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盛世大唐玉器:汉代后的又一巅峰!

盛世大唐玉器:汉代后的又一巅峰!

时间:2023-04-05 04:11:56

相关推荐

盛世大唐玉器:汉代后的又一巅峰!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一个低潮时期,造成玉器衰落的原因很多,一方面这一时期政局动荡,战乱不息,经济萧条,俭葬之风较为盛行;另一方面金银器和瓷器的异军突起以及儒家独尊的地位的丧失等,也对玉器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时期考古发现的玉器很少,仅在河南洛阳曹魏墓,陕西华阴晋墓,江苏南京象山、郭家山、宝贵山等地的东晋墓,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及江西南昌市郊和安徽芜湖地区的南北朝时期墓葬中有少量出土,主要种类有高柄玉杯、玉耳杯、玉盏、蝉形唅、玉辟邪、玉猪、浮雕凤纹带钩、鸡心佩、珩形佩,其造型、工艺和艺术风格大多是继承汉代传统。

三国魏玉杯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佛教信仰与传统艺术的不断融合,东晋以后有玉石造像的习俗颇为盛行,据文献记载,东晋建立瓦棺寺,三绝之一就有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玉人像(观音像)。总之,东汉以后中国古代玉器虽跌入低谷,但就发现的玉器来看,仍可说明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长期以来一直占主导地位的礼玉和葬玉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而装饰玉器则渐渐成为玉器的主流。

1965年江苏省南京市富贵山东晋墓出土玉佩

统一的隋王朝在南北朝废墟上仅仅统治了37年,文化艺术方面基本保持着前代的传统。隋代墓葬目前发现较少,玉器发现更为少见。1957年发掘的贵族少女李静训墓中出土有数件玉器,使我们能一窥隋代玉制品的风貌。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件镶金玉盏,白玉质,卷唇敛腹假圈足,内外口沿镶一周金边,通体光素无纹,形制简朴,抛光细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另外,还有玉兔和玉钗各一件,均为白玉质,玉兔尖嘴大耳,昂首挺胸,四肢前趴作卧伏状,腹部横穿一孔可供佩系;玉钗双股,剖面圆形,下端尖细,是当时妇女的发髻装饰。总之,就目前发现的玉材来看,隋代玉器尚徘徊在魏晋以来的低谷之中,未有多少创新。

贵族少女李静训墓 镶金与盏

唐代墓葬中出土的玉器较少,在河南偃师杏园村李存墓中出土有两件象生玉器和四件玉石器皿,陕西礼泉县兴隆村越王李贞墓中出土有十件玉饰,北京丰台史思明墓出土有玉册和山形玉饰等,广东韶关罗源洞张九龄墓和张九臬墓出有玉猪、玉棒等,另在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吉林敦化县六顶山渤海国贞惠公主墓也有少量玉器出土。1970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文物窖藏中出土了一批精美玉器,这是目前一次性出土唐代玉器数量最多的事例,计有玉带十副,镶金白玉镯两对,八瓣花形玉杯、玉杵、方玉各一件,另外还有兽首玛瑙杯、玛瑙臼、水晶杯、玻璃碗及蓝宝石、黄晶等制品。然而轰动一时的并非这些玉石精品,而是该窖藏出土的270多件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金银器。唐代金银细工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玉雕工艺的更新,但不容否认的是,它也在许多领域取代了原先玉器的地位,这可能是唐代玉器数量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唐代传世玉器在民间多有流传,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有大量的收藏。

唐代玉扳指

唐代玉器使用的玉料以白玉为主,此外还有一部分是青玉、玛瑙等玉料。根据唐代出土玉器与传世玉器的情况,唐代玉器可划分为装饰玉器、玉器器皿、象生玉器、礼玉、刻字玉册等主要品种。

唐代飞天玉器

唐代装饰玉器中较为多见的是玉步摇,这是一种头饰玉片,玉片上有镂雕精细的花鸟纹饰。

金镶玉 步摇

另一类常见的是玉带,又称玉带板,为革带上的玉饰片。一条完整的革带应由鞓、銙、铊尾和带扣四部分组成,最初用途是受环以悬物,后来逐渐演变成纯粹的装饰品。

何家村窖藏出土玉带

唐代有严格的用玉制度,以玉为最贵,只有皇帝、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佩戴玉,其中佩戴的数量从7至13不等,等级愈高,数量也愈多。《新唐书·车服志》载:“以紫为三品之服,服金玉带十三;深绿色为四品之服,金带十三;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十;深绿为六品之服,江绿为七品之服,皆银带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皆瑜石带八;黄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铜带七。”这项记载与考古发现基本吻合。

唐朝穿戴玉带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中极为辉煌的时期,在艺术方面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唐代艺术一方面继承了秦汉以来的优良传统,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将中国文化广泛传播的同时,也融合了外来文化之长处,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创造出了一幅全新的面貌。这一点除了在唐代金银器的造型、纹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外,在唐代玉器器皿上也有充分的表现,例如兽首玛瑙杯等。

兽首玛瑙杯

唐代的象生玉器开始呈现世俗化倾向,具体表现就是生活气息的逐渐渗入,写实性强,不掺杂有夸张色彩,这与汉代象生玉器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情调有了明显的区别。

唐代白玉浅浮雕云龙纹璧

传统的礼玉在唐代史料上虽偶有记载,但也已彻底失去了以往辉煌的地位,成为一种象征品而已。在传世品中有件唐代白玉浅浮雕云龙纹璧,直径9.6厘米,孔径3.7厘米,两面内、外缘各有一周阴刻弦纹,正面琢一盘旋的龙纹,龙头生有双角,上唇上翘,眼后有髯,下唇有须,龙身遍饰鳞纹,腿部关节处有翼,背上起脊,头尾间雕一火焰宝珠,龙张牙舞爪,毛发飘拂,极有动感,璧背面雕饰对称的四朵如意形云纹,云头中央以阴线刻,各琢一扇形图案。这件玉璧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标志着中国古代传统的云龙纹饰,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至唐代已基本定型,为后世云龙图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洛阳出土哀帝玉册

唐代高级贵族常以名贵的玉石作哀册或谥册,临潼西泉乡惠昭太子李宁墓中就发现有玉质哀册,在洛阳也曾出土汉白玉质的哀帝玉册。出土数量最大的应属北京丰台唐史思明墓,该墓共出土玉册计44枚,汉白玉质,包括哀册和谥册各一套,玉册均做长条形,长28.4~28.6厘米,宽2.8~3.2厘米,厚1.2~2.1厘米,每册均刻字,行书体,字口填金,上下两端有供穿缀的小孔。史思明墓所出土的大量玉册,对我们了解唐代玉册制度有很大的帮助。

唐代近300年的统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局相对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流频繁,创造了灿烂辉煌、举世瞩目的唐代文化,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唐代玉器,从数量上来说虽然不多,但从质量上来看却令人不得不发出“件件是精品”的感慨。唐代玉器品种、风格都有了新的发展,精湛的雕琢技艺,新颖的设计构思,独特的造型艺术,标志着中国古代玉器已走出魏晋以来的低谷,开始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在继承传统玉雕的基础上融合了同时代金银细工、雕塑绘画的某些表现手法,并吸收了中亚、西亚等地艺术中的新鲜血液,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开了一代玉雕新风,对后世玉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玉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