氏家族,有正月十五作鸡婆糕的习惯,俗称做“鸡婆”。说是鸡婆糕,其实还有鸭、鹅、凤、鸟、狗、鱼、猪、猴子、马、象、狮子、团鱼、乌龟、龙头、猪头、牛头等形象。相传有一年正月十五,神农炎帝采药来到渌田,看见一个人家正在做米糕,就坐下来帮忙。神农顺手捏了几个鸡、鸭、鹅等动物形象,竟使得这户人家鸡鸭成群。从此以后,渌田人年年都要在这天做鸡婆糕,以求六畜兴旺。其实,鸡婆糕脱胎于中原的面塑。相比较而言,渌田蔡氏南迁时间较晚,因此保留的中原文化更多,这一点,葱渌田人的语言就可见一斑。做鸡婆糕,得选上等籼稻米。将米浸上半个月,沥水后舂碎。生、熟料各半,猛揉成团。到不再粘手时,全家男女老少齐动手,抻、拽、搓、捏,像模像样的鸡婆糕就排列在眼前。入锅中蒸熟,冷却后,可用黄栀子汁等在鸡婆糕上画上眼睛、嘴及体毛来,则惟妙惟肖,更加好看。对小孩来说,元宵节最高兴的事就是做“鸡婆”。他们总是要求大人把自己亲手做的小鸡小狗放在蒸笼的最上边,这样蒸出来后第一眼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杰作”。本来蒸好后的鸡婆糕粘上糖、蜜或酱就可以吃了,但无论大人小孩都舍不得马上吃掉,而总要拿在手上把玩一两天。人们通常将做好的鸡婆糕送给不会做的人家,常常引得孩子们啧啧赞誉和大人间的一片好感。被赠人往往会当着赠送人的面,把鸡婆糕一个一个地拿出来进行评点,说上“真漂亮,真好看,你们家某某真厉害”之类的话。有新人入门的人家,就是请人帮忙也要作些鸡婆糕送给姻亲,谓之送头年,其中意味更是深长。鸡矢藤爆叽

鸡矢藤爆叽是一种用糯米做的米果。“爆叽”其实只是读音,真要计较是哪两个字,还真说不清。有圆形、长圆形两种形状,有些像雪枣,但口味完全不同。据说是在清初由“客客人”(福建、广东移民)带来的技术,所以只在东乡流行。高枧、市坪一带因为与东乡通婚较多,也有人会做。全用当年的新糯米,清水浸泡2-3天后,和水磨成浆状。将磨好的米浆倒在锅里,在火上煮熟,边煮边搅拌,同时倒入鸡矢藤汁。鸡矢藤是一种藤本植物,比葛藤细,叶片对生,四季常青,藤叶汁有异味,又叫鸡血藤。用它的汁放在米果里就膨而松。鸡矢藤汁的量全靠经验,多了少了都不行。熟浆出锅后,还要继续搅拌,直至生出许多气泡来方可罢手。把搅拌好的料倒在事先撒了一层干米粉的盘箕内,均匀地形成一定厚度,晾成半干后切割成正方形或长方形颗粒,再在太阳里晒干,但不可暴晒。晒干的颗粒可以马上用油爆成成品。也可以收起来,下次再爆也是一样。做鸡矢藤爆叽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质量好的,爆熟后膨胀率可达10倍以上,膨松,风吹得起,讲究个落口溶。如果有核,则为失败。就算矢里手,也会有失败的时候,因此,即使在东乡,真正的里手并不多。冻米糖

攸州城乡都有春节前制作冻米糖的风俗,因为制作过程中有捶打的动作,所以称为打冻米糖。在爆米花机(攸州人称为冻米机子)出现之前,各地的冻米糖区别颇大。有的用炒糯米,有的用油爆糯米,漕泊因为水田少,常用包栗(玉米),也还有用糯栗的,不一会,谷子受热爆裂,噼噼啪啪之间,壳与米自然分离,米花开放。一朵朵,酷似开放的小白花。剔去谷壳就可以打糖了。糖要用自家熬制的红薯糖或饴糖,加水熬至可拔出丝须,随后,按量加入炒米花,也可加些许炒熟的芝麻,迅速拌和均匀,趁热铲至专用的框架内,用木槌打实。待冻米糖硬化就可切片,再用纸包好收藏。做好的冻米糖最忌泛潮,所以一般要放在石灰缸里养起。冻米糖酥脆香甜,旧时,就算是高档果子。客人来了,放几片在果碟最上层,很有面子。但往往被小孩早早拿了去,主家又不得不再拿上几片。后来有了冻米机子,用的是二禾米,传统的米花糖极少有人做了。但冻米糖的制作工艺照旧,风味依存。坨子油货

用大米,无论黏、糯,无论形状,用油加热报熟即食,但不能长期收藏的米果,攸州人统称“油货”。油货种类繁多,出名的有坨子油货、牛舌子油货、灯盏油货、薯油货等。后来用面粉做的也称油货,如圈子油货。坨子油货要用淀粉。先一天将糯米用水浸透,和水研磨成米浆,使之流入用粗白布缝制的袋子中,然后用干煤灰作垫,沥干水份,便为淀粉。用手捏成丸子,下油锅爆。加片糖若干溶入油锅,用锅铲不时地翻动。当米丸子渐渐鼓起来,成为小皮球时,上面粘满了糖,略呈红色,立即捞起,沥出油后,即可食用。但若仅仅照此炮制,保证您做不出正宗的油坨子,因为还有秘密在其中。油团子因外面有一层糖衣壳子,里面是空的,又酥又甜,是最可口的食品,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食用。有些油货老板用竹签一根根地串起来,早些年间,一元钱10个,像糖葫芦似得,串着卖,大街小巷的叫着,成为坊街的一道风景。麻丸和油枣

过去,城关地区因经济相对繁荣些,所以米果、糕点品种较多,有油枣、雪枣、麻丸、蒸饼、法饼、油酥饼、月饼等,但大都是外来品种。其中油枣和麻丸最有特色。油枣又叫花根,大都为圆形,约手指头粗,成品约3.5-4厘米长,是用攸州本土产的糯米加工而成的。攸州过去生产糯禾,品种叫万季糯。万季糯植株有人头高,稻杆粗壮,结出谷粒粗大,放入柴火中一煨,会爆出一粒粒大米花。糯谷除壳后成糯米,人工磨成粉子,都是用人力麻石磨磨粉,麻石有青麻、黑麻和红麻之分,数青麻磨最好。将糯米粉掺水糅合,捏成糯米团,直至富有弹性。再将揉好的糯米团擀平,切成条直径约1-1.5厘米,长约3厘米的小条。将切好的糯米条放在竹制的大托盘上,并在周围撒上些干糯米粉,防止粘到一起。稍晾干后,投入油锅中爆至金黄色。待冷却后上糖。上糖有两种,一种是用糖和炒米粉拌匀后让成品油枣粘上便可。一种是在锅里倒上糖,待到红糖或白糖在锅里被熬成糖稀后,将爆过的油枣倒在锅里,用小火并用大勺不断翻滚,直到糖粘满油枣。也有人直接将糖和在米团里,这样的油枣呈褐黄色。油枣酥脆焦香,有嚼料,很好吃。制作麻丸的糯米粉水分要多些。几经揉搓之后,糯米的塑性就更好。抓上一小团粉子,握成拳头样,拇指和食指边间有意留出小圆孔,其余的肌肉用力一点一点挤,另一只手把露出的粉子一刮,便成一坨一坨的麻圆料,撒上些芝麻搓圆,晾干后放入油锅中一炸,待到熟透后捞出即可。因为麻丸和花根制作工艺差不多,成本也差不多,一般商家就将两种果子一起卖。长此以往,人们就将二者统称为“麻丸花根”。

五香瓜果

在攸州中部地区的网岭等地,有一种特殊制作的家庭类果品,即瓜类五香果品。这类果品的原料有丝瓜、苦瓜、茄子、大红椒,以丝瓜为主。用这些原料制成的五香果品,在当地成为家庭果品的上乘。其历史悠久,基本上是母女、婆媳相传,因此能做出这类果品的家庭其实不多。五香果的制作方法,其实也很简单。丝瓜,洗干净后刨净皮,切成约7厘米长一段,用米筛盛好放在阳光下把表层水分晒干,外层不粘手时收进来,再双手的五指将丝瓜子挤出来,湿丝瓜络留在里面。这道工序做完后,趁阳光大时晒干或用个篾搭放在火上焙,直至外面六七成干为止。然后盛在锅子里隔水蒸熟,待冷却后晾干。晒干后用筷子撬开形成空间,在里面放陷(土语叫“芯子”)。陷的原料是50%的糖、20%的五香粉和辣椒灰、10%的生姜米。苦瓜、茄子、大红椒做原料时,其制作方法与丝瓜基本相同。做好后的五香果,无需特殊保管,存于干罐内即可。敬客时拿出来,以横刀切成6毫米左右一片,便于客人小口食用,不得捏在手上吃,不雅观。牛舌子油货

牛舌子油货是用黏米粉和糯米粉两种原料做成的。黏米油爆后比较硬,吃起来脆;糯米原料油爆后,软绵绵的,粘糊糊的,吃起来韧。两种原料必须分开加工成细粉,用水糊成团后,着力地揉搓,揉成不能再加生粉了才罢。先把糯米原料捏揉成长圆条,再将黏米原料碾平成板状,包裹糯米原料。用快刀将原料横切成不厚不薄的片子,放入烧红的油锅去爆。一阵火候后,见糯米层膨胀凸突起来,即趁势捞出,沥油后,放入盘中,在油货上撒上一层用炒黄豆研成的粉末拌砂糖。牛舌子油货由于外层由黏米粉包装,一片一片的,互不粘捏,吃起来又香又甜,又脆又软,是一种可口的食品。坨子油货是空心的,凉了也不会塌陷。牛舌子油货虽说也会鼓起来,但靠的是黏米定型,凉了之后中间的糯米就塌了,区别就在糯米料中隐藏的秘密。但有些人就喜欢牛舌子油货,图个实在。特别是在早年的东乡,挖煤的窑工和跑船的船工,体力消耗大,就喜欢这种。昭村有个叫谭德隆的财主,就是靠爆牛舌子油货起家的,他家爆的牛舌子油货香甜可口,软硬兼存,远近闻名。谭家也因此聚了财,买了几亩田后成了财主。灯盏油货

灯盏油货有两种,都是攸州的特产,外地不见。一种是用米粉烤制的,中间放上一些豌豆,因形似旧时的油灯而得名,实际上属米果类。另一种是用黏米磨成水浆,淋一层在沾有热油的铁盏上,加一层萝卜、葱花等原料制成馅料,再用米浆覆盖,放入油锅内爆熟即食。这油货,与前一种,外形有几分相似,所以也称为灯盏油货,甚至在多数人眼里,这才是正宗的灯盏油货。吃起来很香,皮壳酥酥的,很松软,加上馅料中有盐分,很好吃。但凉了不好吃了。灯盏油货少说也有几百年历史,以前城乡都有,但要算城关西门下的最正宗。如今就剩西门下有几家,都是祖传的手艺。和坨子油货一样,灯盏油货也有秘诀。早几年,一块钱可以买好几个灯盏油货,现在一块一个还供不应求。那几个爆油货的人家,好像约好了似的,一天就爆那么多,去晚了不一定吃得到。番薯——漂洋而来的传奇薯的种类很多,早年攸州常见的是红薯和白薯。近年又有了黄心薯和红心薯等其它品种,红薯和白薯。近年又有了黄心薯和红心薯等其它品种,红薯和白薯种的人反而少了。名称也很多,东乡人直接称“薯”,北乡人称“番薯”,其它地方统称“红薯”。其中北乡人的说法最准确。甘薯,如同中国的丝绸和陶瓷,曾是南美国家严守的秘密。《金薯传习录》记述:明朝万历二十一年5月下旬,福建长乐州华侨陈振龙冒着生命危险将红薯从南美偷运到福州。清初由“客客人”引入攸州后,才广泛种植。攸州人口从清初的数万人迅速增长到嘉庆、道光年间的二十余万人,与“番薯”的高产密不可分。在攸州,薯除直接食用外,还有太多的吃法。搓成薯丝,和大米一道做成捞米饭,俗称“薯丝饭”,这是早年缺粮的吃法。将阴干糖化的白薯切成粗条晒干制成的薯丝膏,白生生,嚼而有甜,旧时农家,算得上讲究的土果子。红薯酒在早些年也很出名。而更多则是把薯用来做薯粉皮、薯片和薯糖。薯粉皮

薯粉皮是攸州农副产品中人人喜欢的土特产,传统制作一般包括磨薯粉、滤浆、荡浆、蒸浆、晾晒等几道工序。选取表面光滑,无病虫害,无青头的红薯或白薯,洗干净。传统磨粉有专用工具。一种是钉满了尖齿的擂钵磨,脸盆大小。还有一种是底部有钉满尖刺的铁皮的木框架。后来,有动力机械的“磨薯机”,更省时省力。滤浆类似做豆腐,将淀粉滤出来,沉淀之后就是生薯粉。荡浆、蒸浆和晾晒则类似做切面。将大块的粉皮切成菱形小块,就是粉皮,切丝则为粉丝。薯粉皮(丝)劲柔爽口、味道鲜美,还有祛病抗癌、健体养颜、延年益寿之功效,深受人们喜爱。可以直接煮着吃,也可以用来煮鱼和鸡。皇图岭的粉丝煮鱼很出名,而粉皮煮鸡则更美味,是攸州人家的传统菜式。还有一种吃法,将生薯粉调水直接下锅煎,佐以盐、辣椒末、葱花,说不出的好吃。黄蜡薯片

在攸州,薯片种类很多,最简单的是将红薯去皮切成薄片,用油爆至金黄色后上糖。薯片特别吃油,因此在过去,这时奢侈的吃法。最经济的是,将薯切片,过水焯熟晒干,用沙炒着吃。若和生花生米一起吃,还能吃出肉味来。最复杂的搞法是西乡的刮薯皮,又称“荡皮”,包含清洗、蒸煮、抖料、刮薯、剪片,烘焙、上霜、油爆或沙炒等工序,吃是好吃,就是太繁琐,看相也一般。既简单又好吃还好看的,要算黄蜡薯片。由于东部山区昼夜温差大,红薯含糖量高,加之煤炭方便,所以又是东乡的黄蜡薯片做得最好。先要选取个头大、没有物理损伤红薯或白薯(其它种类不宜采用),堆放在干燥地方收藏到1-2个月,待薯体内部淀粉大都转化为糖分后洗净,除去头尾蒂巴,烧大火蒸至熟透。然后去皮,用棉线切片、烘焙。烘焙必须用煤火,柴火有烟要不得。薯片烘干后,存放在干燥处,可保存6-7个月不会变质。因其像蜂蜡那么黄,所以叫作黄蜡薯片。很有嚼劲,越嚼越有味。东乡人家将烘干的薯片多次蒸软,再烘干,则更具韧性,可以扯得老长。一些小号红薯,歪歪扭扭,刨不得丝,刮不成片,蒸熟吃筋巴巴,喂猪又可惜,也可以拿来“黄蜡”,形状似猫屎,俗称“猫屎薯片”。吃起来甜而韧,腻牙腻齿,另有一种味道。薯糖

在水焯薯片及蒸薯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糖分留在锅内,把锅内剩水聚拢,和削下的红薯边角料一起熬,可成薯糖。旧时农家很少有人用砂糖,薯糖是重要糖类的替代品,是以往甜食的主要来源,也是“打”冻米糖的重要原料。

霉豆腐、霉豆渣和豆渣饼

霉豆腐,外地人称为腐乳,长沙人嫌弃“腐”与“虎”同音,改称“猫乳”。但都不如攸州的说法来得直接,来的形象。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叫阿岑的单身汉,跑长途买卖,平时生活很简单,每顿饭只要有块白豆腐就可以。有一年冬月,因同伴催的急,把吃剩下的豆腐随意一收便出了门。哪晓得一去就是半个月。回家那天,豆腐已长出了寸把长的毛。丢掉吧,有些舍不得,干脆沾点盐腌在酸菜坛子里,心想等毛退了看还吃不吃得。想不到数天后揭开坛子,一股异香扑鼻而来,轻咬一口,口味极佳。于是,阿岑不再去跑买卖,而是在家做起霉豆腐生意来。从此,人们的餐桌上多了一道开胃菜。做霉豆腐,攸州人称为霉霉豆腐,前一个“霉”字作动词用。时间在立冬和冬至之间。豆腐的水分不能过重,切成小坨,铺在稻草上,然后就是等待。在合适的气温、湿度的共同作用下,菌丝生长出来。接下来就是将来霉的豆腐坨粘上配料入罐封存。配料一般只用盐和辣椒灰,有些人家还加点五香粉增香。攸州人居家勤俭,味道鲜美而成本低廉的霉豆腐是居家必备的下饭菜,且家家会做,但公认皇图岭的霉豆腐历史最久、最好吃。究其缘由,一是皇图岭豆腐好,二是皇图岭的辣椒最出名。最主要的还是皇图岭毗邻醴陵、萍乡,很早就有繁华的墟场。南来北往的食客促使商家不断改进工艺,使得霉豆腐越做越好。做豆腐剩下的豆渣也可以“霉”。东乡的做法是将豆渣和上一些米粉,做成拳头大小的纺锤形,来霉后烤干。食用时切片,与黄豆、虾公辣椒一起炒,能吃出肉味来,是为豆渣饼。西南的渌田一带,则将豆渣团成小球,待来霉后做汤吃,也别有滋味。皇图岭还有个吃霉豆腐的故事。说的是很久以前,江西界头有个烧药罐子的老头,极好酒。每到皇图岭赶场,必到酒肆喝酒。但又舍不得花钱,每次只要一块霉豆腐送酒。一日,有人对他说:“你儿子在那边吃烹皮肉,你还在用霉豆腐送酒。”老头气得颈根鼓起:“这个败家子,索性要败一起败。店家,再来一块霉豆腐。”攸县豆腐

据说豆腐是淮南王刘安炼丹时无意发明的,先在刘氏王室流行。汉武帝元朔四年,场上定王子刘则被封为攸舆侯,豆腐也就随着刘则的来到,开始在攸州流传。至少在宋代,攸州便有较大规模的豆腐作坊。明清时期,攸县豆腐就作为一个行业兴盛起来,誉满三湘。旧时,攸州有句口头禅“有豆腐莫讲斋菜”,有两层意思:一是说餐桌上有了豆腐,就不要再去议论斋席的丰盛与否;二是豆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堪与荤菜媲美。据不完全统计,城乡现有大小豆腐加工点不下400处,从业人员数千。攸州豆腐在长沙、株洲倍受欢迎,还远销广州、深圳、北京、江浙等地。,作为极具“湘土气息”的10道菜之一,攸县豆腐在上海世博会上大放异彩。攸县豆腐至今沿用传统工艺,制作过程讲究,程序大体包括选料、浸泡、磨豆、滤浆、煮浆、点膏和成型。种类的区别在最后的成型阶段,但口味却已在前面的过程中决出了高下。攸州的豆腐师傅都是祖传父教,世代为之,其中的关键技术不会轻易示人,所以各家就有了各家的风味。攸县豆腐种类颇多,皇图岭的活豆腐和水豆腐、桃水的(千张)百叶豆腐、丫江桥的油豆腐、菜花坪的香干子豆腐、石羊塘镇的盐豆腐最具特色。另外还有将豆腐后期加工而来的絮豆腐和霉豆腐。絮豆腐

絮豆腐就是装有馅料的油豆腐。攸州人家将棉衣称为“絮衫”,做棉衣则称为絮“絮衫”。后一个“絮”字则是名词作动词用,是塞棉絮的意思。后来“絮”字被引申为“塞”的动作,装有馅料的油豆腐也就被称为絮豆腐。东乡的絮豆腐最有名。将新鲜豆腐用热油泡开,切一小口,塞入馅料。馅料一般采用猪肉末、鸡油、糯米粉以及酱油、胡椒、葱花等佐料。之后或清蒸、或油炸、或生炒,是重要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素菜类攸州地处丘陵地区,各种蔬菜可就地取材。旧时为应景储存,攸州人喜将素菜腌制、晒干。攸州有谚语“腌菜吃三年,泡菜品一春;腌菜撒把盐,泡菜重酸甜;不用油脂炒,省力又省钱”。攸县豆腐以其新鲜滑嫩、色泽温润、清香美味而颇受欢迎,至今已形成攸县豆腐产业链。皇图岭豆腐成功申报为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攸县豆腐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魔芋

魔芋,攸州各地都有种植,东乡则更常见一些。它不占大面积土地,喜阴,长在圆头地角,又不需很多肥料,不易生虫病,是攸州农家园地里半野生状态下的一种作物。魔芋的传统做法是:将魔芋块茎洗净,在专用的魔缸里磨浆(农家少量的用粗糙的砖、瓦也能磨),大约1公斤魔芋块茎磨成7公斤水浆。将水浆倒到锅里,在火上熬,边熬边搅成糊状,加放石灰水,待呈淡青色凝膏状即可。冷却后切成豆腐块,又在锅里煮熟便可作菜食品。做菜时与煮豆腐片一样的做法。魔芋本身有微毒,经过制作又是美食,滑嫩柔韧,口味别具,有清肠作用,倍受到现代人的推崇。

牛皮豆子

牛皮豆子是东乡的特色菜,鸾山尤盛。选取优质黄豆,入锅油炒,至豆皮爆裂,加辣椒末炒香,添水煮沸,佐以盐、蒜苗后旋即出锅。牛皮豆子外层柔韧,似牛皮,极有口感。内核又保留焦脆,咀嚼之时,隐约有声,是佐酒名菜。牛皮豆子烹饪程序看似简单,却最考验厨师的火候功夫,少一分,韧性不足,多一分,则内核散尽,索然无味。覆菜和坛子菜

覆菜又称腌菜,是攸州城乡最常见的蔬菜加工收藏方法。将剔除腐枝烂叶的新鲜蔬菜洗净,置于阳光下晒至半干后,切碎上盐(也可不用刀切,整蔸入坛)装进腌菜坛里。从坛子底层起,将蔬菜逐层填入,逐层夯实后,用稻草塞满坛口,倒置放入盛有凉白开水的盆中,或在专用腌菜坛子上覆盖坛口,周边灌水密封。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多种氨基酸和谷氨酸逐渐生成,月余后酸香微甜的覆菜便可食用了。覆菜可以直接炒食,也可做汤,还是制作扣肉的重要佐料。“酸水辣椒水晶葱,蒜头黄瓜萝卜条,色香味美口感好,罐子泡菜称佳肴。”泡菜与腌菜有同工异曲之别,但制作方法都比较简便,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腌菜忌水入腌缸内,否则会变质腐烂。泡菜则必须用冷却后的开水,加入适量糖汁和盐,倒进肚大口小的专用的泡菜坛子,然后分门别类放进辣椒、大蒜子、葱头、黄瓜、萝卜、刀豆一类的原材料,入坛泡制10天半月便可食用。虾公辣椒

虾公辣椒即白辣椒,但又略有不同。虾公辣椒须用霜降季节的扯蔸青椒,入锅水焯一下,置于晒坪或篾笪上,日晒夜露3~4天,干燥后收藏。因其歪歪扭扭,形似大虾而得名“虾公辣椒”。白辣椒干后食用,有微辣又有微甜,爽齿且有点嚼味,可做多种佳肴。挑选嫩椒用油盐清炒,脆爽香口,很是开胃。挑选老一些的切碎和蛋皮做成白辣椒蛋皮,和鱼干做成白辣椒干鱼,和虾米及大虾公做白辣椒干虾,和肉片、鸡丁做成白辣椒炒肉、白辣椒炒鸡,味道比鲜椒做成的更多一种鲜美味。旧时,农家常用白辣椒切成圈状,伴黄豆炒,香脆咸辣,是送酒下饭佳品。如今,人们将花生米、虾公辣椒、晒肉一起炒,则更是美妙。结束语民以食为天,食又分无味。穷则思饱,富则思味。无味调和,则有舌尖上的美感,幸福感遂油然而生。因此说,人类对食物与味道的不懈努力,就是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是祖先留给了我们的珍贵财富,也是八十万攸州人永远挥之不去的情怀。今天攸州社会繁荣,经济发达,物埠民富,让我们秉承祖先敢于进取、敢为人先的品质,创造出更加文明、更加健康、更加丰富、更具影响力的攸州饮食文化,为建成“美丽攸州”,成就“湘东明珠”而不懈努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