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打仗冲在最前面的不容易死 为何最后的容易死 道理其实很简单

打仗冲在最前面的不容易死 为何最后的容易死 道理其实很简单

时间:2019-02-22 19:20:07

相关推荐

打仗冲在最前面的不容易死  为何最后的容易死 道理其实很简单

在现代影视剧中,特别是近代抗日战争影视剧中,某些无良导演为了博取眼球,把悲壮的抗日战争片拍成了搞笑片、吐槽片,甚至一度影响到未成年少年,导致部分未成年,纷纷把战争当儿戏,年仅十岁不到的孩童,天天叫嚷着打仗!

除了影响到未成年之外,也影响到了部分成年人,比如今天所说的一个比较常识性的问题,有人在网上曾提出过这么一个问题:打仗冲锋之时,为什么都是一股脑的往前冲?

稍微懂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行军打仗之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真实的情况是,当指战员发动冲锋命令之时,一个班会迅速转变成三角队形,一个班变成三个小组。

单兵与单兵之间的作战距离往往是10米左右,两个小组的作战距离差不多在15-20米左右,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要求班组之间,在作战之时可以用手语进行沟通和指挥。

第二个则是攻击敌军阵地之时,如敌军丢过来一颗手榴弹或者一发炮弹(迫击炮弹),不会同时报销两个班。大体原则是,一个小组三个人,一般都是由一名老兵带领两个新兵形成战斗力。

一切行动均要听从老兵指挥,这也是我军从建军到现代一直强调的纪律问题,在部队,老兵都是其到带头作用,这一点在各国军队中都是如此,像日军拼刺刀之时,同样会组成三角队形,一名老兵带领一名新兵。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部分日军枪上挂着日军军旗(旭日旗),枪上能够挂此旗的一般都是老兵,战斗打响之后,新兵迅速向老兵靠拢,并快速形成有效战斗力。

在连队吹响冲锋的号角的时候,班组与班组之间,就会按照原先训练的模式进行冲锋,并非是一股脑的大喊大叫着去冲锋,如果真是这样,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拥有重武器的美军,早已打败解放军。

前面战士以战术行动,后面重火力机枪手牵制敌军火力,等到前面战士占领有利于射击地形后,机枪手在前者的掩护下继续前进,依次递进行动,直到占领敌军阵地。

从而也造成了,冲在最前面的士兵,往往有重火力的掩护,不容易牺牲,而后来的士兵则由于火力掩护不够,或者被敌军火力压制,容易牺牲的原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