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教育家傅雷:我没有好父母 我如何做个好父母?

教育家傅雷:我没有好父母 我如何做个好父母?

时间:2024-03-29 17:13:45

相关推荐

教育家傅雷:我没有好父母 我如何做个好父母?

“我女儿总是哭哭啼啼,烦死我了!”

有位妈妈谈到自己女儿时这样说。她女儿三岁,喜欢哭,满足了她也不管用,非要妈妈抱着哄不可。妈妈不胜其烦,只要看到女儿哭着走近她想和她亲近,就把女儿推开,让女儿到一边去自己安静下来。可这样小女孩却越发爱哭了。

这位妈妈没耐心温柔地哄女儿。她不能理解女儿为什么这么好哭,自己小时候哭时父母是从不理会的,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所以她从小就很坚强,她希望女儿也能如此。

这样的事情很常见,我们小时候得到什么样的对待,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这大概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们对这种童年的轮回感到自然而然,甚至察觉不到。就像这位妈妈从小没有得到过父母温暖的拥抱,所以也给不了女儿温柔。

我们自己在童年时代情感总是被压抑,也就难以察觉孩子这方面的需求。没错,我们给不出我们没有的东西。

01 我没有好父母,所以我也做不好父母吗?

原生家庭的影响之大,不仅我们普通人难以逃脱,连傅雷这样的大家也没能免俗。

傅雷是我国一代翻译界的巨匠,他和长子傅聪之间的通信《傅雷家书》被誉为教育经典。但在傅聪儿童时期,傅雷并不是一位慈父,而是非常严苛、冷酷无情的父亲,而这和他的童年经历有关。

傅雷四岁丧父,母亲遭遇丧夫之痛,已无力照顾四个幼小的孩子,最后只剩下长子傅雷,其余都不幸夭折。从此,母亲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傅雷身上,家教极其严苛。傅雷曾用“只见愁容,不闻笑声”来形容自己的童年。

童年的痛苦深深烙在了傅雷心里,让他成为一个不苟言笑、性格刚烈的人。做了父亲之后他对幼小的孩子管教也十分严厉。说什么,做什么,怎样说,怎样做都有规定,不可逾越,否则就会用上暴风骤雨般的体罚。有一次傅聪不听话,傅雷把他绑在家门口,让邻居们都来看,以警告傅聪要守规矩。

傅聪长大后去往波兰留学,傅雷在给他的信里写到:

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

他对自己曾经的做法深感懊悔,反思过后他变得无比温柔,事无巨细地关爱儿子的生活,深情地教育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做艺术。所以才有了那本洋溢着浓浓父子情的经典之作《傅雷家书》。

从傅雷的故事可以看到,童年经历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成年后我们依据性格行事,但性格又并不是一成不变,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改写自己的性格。

心理学中的客体关系理论说明了这一点。

02 客体关系理论:性格在关系中形成、展现、改变

从性格变化的角度看,傅雷的故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童年时期的性格形成;成年后在亲子关系中性格的展现;儿子傅聪留学后他性格的改变。

精神分析里的客体关系理论指出,一个人的性格在关系中形成,在关系中展现,又在关系中改变。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

客体是相对主体来说的。主体指的是我们自己,主体发出动力的作用对象称之为客体。在关系中,客体多指向所渴望的人,也就是我们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人。

在生命最初,最重要的客体是我们的养育者,比如妈妈。提出依恋理论的英国精神分析师鲍尔比指出,婴儿在与养育着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内部工作模型,是婴儿头脑中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比如,宝宝饿了,冷了都会哭,哭就是表达需求。如果这时总能得到妈妈敏感的回应和及时的照顾,宝宝就会认为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头脑中形成对他人的积极的工作模型。

反过来,如果宝宝发出的信号总是得不到回应,长期受到忽视,甚至虐待,就会认为世界是危险的、不可靠的,形成对他人的消极的工作模型。

整个幼年和童年时期,孩子和养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都以各种方式塑造着孩子内心的工作模型。也就是说,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他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关系模式,形成他的性格和自我。

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描绘一个人性格的词汇,如自信、自卑等,其实表达的都是关系,性格在关系中形成。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的意思是,孩子最初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或者说内在关系模式,运用于新的关系中。

不难想象,有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相信他人,在人际关系中更积极主动,更自信,人际关系也好;

没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则偏向于不相信他人会回应自己,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退缩、迷惑、自我保护又渴求他人的肯定,这些不自信让人际关系糟糕。

也就是说,父母如何养育我们,会导致我们不断重复构建类似的关系模式。当下的关系模式,是童年时期内在关系模式的再现,它会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从小被苛责要“听话”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屈服于权威,在职场关系、朋友关系中成为老好人;从小受到父母漠视的孩子长大后在恋爱婚姻中也没安全感,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在打骂中长大的孩子做了父母后也容易打骂孩子……

这些现象都是我们内在关系模式的投射。

﹒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既然性格是在关系中形成的,那么改变关系就可以改变性格,新的关系提供了改变的可能性。比如,不自信的女孩遇上自信的男孩,他们相爱结婚,各自重复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如果男孩的内在力量更大,就会让女孩重获安全感,变得自信。

在亲子关系中,孩子是弱小的一方,难以与父母较量,大概率上只能接受父母内在关系模式的投射。这就是为什么原生家庭伤害会轮回。

因此,要终止这样的轮回,改变亲子关系,只能从我们主动反思开始。

03 改变从疗愈自己开始

反思就是从现在看到过去,从过去看见现在。观察现在的亲子关系是否和我们儿时与父母的关系相似,我们是不是延续了父母的错误做法。

审视过去时,会看见我们在儿时就压抑了许多情绪。例如“妈妈这样对我是因为我不乖”,“如果我听话,爸爸就不会打我了”,“父母忽视我,是因为我不值得爱”这样的内疚感,羞耻感,要面对这些感受需要勇气,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心理防御太多了。

释放这些我们长期回避、否定的情绪就是在接纳自己,修补破碎的心。

这个过程要做到客观不容易。审视过去发生的事,看到父母曾经对我们造成了伤害,但又不能把问题甩锅给父母,因为这样就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受害者的位置。

推卸责任虽然不再有心理负担,但也让我们更无力。这就好比知道自己生了病,却不去看医生,不吃药,显然无益问题的解决。成长的任务在我们自己身上。

审视过去时,可以对自己说:

这不是我的错,我遭到了不正确地对待。父母也只是普通人,会犯错的人。

这样不纠结于谁该背锅,积极地自我觉察,自我补偿。多关照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感受,弥补小时候缺失的父母之爱。

如果我们能不再为童年时期的自己感到内疚、羞愧,而是有了理解、同情之心,我们就疗愈了自己内心的小孩,也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孩子了。

看见孩子真实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情感,尊重孩子的需求,爱孩子也是爱自己内心的小孩。这样就与孩子建立起了全新的平等的关系。

做到以上不容易,需要不停地自我审视、自我支持、自我成长,但一定要相信,改变可以发生。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曾说:

人能够做出选择,也必要做出选择,这既是我们的特权,也是我们的负重。

为了自己,为了孩子,成长吧。

|参考资料:

《傅雷家书》

《心理学理论怎么用:儿童发展心理学》

《这不是你的错》

《理解孩子的语言》

|作者简介:

乔小麦,一个女孩的妈妈。多平台育儿领域原创作者,】运营者,期待和更多父母一起成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