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以茶代酒”原来起源于三国时期

“以茶代酒”原来起源于三国时期

时间:2021-03-12 06:02:53

相关推荐

“以茶代酒”原来起源于三国时期

中华民族是礼义之邦,素有“以茶代酒”的习俗,每逢宴饮,不善饮酒或不胜酒力者,往往会端起茶,道一句“以茶代酒”,以尽礼数,既推辞摆脱了饮酒,又不失礼节,而且极富雅意。这样广为流传的故事到底从何而起呢?

东汉末年,东吴孙权去世后,传位于子孙亮,后宫廷政变,孙亮之兄孙休上了台。孙休临终时,遗诏让自己的儿子做接班人,并命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做“顾命”大臣,辅佐幼主。

哪知孙休尸骨未寒,这二位“顾命”大臣却没有“按既定方针办”,嫌孙休儿子太小,改立了二十三岁的“长君”孙皓,他是孙休的侄子。

孙皓初登王位,抚恤民情、开仓赈贫,深受黎群爱戴。后来孙皓过惯了帝王奢侈的生活后,就开始变的专横跋扈、残暴无度、沉迷酒色。他不满足祖父孙权已建的皇宫太初宫,大兴土木建成了更为宏伟的昭明宫。《建康实录》记载:孙皓“攘诸营地,大开苑囿,起土山做楼观,加饰珠玉,制以奇石······引后湖水激流入宫内,巡绕堂殿,穷极技巧。”孙皓在皇宫里纵情放任,昼夜摆宴,醉酒无度。

有一次,孙皓在宴会上强行规定在座的人,至少都得喝酒七升。每次斟满杯后,举杯一饮而尽,喝不下去就硬灌。当时韦曜也参加了宴会。韦曜原名韦昭,因避开晋国皇帝司马昭讳,晋人将韦昭改写为韦曜。韦曜博学善文,官至侍中、领国史,受命撰《吴书》。他受到后主孙皓的宠信,但不会喝酒,酒量不过二升。孙皓对他特别优待,暗中赐给他用茶代替酒。不会喝酒的韦曜居然和群臣一样干杯,喝“酒”七升,其实,韦曜杯里是茶而不是酒,是以茶代酒。

这足见孙皓对韦曜的敬重以及偏待。可惜最后,耿直磊落的韦曜碰到的是个嗜酒如命、贪图享受的平庸幼稚糊涂之主。孙皓竟把宴会演变成了“过家家”。“皓每于会,因酒酣,辄令侍臣嘲虐公卿,以笑为乐。”韦曜认为这样下去,“外相毁伤,内长有恨”,但是彻底堕落的孙皓不听韦曜的劝阻,最终,公元273年,韦曜彻底激怒了孙皓,把他打入天牢,不久便被处死了。公元280年,吴国为西晋所灭,孙皓也做了俘虏。被遣送到了洛阳,受封的爵位是“归命侯”。最终四年后病故于洛阳,时年42岁。

在历史的推进中,孙皓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他的以酒误国,还有这样一个优雅的“以茶代酒”的典故。这便是“以茶代酒”的来源,看完是不是长知识了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