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一建考前冲刺 | 建筑实务30个核心知识总结点!(上)

一建考前冲刺 | 建筑实务30个核心知识总结点!(上)

时间:2020-10-01 07:53:29

相关推荐

一建考前冲刺 | 建筑实务30个核心知识总结点!(上)

距离一级建造师考试仅剩4

考生们都在紧张的备考冲刺状态

这一阶段,做好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是相当重要的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

一级建造师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的30个核心知识点汇总

上半部分

01

建筑物的分类

建筑分类方式

1. 按建筑物的用途通常可以将建筑物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2.按层数和高度分类

(1)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1~3层-低层;4~6层-多层;7~9层-中高层;≥10层-高层。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

其它民用建筑,小于等于24m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不包括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

(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住宅按照27m和54m、公共建筑按照24m和50m划分为三等(单多层、高二、高一)。

3.建筑高度的计算

坡屋面——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同一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取其中最大值。

局部突出屋顶的了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4. 建筑层数应按建筑的自然层数计算,下列空间可不计入建筑层数:

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髙度不大于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

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

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

02

水泥的性能和应用

一、常用水泥的技术要求

1. 水泥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国标规定,六大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0h。

2.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施工中必须使用安定性合格的水泥。

3. 国标规定,采用胶砂法来测定水泥的3d和28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根据测定结果来确定水泥的强度等级。

4. 水泥的其他技术要求包括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的细度及化学指标。

二、常用六大水泥的划分及技术要求

1. 一组水泥(早强型):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无防水要求养护7d,有防水要求养护14d。

2. 二组水泥(晚强型):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和复合水泥。无防水要求养护14d,有防水要求养护21d。

三、常用六大水泥的合理选用

1.普通混凝土

(1)在普通气候环境中的混凝土,优先选用普通水泥;

(2)在干燥环境中的混凝土,优先选用普通水泥;

(3)厚大体积的混凝土,优先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

(4)在高湿度环境中或长期处于水中的混凝土,优先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

2.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

(1)要求快硬早强的混凝土,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

(2)高强混凝土,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

(3)严寒地区的露天混凝土,寒冷地区的处于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优先采用普通水泥;

(4)严寒地区处在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优先采用普通水泥(≧42.5级);

(5)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优先采用普通水泥、火山灰水泥;

(6)有耐磨性要求的混凝土,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

(7)受侵蚀介质作用的混凝土,优先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

03

建筑钢材的性能和应用

一、钢结构用钢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钢板材包括钢板、花纹钢板、建筑用压型钢板和彩色涂层钢板等。钢板规格表示方法为宽度×厚度×长度(单位为mm)。

钢板分厚板(厚度>4mm)和薄板(厚度≤4mm)两种。

二、钢管混凝土结构用钢管可采用直缝焊接管、螺旋形缝焊接管和无缝钢管。由施工单位自行卷制的钢管,其钢板必须平直,不得使用表面锈蚀或受过冲击的钢板并应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1. 常用热轧钢筋的品种有:HPB300、HRB335、HRB400;

2. 国标规定,有较高要求的抗震结构适用的钢筋牌号应在带肋钢筋牌号后加E(例如:HRB400E、HRBF400E),该类钢筋除应满足以下要求外,其他与相对应的已有牌号钢筋相同:

(1)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不小于1.25(强屈比);

(2)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设计中规定的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不大于1.30(超屈比);

(3)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于9%。

四、建筑钢材的拉伸性能

1. 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其中力学性能是钢材最重要的使用性能,包括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疲劳性能等。工艺性能表示钢材在各种加工过程中的行为,包括弯曲性能和焊接性能等。

2. 反映建筑钢材拉伸性能的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屈服强度是结构设计中钢材强度的取值依据。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强屈比)是评价钢材使用可靠性的一个参数。强屈比愈大,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越大,安全性越高。

3. 钢材在受力破坏前可以经受永久变形的性能,称为塑性。在工程应用中,钢材的塑性指标通常用伸长率表示。伸长率越大,说明钢材的塑性越大。

五、冲击性能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它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在负温下使用的结构,应当选用脆性临界温度较使用温度为低的钢材。

04

混凝土的技术性能

一、混凝土的强度

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下,养护到28d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为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以fcu表示,单位为N/mm2或MPa。

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与强度等级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或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以fcu,k表示。

3.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

轴心抗压强度的测定采用150mm×150mm×300mm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试验表明,在立方体抗压强度fcu=10~55MPa的范围内,轴心抗压强度fc=(0.70~0.80)fcu。

4.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混凝土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20~1/10,且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比值有所降低。

二、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抗渗、抗冻、抗侵蚀、碳化、碱骨料反应及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等性能,这些性能均决定着混凝土经久耐用的程度。抗渗性分为P4、P6、P8、P10、P12和>P12共六个等级;抗冻性分为:F50、F100、F150、F200、F250、F300、F350、F400和>F400共九个等级。

05

砌体结构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一、块体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1. 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适用于承重部位。

2. 烧结空心砖主要用于框架填充墙和自承重隔墙。

3. 蒸压砖不能用于长期受热200℃以上,受急冷急热或有酸性介质腐蚀的建筑部位。

4. 混凝土砖可直接替代烧结普通砖、多孔砖用于各种承重的建筑墙体结构中。

二、砂浆的种类

砂浆按成分组成,通常分为水泥砂浆、混合砂浆和专用砂浆。

1. 水泥砂浆强度高、耐久性好,但流动性、保水性均稍差,一般用于防潮层下的砌体或对强度有较高要求的砌体。

2. 混合砂浆以水泥、砂和水为主材,并加入石灰膏、电石膏、黏土膏;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且流动性、保水性均较好,易于砌筑,是一般墙体中常用的砂浆。

3. 专用砂浆分为砌块专用砂浆和蒸压砖专用砂浆两类。

三、砂浆的强度等级

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块,标养28d。一组3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1. 应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砂浆立方体试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1MPa;

2. 当三个测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及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3. 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15%时,则该组无效。

06

建筑保温材料

一、保温材料的分类

绝热材料、保温材料、高效保温材料。

二、影响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因素

1. 材料的性质(导热系数直接相关);导热系数以金属最大,非金属次之,液体较小,气体更小。

2. 表观密度与孔隙特征;表观密度小的材料,导热系数小。孔隙率相同时,孔隙尺寸越大,导热系数越大。

3. 湿度;材料吸湿受潮后,导热系数就会增大。

4. 温度;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 热流方向。热流平行于纤维,保温差,热流垂直于纤维,保温好。

三、常用保温材料

1.聚氨酯泡沫塑料

按照成型方法又分为喷涂型硬泡聚氨酯和硬泡聚氨酯板材。喷涂型硬泡聚氨酯按其用途分为I型、Ⅱ型、Ⅲ型三个类型,分别适用于屋面和外墙保温层、屋面复合保温防水层、屋面保温防水层。

2.改性酚醛泡沫塑料

广泛应用于防火保温要求较高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

3.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具有重量轻、隔热性能好、隔声性能优、耐低温性能强的特点,还具有一定弹性、低吸水性和易加工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外保温和屋面的隔热保温系统。

4.岩棉、矿渣棉制品

优良的绝热性、使用温度高、防火不燃、较好的耐低温性、长期使用稳定性、吸声、隔声、对金属无腐蚀性等。

5.玻璃棉制品

玻璃棉毡、卷毡、板主要用于建筑物的隔热、隔声等;玻璃棉管套主要用于通风、供热供水、动力等设备管道的保温。玻璃棉制品的吸水性强,不宜露天存放,室外工程不宜在雨天施工,否则应采取防水措施。

07

土、石方开挖

一、开挖原则: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二、浅基坑的开挖要求

1. 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及时修整,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宽度和标高;

2. 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30cm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结合人工挖掘修整。使用铲运机、推土机时,保留土层厚度为15~20cm,使用正铲、反铲或拉铲挖土时为20~30cm;

3. 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在基坑四周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底以下500mm,以利挖方进行。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础(包括地下水位线下回填)施工完成。

三、深基坑的开挖要求

在深基坑土方开挖前,要制定土方工程专项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要对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及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监测和保护。

1. 深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主要有放坡挖土、中心岛式(也称墩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前者无支护结构,后三种皆有支护结构;

2. 分层厚度宜控制在3m以内;

3. 采用土钉墙支护的基坑开挖应分层分段进行,每层分段长度不宜大于30m。

四、岩石基坑开挖

1. 岩石基坑应采取分层分段的开挖方法,遇不良地质、不稳定或欠稳定的基坑,应采取分层分段间隔开挖的方法,并限时完成支护。

2. 岩石的开挖宜采用爆破法,强风化的硬质岩石和中风化的软质岩石,在现场试验满足的条件下,也可采用机械开挖方式。

4. 爆破开挖宜先在基坑中间开槽爆破,再向基坑周边进行台阶式爆破开挖。

5. 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基坑,基坑爆破开挖应采取静力爆破等控制振动、冲击波、飞石的爆破方式。

08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一、锤击沉桩法

1. 施工程序: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校正→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沉桩→送桩→收锤→切割桩头。

2. 施工要求:

(1)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可起吊,达到100%后方可运输和打桩。

(2)单节桩采用两支点起吊时,吊点距桩端宜为0.2L(桩段长)。吊运过程中严禁采用拖拉取桩方法。

(3)接桩接头宜高出地面0.5~1m。接桩方法分为焊接、螺纹接头和机械啮合接头等。

(4)沉桩顺序应按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先密后疏的次序进行。对于密集桩群应控制沉桩速率,宜从中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5)锤击桩终止沉桩标准

1)终止沉桩应以桩端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控制为辅;当桩终端达到坚硬,硬塑黏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土及风化岩时,可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控制为辅;2)贯入度达到设计要求而桩端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阵,按每阵10击的贯入度不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予以确认。

二、静力压桩法

1. 施工前进行试压桩,数量不少于3根。

2. 采用静压桩的基坑,不应边挖桩边开挖基坑。

3. 焊接、螺纹接桩时,接头宜高出地面0.5~1m;啮合式、卡扣式、抱箍式方法接桩时,接头宜高出地面1~1.5m。

4. 先深后浅、先长后短、先大后小、避免密集,从中间向四周进行;场地狭长时,从中间向两端对称进行;沿建筑物长度线方向进行。

5. 同一承台桩数大于5根时,不宜连续压桩。密集群桩区的静压桩不宜24h连续作业,日停歇时间不宜少于8h。

6. 静压桩终止沉桩标准:

(1)静压桩应以标高为主,压力为辅。摩擦桩应按桩顶标高控制;端承摩擦桩,应以桩顶标高控制为主,终压力控制为辅;端承桩应以终压力控制为主,桩顶标高控制为辅;

(2)终压连续复压时,对于入土深度大于或等于8m的桩,复压次数可为2~3次,入土深度小于8m的桩,复压次数可为3~5次;

(3)稳压压桩力不应小于终压力,稳压时间宜为5~10s。

09

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一、浇筑方案:浇筑方案可以选择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方式,保证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多点同时浇筑。

二、振捣:应采取振捣棒振捣。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三、养护: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涂层的完整状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四、防裂技术措施:宜采取以保温保湿养护为主体,抗放兼施为主导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1. 温控指标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混凝土浇筑体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50℃;覆盖养护或带模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5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里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结束养护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温点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当有可靠经验时,降温速率要求可适当放宽。

2.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要求。

3. 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合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如降低拌合水温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等。

4. 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验证。

5. 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

6. 大体积混凝土配制可掺入缓凝、减水、微膨胀的外加剂,及时覆盖保温保湿材料进行养护,并加强测温管理;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留置变形缝、后浇带或采取跳仓法施工,控制结构不出现有害裂缝;结合结构配筋,配置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10

主体结构模板工程

一、模板的类型及适用范围

1. 木模板:优点是较适用于外形复杂或异形混凝土构件及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工程;缺点是制作量大,木材资源浪费大等;

2. 组合钢模板:优点是轻便灵活、拆装方便、通用性强、周转率高等;缺点是接缝多且严密性差,导致混凝土成型后外观质量差;

3. 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与组合钢模板比,其特点为自重轻、用钢量少、面积大、模板拼缝少、维修方便等;

4. 大模板:特点是以建筑物的开间、进深和层高为大模板尺寸,由于面板为钢板组成,其优点是模板整体性好、抗震性强、无拼缝等;缺点是移动安装需起重机械吊运;

5. 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所用胶合板为高耐气候、耐水性的I类木胶合板或竹胶合板。优点是自重轻、板幅大、板面平整、施工安装方便简单等;

6. 早拆模板体系:在模板支架立柱的顶端,采用柱头的特殊构造装置来保证国家现行标准所规定的拆模原则前提下,达到尽早拆除部分模板的体系。优点是部分模板可早拆,加快周转,节约成本;

7. 其他还有滑升模板、爬升模板、飞模、模壳模板、胎模及永久性压型钢板模板和各种配筋的混凝土薄板模板等。

二、模板工程设计的主要原则

1. 实用性;

2. 安全性: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施工中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塌;

3. 经济性。

三、模板工程安装的要点

1. 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底座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

2.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润湿,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3.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的隔离剂;

4.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5. 模板安装应与钢筋安装配合进行,梁柱节点的模板宜在钢筋安装后安装;

6. 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四、模板的拆除

1. 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承重模板)(同条件养护试块)

板:长度≤2m,强度≥50%;8m≥长度>2m,强度≥75%,长度>8m,强度≥100%。

梁、拱、壳:长度≤8m,强度≥75%;长度>8m,强度≥100%。

悬臂构件:强度≥100%。

2. 侧模的拆除要求: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墙的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即可拆除。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2,即可拆除。

3. 模板拆除的顺序:一般按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的拆模顺序进行。

4. 快拆支架体系的支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拆模时应保留立杆并顶托支承楼板,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可取构件跨度为2m的规定确定。

11

主体结构钢筋工程

一、混凝土结构用的普通钢筋种类:热轧钢筋和冷加工钢筋。热轧钢筋按屈服强度分为300级、335级、400级和500级。

二、钢筋的性质:钢筋的延性通常用拉伸试验测得的伸长率表示。钢筋伸长率一般随钢筋(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降低。钢筋冷弯是考核钢筋的塑性指标,也是钢筋加工所需的。钢筋冷弯性能一般随着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降低。低强度热轧钢筋冷弯性能较好,强度较高的稍差,冷加工钢筋的冷弯性能最差。钢材的可焊性常用碳当量来估计。可焊性随碳当量百分比的增高而降低。钢筋的化学成分中,硫、磷为有害物质,应严格控制。

三、钢筋代换原则:等强度代换或等面积代换。当构件配筋受强度控制时,按钢筋代换前后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或同钢号钢筋之间的代换,按钢筋代换前后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前后应进行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四、钢筋连接:焊接、机械连接、绑扎连接

1. 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构件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纵向钢筋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五、钢筋加工

1. 钢筋加工包括调直、除锈、下料切断、接长、弯曲成型等;

2. 钢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调直。当采用冷拉调直时,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及R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3. 钢筋除锈:一是在钢筋冷拉或调直过程中除锈;二是可采用机械除锈机除锈、喷砂除锈、酸洗除锈和手工除锈等。

六、钢筋安装(柱、梁、板)

1. 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子纵向钢筋内侧。

2. 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

3. 墙(包括水塔壁、烟囱筒身、池壁等)的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4m(钢筋直径≤12mm)或6m(直径>12mm)或层高加搭接长度,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m,以利绑扎。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4. 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

5.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6. 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

12

施工缝和后浇带

一、施工缝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宜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 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高超过1m),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3. 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 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

5. 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 双向受力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钢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7.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3)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刷一层水泥浆(可掺适量界面剂)或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二、后浇带

1. 后浇带通常根据设计要求留设,并保留一段时间(若设计无要求,则至少保留28d)后再浇筑,将结构连成整体。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14d的湿润养护。后浇带接缝处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

2. 后浇带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28d后再施工;

(2)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两侧混凝土;

(3)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13

主体混凝土的养护

1. 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大类。现场施工一般为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又可分覆盖浇水养护、薄膜布养护和养生液养护等;

2. 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

3. 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 当采用塑料薄膜布养护时,其外表面全部应覆盖包裹严密,并应保护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 采用养生液养护时,应按产品使用要求,均匀喷刷在混凝土外表面,不得漏喷刷;

6.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等。

【例题】现场施工混凝土一般为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包括。

A.覆盖浇水养护

B.薄膜布养护

C.养生液养护

D.标准养护

E.蒸汽养护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工程。自然养护包括覆盖浇水养护、薄膜布养护和养生液养护。

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一、施工准备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应制定专项方案,内容宜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进度计划、施工场地布置、预制构件运输与存放、安装与连接施工、绿色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应急预案等。

二、预制构件存放的要求

1. 预制构件多层叠放时,每层构件间的垫块应上下对齐;预制楼板、叠合板、阳台板和空调板构件宜平放,叠放层数不宜超过6层;

2. 预制柱、梁等细长构件应平放,且用两条垫木支撑;

3. 预制内外墙板、挂板宜采用专用支架直立存放,构件薄弱部位和门窗洞口应采取防止变形开裂的临时加固措施。

三、预制构件安装要求

1.预制柱安装要求

(1)宜按照角柱、边柱、中柱顺序进行安装,与现浇部分连接的柱宜先行安装。

(2)预制柱的就位以轴线和外轮廓线为控制线,对于边柱和角柱应以外轮廓线控制为准。

(3)就位前,应设置柱底调平装置,控制柱安装标高。

(4)预制柱安装就位后应在两个方向设置可调节临时固定支撑,并应进行垂直度、扭转调整。

2.预制剪力墙板安装要求

(1)与现浇部分连接的墙板宜先行吊装。其他宜按照外墙先行吊装的原则进行吊装。

(2)就位前,应在墙板底部设置调平装置。

(3)当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浆锚搭接连接时,夹芯保温外墙板应在保温材料部位采用弹性密封材料进行封堵;墙板需要分仓灌浆的,采用坐浆料进行分仓;多层剪力墙采用坐浆材料时,应均匀铺设,厚度不宜大于20mm。

(4)墙板以轴线和轮廓线为控制线,外墙应以轴线和轮廓线双控制。

3.预制梁和叠合梁、板安装要求

(1)安装顺序应遵循先主梁、后次梁,先低后髙的原则。

(2)安装前,应复核柱钢筋与梁钢筋位置、尺寸,对梁钢筋与柱钢筋位置有冲突的,按设计单位确认的技术方案调整。

(3)安装就位后应对水平度、安装位置、标高进行检查。

(4)叠合板吊装完成后,对板底接缝高差及宽度进行校核。当叠合板底部接缝高差不满足要求时,应将构件重新起吊,通过可调支托进行调节。

(5)临时支撑应在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

15

地下卷材防水层施工

卷材防水层

1. 卷材防水层宜用于经常处于地下水环境,且受侵蚀介质作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

2. 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工;冷粘法、自粘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5℃,热熔法、焊接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10℃;

3. 卷材防水层应铺设在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上。用于建筑地下室时,应铺设在结构底板垫层至墙体防水设防高度的结构基面上;用于单建式的地下工程时,应从结构底板垫层铺设至顶板基面,并应在外围形成封闭的防水层;

4. 卷材防水层的基面应坚实、平整、清洁、干燥,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45℃坡角,其尺寸应根据卷材品种确定。并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当基面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

5. 在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铺设卷材加强层,如设计无要求时,加强层宽度宜为300~500mm;

6. 结构底板垫层混凝土部位的卷材可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施工,侧墙采用外防外贴法的卷材及顶板部位的卷材应采用满粘法施工。铺贴立面卷材防水层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

7. 铺贴双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8.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采用热熔法施工应加热均匀,不得加热不足或烧穿卷材,搭接缝部位应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

9. 采用外防外贴法(卷材直接与外墙外侧粘接)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先铺平面,后铺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

10. 采用外防内贴法(卷材直接与外墙保护墙内侧粘接)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先铺立面,后铺平面;铺贴立面时,应先铺转角,后铺大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